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型人格:為什麼懂事的你,總是過得這麼累?

文 | 周梵

圖 | 《凪的新生活》


我有一位來訪者,是標準意義的老好人,她來找我的時候,內心非常的壓抑。


她給我講了一件小事,說有一次實在累了想睡覺,但是孩子還在旁邊吵著要玩手機,她跟孩子講道理,孩子還是哭鬧。


後來她就把手機給了孩子,跟孩子約定玩手機最多不能超過十一點,可是孩子一直玩到12點還捨不得放下。


她當時非常生氣,忍無可忍,拿起手機往地上一摔,把孩子都嚇著了。


我們在聊起這件事的時候,她覺得很後悔,說應該早點制止的。不應該一直忍著,把怒氣點滿,到忍無可忍的時候才爆發。


因為這個時候的爆發就不再是表達了,而是發洩。


人們對待情緒的方式通常是要麼把它丟出去,要麼壓抑下來,兩者都不是好的表達方式。


討好的人就偏向於後者,沒有辦法很好的去樹立自己的邊界,很容易壓抑自己的一些真實感受,去優先滿足別人。


時間長了之後,就會對關係產生隱隱的憤怒感和疲憊感,不斷的自我消耗,最後甚至走向崩潰。


討好型人格:為什麼懂事的你,總是過得這麼累?


01 你是在保護別人還是在保護自己


為了維護一段關係,無論是以榨取自己為代價,還是以榨取別人為代價,一定都走不長久。


很多人在關係中委曲求全,害怕表達自己的情緒,以為壓抑自己的感受,就能換來和平相處,但最後的結果卻很可能是經歷過苦苦掙扎,關係依然走到支離破碎的境地。


在日劇《凪的新生活》中,女主角就是一個討好型的人,工作中經常幫同事加班,有時還要背鍋,害怕不能融入同事的小圈子,每時每刻關注同事的動態。


但即使這樣小心翼翼,也依然免不了被同事嘲諷,甚至欺負。


討好型人格:為什麼懂事的你,總是過得這麼累?


在關係中害怕拒絕對方,一味地滿足對方的需求,怕對方傷心失望,這裡面其實隱含著一個信息,就是你對你的關係並沒有信心,或者說你對關係中的另一方並沒有信心。


我們要相信,身邊的人沒有那麼脆弱,這種擔心和顧慮更多的只是自己內心的投射。


因為我們底層害怕被拒絕,我們體驗過被別人拒絕後生氣、難過,或者是失望的感覺,所以會先入為主的以為拒絕對方,那麼對方也會體驗我們曾經有過的感覺,而這些感覺是我們不願意再想起的。


我們看似在保護別人的感受,其實也是在保護自己的感受。


有的時候,所謂的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是一種低維度認知的善良,有著非常多的侷限。

當我們沒有辦法看明白自己的時候,我們也看不清楚我們所做的一些選擇和反應,有一些根本就和外部世界沒有直接的關係,它只是我們內心的投射。

討好型人格:為什麼懂事的你,總是過得這麼累?

02 衝突沒有想象中可怕


很多習慣性討好的人,在認識層面是知道自己可以拒絕別人的,但是一旦要落實到行動中馬上就慫了。


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害怕衝突,因為內心一直有一個害怕衝突的部分沒有被療愈,所以難以做到知行合一。


每一個人都喜歡別人什麼都答應自己, 這是人性。


但人總是會有一點情緒的,只要你拒絕別人,你就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別人的一些負向反應。就算一個再理性的人,遇到拒絕可能多少還是會有一點不適感。


內心比較穩定的人,在遇到拒絕的時候,他的不適感相對會比較輕微。


內心不穩定的人,在面對拒絕的時候,可能會不斷的上升價值,比如說他可能會認為別人拒絕我的要求,就是拒絕我,不認同我,不認同我就等於不愛我,不在意我了。


還有的人可能對於關係遠的人,會維持表面的禮貌,儘量滿足對方的需求。但是對身邊親近的人,比方說父母、伴侶,或者孩子,就會失去耐心,該拒絕的時候果斷拒絕,甚至發脾氣。


討好型人格:為什麼懂事的你,總是過得這麼累?


