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管機關成長記》在單位給部室(同事)提建議,你夠硬核嗎?

從事機關工作,很多時候需要給人提建議,有時向領導,有時向部門,有時向同事。對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是最有建議權的。職責範圍內的建議,必須能說清楚,有思路、有觀點、有辦法,最好要有獨特的見解。但是超越職責範圍的,除了容易引起同事不快之外,對於個人發展也有潛在的影響。

小管最近在一些會議上發言很是積極。

招投科的王科長過來向我“表揚”小管:“小管業務能力很強啊,不僅辦公室工作做得好,對招商引資也很有見解啊,要不讓他來我們科吧,我們正好缺人。”

財務科的蔡科長過來向我“表揚”小管:“小管真是優秀,有能力,現在的大學生就是不一樣,比我們那時候強多了。”

小管喜不自禁,我從心裡暗道:小管啊小管,這哪是誇啊,真是怎麼“得罪”人的都不知道。

原來局裡召開一次招商引資座談會,各科室都派了人員參加,小管最近剛看了一篇市領導關於招商引資的動員講話,於是在會上提了幾點方面的建議,由於沒把握好度,建議中有了些批評的味道。等到開績效考核討論會的時候,小管又提了些“不成熟”的建議,讓財務科的蔡科長有些為難。

作為一個年輕人,尤其是剛到機關,想通過認真的工作態度,卓越的工作能力,創新的工作成果來獲得領導的賞識以及享受工作帶來的成就感,這無可厚非,也應該積極提倡。但在體制內與人相處,還是需要掌握“行事留一步,逢人讓三分”的“潛規則”。

針對小管的情況,我給他分析了三點優勢三點不足:

第一點優勢是敢說。這種品質在機關裡是難得可貴的,你會發現,時間長了,很多同事都學會了“見人只說三分話,做事只出三分力”,導致“幹得多錯得多”;第二點優勢是敢想。作為年輕人,很多想法雖然不那麼成熟、準確,但是也代表著創新、活力,工作中有好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第三點優勢是善學。你每次開會之前都會提前蒐集、學習相關的資料,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庫,這個習慣很好,應該提出表揚。

但第一點不足是知識不紮實,有些“賣弄”之嫌。雖然你每次都會學習,但是學的不透,學的不深,只是在“拿來”他人的觀點,看似“高大上”,其實就像蘆葦一樣“腹中空”;第二點不足是開口很直,不懂得“善巧”。提建議的時候沒有非黑即白,一切是為了工作、解決問題,你的語言系統還存在書本化、理論化,還沒有養成“睜開眼睛說話”的習慣。第三點不足是感情不深,沒做到“換位思考”。剛進入體制的年輕人有時候說話辦事容易鑽“牛角尖”,沒有考慮到對方的感受和需求,圖一時嘴快就容易否定他人的工作成績,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在機關單位裡工作,提建議要講究方式方法和語言藝術,巧提建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時候直來直去雖然能夠解決問題,但結果反倒讓別人心裡不舒服,工作都是由人來做的,長久下去也不利於構建融洽的同事關係。在這裡我給你支幾招,下次你再提建議的時候可以試一試:

一是站在問題上說建議。提建議就要“挖幹弄實”,關鍵是要有真知灼見。找準問題、解決問題。想到一個點不要馬上去說,要“三思”,這個建議對不對,有沒有效果,對他人有沒有影響?而這一切都是基於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提建議不可說的不要說,可說可不說的不要說,能說的想好了再說。

二是坐在座位上建議。一次會議,尤其是提意見的會議,規模一般都不大,一屋子也就那麼些人,這個時候提出建議就不僅僅是說出來那麼簡單,既要說的好,還要說的讓別人舒服。只有在開口之前先看清楚“前後左右”的說話環境,才不至於暴露自己的幼稚和無知,也不會無形中“得罪”的某些人。

三是換位思考想建議。無論是對誰提建議,都要首先把對方的需求弄明白了,才能在談話中處於主動地位。許多人,之所以“說不明白”,最根本的還是“沒想清楚”,不知道他們背後的潛臺詞是什麼。說話要注意場合、分寸,對這兩者的把握,是提好建議的基礎。比如提建議時最好是援引、補充、細化內容,而不是另闢蹊徑,如果真有好的想法,可以私下溝通,也能達到提建議的效果。

小管認真的想了想,若有所思的說:“主任,我之前確實是想在會議上表現自己,但是確實是沒有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提的建議也沒有實質性的內容,以後我一定注意。”

“不要有壓力,提建議是好事,好的建議能夠事半功倍,就像上次你給辦公室提的實行大事記月報的建議,就提高了統計的效率,不用再每次打電話上報統計了。以後好的建議還是要多提啊。”

“好的,主任,下次提建議,我就要想清楚,說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