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興趣的古鎮什麼樣,古色古香+現代互動藝術特色你會喜歡嗎?

阿桑之悟興場景


我去過的古鎮不算多,只能膚淺的表達一下我的觀點:

所謂古鎮個人感覺首先應該是原風貌的保留,原建築材料的保留和原汁原味風俗的保留。

但其實這樣的古鎮估計少之又少,甚至已經是絕無僅有,因為隨著時代車輪的碾壓,更新生存和與時俱進是必然的。

實話實說要是真有這樣的古鎮,想必也是破敗不堪,生活落後,更談不上滿足遊客的基本需求了(對人文景觀拍攝和欣賞也許只是片刻停留),所以修舊如舊,保留原住民的日常生活方式,是當下已聞名古鎮的範例。

因此我喜歡標題所說的古色古香+現代互動藝術特色的古鎮,但原址新建、過度商業化的除外。

留給我印象最深的,當然也是眾所周知的麗江古城、古北水鎮、平遙古城等,都是不錯風情體驗。

比如穿梭於時空年輪之間,同時配套先進的統一管理模式,古北水鎮就是這類修舊如舊、古樸與現代相結合的樣板,邊關險峻、商路通達、宜居易行。











鍾愛自由


我是一個古城古鎮愛好者,出去旅遊選擇困難的時候就會首選古城古鎮。第一次去了烏鎮,愛的不行,每一個衚衕旮旯的小道都想拐進去看看,藍印花布的作坊,藍布晾曬在高高的架子上,據說還可以親自體驗做藍印花布。但當時我們光專注拍照了,沒有體驗。烏鎮還有很大的露天電影院,我們是清晨去那裡看得,沒有人。電影院的牆壁都有點泛白斑駁,特別有感覺。從烏鎮走了後一直念念不忘,總想再去更多的古鎮看看。

後來也去了一些有名或無名的古鎮,有的真的是邁步進去就想走。放眼看過去,全是商店還不是古色古色的那種古飾店,都是一些奶茶店之類的。就剩外牆建築還保留著一點點的古鎮氣,完全丟失了真正的意韻。

還是想誇烏鎮。跟民宿老闆聊起來才知道,烏鎮的所有房屋都被國家收管了。國家統一裝修定價,包括裡面的每一家商業類型的店鋪,也是國家統一定價管理。這種方式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烏鎮不亂,商業氣也被真正的古鎮氣掩蓋著。晚上的烏鎮,沿街古店裡一坐,看燈光下的小橋流水,暖黃色燈光美的令人窒息。清晨的烏鎮,陽光透過樹葉漏到青石板路上,閃閃發光。整個空氣裡都散著古鎮特有的年代味。

這樣古色古香結合適度現代的古鎮,我想還是可以符合當下大多人喜好的。希望有機會可以等到戲劇節的時候再去一趟烏鎮。


火鍋愛吃炸雞


說起江南小鎮,很多人都會說起烏鎮,說起西塘古鎮,說起雲水謠,說起周莊,說起南潯,說起平遙古城,卻很少人會提及塘棲古鎮。

在公園散步,我在一處宣傳欄裡看到了對塘棲古鎮。

就看了那一眼,我就有了想去的念頭。我總感覺那裡有一種元素引領著我。說走就走,我背上相機,帶上愉悅的心情,來到了塘棲古鎮。

一進古鎮,我深深地愛上了這裡。復古的屋子,復古的街道,還有那種隱含的祥和的氛圍,讓人深深為之迷戀,欲罷不能。

沿湖而建的屋子,寧靜而美麗

湖面很平靜,也給人一種寧和之感。向前方一眼望去,望不見盡頭。兩旁的屋子默默地站立著,大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態。即使再煩躁不安的心,到了這裡,也能慢慢地安靜下來,既而與湖面和立於兩旁的屋子來一次內心深處的長談。

喝水和喝咖啡之處

這裡沒有烏鎮的商業化,沒有西塘古鎮的熱門。興許正是出於眾所不知,才有了一種淡淡的內斂和沉穩散發出來。隨意選一把椅子坐著,看看對面的茶館,看看被雲淡淡遮住的藍天,實在愜意。

