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很多教育機構面臨困境,老師該何去何從?


疫情影響|很多教育機構面臨困境,老師該何去何從?


面對疫情的重創,教培行業會進行洗牌,很多教育機構也是在不斷的掙扎,看著開學遙遙無期,教育機構的老師們也紛紛陷入了迷茫,是堅持還是掉頭轉行?

黃老師是一家教育機構的數學老師,憑藉著對教育的熱情,她已經在這個行業打拼了5年。但是由於疫情的影響,在網上看到很多關於教育機構倒閉、裁員、減薪的新聞,她開始懷疑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所以她目前充滿了迷茫,不知道怎麼辦。

疫情影響——很多教育機構倒閉了,老師該何去何從?


疫情影響|很多教育機構面臨困境,老師該何去何從?

01 請選擇堅守

經過這次疫情的“停課不停學”,很多沒接觸過網課的家長和學生既享受了網課的便利,但也都深刻認識到了網課的弊端,家長對網課的評價也是不盡人意。疫情結束後線下培訓肯定會如春筍般湧現,因為父母在這個假期裡充當了老師和家長的角色,“被逼瘋”是目前的真實狀態。由於假期對孩子有深入的瞭解,會對教育的質量、教育的服務、孩子的需求更加明確,疫情過後家長會出現報復性的消費。疫情後,很多教育機構確實會倒閉,但是老師們要請選擇繼續堅持,只要有婦產科不關門,教育這個行業是不可能消失的,只是暫時出現困難,但前途是光明的,如果自己喜歡這個職業,就請選擇堅持。尤其是線下教育有自己獨到的優勢,是可以滿足家長各方面的需求。孩子們開學後,要補習落下的功課,老師們為了趕進度,節奏會加快,有些學生跟不上老師的節奏,這些學生就會選擇輔導班來補習。疫情過後,肯定還會有很多機構捲土重來,有倒下的機構就有接替的機構,這是不變的市場規律。如果你還堅守在這個行業,你肯定獲得最後勝利,不用擔心沒工作。


疫情影響|很多教育機構面臨困境,老師該何去何從?

02 提升自己的能力

疫情既是對教育機構管理者的考驗,也是對教師自身能力的歷練。老師們一定要利用這段時間,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能力,利用這個空檔期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雖然說網課不是家長和學生喜歡的方式,但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將是以後教育行業發展的趨勢,所以這段時間內一定要多摸索線上課程的操作和教學,多學一門技能,就多一個層次的進步,疫情過後可以更加從容迴歸崗位。


03 活下去,多渠道增加收入

很多機構都必須選擇節流,機構會選擇降低老師的工資或者推遲發放工資的時間。以前老師們的收入主要靠基本工資、課時費、獎金等,機構已經無法開課不正常,老師的收入肯定會減少很多

張老師是一家機構的作文課老師,她們機構沒有辦法正常開班,她在網上尋找了的在線教育平臺上,先在平臺上做兼職老師。這樣她不僅有一定收入,這個收入雖然不多,但是可以幫助她渡過目前的困難的日子,減輕了心理壓力壓力,也可以提升自己在線上教學的能力。

所以堅守在這個行業的老師們,一定要通過其他渠道維增加收入,只要活下去,就能在這個行業站穩腳跟。


疫情影響|很多教育機構面臨困境,老師該何去何從?

04 各行各業倒閉,就業壓力變大


李老師是一家教育機構的英語老師,但是他一直對自己的在機構的工作不太滿意,但是也自己也不知道換什麼工作。但是這次疫情的影響,他在家呆了半個月多月,就決定準備辭職了。可是現在找了一個多月的工作,他都沒有一家公司拋出橄欖枝,而且很多公司為了自保,不僅不招人還裁員嚴重,他現在想要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真的太難了。

因為疫情導致很多行業都陷入了困境,很多人已經陷入失業的狀態。根據相關調查,當疫情導致有35%的職場人面臨被調薪。20%的職場人二月份只拿到了基本工資,還有19%的職場人薪酬被延遲發放,直接被停薪的也有9%。

俗話說“跳槽窮半年,該行窮三年”,如果老師選擇離開教培行業,那麼要做好難就業的心理準備。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壁壘,疫情下社會已經處在人才需求的寒冬期,在這樣的大背景環境下,如果冒然選擇離職或者換行業,只會讓自己身陷困境中。當然有能力的頂尖人才和家裡有礦的人除外,但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人還是選擇堅守吧!

在機構處於絕境的時候,任何人發揮出來的才能,都是學習的最佳時機,面對困難與機構共進退,這樣自己也能也可以沉澱很多東西。


疫情影響|很多教育機構面臨困境,老師該何去何從?


結語: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受疫情影響,很多教育機構倒閉了,老師該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