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考研分析、參考書解析


2021年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考研分析、參考書解析

2021年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考研分析、參考書解析

院系介紹

表演系是中國戲曲學院最具特色的教學系之一,以崑曲和地方劇辦學為表演主體。現有“戲劇與影視學”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下設戲曲表演研究、戲曲表演形體訓練研究2個學術型碩士專業方向;此外還設有“戲曲”領域下的戲曲表演、戲曲表演形體訓練以及“舞蹈”領域下的舞蹈表演3個專業學位方向;設有多劇種表演、器樂,崑曲表演、器樂,戲曲形體教育,舞蹈表演6個本科專業方向。表演系秉承“立足首都、面向全國”的辦學理念,已將崑曲、粵劇、藏戲三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劇種,以及豫劇、晉劇、越劇、黃梅戲、梨園戲、閩劇、秦腔、呂劇、柳子戲、揚劇、河南曲劇、河北梆子、川劇等十餘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劇種及北京曲劇、吉劇等劇種納入到本科和研究生兩個層級的人才培養體系中。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藝術概論

④821戲曲表演理論

經典書目

《戲曲表演研究》 黃克保著 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2021年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考研分析、參考書解析

黃克保,戲曲研究所研究員,女,1921年生,卒於2000年2月20日,江蘇宜興人,共產黨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1935年畢業於江蘇宜興縣立女中,當過小學教師、中學職員,1951年調至原中國戲曲研究院從事戲曲表、導演史論研究。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和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戲曲學會理事。


《戲曲表演概論》,陳幼韓著,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2021年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考研分析、參考書解析

本書針對表演類的藝術高校在校學生和藝考生而設計。分為演員的綜合素質,表演是一門藝術,表演的實質,表演的基礎元素,表演的核心元素----動作,人物形象的創造等十四個部分。通過對本書的學習使學生能夠運用學到的理論知識具體指導自己的藝術創作和藝術實踐,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整體創作能力。


《中國戲曲表演史論研究》,塗沛著,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2021年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考研分析、參考書解析

《中國戲曲表演史論》主要包括:戲曲表演藝術的歷史描述,戲曲表演的起源、孕育和形成,以唱為主、綜合發展的時代,古典戲曲表演藝術體系的確立,戲曲表演體系的進一步發展和一個引人注目的傾向,近代藝術品格的逐漸形成和戲曲表演的繁榮等等。


《戲曲表演規律再探》阿甲著,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2021年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考研分析、參考書解析

本書包括戲曲表演基本規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布萊希特體系在中國運用探討及當前戲曲改革中的有關問題的研究等。


《戲曲表演論集》阿甲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21年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考研分析、參考書解析

這本是阿甲一本不錯的論文集,有空同學一定要看看哦~


《戲曲表演研究》周龍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21年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考研分析、參考書解析

《戲曲表演研究》,本書收錄了在職表演專業教師近年來的部分成果,包括表演藝術和教學研究兩個方面。


《中國戲曲表演體系研究》由歐陽啟名、歐陽中石編著

2021年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考研分析、參考書解析

《中國戲曲表演體系研究》由歐陽啟名,歐陽中石著,《中國戲曲表演體系研究》是一本關於京劇表演藝術研究的書。《中國戲曲表演體系研究》共九部分,主要包括中國戲曲構建中的主要內容、中國戲曲藝術的特徵之一“虛擬、中國戲曲藝術的特徵之二“擻兒”、中國戲曲藝術的“融通等內容。

補充書目

《戲劇表演基礎》梁伯龍 / 李月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21年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考研分析、參考書解析

表演技巧課是戲劇院校攻讀表演專業的學生必修的主課。多年來,我國的戲劇、電影表演藝術教育工作者在教學的探索過程中,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學習、運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研究、總結我國表演藝術家們的創作實踐經驗,借鑑我國傳統戲曲表演藝術教育的原則,在表演課教學上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教學原則、教學內容、教學程序與教學方法。


《戲劇表演基礎》梁伯龍/李月 中國戲劇

2021年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考研分析、參考書解析

《戲劇表演基礎》內容為:藝術世界是美妙的,它給人一種情感上的滿足,之後使人的心靈得以淨化和提升。21世紀是信息、科學高速發展,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藝術教育必須融入新世紀時代的激流,滿足人們對藝術及藝術教育的需要與渴求。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推進,落實科教興國戰略,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實施全面素質教育,藝術教育日益受到社會的重視。


《戲劇表演學》胡導 中國戲劇出版社

2021年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考研分析、參考書解析

全國藝術科學“九九”規劃1999年度課題項目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1999年度課題項目。《戲劇表演學》內容包括:贊斯氏的“行動”說、對“自我出發”諸說的質疑、商榷與爭議、有機天性——演員的心理——形體技巧、“性格化”創造及有關諸創作問題、“創造狀態”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