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你看見了嗎?國民變了!

熟悉魯迅先生的人都知道, “ 冷漠、自私、麻木”的國人形象,是他經常描寫的對象。 阿Q、閏土、楊二嫂以及魯鎮上的人們都是這一形象的典型代表。

可以說魯鎮。就是舊中國的縮影,魯鎮上的人們就是舊中國民眾形象的真實寫照。

這些被先生統稱為"劣根性“的國民病,阻礙著中國的發展和進步,成為舊中國貧窮落後的根本原因。

魯迅先生你看見了嗎?國民變了!

時間匆匆過去了百年,中國早已經不再是那個山河破碎的舊中國。我們的飛船上天,我們的航母下海,我們舉辦了世界上最為成功的奧運會,籌辦了規模最大的世博會。我們的GDP世界第二,緊追山姆大叔。可以說,我們的國家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就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少有的奇蹟。

魯迅先生你看見了嗎?國民變了!

如果說,中國還有什麼不盡如人意,那國民素質肯定是一項。但是這次疫情面前民眾的表現告訴我們,我們的國民真的進步了,我們的國家是大有希望的!

從荊州到武漢,騎著自行車,距離300公里,4天3夜,風雨兼程,目標只有一個:“儘快返回工作崗位”,這是武漢醫生甘如意疫情面前演繹的最美復工。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花木蘭的故事傳唱了上千年,但古代只有一個花木蘭,可是今天的中華大地上卻有千千萬萬個像花木蘭一樣的英雄。

“我有SARS臨床經驗,我先上!”

“我沒有家庭負擔,先考慮我!”

……

報名去武漢,各地的醫務室裡響起的都是這樣的聲音!

誰無父母?誰無親人?誰不恐懼?可是疫情來襲的時候,人人向前,無人退後!這 是一幅多麼 動人的畫面啊!

構成這畫面的很多都是90後、00後,他們在家裡還都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但

是送他們上前線時,爹媽卻都笑著說“他(她)是我們整個家族的驕傲!”

大災面前我們的國民展示的不是膽小懦弱而是堅守和無畏。

魯迅先生你看見了嗎?國民變了!

醫護工作者們,在前線為大家築起生命的大堤。可是他們並不孤獨,我們的農民伯伯千里迢迢給他們送來了可口的蔬菜、水果;我們的快遞小哥風塵僕僕給他們運來了口罩、防護服;賓館的老闆熱情地把房間提供給了天使們,幫他們休息、解乏;我們的海外華僑和留學生包機把成噸、成噸的防護物資送回祖國 ……

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後方越努力,"他們”的前方就越安心。

誰是“我們”?“我們”是誰?

“我們”是承德風雪中仍然堅守崗位的門衛孫大爺;是自己損失過萬,卻12天3赴武漢送貨的綏中司機李師傅;是即使沒有防護服穿著雨衣也要給醫護人員送熱飯的成都“雨衣妹妹” ……

“我們”就是千千萬萬個舍小家顧大家的中國的老百姓!

“天災無情,人有情",疫情面前我們的國民顯示出其他民族少有的大局觀。

當疫情在海外蔓延,意大利、伊朗、塞爾維亞……相繼淪陷的時候,剛剛從疫情中恢復過來的中國人民,毅然地對這些國家伸出了援手,“我們是同一片大海里的浪花,同一株樹上的葉子,同一方花園裡的花朵”,“四海之內皆兄弟”中國人就是這麼仗義!

輾轉多個國家,戰戰兢兢踏進國門,留學生們收到的不是謾罵,而是一句溫馨的問候”孩子,回來就好,穿好衣服,不要著涼!“瞬間,淚水模糊了雙眼。

在全球性的災難面前,國人展現的是熱情、理解和包容,是以天下為己任的胸襟。

我們的民眾太可愛了,我們的國民太進步了!

他們中的很多人也許都和我一樣無法投身到抗疫一線去,但是堅守在家,線上辦公,難道就不是為祖國做貢獻嗎?對比國外封城的艱難、民眾的我行我素,瘋搶物資,甚至買槍自衛。

我們的國民展示出的紀律性和責任感真的是是感天動地。

魯迅先生你看見了嗎?國民變了!

“希望總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魯迅先生在他所生活的時代大聲吶喊,看到的卻都是阿Q和閏土一樣的國民,收穫的只有彷徨,無奈之下他把希望寄託於未來。長溝流月,斗轉星移,我們的今天就是先生的“未來”,在這次的大考中,我們的民眾可以用優異的表現來告慰先生的在天之靈了。

“魯迅先生,你看見了嗎?我們用堅守、無畏、熱情、包容、自律 ……撐起了你憧憬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