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小學教師田夢婕:教學相長 一路收穫

個人簡介:田夢婕,渭南小學教師,參與多項課題研究,錄製的微課《姓氏歌》在“渭水之南”播放。

渭南小學教師田夢婕:教學相長 一路收穫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本應充滿歡聲笑語的校園沉浸在安靜中,本應迎著朝陽上學的孩子們只能居家學習。為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作為一名習慣在班級授課制下進行教學的年輕教師,我經歷了線上教學起初的迷茫、手足無措,到現在的熟練運用。通過課堂實踐,我發現線上教學效果也可以很好,師生愛它也不難。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興趣導向,明確任務。

開展線上教學,學習任務單的制定是關鍵,不僅要簡潔、明晰,還要抓住重點、便於學生操作,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在設計時我們分時段引導學生完成當天所學內容。以一年級第二單元《語文園地》第一課時為例。我是這樣設計的:

8:30--9:15

1.鞏固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

2.聽寫生字“太、陽、校、金、秋、因、為”,格式:一字一詞。

9:25--10:05

任務一:學習“識字加油站”

1.讀熟詞語,正確認讀數量短語。

2.會認“輛、匹、冊、支、鉛、棵、架”7個生字。

3.學會在生活中使用量詞。(如:一隻雞、一頭牛、一朵花等)

任務二:學習“字詞句運用”

(一)找一找,連一連。

1.在背誦的基礎上大小一一對應,默寫漢語拼音字母表。

2.學生觀察大小寫字母在字形上的特點。

3.給字母“找朋友”,正確、熟練地給大小寫字母一一對應進行連線。

(二)讀一讀,想一想。

1.正確認讀已學過的生字“明、星、早、陽”和“過、時、對、村”。

2.學生觀察“明、星、早、陽”中分別帶有同一部件“日”;發現與“日”字有關字和時間有關。

3.學生觀察“過、時、對、村”中分別帶有同一部件“寸”;發現“寸”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變成新字。(如:宀+寸=守;亻+寸=付)

2:00--2:40悅讀時光:聽朗讀《望帝化鵲》,完成聽之所思。

2:50--3:10書法作業:明、陽、時、過

我將一天的學習任務“板塊化”,不同的內容設置,是學生保持興趣的同時,合理有效地進行線上學習。

二、巧用資源,激活思維。

在進行線上教學時,我充分利用QQ群開展教學,因考慮到有些孩子父母在抗疫一線不能陪伴孩子,我將學習內容錄製成微課,在教學當天推送出去,方便學生下載學習,大大減少了因網速、老人居家帶孩子不會操作電腦等問題。

教學開始時,學生先觀看微課,接著我就當天學習的重難點對學生進行隨機提問,在進行課堂鞏固練習時,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我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如《四個太陽》這篇課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一個小朋友的口吻為每個季節畫上了不同顏色的太陽,為了讓學生融入課文中,我為學生設計了學唱歌曲《種太陽》、畫一畫他們心中的太陽、創編句子等方式表達自己的美好心願,通過多樣的實踐活動,拓展學生的想象思維,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

三、分類評價,抓好落實。

線上教學對低年級孩子來說是一種挑戰,低年級學生學習自覺性不強,我常擔心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學習內容,在進行課堂反饋時運用分類評價:(1)閱讀:學生分享在群中的朗誦內容我依次進行點評,讀的好的孩子獎勵“大拇指或小紅花”,定期評選本班的“閱讀之星”(2)書寫:學生的練習內容通過QQ平臺作業上傳,我批閱後用“A+、A、B”等級評價,每天選出本班的優秀作業,開學後全班進行展評。(3)互動:課堂答疑互動中對於回答問題準確、吐字清晰的學生給與積極地點評和鼓勵,為他們點贊;同時對於他們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及時指導學生改正,對於知識點掌握較弱的學生,我通過QQ和微信平臺進行重點輔導,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低年級是根基,以評促優,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學習興趣是教師的主要任務。通過分層分類評價後,我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了,學習動力更足了。

四、讀書滋養,豐富課餘。

閱讀素養是學生面向未來的基礎能力。在這個特殊的學習時期,學生更加需要書籍的滋養。結合本學期的必讀書目,我們開展了“宅家閱讀”的讀書活動。一年級指導學生閱讀中外神話故事,為開啟閱讀之旅打好基石。在整個閱讀任務中,學校為學生設計了讀書“四部曲”:讀書—聽書—思書—聊書,讓學生從一個故事中感悟道理,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思考,再將自己受到的啟發用寫話、繪畫等方式展現出來。同時每週開展一次讀書分享活動,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收穫在班級中進行交流、討論,通過活動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我積極踐行,通過閱讀指導課、讀書分享會、親子共讀一本書等形式,讓學生以書為伴,用讀書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疫情期間,為了開展好線上教學,老師們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們堅信,只要每個人都積極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線上教學就一定能夠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學相長,我們也會有滿滿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