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討好型人格嗎?

你是討好型人格嗎?

文 / 涼爽

“幫我發個廣告?”——“好吧”(不要,我怕擾到我朋友圈的人,但更怕失去這個朋友)

“你在國外旅遊啊,幫我帶個XX”——“我幫你找找”(我不是代購的,但是又不好意思多收朋友代購費,損了就幫她帶一次吧)

“你認識人多,幫我找工作,順便幫我看看房子吧”——“我下班幫你看”(我自己也很忙,我也不想找,但是朋友人生地不熟的,幫一次吧)

……

明明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卻覺得說個“不”字都難為情。

絕大多數時候,自己總會樂此不疲地先照顧別人的感受,對別人的要求唯唯諾諾,在滿足別人的需求的時候難以拒絕。儘管有時自己並不想答應朋友幫他做事情,真正意義上不是那麼舒服,但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那麼你很有可能屬於討好型人格。

你是討好型人格嗎?

你是討好型人格嗎?

(圖片摘自網絡)

“大好人”的背後

Sherry Pagoto博士指出,討好型人格並不是人格障礙,它是一種不健康的行為模式。討好型人物的核心特質是——一方面是害怕被拒絕,另一方面則是源於對失敗的恐懼。

這可能與小時候的成長環境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討好型人格的小時候給人的印象就是乖小孩,不會哭鬧作對、很聽話、很安靜。

在兒時成長環境中,假如有刻板、嚴肅、挑剔的父母需要你隨時保持警惕,小心取悅,察言觀色讓自己在努力才能獲得關注和成長,不能犯錯,才可能避免被父母指責。潛意識地你就會一直期望獲得父母的肯定和讚賞,可能就會成為一個討好者。

表現上的乖,是邊界感的模糊,是恐懼。

他們在去討好別人的時候,潛意識裡想獲得別人的認可、信任和關愛以讓自己更好生活。在“討好者”的認知中,只有通過“討好別人”、“犧牲自己”這一個方式,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可與讚賞的途徑。於是在長大後一直沿用這種認知模式,處理人際關係的時候很容易被別人標籤為“大好人”。

他們卻忽略了這種深深刻在他們的行為模式裡的“討好行為”所帶給自己的矛盾的痛苦。

你是討好型人格嗎?

你是討好型人格嗎?

我不想再當“好人”了!

一、嘗試拒絕,建立邊界意識。

從認知上改變討好型思維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最立竿見影的進步的就是改變行為了。嘗試著在面對別人的要求時候明確表達拒絕。

第一位考慮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並不意味著自私。承受太多壓力和責任不利於你的心理平衡。現在,說“不”,破解失衡的自己。

二、坦然接受你初次拒絕的內疚感。

開始改變習慣總是艱難的。先從行為上暗示自己,這個做法沒有錯誤,我不用內疚,不用在意別人的評價,因為朋友也是有辦法解決的。

三、學會悅納自己,提高自信。

要理解到,你永遠也不可能討好所有人。多點誇誇自己,和身邊的朋友一起,設置建立自信的小方法並一同執行。

不必時常和別人做比較,請悅納自己並且更愛自己。

你是討好型人格嗎?

這個轉變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比你所想象中需要的時間要長得多。也許一年甚至是三年五年。

討好型人格們習慣了逃避“討好”自己的責任,習慣了用幻想來“解決”問題,改變總是需要在很長一段時間的行動和努力後你才能見效。

如果你覺得“我現在挺好”,我覺得無可厚非,也不需要極力去改變了。

你是討好型人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