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为啥开始重核潜艇,而抑航母?(下)

美军为啥开始重核潜艇,而抑航母?(下)

再次,相比之下,“福特”级超大型航母不仅舰上诸多高新技术问题迄今尚未解决,而且后续舰的建造与改进成本还在继续攀升。“福特”级首制舰“福特”号服役至今已快三年,在这期间原先曾一股脑使用了60%以上的高新技术,到现如今依然有相当大比例的项目没有解决,例如电磁弹射器、电磁拦阻装置、武器弹药升降机升降机(“福特”级上只有3部,而“尼米兹”级上却有11部)等。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许多高新技术问题没能得以解决,时至今日仍没有头绪,似乎还遥遥无期;而为了航母未来的海上战斗做准备“抗冲击试验”,眼下也没有全部完成。

美军为啥开始重核潜艇,而抑航母?(下)

F-35C从福特号航母上起飞升空

除了上述高新技术无法如期正式投入使用外,各种舰载机也由于电磁弹射器等原因无法正式开始作战使用(特朗普已决定摒弃电磁弹射器,而改用蒸汽弹射器);原先决定配备于“福特”号航母并已进行了大量舰载起飞与降落试验的X-47B察打一体无人机,2018年又被MQ-25“黄貂鱼”无人加油机所替代。如今的“福特”号航母已成为一个“鸡肋”,搅得美国国防部和海军高层决策者,对于“福特”级航母的未来命运最终只好打了一个句号(即只建造服役4艘);至于后续航母,究竟是发展中型航母,还是小型航母?目前海军决策者和海军专家还有着不同的看法。也就是说,今后一段时间内,美国发展大型和超大型航母将成为一个难题;但抑或发展中型或小型航母,都还是一个变数。

其实,还有一个令美国高层决策者头疼的是,“福特”级航母的设计与建造费的不断攀升,首制舰“福特”号造价高达137亿美元,而后续3艘造价更是直追150亿美元。这还不算编队中其他护航舰艇、舰上各种各型舰载机、官兵薪水和人员培训费用,以及后续的维修保养费,它们要比建造费用要多出好几倍。几乎为天文数字的庞大费用,使得财大气粗的美国也有点难以承受。

第四,还有一点使得美国海军极为挠头的是,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的中近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反舰导弹等能够有效打击海上目标武器的不断问世,使得美国航母编队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只剩招架之功。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因原先的海上强劲对手——苏联的解体,其继承者俄罗斯军费骤降、武器老旧,导致军力大降,海军战斗力相当羸弱。一度美国曾得意地认为:从此自己的航母编队可以横行于世界各大洋,而再无竞争对手。先后推出“由海向陆”、“空海一体战”、“网络中心战”、“联合作战介入”等战略思想与作战概念;值此阶段,美国认为:自己的航母编队只需凭借舰载机,及其编队中的其他舰艇搭载的巡航导弹、反舰导弹等,就可航行至世界任何国家前沿海域,对其实施战略威慑乃至打击。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各大国尤其世界大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及伊朗等国军费投入的增加,先进武器装备的接连问世,特别是中近程弹道导弹(例如“东风-21D”、“东风-26”)、巡航导弹、反舰导弹等各种航母“克星”的加速服役与运用,

美军为啥开始重核潜艇,而抑航母?(下)

东风-21D严阵以待

使得中国在第一、第二岛链以内精确打击体系的日渐完善,而美国航母编队进入这些区域的危险日增。即便其后美国海军又转而推出“分布式杀伤”等作战概念,并将航母编队后缩几千千米,并借助以太空力量为基础的强大的探测、识别、定位体系的支持,“东风-21D”等中近程精确打击武器,依然可以瘫痪乃至摧毁航母及其编队。

美军为啥开始重核潜艇,而抑航母?(下)

英姿勃发的东风-26弹道导弹

俄罗斯、伊朗等国眼下虽然尚不具备类似中国的“东风-21D”弹道导弹,但其巡航导弹、反舰导弹射程也够远,精度也颇高,足以对美国航母编队形成相当的威胁与打击。如今美国航母编队再也不敢在他国近海海域肆意横行、耀武扬威了,它只能乖乖地后撤至距离他国海岸更远的海域,因其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也就1000千米左右,而“东风-21D”和“东风-26”的最大射程均在1500千米和4000千米以上。可以说,美国航母编队充其量“只有招架之功,却毫无还手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