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價格戰的來龍去脈

石油價格戰的來龍去脈冠肺炎疫情引發全球性的需求下降,導致能源需求下降,激化了能源生產國之間的矛盾,使持續三年的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以及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減產協議破裂。在供需兩端夾擊下,國際油價大幅下跌。

當前正處於全球能源轉型的進程中,化石燃料的消費比重在逐步下降;2020年年初北半球遭遇罕見的暖冬,大幅減少了能源消費的季節性增幅;新冠疫情則是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黑天鵝”,打擊了全球的經濟需求,也進而影響了能源需求。

中石化前董事長、中國海油前總經理傅成玉分析稱,“自從2008年以來,全球石油的需求增長始終保持在2%以下,但供應能力卻大幅上升,供應過剩的必然結果,就是油價下跌。”

傅成玉表示,隨著技術的進步,美國頁岩油產量實現突飛猛進的增長,佔據了大量市場份額,“石油生產中心向大西洋轉移,改變了全球石油供需平衡,使供大於求成為常態。”2015年底,美國國會放開了執行40多年的原油出口禁令,這標誌著美國從原油進口大國轉向了出口大國,國際石油市場供需關係徹底遭遇顛覆。2019年,美國頁岩油產量達到平均1787萬桶/日,正式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2019年下半年,美國正式實現了70年來首次能源淨出口,實現能源獨立。

與此同時,特朗普總統以石油為武器,改變了大國博弈的地緣政治。“特朗普的戰略目標,是讓美國再次偉大。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美國國內的經濟、科技、軍事等,要繼續領先全球;二是美國在國際上的主要對手必須衰弱。”傅成玉認為,美國對伊朗、俄羅斯等國家的制裁,實際上都是特朗普在運用石油等武器達成他的戰略目標。

3月6日,OPEC國家和非OPEC成員國的協調會議宣佈未能達成協議,當天全球油價應聲下跌。之後,沙特和俄羅斯作為OPEC國家和非OPEC集團的領導國相繼宣佈將大幅增產。這一決定導致國際油價跌破30美元/桶,創造史上第二大油價當日跌幅。跌幅達到24.6%。

本次油價下跌的直接原因是沙特和俄羅斯在減產意見上的分歧。

與歷史上油價短期大跌不同,在疫情影響之前,全球經濟已經進入低迷期。

產油國已經在通過OPEC+協議形式進行減產。由於擔心疫情持續從而導致油價持續下跌,沙特在1月底開始摸索進一步擴大減產規模。與此相反,俄羅斯不願擴大減產幅度,認為疫情的影響仍有待觀察。

在對美關係上,俄羅斯認為美國是OPEC+減產協議的最大受益者。美國沒有參加減產但卻提高了市場份額,同時享受了高油價,這是極不公平的。此外,俄美政治對立趨勢不減。近幾個月美國加大了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

再者,沙特和俄羅斯儘管已進行三年多的合作,但合作過程充滿挑戰。俄羅斯認為自己犧牲了份額維護了產油國的集體利益,沙特也承認俄羅斯在協調OPEC成員國及OPEC與非OPEC國家間利益方面貢獻巨大,但也對俄羅斯很少能完成減產任務心懷不滿。

據CNBC報道,特朗普週四表示,他與普京以及沙特王儲進行了交談,並預計他們宣佈將減產1000萬桶石油,最高可能減產1500萬桶。

特朗普週三晚上說:“在世界範圍內,石油工業遭到破壞。這對俄羅斯非常不利,對沙特阿拉伯也非常不利。我是說,這對雙方都很不利。我認為他們會達成協議。”並預計兩國將在“幾天內”結束價格戰。

老話說得很對:“漲跌全靠特朗普”,這個消息一出來,國際資本市場全都炸鍋了。

反映最強烈的是原油市場,跟磕了藥似的,WTI原油期貨一度暴漲35%至27.39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一度飆升45%至36.29美元。不過現在他們都冷靜了一下,漲幅已經回落了不少。從交易的角度來看,這好像是個局,打爆多頭之後又想拉爆空頭!背後必有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