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警告:新冠疫情或致全球糧食短缺 對我國影響不大

國際機構和糧食專家警告說,如果主要生產國加大出口限制,那麼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可能嚴重破壞全球食品供應鏈,並導致價格飆升

,尤其是對那些供應結構脆弱的經濟體而言。

聯合國警告:新冠疫情或致全球糧食短缺 對我國影響不大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上週說,該機構“已經看到有跡象表明,由於封鎖造成的壓力正在開始影響供應鏈,比如航運業的放緩。供應中斷情況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出現,尤其是在物流領域”。

聯合國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發出更加強烈的警告稱,“邊境和供應鏈的中斷可能會在糧食系統造成也許具有災難性的影響”。

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越南3月27日稱,該國計劃儲備大米,並暫停新的出口合同,直至月底。在泰國國內供應短缺造成需求猛增、價格翻番後,該國禁止出口雞蛋,為期一週。

分析人士預計會推出進一步的出口限制,但稱糧食短缺將在僅從一個或兩個來源地進口主要糧食的國家中更加突出。

報道稱,雖然超市貨架空空蕩蕩,商店外排起長隊的畫面已經在世界各地播放,但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如果全球供應鏈能夠維持,將不會出現嚴重短缺。

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西莫·託雷羅(Maximo Torero)說,由於快速傳播的疫情以及控制措施,糧食供應中斷可能會在4月和5月期間發生。

馬克西諾·託雷羅(Maximo Torero)警告稱,食品保護主義和貿易壁壘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甚至導致全球食品供應陷入“極端動盪”。據瞭解,在2007—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各國政府的出口限制造成全球大米價格上漲幅度高達45%,小麥的價格上漲了30%。“全球經濟承擔不起各國貿易壁壘所帶來的市場干擾。出口限制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它只會進一步惡化眼下的境況。”託雷羅說。

他在該機構網站上發表的評論中說,但這有多嚴重將取決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

聯合國警告:新冠疫情或致全球糧食短缺 對我國影響不大

受疫情影響,全球很多糧食出口國都開始限制本國糧食出口。這將導致我國糧食出現緊缺,真的是這樣嗎?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出口國採取限制出口措施,可能會加劇國際市場糧食價格的波動,但對目前我國糧食市場的影響不大,有利於消化不合理糧食庫存,減輕國內部分糧食品種庫存壓力。”王遼衛稱。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接受專訪時表示,我國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聯合國警告:新冠疫情或致全球糧食短缺 對我國影響不大

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近年來糧食儲備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糧食儲備充足,小麥稻穀等口糧品種庫存處於歷史最高水平。

由於恐慌性搶購以及出口限制影響供應,新型冠狀病毒可能造成全球糧食短缺,但對我國影響不大。“我國的糧食市場不會出現價格瘋漲、儲備短缺等情況。”

以上由中國醫旅健產業聯盟(公號:china-mth)整理發佈,如涉版權,請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