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怎么了?

一阵春风吹酒醒


美国当地时间4月2日盘前,瑞幸咖啡提交监管文件显示,在审计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年报发现问题后,董事会成立了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该调查委员会今日向董事会说明,发现公司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间虚增了22亿人民币交易额,相关的费用和支出也相应虚增。目前调查仍在进行,公司将进一步对财务数据等调整进行公告。

日前,美国多家律师事务所发布声明,提醒投资者,有关瑞幸咖啡的集体诉讼即将到最后提交期限。

此外,早在今年1月31日,浑水(Muddy Waters Research)称收到了一份关于瑞幸咖啡的匿名报告,浑水认为报告内容属实,在官方推特上发布了这份做空报告。报告认为,瑞幸咖啡从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捏造财务和运营数据,夸大门店的每日订单量、每笔订单包含的商品数、每件商品的净售价,从而营造出单店盈利的假象。

作为中国版“星巴克”的瑞幸咖啡由原神州优车集团CEO钱治亚创建,于2018年1月1日陆续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试营业,并于2019年5月17日登录美国纳斯达克,从创立到IPO,瑞幸咖啡只花了17个月时间,创造全球最快IPO公司的纪录。

而它的目标并不仅仅只是上市,在敲钟仪式上,瑞幸咖啡CEO钱治亚在现场发布《瑞幸咖啡宣言》称,中国咖啡与美国咖啡并没有什么差距。相比上市之前,上市后的瑞幸依旧受到国内外资本的青睐,股价一路走高,一度突破50美元。

此前的资本宠儿,沦为造假公司。这次事件不免让投资者大跌眼镜,更为之捏一把冷汗,事实上美国股市对于上市公司造假行为几乎是零容忍的,安然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在财务造假后,也依然难逃破产的命运。根据2002年美国就出台了《萨班斯法案》,该法案规定:对编制违法违规财务报告的刑事责任,最高可处500万美元罚款或者20年监禁。篡改文件的刑事责任,最高可处20年监禁。证券欺诈的刑事责任,最高可处25年监禁。


凌叔说投资


据瑞幸4月2日公告,从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首席运营官兼董事刘健,以及向他汇报的几名员工有不当行为,包括伪造某些特定的交易。

自2019年5月赴美上市以来,瑞幸咖啡刷新了全球最快上市公司的记录,而这取决于瑞幸咖啡不断交出耀眼的经营业绩。据厦门日报此前报道,截至2019年底,瑞幸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来华近二十年的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达到4910家。据2019年第三季度的财报,瑞幸咖啡的产品净收入达到14.93亿元人民币,同比暴增558%。对于当时的投资者而言,瑞幸咖啡的前景无限,甚至是下一家“星巴克”。其市值也一度达到110亿美元。

4月2日晚间的一份公告,揭开了咖啡这家明星中概股企业股价暴跌的序幕。

  继两个月前否认浑水的数据造假指责之后,瑞幸咖啡此次主动披露业绩造假22亿元,不过却将责任归咎于COO刘剑及其4名下属。当晚,瑞幸咖啡发布内部信,称已将相关当事人停职,并将尽力减少此次事件的负面影响。

  “核心数据,而且金额这么大,怎么可能只有COO知道呢?”一位律师质疑道。瑞幸咖啡股价盘前一度暴跌超80%,截止收盘重挫75.57%报6.4美元,市值一夜缩水近50亿美元。失去信誉的瑞幸,还能再次获得用户、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信任吗?

在4月2日的公告中,瑞幸咖啡称在审计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期间,一些问题引发了董事会的关注。初步调查发现自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首席运营官(COO)兼董事刘剑,以及向他汇报的几名员工,从事了某些不当行为,包括捏造某些交易。

  当晚,瑞幸咖啡发布了一封内部信,称公司对此次事件的发生表示震惊,董事会已在获悉情况的第一时间成立了特别委员会开展独立、全面调查,并将COO刘剑及其下属等4位管理人员停职。言外之意是,董事会对首席运营官(COO)兼董事刘剑涉嫌数据造假一事并不知情。

  不过,在上市公司中,高管造假而董事会不知情的状况是否有可能存在?上海创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峰律师指出这是不可能的,“核心数据,而且金额这么大,怎么可能只有COO知道呢?”

有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很多顾客看到了消息后,都担心优惠券不能使用,所以今天过来消费。我们的平台都已经崩了。估计今天全上海的门店都很忙。我们都这样了,那些有外卖的门店更是了。”

正在记者向店员询问的时候,一位消费者上前表示“已经刷了十分钟了,但还是下不了单”。店员表示,可以App、小程序两边都多刷几遍,说不定可以抢单成功。

公司财务造假,股价雪崩,为何消费者还争相上门?

今天基本上办公室所有同事都点了瑞幸咖啡的外卖。常喝瑞幸咖啡的同事担心以后优惠券不能使用,所以今天加紧下单;而像她这样对瑞幸不熟悉的消费者,发现下单有优惠券,也就跟风一起点了。

距离办公地点50米的地点就有一家瑞幸门店,于今年1月开业;而距离500米的商场内同样也有一家瑞幸咖啡,是在去年下半年开业的。


期货一招鲜


这个品牌的名气不是很大,但是其还是比较有特点的,尤其是在营销策略上,所以今天就来探讨一些瑞鑫咖啡的商业模式是怎样运营的?