拒絕的語言不難,難的是要面對你拒絕對方之後對方的反應。


有的人為了讓對方好受一點,會在拒絕的時候加上一個聽上去合理的理由,比如別人要求你做一件事情,你說我老公不同意,這可以算作一個理由。


但相對來講這個理由會削弱你的能量,如果一定要給出理由,那這個理由最好和你自己有關。


比如你可以說我沒有時間。


但是如果這個人他需求很強烈,他可能就會幫你解決時間的問題,那你怎麼辦呢?


甚至他不管不顧,直接給你施壓,表達一種很失望的心情,說這點忙你都幫不上,虧我還把你當朋友,算我看錯你了。


這樣的反應會讓你體驗到兩種在關係中最核心的感受,一種是被評判,還有一種是被遠離。


這兩種感受都是對方用來要挾你的籌碼,看清楚這一點,就不會輕易上鉤了。


下一次如果朋友跟你說這點忙都不幫,還算朋友嗎?


完全可以直接拿對方的邏輯來懟他,義正辭嚴的告訴對方:


  • 不過是件小事,至於翻臉嗎?你這樣又算什麼朋友呢?


我對朋友有一個標準,比如說規定朋友之間就應該互相幫助,相應的就會有壓力。但是如果說我沒有這樣的一個標準,我對朋友別無所求,那就可以在關係中給彼此更多的自由,會收穫更加純粹,同時也更加堅固的友誼。


好的關係一定是經受的住考驗的,不要害怕衝突,衝突不會讓真正關心我們的人離開。


學會合理的拒絕,建立邊界感,只會為我們贏得尊重,讓我們卸下疲憊,在關係中更加輕鬆自如。


討好型人格:為什麼懂事的你,總是過得這麼累?


03 放下評判,放過自己


評判在生命中是控制不了的,無論我們表現成什麼樣子,都會有評判,這個評判有可能是在你的面前發生,也有可能在背後發生。只要在這個世界中活著,就免不了要受到評判。


有些人表面上會覺得我被別人評判了,我不想被別人評判,但底層也是在評判著別人的。


比方說會覺得別人對你提要求,就是在佔你的便宜,或者是想要剝削你,這就是一種評判,人家只是提一個要求而已,你完全可以拒絕。


當一個人不再試圖控制別人的時候,就會不太害怕別人對自己的控制。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拒絕,那麼對於身邊的人的道德要求就會特別高。對方稍微有一點道德瑕疵,你就會覺得對人性好失望,他們怎麼可以這樣佔我的便宜等等。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道德的壓力,那麼當別人來提要求的時候,就不會害怕去拒絕別人。


只有當我們能夠守住自己的力量,守住自己的邊界,並且不害怕破壞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的時候,才不會輕易的給別人貼一個愛佔便宜,喜歡指使別人,喜歡剝削別人的標籤。


而當我們很害怕別人的評判的時候,是因為我們沒有一個自我的價值觀,或者是沒有一個很穩定的內在,才總是需要從別人的印象中和評價中來建立自己的價值感。


有一些人會在討好中發展出另外一極,也就是叛逆。


叛逆的人表面上想宣揚自己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但實際上是一種證明,他只是想證明自己不在意,想樹立一個不在乎的人設,內核還是在意的。


當然叛逆是有價值的,證明我是一個有責任的人,以及我是一個做自己的人,當我們走過這個證明的階段,才能夠到達不再需要證明的狀態,獲得真正的突破。


討好型人格:為什麼懂事的你,總是過得這麼累?


從討好到叛逆,再到突破就是一個價值觀升級轉變的過程。


評判就是價值觀和價值觀的衝突,比如有的人覺得自由重要,有的人覺得家庭重要,還有的人覺得工作重要;有的人覺得精神重要,還有的人覺得物質更重要;有的人覺得愛別人,為別人著想很重要,更有的人覺得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成長的過程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價值觀的衝突,我們需要整合這些價值觀,最後的成長不是從一極到另外一極,而是把兩極都包含進來,到達一個更高的維度。


知名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者,美國著名作家菲茨傑拉德有句名言:


  • 同時保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念還能正常行事,這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


人是不可能絲毫不受外界影響的,但這絕不代表我們需要活在外界的評判之中。


被外部世界影響不是一件壞事情,問題在於我們是否能夠做到既開放包容,聽取不同的聲音,同時又能夠做到穩定自己的內核,不迎合,不諂媚,獨立而自由,肆意又灑脫。


討好型人格:為什麼懂事的你,總是過得這麼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