可以聽歌的小酒館

在某種程度上,酒館裡沒有了音樂好像就沒有了靈魂。舉杯暢飲,亦或是小酌一番,背景音樂助興,實在美哉。

坐在小路旁,看對面在走著的時光

坐在小路旁,看對面在走的時光。說來也奇怪,來到這裡,有感時光慢慢。興許是這裡看不見地鐵上人擠人的擁堵,看不見非機動車道上電瓶車橫衝直撞的緊張,看不見外面城市裡人行道上人們趕路的匆忙;所以,沒有快的參照物,就顯出了一種慢態。

湖上泛舟

不知道湖上泛舟者是不是漁夫,亦或者是清理湖中之物的工作人員,無論如何,泛舟於乾淨的湖上就是一種享受。

滿池的荷花

走著走著,在路的另一頭,意外發現角落裡的一池荷花。荷葉緊挨著,荷葉之上有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正開得燦爛的像是浮在水面上的笑臉,不禁讓人聯想起“金紅開似鏡,半綠卷如杯”的場景。

茶館

倚在欄杆處,手捧一杯茶,靜看湖裡的小魚暢快嬉戲,看湖面的波光粼粼,看對面的人來人往。

美麗的橋

這座橋的樣式很少在其他地方看到。看似簡單,卻有著非一般的大氣。

屋簷上的花兒

我尤其喜歡深黑的瓦片鋪在屋簷上,一層又一層。下雨之時,雨水落下來,成了透明發亮的雨簾,美極了。

寧靜的小巷

黑瓦白牆,加上藍藍的天空,讓人忍不住駐足欣賞,流連忘返。

小池和綠帶

一片片綠草浮在水池上,水草下面是不是躲著幾隻螃蟹和小蝦,或者是小魚兒;住這裡實在是不錯,站在樓上的窗戶前,看到眼前的這一片風光,想











發哥代你去看看


我感興趣的古鎮應是古香古色,古鎮古鎮最重要的是:古,揉入太多現代元素會讓失去古色,呈今色。

我曾探訪過一些古鎮:王家大院、婺源、瑤裡、興坪、大圩、陽朔、黃姚、麗江、大理、雙廊、鳳凰、鋪前、崖城等地。整體感覺現在的古鎮古城現代氣息越發濃郁,特別是商業氣息撲面而來。古鎮都由一條條古街連接,街兩旁無不商鋪林立,喧鬧不已。每到一古鎮,我都是清晨早起,漫行其間,那一刻方可體會古鎮的古風與寧靜,也只有那一片刻方可拍到乾淨的相片,其它時間拍到的更多的是人。更是有一種流行的樂器手鼓,從西南的麗江響徹到陽朔西街,乃至興坪也可聞聲。不是說手鼓不好,而是太雷同,太鬧沒體現出當地風味的樂器與樂聲。

古鎮不全是商業小鎮,有歲月感古香古色的房子應有原地居民居住,除了難免的商業氣息,更應有不緊不慢,安靜從容和生活氣息。數年來讓我感到有生活氣息,原汁原味的古鎮僅有大陸的瑤裡、汪口、大圩、及海島的鋪前、崖城。在瑤裡,隨處可見老宅前數位老人坐在一起拉家常,早上生煤球,瑤河邊女人洗衣洗菜。小孩們在街上追跑玩耍,小狗,雞隨處可見。鶩源眾多的古鎮我最鍾情於汪口,特別是汪口的那條河流兩岸你可品味到古鎮的原汁原味,這種感覺如同在大圩古鎮上感受到一樣。多年來因常從海南趨車回鄂,習慣在黃姚古鎮歇腳,黃姚也是我去得最多的古鎮。五年前第一次途經,慕名而去,當時正是大規模商業開發前昔。古鎮似深藏閨中的鄉村小家碧玉,純淨而平和,彼時小鎮商業氣息濃不濃郁,那幾年都會在鎮裡面找民宿住下。現在,回鄂走廣西那條線時也仍會在黃姚休整,但已很少再進入古鎮了,更多的是在鎮外高速出口處不遠的地方歇息。古鎮離我漸遠,很難找到五年前的感覺了。倒是在遠離陸地的海島的文昌鋪前及三亞崖城兩地我有幸品味到古鎮的古。鋪前及崖城的建築形式與大陸風格迥異,系南洋風格的騎樓。朋友們如有興趣可來走走!


