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Ivd集成供應

上海潤達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 年,總部位於中國上海,是一家起家於華東、輻射全

國的醫學實驗室綜合服務商,公司於2015 年上市,主營業務是通過自有綜合服務體系向各類醫學

實驗室(醫院檢測科、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疾防中心和血站等)提供體外診斷產品及專業技術支持。

公司於17 年通過併購與自建的方式擴大經營範圍,實現真正意義上第一家IVD(體外診斷,in vitro

diagnostic)流通領域全國覆蓋,並在2019 年引入國資控股股東,加強渠道背景建設與降低融資

成本。目前為止,公司品牌基本覆蓋IVD 所有主要細分領域,並建成信息化管理的現代倉儲物流

配送體系,在IVD 自產產品、集約化服務與第三方檢驗中心等領域齊頭並進。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以“專業技術支持+集約化服務”的商業模式順應新趨勢。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品牌產品和批量化

集中採購方式取得的成本較低的IVD 產品,因地制宜的採用“直銷+分銷”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對

二級甲等以上醫院採取直銷模式,對其他客戶多采取分銷模式,並提供專業化技術支持,如設備維

修、實驗室設計、試劑庫存管理等。該經營模式準確踏中當前醫院“降本增效”的重大訴求,未來

必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目前,公司第一大股東為杭州市下城國投,董事長為趙偉東(於2019 年12 月12 日上任),劉輝

(原董事長)仍任總經理,併兼任副董事長。2019 年11 月1 日朱文怡,馮榮,衛明等轉讓共計

20.02%股份給杭州市下城區國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公司進入國資控股新時代。此一方面有

利於公司在江浙等地區的大型公立醫院渠道鋪設,另一方面國企背景有利於縮短融資週期、降低融

資成本,緩解利息支出與財務壓力。目前,公司有36 家子公司,其中12 家全資子公司,24 家控

股子公司,另有4 家聯營企業。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從2014-2018 年公司高管持股數量來看,總經理劉輝先生持股數從

2014 年的341.40 萬股增加到2018 年的4170.35 萬股、原監事會主席衛明先生持股數從2014 年

的529.92 萬股增加到2018 年的2861.57 萬股,副總經理陳政先生持股數從2014 年的108.35 萬

股增加到2018 年的585.10 萬股,主要高管堅定持股意向不變,彰顯高管團隊對公司未來積極發

展的良好預期以及對公司長期價值的認可。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公司2018 年營業收入59.64 億元,同比增長38.10%,近五年複合增長率為44.75%;2018 年公

司實現歸母淨利潤2.62 億元,同比增長19.51%,近五年複合增長率為36.63%。其中2017 年營

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增速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併購企業並表,東北與華北地區業務範圍

進一步擴大所致。值得注意的是,18 年公司營收與利潤兩端仍舊保持較高增長,在醫院端成本考

核趨嚴的大背景下,公司憑藉內生錄得高成長體現公司強勁的競爭力與優秀的經營管理能力。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分業務看,公司的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商業收入,即醫學實驗室綜合服務業務,2018 年商業營收

為57.40 億元,佔比96.37%,近五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6.06%;工業營業收入為2.17 億元,

佔比3.63%,即企業自主品牌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由於公司2018 年產業園區剛投入運

營,工業收入受到了生產基地搬遷的影響,但同比增速仍達到了28.62%,近五年的年均複合增長

率為24.44%,隨著工業業務導入公司商業渠道後,未來成長潛力巨大。

業務毛利率近年來基本維持穩定。2018 年公司商業毛利率為26.11%,同比下降0.45%,保持相

對穩定,微幅下降原因主要系集成業務佔比提高,在集成業務初期毛利率略低於普通商業毛利率,

隨著經營成熟毛利率將穩步回升。工業毛利率為63.01%,同比下降3.97 個百分點,在我國IVD 產

品國有替代的大背景下,公司工業產品將主動導入商業渠道,規模擴大後預計公司工業產品毛利率

將保持穩定微升。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2018 年公司的綜合毛利率27.51%,相比去年下降0.65 個百分點,淨利率4.39%,相比去年下降

0.69 個百分點,總體來說保持相對穩定,微幅下降一方面由於業務結構優化導致毛利率短期受影

響較大,另一方面由於醫院成本端考核加重,對業務開展與盈利能力有一定程度影響。

2018 年公司期間費用率16.65%,同比下降1.20 個百分點,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與財務費用

