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萬事欠一點,不要做太滿,才能受益無窮!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苦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南懷瑾:萬事欠一點,不要做太滿,才能受益無窮!


然而,由濁起修,由靜而清,由清而安,這還只是修道的一半,另一半“動之徐生”,才是更重要的。否則,那隻不過是小乘的境界罷了。只管自己,未能積極濟世,自己一個人躲到山上靜坐一萬年,那又與龐大的人群有何相干?因此,還得“安以動之徐生”,由道體上起種種妙用。

此處的“動”,不是盲從亂動,不是濁世中人隨波逐流的動,不是“舉世多從忙裡錯”的亂動。世上許多人鑽營忙碌了一輩子,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到頭來自己都搞不清楚。真正的動,是明明白白而又充滿意義的“動之徐生”,心平氣和,生生不息。我們也可以說一句俏皮話,這就是老子的秘密法寶吧!老子把做工夫的方法,修養的程序與層次都說了,告訴你在靜到極點後,要能起用、起動。動以後,則是生生不息,永遠長生。佛家說“無生”,道家標榜“長生”,耶穌基督則用“永生”,但都是形容生命另一重意義的生生不已。只是在老子,他卻用了一個“徐生”來表達。

南懷瑾:萬事欠一點,不要做太滿,才能受益無窮!


“徐生”的涵義,也可說是生生不息的長生妙用,它是慢慢地用。這個觀念很重要。等於能源一樣,慢慢地用,儉省地用,雖說能源充滿宇宙,永遠存在,若是不加節制,亂用一通,那只是自我糟蹋而已。“動之徐生”,也是我們作人做事的法則。道家要人做一切事不暴不躁,不“亂”不“濁”,一切要悠然“徐生”,慢慢地來。態度從容,。冶然自得,千萬不要氣急敗壞,自亂陣腳。這也是修道的秘訣,不一定只說盤腿打坐才是。作人做事,且慢一拍,就是道理。不過,太懶散的人不可以慢,應快兩拍,否則本來已是拖拖拉拉要死不活,為了修道,再慢一拍,那就完了,永遠趕不上時代,和社會脫了節。

“徐生”是針對普通一般人而言,尤其這個時代,更為需要。社會上,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天天分秒必爭,忙忙碌碌,事事窮緊張,不知是為了什麼,好像瘋狂大賽車一樣,在拼命玩命。所以更要“動之徐生”。如果作生意的話,便是“動之徐賺”。慢慢地賺,細水長流,錢永遠有你的份;一下賺飽了,成了暴發戶,下次沒得賺,這個生意就不好玩了。“動之徐生”,所可闡述的意義很多,可以多方面去運用。淺顯而言,什麼是“動之徐生”的修道功夫?“從容”便是。

南懷瑾:萬事欠一點,不要做太滿,才能受益無窮!


生命的原則若是合乎“動之徐生”,那將很好。任何事情,任何行為,能慢一步蠻好的。我們的壽命,欲想保持長久,在年紀大的人來說,就不能過“盈”過“滿”。對那些年老的朋友,我常告訴他們,應該少講究一點營養,“保此道者不欲盈”,凡事做到九分半就已差不多了。該適可而止,非要百分之百,或者過了頭,那麼保證你適得其反。

比方年輕人談戀愛,應該懂得戀愛的哲學。凡是最可愛的,就是愛得死去活來愛不到的。且看古今中外那些纏綿徘側的戀愛小說,描寫到感情深切處,可以為他殉情自殺,可以為他痛哭流涕。但是,真在一起了,算算他們你依我依的美滿時間,又能有多久?即便是《紅樓夢》,也不到幾年之間就完了,比較長一點的《浮生六記》,也難逃先甜後慘的結局。所以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不欲盈”。雖然有那永遠追求不到的事,卻同李商隱的名詩所說:“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豈非值得永遠閉上眼睛,在虛無飄渺的境界中,回味那似有若無之間,該多有餘味呢!不然,睜著一雙大眼睛,氣得死去活來,這兩句詩所說的人生情味,就沒啥味道了。

南懷瑾:萬事欠一點,不要做太滿,才能受益無窮!


中國文化同一根源,儒家道理也一樣。《書經》也說:“謙受益,滿招損”。“謙”字亦可解釋為“欠”。萬事欠一點,如喝酒一樣,欠一杯就蠻好,不醉了,還能惺惺寂寂,腦子清醒。如果再加一杯,那就非醜態畢露,丟人現眼不可--“滿招損”。又如一杯茶,八分滿就差不多了,再加滿十分,一定非溢出來不可。

大家千萬注意老子的話,吉事怎樣方得長久?有財富如何保持財富?有權利如何保持權利?這就要做到“不欲盈”。曾有一位朋友談到人之求名,他說有名有姓就好了,不要再求了,再求也不過一個名,總共兩個字或三個字,沒有什麼道理。

有一次,從臺北坐火車旅行,與我坐在同一個雙人座的旅客,正在看我寫的一本書,差不多快到臺南站,見他一直看得津津有味。後來兩人交談起來,談話中他告訴我說:“這本書是南某人作的。”我說:“你認識他嗎?”他答:“不認識啊,這個人寫了很多書,都寫得很好。”我說:“你既然這樣介紹,下了車我也去買一本來看。”我們的談話到此打住,這蠻好。當時我如果說:“我就是南某人。”他一定回答說:“久仰,久仰。”然後來一番當然的恭維,這一俗套,就沒有意思了。

南懷瑾:萬事欠一點,不要做太滿,才能受益無窮!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惆然”,名利如此,權勢也如此。即使家庭父子、兄弟、夫妻之間,也要留一點缺陷,才會有美感。例如文藝作品的愛情小說而言,情節中留一點缺陷,如前面所說的《紅樓夢》、《浮生六記》等,總是美的。又如一件古董,有了一絲裂痕,擺在那裡,絕對心痛得很。若是完好無缺的東西擺在那裡,那也只是看看而已,絕不心痛。可是人們總覺得心痛才有價值,意味才更深長,你說是嗎?

因為能不盈不滿,所以才能“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蔽”,就是保護很好的舊東西,由於東西永遠是舊的,是原來的樣子,一直小心使用,並沒有壞。因此,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這便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長生之道。所以最難還是在能否做到“不欲盈”。其實,現在修道作功夫的人很多,為什麼大家功夫都不上路,就因為違反了“不欲盈”的原則,而都在求盈。打坐時,境界稍好一點,下意識便希求更好,拼命執著這個境界,這樣“欲盈”的結果,功夫反而不上路。如果瞭解“保此道者不欲盈”,把這做功夫的原則把握住了,自然受益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