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经历了几个主要的阶段?有什么特点?

用户5301821884583


印刷术主要经历:

一:战国时期,主要是雕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出形状。

二:晋代葛洪在他的《抱扑子》中提到,那时候道家已用四寸见方的大木印了,这时候已经是一块小型雕版了。

三:佛教常常把佛像印在佛经的卷首,这种手工木印比手绘省事儿多了,

四:碑石拓印对雕版印刷启发很大。

五:拓片是印刷技术产生的重要作用。





满目琳琅


印刷术,是古今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劳动经验的总结,也是科技发展的结晶,更是文化传播,传承发展的必然。

从远古代人结绳记事,仓吉造字到甲骨文旦生,再到竹简成书,布帛丝绸传文,经历了几千年。一直到西汉蔡伦改进发明造纸术,文化传播更加快捷,著书立说再靠一笔一划的抄写,太慢也容易出错。如何快速的传播文字,催生了印刷术。

我国的印刷术大致经历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工业油墨印刷,电脑激光排照系统几个阶段。

印章最早出现于先秦,只有几个字,表示性姓名,官位,或机构,有阴文,也有阳文。这可能就是最早的排版了。据记载时(公元550_557年)有人把用于公文纸盖印的印章做的很大,像一块小小的雕刻版了,这就是雕刻版雏行了。雕刻版印刷术的盛行是在唐代,宋元时代到了鼎盛时代,也催生了活字印刷术。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始于隋唐的雕刻版印刷术,

公元1041~1048年,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毕昇用胶泥刻字火烧透硬形成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排版后用铁板固定,刷用松枝烧后用油拌成的油墨,用于印刷书籍。也有说毕昇用木头刻字排版,因木头受潮后易变形,没办法排版而专用陶字。进而发展成活字印刷术,后经蒙古人传至欧洲,故后人称毕昇为活字印刷术的鼻祖!

活字印刷术一直用到近代工业革命后,由陶字变做金属字,字体更小,多种多样,印刷更加方便。后用工业油墨,机械化,工业化,越来越现代化行成现代化印刷术。

至于上世纪的腊纸刻版,工业油墨印刷也是雕刻印刷方便快捷,也省去了金属字排版的烦锁,更加方便大小机关团体,这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

电脑制版,激光排照系统。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印刷行业也不例外。告别了热和火,迎来光和电,现代化印刷术发展如火如荼,更加方便快捷。

而我们每天使用电脑手机制作图文,远程控制输送,交流,呵呵,真的是更加快捷方便。至于语音成字声空等等高科技技术,我们不得不感叹现代科技发展的太快了!


三师苑


古代的记得有雕石刻印,活版印刷。现在的技术咱就不知道了。总之,每一次印刷技术革新都伴随着知识传播大爆炸。 古代家族门阀的核心就是知识,自己家的知识。 印刷技术出现能够出现大量书籍,这也就给了寒门崛起的机会。 大概是这样吧!印刷术对于寒门来说,绝对是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