野茗山人


中國的古鎮有很多,最讓我感受深刻的是堯壩古鎮,說岀這個名字估計有好多人都不知道,那我就來介紹一下!

堯壩古鎮位於四川省合江縣堯壩鎮,地處川渝黔結合部,堯壩古鎮歷史悠久,始於北宋,興於明清,是古江陽到夜郎國的必經之道,有“川黔走廊”、“茶鹽古道”之稱;古鎮彙集了川、黔兩省濃厚歷史文化和古風民俗,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西部川黔古鎮文化,是享譽川黔的文化名鎮、影視基地、佛教聖地。清華大學古建築專家陳志華譽之為“川南古民居的活化石”,著名學者于丹稱其為“活著的古鎮”。古鎮內有王朝聞故居、凌子風影視陳列館、東嶽廟、油紙傘鋪、大鴻米店、曉雲軒、周公館等景點。











成都大勇


你好,我是yilumeihua。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對於古鎮,也許是我們這個年代的人獨有一種情結,從田園走出來,又在鋼筋水泥裡待了太久後,古鎮就成為我們對鄉愁的思念地。所以對於古鎮,我們這代人,更喜歡古色古香的古鎮。而對於現代互動藝術的加入,就個人而言是排斥的,不是它本身不好,而是它和古鎮的特質不搭配。現代互動藝術,這種東西在城市裡已經很常見了。對於從城市到古鎮的人,吸引力不大;對於一直在鄉村的人,這些東西還是有一定的新鮮感。

“雨紛紛, 舊故里草木深,我聽聞,你始終一個人,斑駁的城門,盤踞著老樹根,石板上回蕩的是,再等”。周杰倫在《煙花易冷》中唱出了這代人對古鎮的情懷。古鎮之所以為古鎮,就在於它的歷史悠久所沉澱下來的建築風格、人文風情之美的韻味。

這一代人,喜歡古鎮的歷史沉積。古鎮猶如睿智的老人,有著看遍滄海桑田後的淡然和寬容,即使是在城市裡遍體鱗傷、受盡折磨的苦行者,都能在這裡重新得到真正的內心安寧和守護。

這一代人,喜歡古鎮的美景,不只在“小橋,流水,人家”。走在青石鋪就的小路上,兩旁是青瓦白牆,庭院深深;近處是小橋流水,舟楫往來;遠處是青山綠水,阡陌縱橫。抬頭望去,是被飛簷牆垣恣意分切的藍天白雲,低頭卻是無處不在生機盎然的野花小草。在這裡,才能真正能夠體會唐代杜甫在《龍門鎮》裡描繪的:“細泉兼輕冰,沮洳棧道溼。不辭辛苦行,迫此短景急。石門雪雲隘,古鎮峰巒集。旌竿暮慘澹,風水白刃澀”。

這一代人,喜歡古鎮的靜謐,讓目光遊離於古巷古宅中,依稀間彷彿回到了童年的歲月,依稀間這裡才是夢中千徊百轉的故鄉:稻田,青山,潺潺的流水,帶著糞香的空氣,原汁原味的土菜, 斑駁的古橋、參天的古樹、古老的街道、古樸的建築、淳樸的民風……

這一代人,喜歡古鎮的寧靜,可以平復內心的些許浮躁,或著是本就不羈的心牽引著不停地探尋,或著是歲月的年輪已將那種單純的熱鬧隔絕在外。與朋友圍坐在小院內或閣樓之上,一邊品茶、一邊天南地北的聊著;或者沐浴在暖暖的陽光之下,悠閒地看看書;或著是什麼也不幹,就靜靜地躺在河邊的竹椅上享受陽光,都會給你無限的愜意。於是漸漸地對有著厚重歷史、偏踞一隅的古鎮情有獨鍾。