1:瑞幸咖啡创造了一个开店奇迹,应该说是从2018年1月1日开始试营业,5月8日宣布正式开业,7月11日宣布完成A轮2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10亿美元,至今不到9个月的时间,瑞幸咖啡已经完成了在13个城市的八百多家门店布局,预计到18年年底能开店2000家。

2: 瑞幸在试运营的时候其实想得很简单,做成这个生意就是解决三件事:高品质、高性价比和高便利性。郭谨一觉得最大的痛点是咖啡太贵了,所以,瑞辛咖啡选择在一定的品质的基础上,瑞幸咖啡做性价比。如果把咖啡消费的价格降下来,普通白领可以把咖啡作为早午餐和下午茶的主要选择。

所以现如今,瑞辛咖啡形成“买五送五,买二送一”的这种营销模式,毕竟咖啡加轻食的平均价格已经降到十七八块钱的水平了,对于现在的白领人群来说是很正常的消费,在品质有保障的情况下,在具有一定价格上的竞争力,毕竟这个市场咖啡还是有一定的需求性的。

3:而瑞辛咖啡的在创立一段时间,一直是以烧钱的营销手段来占有市场,但是瑞辛咖啡应该提升各个方面的影响,形成效率的碾压,就能率先在用户心中留下产品的身影,也就是实现了从价格战到认知战的胜利。但瑞幸咖啡除了价格战之外,并没有。所以瑞辛咖啡可能还是要苦战很长一段时间了!


猫扑


4月2日,瑞幸咖啡自曝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虚增销售额约22亿元人民币,并将罪名指向COO刘剑。资深资本市场律师刘安认为,如果财务造假情况属实,瑞幸或将面临破产。如果遭到美国司法部起诉并且不能达成刑事和解,董事会成员和高管面临的将是最高不超过25年的刑期。





琪琪国际图文


4月2日,瑞幸咖啡突然发布公告称,已经成立特别委员会,调查内部业绩造假问题,并指首席运营官刘健和部分员工伪造业绩约22亿元人民币。受此影响,美股盘前,瑞幸咖啡股价大跌84.16%。美股开盘后,瑞幸咖啡开盘暴跌80.95%,报4.99美元,创历史新低,市值蒸发近50亿美元。

盘初瑞幸咖啡触发熔断,熔断前跌78.55%。恢复交易后,再数次触发熔断机制。开盘后的40分钟的时间里先后触发了5次熔断。截至收盘,瑞幸咖啡暴跌75.57%,股价从上一交易日收盘价26.2美元跌至6.4美元。

瑞幸咖啡称,公司正在评估不当行为对其财务报表的整体财务影响。因此,投资者不应再依赖公司以前的财务报表和截至9月30日的9个月的收益发布,2019年以及从2019年4月1日起至2019年9月30日止的两个季度,包括先前对2019年第四季度产品净收入的指导,以及与这些合并财务报表有关的其他信息。调查正在进行中,公司将继续评估其先前发布的财务状况和做出其他可能调整。

2019年前三季度,瑞幸咖啡主营业务收入为29.29亿元,如今约22亿元的造假规模,已经逼近了其去年前三个季度总营收规模。

今年1月31日,浑水(Muddy Waters Research)称,收到了一份关于瑞幸咖啡的匿名报告,浑水认为报告内容属实,在官方推特上发布了这份做空报告。

报告认为,瑞幸咖啡从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捏造财务和运营数据,夸大门店的每日订单量、每笔订单包含的商品数、每件商品的净售价,从而营造出单店盈利的假象。又通过夸大广告支出,虚报除咖啡外其他商品的占比来掩盖单店亏损的事实。

彼时瑞幸咖啡股价一度下跌20%以上,但公司方面却对指控矢口否认。当时,瑞幸咖啡称,上述报告的调查方法存在缺陷,且证据未经证实,存在恶意虚假成分。但如今对自身交易造假行为的披露,无疑是对此前澄清的“打脸”。

浑水发布报告后,美国已有多家律所对瑞幸咖啡提起集体诉讼,控告瑞幸作出虚假和误导性陈述,违反美国证券法。目前,该项集体诉讼已于2月13日在纽约南区地方法院立案。

根据机构提交的数据,此前瑞幸咖啡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去年第四季度,机构增持达到2.89亿股,新进机构持有股份1.45亿股。

截至2019年底,瑞幸咖啡持仓最大的前十大机构股东是资本研究全球投资者(Capit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持有6032万股,其次是孤松资本、Alkeon资本公司、美国银行、Melvin资本管理公司、瑞银、Darsana资本、瑞信、Janus Henderson和Sylebra资本。

4月2日,瑞幸咖啡自曝造假后,据外媒消息,美国多家律师事务所发布声明,提醒投资者有关瑞幸咖啡的集体诉讼即将到最后提交期限。有律所表示,在2019年11月13日至2020年1月31日间购买过瑞幸咖啡股票的投资者如果试图追回损失,可以与律所联系,2020年4月13日是首席原告截止日期。



财经记者王轶辰


财务作假


双子座的神经病


圈钱走人的套路


天天抓涨停


没有诚信的公司 不会有好结果


道宽有缘人同行


财务造假,这种在资本市场是很忌讳的,国外没有涨跌幅限制,跌起来更是没有下限。


涨停跟随者


财务造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