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致遠散曲、雜劇作品的藝術風格及《漢宮秋》

導語:元朝前期,是我國戲劇的巔峰時期,這個時期形成了以大都為活動中心的雜劇作家群,其中最出名的雜劇作家是關漢卿與王實甫。除了這兩人之外,還有馬致遠、白樸、高文秀等一批優秀的雜劇作家。

馬致遠散曲、雜劇作品的藝術風格及《漢宮秋》

關漢卿

這些作家共同創造了元雜劇的輝煌,給後世文人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馬致遠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是《漢宮秋》,他的雜劇作品以文采見長,對後世文學史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馬致遠的散曲創作

馬致遠不僅是個優秀的雜劇作家,還是以為著名的散曲作家。在《東籬樂府》中,共保留了他的一百多首小令和十幾首套數。《太和正音譜》中,將馬致遠稱之為"古今群英"之首。他的作品具有深沉宏麗、放達豪邁的特點。

馬致遠擅長寫景,並能創造出深幽的意境,達到寓情於景的效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天淨沙·秋思》,藉由"枯藤"、"老樹"等意象,組成了一幅蒼涼的秋景。將愁思與景物融為一體,天然渾成。

馬致遠散曲、雜劇作品的藝術風格及《漢宮秋》

《天淨沙·秋思》

他還創作了一些超脫現實、看破紅塵的作品,這些作品帶有一定的虛無主義的思想感情,例如《夜行船》,就表達了歷史都是虛無的,而現實之上過眼雲煙的消極的思想感情。

但是,他所否定的歷史和現實的實質,其實是上下交力爭的世態人生,他指出要走另一條路,這樣的情緒雖然有些消極,但是卻流露出了深沉的憤慨。代表作是他的《借馬》,在文中塑造了一個拘謹的人物,寄託了他對現實的諷刺,作品具有詼諧幽默的特點,語言極具個性化。

馬致遠的雜劇創作

歷史中關於馬致遠的介紹是極其有限的,我們能知道的大概只有以下一些內容。

首先,根據周德清在《中原音韻·序》中的記載,我們可以猜測出馬致遠大概與1321-1324年間去世。他在青年的時候,表現出了對功名富貴的嚮往,並且想走一條"學而優則仕"的道路。

馬致遠散曲、雜劇作品的藝術風格及《漢宮秋》

周德清

可是據他創作的《雙調·撥不斷》,我們還可以推測出,他要走的這條道路是十分艱難的,所以他才在這篇散曲中發出了布衣登樓難的感慨。

據《錄鬼簿》記載,馬致遠曾經擔任過"江浙省務提舉"一職,擔任這個職務的時間大概在元世祖二十二年之後,因為在這個時間段,才有了"江浙行省"。這個官職只是一個五品的地方官,馬致遠要想實現他的政治抱負,基本上是沒有戲的。

坎坷不順的仕途,黑暗腐敗的現實,使得他在中年時期,就歸隱了田園。歸隱林泉後的馬致遠,仍然表達了對於現世的留戀與追懷,但是在這之後他的作品中的思想傾向都是偏向於恬淡、消極的。這種消極傾向,是對現實生活的幻滅和否定。

馬致遠一共創作了十五部雜劇,但是流傳下來的只有七部了。除了雜劇之外,據《東籬樂府》記載,他還創作過一部南戲-----《牧羊記》。

馬致遠散曲、雜劇作品的藝術風格及《漢宮秋》

牧羊記

他是元朝時期永貞書會的成員,與當時的很多雜劇作家都有比較密切的交往。和他關係最好的雜劇作家是王伯成,除此之外,他還和一些作家合作寫過雜劇,例如《黃粱夢》就是他和別人合作寫的。

馬致遠在當時受到了很多文人的推崇,推崇他的主要原因在於雜劇和散曲語言的文采。馬致遠的作品語言具有典雅清麗的特點,這個特點滲透在他的寫景、寫情還有敘事等很多個方面中。

馬致遠的《薦福碑》被收錄在了《錄鬼簿》、《元曲選目》等書中。薦福寺中保存了唐代書法家歐陽詢的作品《薦福寺碑》,範希文想要叫人將這部作品給拓印下來,可是碑卻被雷電給擊毀。

馬致遠散曲、雜劇作品的藝術風格及《漢宮秋》

馬致遠

在宋僧惠的《冷齋夜話》等書中,將這件事給記載了下來,蘇軾的《窮措大詩》也與這件事有關。《薦福碑》便是以上面的記載作為參考的,這部雜劇主要講述了書生張鎬想要拓印《薦福寺碑》,作為進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費用,可是在拓印之前,石碑卻被擊毀了。這部作品帶有極強的宿命論色彩。

馬致遠的《青衫淚》則是講述了白居易和裴興奴之間的愛情故事。這部雜劇的內容都是根據《琵琶行》虛構的,整部劇體現出了人世滄桑、懷才不遇的感慨,後世的《青衫記》便是根據這部作品改編的。

