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支付宝和微信可以互相转账,支付宝与多家银行实现二维码互扫

近日有消息称,支付宝和微信正在与银联合作开发一款快速支付系统,预计下周推出,有望实现互相转账零手续费、零等待时间。目前消息的真实性还未经官方核实,不过网友们到时非常期待,从技术层面来看支付宝和微信实现互相转账完全没有问题。

支付宝与多家银行实现二维码互认互扫

4月2日,平安银行与蚂蚁金服宣布,双方开启二维码互认互扫试点合作,实现手机银行扫描支付宝收款码的支付功能,成为首批支持与支付宝二维码互认互扫的商业银行之一。在试点地区,客户打开平安口袋银行APP,扫描支付宝收款二维码,选择平安银行借记卡即可完成支付。

4月1日,招商银行官方宣布,招商银行与中国银联、支付宝合作,率先实现招商银行App与支付宝主扫支付功能,成为首批与支付宝实现互认互扫的银行。目前,客户在试点地区使用招商银行App扫描支付宝收款码,即可完成支付,未来合作范围将进一步扩展至商户码支付。

3月30日,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官方微信“工银信用卡微讯”发布消息称,近日,工商银行与银联、支付宝合作,率先实现工银e生活与支付宝主扫支付功能,成为首家与支付宝实现二维码互认互扫的商业银行。试点客户使用工银e生活App扫描支付宝收款码即可完成支付,未来合作范围将进一步扩展至商户码支付,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展至工商银行融e行、融e联等生态。

网联完成央行标准条码互联互通技术验证

据悉,3月31日,在网联平台上线三周年之际,网联成功完成人民银行标准条码互联互通“付款扫码”(即C扫B)多机构的生产交叉验证,标志着人民银行条码互联互通各项功能技术验证工作基本完成。

2020年春节前,网联牵头的人民银行标准条码互联互通已在宁波、杭州、成都三地试点城市成功完成“收款扫码”(即B扫C)现场验证,平安付、现代金控、通联实现了“付款扫码”业务的互扫互认。春节后,三家机构分别以收单与钱包账户的双侧身份,在网联牵头组织下交叉进行了消费者扫商户的场景验证,交易过程快捷流畅,用户体验良好,三家机构均顺利完成“付款扫码”(即C扫B)的技术验证。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收款扫码”和“付款扫码”场景的相继打通,网联条码互联互通作为央行标准化的一点接入即天然互联的条码支付体系,已具备所有线下条码支付场景的承接能力,可支持不同钱包账户与不同收单机构各场景下的交叉互认互扫。

据悉,两家国有大行和一家头部支付机构已与网联进行技术对接,上线工作已提上日程。网联完成央行标准条码互联互通技术验证,标志着互联互通已进入加速期,随着市场各方的相继接入,相信很快能够形成合力,释放条码支付无限的价值与增长空间。

据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规划要求强化金融科技合理应用,加大科技赋能支付服务力度。利用人工智能、支付标记化、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优化移动支付技术架构体系,实现账户统一标记、手机客户端软件(APP)规范接口、交易集中路由。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网传支付宝和微信可以互相转账,支付宝与多家银行实现二维码互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