四川有太多的古鎮,每個古鎮都有她自己的獨特滋味,獨特的魅力,有著她自己的與眾不同:

都江堰是建於公元前256年,聞名於世的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問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是人人熟知。

安仁古鎮,它始建於唐朝,可謂成都平原歷史最悠久古鎮之一。早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就建安仁縣(早於大邑建縣50多年),隸屬於劍南道邛州。據《太平寰宇記》載由“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當時的縣治就在今天的安仁鎮,因古為“安仁”縣治,故得名。直至元朝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安仁縣建置撤銷,其區域劃歸大邑縣。現存的舊式街坊建築多建子清未民初時期,尢以民國年間劉氏地主的建築為多。

平樂古鎮,在這個號稱茶馬古道第一鎮的地方,不僅有老榕樹、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腳、青石鋪成的街道、一望無涯的竹海,千百年所涵養著古鎮人田園詩般的山水情懷。

這個名單還可以羅列的很長,每個古鎮都以她的神秘悠遠、建築精巧、古色古香、悠悠古韻,靜靜地屹立在那裡,不爭不搶。你來或不來,她都在那裡,默默地看歷史變遷,“能不憶江南?”!

古色古香才能讓古鎮歷久彌新!

不知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討論!


yilumeihua


中國現存的古鎮大部分是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一般都是在水路要道上,是過去的商賈重地,。現代由於路陸交通更為便捷,這些古鎮慢慢被路陸交通樞紐所取代,但是古鎮所保留的老建築,慢生活,卻吸引了現代的目光,更多地成為了旅遊景點。

去過不少的古鎮,江浙一帶的南潯、西塘、甪直、烏鎮、錦溪,廣西的黃姚,山東的窯灣,雲南的和順等等。安徽歙縣、黟縣,江西婺源的古村落也都去過,喜歡古建築的純樸厚重和文化歷史感。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古鎮、古村落都代表了當時當地的審美和需求。從今天看來儘量地保留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和傳統是古鎮最大的價值所在,遊古鎮的同時能夠在古鎮住一晚,彷彿回到了遙遠的過去,體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是很多人的嚮往,但是過去的生活狀態已經不適應現代人的需求,窄小的照不進陽光的窗戶,陰暗潮溼的臥室,簡陋遙遠的廁所,都阻礙了人們入住古鎮老式民居的勇氣。其實社會一直都是在進步的,古鎮可以保留它的外貌,但是內裡也是一直在改變的,古色古香+現代互動藝術的風格應該是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的,尤其是符合現代人的居住要求,應該會受到歡迎。


飛舞的三葉草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心目中完美的古鎮就是應該儘量的保持原貌最好。出於這幾項考慮吧:

1.人們不遠百里千里來古鎮,就是要體驗和自己目前所處環境大不同的哪種感覺。那種感覺有時間和空間之分:

時間大不同,就是在瀏覽古鎮的同時有種穿越的感覺,通過老建築老物件把遊覽者帶入這個古鎮最初興建的那個年代,我們似乎能和當時的人們感同身受,這是仿古建築根本達不到的效果,如果加入了現代互動藝術那更是畫蛇添足,適得其反。

空間大不同,北方人旅行到南方古鎮或者南方人來到北方古鎮,都會被其不同的魅力所感染,都超出了各自對建築,風俗,物產的認識通過遊覽和感受,學到新知識,有了新認識。而現代的互動藝術由於網路和交通的便利,全國各地已經大同小異,只會拉近各地古鎮的差異化,提升同質化,弊大於利。

2.原汁原味的古鎮引進了太多的現代互動藝術,只會顯得不倫不類,不再古樸,不再神秘,抹殺了自身最根本的魅力,那旅遊者就會慢慢的疏遠它,最終走向無人問津。

這就是我對您的問題的幾點認識,希望能幫到您,也希望有和我一樣感覺的朋友評論下,咱們一起探討。










御駕親征2019


某種意義上,國內具備良好運營的古鎮都一樣,特別是江浙滬的古鎮,你幾乎都能發現:

