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自尊”和“錢”哪個更重要?

人格是什麼?人格是一個人相對穩定的心理特徵、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的總和。

人格取決於你對自己的認知和掌控。他人他事可以影響你,至於是不是受影響、受多大影響,取決於自己。

“人格、自尊”和“錢”哪個更重要?

很多人會活在別人的眼光和評價裡,而這些眼光和評價通常是要麼“捧殺”、要麼“棒殺”,如果認真那你就輸了。

別人的評價僅供參考,對自己的信念的堅持更加重要。

2006年,在央視青年創業類節目《贏在中國》中,青年張向東在做了項目說明後,為了向投資團隊表現他的商業眼光,作了一個判斷:

“我不看好慧聰網的未來,未來在這個行業,只有阿里巴巴才能做到最好。”

並對做出這個判斷的理由作了說明。

當時慧聰網正如日中天,董事長郭凡生被尊為“電商教父”,當即反駁:

“我已經這麼成功了,你還認為我不行。是,我不行,這要讓歷史來說話。我已經這麼成功了,你都不信任我,任什麼讓他們來信任你,一個比我還不成功的人。這是商

業悖論。你憑什麼讓別人信任你,就可以這樣?這是最重要的。”

張向東有點被壓制住,說話也開始嗑巴:

“因為我想用最簡單的招數來獲得客戶......”

話未說完,就被郭凡生打斷:

“對啊,你那麼簡單的招數,(可以)獲得客戶,你應該早發財了,你應該早就沒有問題了。”

......

“人格、自尊”和“錢”哪個更重要?

後來發生的事印證了張向東的判斷,而他自己創立的萬網也成為中國領先的網絡應用服務商,在2014年被阿里巴巴以5.4億人民幣收購,成了阿里旗下子公司。

張向樂的事件並非個例,王健林也曾經因為沒錢去銀行貸款,吃了50多次閉門羹。

雖然說一分錢難倒英雄,但在你放棄之前,你就還有成功的希望。而什麼時候放棄,是由你的心理特徵、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即你的人格決定的。

讓錢飛一會兒,別在錢到的前一刻倒下。

“人格、自尊”和“錢”哪個更重要?

再來說自尊。

自尊是什麼?自尊是個人基於對自己的認知和評價,形成的自我重視、自我尊重,認為自己擁有某些權利,並要求這種權利被他人所認可和尊重的情感體驗。

我們每個人對自我的認知往往都是和現實有偏差的,只是程度不同,這是人的天性。

“人格、自尊”和“錢”哪個更重要?

經常提醒自己:

  • 別把自己不當回事,該爭的要去爭;
  • 別太把自己當回事,世界離了誰都一樣轉。
  • 自尊是自己的事,與他人無關,更與他們對你的評價無關。
  • 世界也不會在意你的自尊,只在意你的力量。

把“人格、自尊”和“錢”的重要性相比較,是把尊嚴人格和“面子”等同起來了,是對“士可殺不可辱”的過度理解。

也有權衡“拿尊嚴去換錢值不值?”的潛在意思在裡面。

勾踐為夫差嘗糞,韓信受胯下之辱,周星馳被人罵成狗;馬雲被人當成騙子......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面子和尊嚴都是掙來的,在沒錢就沒有發言權的時候,默默努力就好。

我們的自尊和人格藏在我們的心裡,只要我們不想丟掉它,它就永遠存在,跟我們表現出來“卑微”、“丟臉”其實沒什麼關係。

你可以跪著,但讓你的自尊站著。

明瞭“自尊”和“面子”的真正含義,能把自己的自尊和行為區別看待的人,無一不是人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