剩下的幾部作品,如《黃粱夢》、《岳陽樓》等,都是根據全真教的故事改編的。全真教是當時道教的兩大教派,馬致遠生存的時代正是全真教的鼎盛時期。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這些神仙道化劇的出現與當時的社會風氣存在密切的關係。

馬致遠散曲、雜劇作品的藝術風格及《漢宮秋》

黃粱夢

《黃粱夢》準確一點來說,並不是馬致遠一個人創作的作品,而是他和李時中、花李郎等合作寫成的雜劇。這部作品,主要講述了鍾離權度脫呂洞賓的故事。

《漢宮秋》的成就

最能代表馬致遠藝術成就的作品,還得是《漢宮秋》。這部作品大概與1279-1294年被創作完成,是他早期的雜劇作品。這部雜劇是根據《漢書·元帝紀》中的內容改編而成的。主要是講的王昭君與單于的愛情故事。

馬致遠散曲、雜劇作品的藝術風格及《漢宮秋》

馬致遠 雕像

漢朝之後,這件事在民間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流傳,很多文人都以這件事作為文學創作的素材。《後漢書》記載的故事已經被改編了很多次,只能算是民間傳說。這些文章,都表現了對於王昭君的同情,還有對統治者的諷刺,帶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情感寄託。

唐宋時期,很多文人將王昭君的故事撰寫成詩文,這些詩文都是根據葛洪《西涼雜記》的記載創作的。面對昭君和親的歷史事件,文人們將焦點放在了譴責漢文帝上面。

《漢宮秋》便是根據正史的記載,還有民間流傳的傳說改編而成。第一幕描寫了匈奴單于要求與漢族公主和親,而貪婪的毛延壽正在奉旨挑選美女入宮,毛延壽並以此要挾這些女子們給與賄賂。

而王昭君不止出身貧寒,再加上正直的性格,就拒絕了毛延壽的賄賂要求。於是毛延壽就將王昭君的畫像故意畫得很醜,漢元帝看見王昭君的畫像後,就將王昭君打入了冷宮。

馬致遠散曲、雜劇作品的藝術風格及《漢宮秋》

漢宮秋

幾年後,毛延壽的罪行暴露了,漢元帝也發現了王昭君的美貌,並且想要將毛延壽殺掉。毛延壽逃到了匈奴,並鼓動匈奴單于將王昭君作為和親對象。可是漢元帝卻拒絕了單于的要求。

面對國家與愛情,王昭君主動選擇了出塞和親,在黑水處,又投水身亡。單于對王昭君的行為十分感動,主動交出了毛延壽。可是漢元帝雖然斬殺了毛延壽,卻十分懷念王昭君。

元朝是一個民族矛盾尖銳的時代,因此他創作的《漢宮秋》不僅只是在寫王昭君與漢元帝、單于之間的愛情糾葛,更是在保持了王昭君故事的基礎上,強調了兩個民族直接的矛盾衝突。

據史書記載,單于是在與漢民族關係較好的情況之下,要求與漢族和親的。可是在《漢宮秋》的劇本中,卻是單于強迫漢元帝同意王昭君來和親,要不然就南侵。

馬致遠散曲、雜劇作品的藝術風格及《漢宮秋》

王昭君

因此,昭君和親的成功與失敗,實際上是意味著民族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在國難當頭的情況下,漢元帝與其他的臣子卻沒有更好的應對方法,只能被動地行動,這就導致整部雜劇的基調是壓抑的。

並且與歷史的不同的是,在正史的記載中,王昭君並沒有投水身亡,而是成為了單于的妻子,為兩族的和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在這部雜劇中,王昭君卻選擇了死亡,這是作者在讚美民族氣節。

《漢宮秋》中,還加大了對於毛延壽的描寫,聯繫元朝的歷史背景,我們可以看出,馬致遠是在借毛延壽的人物形象,表達統治集團的無能昏庸,會導致民族矛盾得到進一步的激化。

漢元帝作為漢朝的統治者,卻沒有辦法保護王昭君,以至於只能生離死別。這樣的情節安排,使得整部劇帶有濃厚的悲劇色彩。這也是漢族文人,在面對宋朝滅亡後,對於特殊時期民族情緒的反映,也隱喻了對於宋朝君臣無能的批判。

王昭君雖然不是整部劇的主角,她卻是一個美麗且具有民族大義的光輝形象。面對國家安危,她放棄了自我的利益與愛情,選擇了前往匈奴和親。而本劇的主角漢元帝,是一個精神世界及其複雜而豐富的人物形象,作者在批判他無能的同時,也表達了對他的同情。

結語:《漢宮秋》在語言抒情藝術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尤其是在描寫漢元帝送別王昭君這幾幕上。不僅描寫了漢元帝的焦躁、怨憤,也體現了他對王昭君深沉的懷戀,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馬致遠散曲、雜劇作品的藝術風格及《漢宮秋》

白樸

馬致遠不僅是個優秀的雜劇作家,還是一個散曲作家。他的作品具有語言典雅工麗的特點,在文學成就上取得了極高的成績。馬致遠與白樸、王實甫等人,是元朝中期優秀的作家,他們給後世文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學遺產。

參考書籍:

郭預衡《中國古代文學史》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