1.青磚綠瓦和石板/石子路;

2.各種號稱是地方特色的糕點,其實不過是中央廚房集體供應的糯米糰子;

3.各種義烏商貿城批發來的小玩意和紀念品;

4.各種所謂有故事的景點,其實故事文案非常乏味;

5.小橋流水加上烏篷船,水上項目全收費;

6.各種新興品牌的入駐,初衷應該是好的,但關於古鎮文創類項目的運營,真的不能靠連鎖快銷品牌。

所以我對古鎮一般沒啥好感,有時候想靜一靜,會去古鎮租個民宿,和當地留守的老人,孩子聊聊天,聽聽創業店主的故事和吐槽,主要是享受古鎮帶來的安逸和溫馴。

古色古香結合互動藝術?

我不喜歡,因為可能發起類似項目的人並不能很好的區分主次。

所謂主次的意思是,誰是工具,誰是載體。

如果把古鎮作為工具來凸現互動藝術,那我覺得是本末倒置,古色古香和現代藝術結合,看上去很美好,但古鎮作為宣傳和展示的工具並不具備優勢。

首先是古鎮的電力供應和基礎設施沒有發揮和改進的空間;

其次,作為古鎮,還需要保護其建築不受破壞,在項目初期可能需要購買足夠的保險;

最後,如果是聲光類的互動裝置,那得考慮遊客的安全和人流聚集所引起的景區管理壓力,如果只是一般的互動藝術裝置,那會讓原本狹小的古鎮街道和廣場更趨於閉塞……大可不必。

如果反過來,互動藝術是為古鎮服務的工具,古鎮作為載體,使用互動藝術進行宣傳和營銷,那是可以的!不過對相關設計人員和施工方的要求巨大!

舉幾個例子,澳洲墨爾本的夏令時節,利用建築作為幕布,放映結合節日狂歡的裸眼3D影片,瞬間將節日氣氛烘托至高潮,迪士尼最後的煙火和城堡電影也增加了遊客關於主題樂園的美好回憶,張藝謀好像也做了類似的嘗試,不過其中牽涉的部門合作並不是簡簡單單。

總的來說,古鎮的商業及營銷定位和現代互動藝術所傳達的理念並不一致,所以強行拉郎配,或許是噱頭大於口碑,我個人不看好,也不喜歡。


QAQstudio


古色古香+現代互動的,當然會喜歡,我比較感興趣的例如西塘古鎮,大家可以借鑑下。

古鎮的“現代表達”

“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築和現代的人”。長三角一體化東風漸起,站在歷史發展的新起點,西塘這個盪漾在夢裡的江南水鄉,以古鎮煥新、重構長三角一體化文旅發展空間;以文旅IP賦能鑄魂,促進品牌活動落地;以“旅遊+”跨界融合,加快新業態產品培育深化區域聯動,為高質量發展賦新能。

2019年,古鎮實現旅遊相關收入達35億元,古鎮景區門票收入超2.4億元,接待遊客量破千萬人次,成為名副其實的“千萬級”大景區。

後5A時代再啟航

深化全域旅遊新發展

邁向5A時代,西塘以景區村莊旅遊、祥符蕩線路開發、“旅遊+”融合為重點,深度發展全域旅遊,妙筆勾勒出西塘古鎮的新風貌。

在小處精細著筆,匠心打造精品景區村莊,由點及面,點點生花,串珠成鏈,變一處美為處處美。目前,下甸廟、紅菱、東匯、茜墩已成功創建省級A級景區村莊,其中下甸廟港北村為AAA景區村莊。周邊區塊協同發展,挖掘旅遊資源,共同為西塘賦能、助力,形成多元整合優勢。

如果說,物理空間的提升改善、拓寬了西塘旅遊遊覽空間,那麼做好“旅遊+”文章,實現跨界融合發展則為西塘旅遊業注入了新的動力來源。“旅遊+演藝”,藉助宋城品牌,合作開發“景區+演出”的文旅組合產品;“旅遊+研學”,與專業的研學機構合作,以當地傳統民俗和江南古建築知識為主要學習內容,全面開發古鎮研學線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