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人文视野”,讲述景观背后的人文内涵,这是视野第46篇文章。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古桥犹如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纽带,横跨江河,屹立千百年,而廊桥更是古桥中形态最优美的桥梁,也是桥梁爱好者的挚爱。当我站在云龙桥前,很有一种感觉这座桥我来过,但又想不起来我何时来过,而且理智告诉我,连城县罗坊乡是我第一次来,尽管如此,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曾经见过这座桥,那么她一定曾出现在我的梦里,这么美的一座桥,也许也曾出现在你的梦中。


云龙桥实在很美,明代的古廊桥,长达81米,一头连接村道,一头架在青山崖壁之上。桥下溪水潺潺,周边古树繁茂,没有游人,也没有门票,只有蓝天和白云,只有田园和牧歌。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云龙”这两个字确实很有意境,云中之龙,亦仙亦幻,所以常常被用来命名桥梁,中国古桥中叫做云龙桥的不止一座,但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福建省连城县罗坊乡的云龙桥。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我坐在连城开往罗坊乡的乡村中巴中,窗外不断变化着风景,我有时闭着眼睛猜想此刻是经过稻田还是烟叶地,经过山丘还是果园。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再听着那些上上下下的村民微笑着用乡音打着招呼,感觉特别的美好。 当我告诉售票员我要在云龙桥下车时,她很热情地告诉我所有的信息,包括回程的车次,转车去四堡的路口等等,淳朴的话语不禁在我心头掠过一丝温暖。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云龙桥离开路边不过两百米,先经过一座妈祖庙,在闽西南的山区,时常可见妈祖,这些多是外出讨生活的客家山民们带回家乡的信仰。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桥头树林旁有一座名将楼,亭中有祭奠着两位抗日名将。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其一为被誉为的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罗卓英,其二为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罗列,罗列是罗坊乡人,而罗卓英是广东大埔县人,可能与罗坊乡存在亲戚关系?“精忠报国”的题字是抗日名将薛岳。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云龙桥周边依然是一副原生态的乡村景象,数百年来,可能没有太大的变化。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一头小黄牛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背后这座廊桥便是建于明末的云龙桥,古桥建于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1年)重修,距今已经有380多年历史了。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这座古老的廊桥呈东西走向,共有六墩七孔,桥墩涉水部分用赤石砌筑,桥长81米,宽5米。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桥墩以上使用圆木分七层纵横叠涩出跳,形成下窄上宽的桥托,承架桥面和廊屋。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这些饱经风吹雨打和洪水冲刷的原木,几百年来依然坚挺地承载着这座古桥,看不到铁钉,全是传统的榫卯结构,古人的智慧真的不容小觑。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云龙桥两端置牌楼,牌楼顶梁莲花木刻,斗拱托顶,龙脊飞檐。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一砖一瓦、一石一木,中国古建筑的美就在这一处处的细节当中,云龙桥还只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但我觉得这座古桥完全符合国保条件。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桥尾的崖壁上有“龙腾青岩”四个字,这座山可能叫做青岩吧。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桥屋为穿斗式木结构,柱梁一体,榫卯吻合,共有直径大小基本一致的柱子4排,每排32根,形成桥面正道两边走廊的格局,使人领略横竖整齐之美。桥面是用各色的小鹅卵石铺成并组合成元宝、铜钱等各式图案。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闽西南的廊桥中间的檐上都有花式的开孔,在保持桥中间采光的同时,也增加了美感。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桥中央偏西处还建有双层六角攒尖顶魁星楼,桥中有楼,更富美感。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云龙桥最与众不同的是,桥的另一端架在崖壁之上,走到跟前貌似无路。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其实路在两旁,右边通向一片田野,而左边通向一座山洞。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特别是左边的小路,很有一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穿过山洞,视野豁然开朗,山水之间的云龙桥更加漂亮,中国的古建筑真的就是一件艺术品,不仅实用,还特别精致。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桥前有座小水坝,主要作用应该还是蓄水,至少保持云龙桥一段河流不枯竭。

闽西山水间,藏着一座拥有380年历史的廊桥!

罗坊云龙桥,没有名气,鲜为人知,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匿于闽西南连城县罗坊乡的山水之中,已经度过了386载光阴。


科技发展到今天,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已经不再只是一句说辞。中国的建桥技术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无数宏伟的大桥竣工通车。但为什么我们还是喜欢去寻找那些鲜为人知的古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古桥凝聚着一个时代、一片地域的建筑特征,散发着历史的气息,记载着前人的故事。无言的古桥也是一本厚重的书籍,掩卷沉思,令人回味无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