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理想教育——自我教育,教學相長


淺談理想教育——自我教育,教學相長

“長善救失”


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此刻由我談出,可能始終是不夠閱歷和積澱的。


但我相信以後的日子裡,這棵教育之樹總會愈來愈繁密。


因為教育的本身,就是和受教者同樣成長的過程


在這裡,我認為必要的教育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大方向:




一是生命教育


毋庸置疑,生命是為人的基礎之基礎,應堅持生命教育先於一切、重於一切。


這裡的“一切“包括了種種意識形態教育和道德文化教育。


好的教育,應該使學生對我們的生命擁有基本的認識和了解,並在熟知的基礎上,學會尊重生命,愛護生命。


而下一步,才是學會發揮生命的價值,即學會完善生命,去挖掘、探索、綻放生命的廣度和深度。


淺談理想教育——自我教育,教學相長

探索自然的生命,自我的生命




其二是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好的教育是能給出打開求知之門的某一把鑰匙,激活學生的求知慾望,敢於反思和質疑,同時保持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熱情。


除了學習上的舉一反三,生活上更甚。


舉個例子,近期的疫情當前,我們是不是應該想到:


如何讓學生在做好了解與防護之時,在態度上擁有自己的立場,思維上擁有自己的見解?


這可以具體表現為,面對不同聲音時的站隊,事發時自己該作何看法等。


淺談理想教育——自我教育,教學相長

在學習上是,生活亦然。




第三,重視學生的審美能力


生命需要活力的滋養和補充,就像孩子們在知識的天空中翱翔,仍需要一雙有力而美麗的翅膀。


美是有力量的,沒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


幾千年前,孔子就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強調審美教育對於人格培養的作用。


蔡元培先生曾大聲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


讓他們像藝術家和詩人一樣去觀照這個世界,與這個世界構建一種詩意的關係,活得充滿新鮮感和創造力。


對於更具體的方法,值得我們用一生去進行更深的探討。


淺談理想教育——自我教育,教學相長

當眼能看到,手能觸摸,心能感受,我們的心會越來越柔軟。




其四,關於教育的方法,需要公平而有力


公平是指學習資源的共享,對於稍微落後的地區,我們又應該如何創設教育的軟環境,如何提升自身素質,如何使教學策略往公平方向遷移?


前一段時間成都七中的教學課程同步直播和老師的做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無疑,一個公平的教育環境可以促使社會更加有活力。


而有力,其實是“有效率”。


誠然,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投資,但我們應該和家長這個主體同步地思考,讓學生得到更大程度的教育。


譬如近年來很多家長花鉅額補課費幫孩子補課,正是一種教育邊際成本不斷遞增的體現。用力不可少,“效果好“才是真。


淺談理想教育——自我教育,教學相長

公平的教育,需“一錘定音”。



見解尚淺,發展道路也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