率分別為7.39%、6.10%與3.16%。銷售費用率同比下降1.22 個百分點,且連續保持三年下降,

主要系公司集成業務佔比逐步提高,對下游議價能力與粘性均有加強,長訂單模式省去大量費用支

出。管理費用率同比下降0.66 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收入上升攤薄以及優化管理費用支出所致;

財務費用率同比增長0.68 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融資綜合利率上浮和新增融資所致,在國資入主

後,公司融資利率出現明顯降低,未來財務費用下降確定性高。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經營性現金流改善明顯,併購後整合順利完成。2018 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達到5.39 億元,由

負轉正,同比增長713.42%,經營性現金流大幅度改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與淨利潤之比近年

來也逐年增長,2018 年達到124.73%,其原因在於公司規模效應擴大後,對上下游議價能力均有

不同程度增強,並主動加強應收與應付賬款管理,加快了資金迴流、降低採購成本。除此之外,回

顧2015-2017 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為負的內在原因,主要是由於公司異地併購渠道整合不利所致,

隨著3 年的苦心經營與管理整合,經營性現金流的改善也彰顯著渠道順利整合的完成。

應付賬款週轉率大幅度優化。2018 年公司的應付賬款賬款週轉率為7.65,相較去年下降3.65,主

要由於隨著公司規模與品牌效應的提升,與世界前十家IVD 生產企業逐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信用期限和信用額度進一步提高,導致公司應付賬款週轉率取得了大幅度改善。2018 年公司的應

收賬款週轉率為2.79,相較去年下降0.3,總體保持穩定。

銷售淨利率看規模效應與結構優化。分業務看,商業業務隨著規模效應的逐步顯現,成本端將持續

下降,該部分將對沖醫保政策收緊對價格端的壓力,除此之外,期間費用隨著營收規模的上升有望

攤薄,財務費用將隨融資成本下降進一步優化;當下,工業業務尚未大規模導入潤達銷售渠道當中,

隨著2020 年的逐步導入,公司工業業務規模與毛利率有望進一步提高,隨著高利潤率業務佔比的

進一步上升,公司銷售淨利潤率有望提高。

資產週轉率看議價能力與回款能力。目前公司對上游議價能力已明顯增強,應付賬款週轉率大幅度

下降,在國有替代的大背景下,上游議價能力逐漸轉移到中游渠道,有助公司資產週轉率上升;公

司應收賬款週轉率指標改善尚不明顯,考慮到客戶關係的維繫,賬款回款尚未以硬性指標考核至銷

售處,公司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手段尚有空間。

權益乘數看國資屬性與負債動機。目前公司權益乘數已至歷史高位,考慮到公司的國資屬性與負債

動機較低,我們認為未來權益乘數將以穩定為主。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隨著全球經濟的穩健發展以及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體外診斷需求端保持穩定,全球 IVD 行業

繼續保持穩速增長。根據前瞻經濟學人,2016 年全球 IVD 行業市場規模約為 616 億美元,2013-

2016 年CAGR 為5.01%,預計2019 年行業規模將達到713 億美元,全球IVD 診斷行業步入穩

定發展期。

我國IVD 行業高速成長。受益於我國診療技術與診療手段的提高、醫保普惠政策力度的加大以及

國民健康意識的覺醒,我國IVD 行業保持高速成長。根據前瞻經濟學人,2017 年我國IVD 行業規

模達514 億元,2013-2017 年CAGR 為22.94%,預計2019 年行業規模將達到723 億元。從中

外產業鏈週期對比角度看,中國IVD 市場仍處於高速成長期;從需求端看,門診與住院檢查費用

強勁驅動行業內生髮展;從政策角度看,鼓勵IVD 生產企業國產替代與技術創新,因此我們認為

我國IVD 行業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保持高速增長,領先於整體醫藥行業。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IVD 行業的消費主要集中在公立醫院的檢驗科,從公立醫院角度看,我

國門診與住院檢查費用逐年提高,年化複合增速保持大個位數增長。其中,2010-2018 年人均門診

檢查費用由31 元增長至2018 年的53 元,年化複合增長率為6.93%;人均住院檢查費用從2010

年的460.80 元增長至2018 年的943.30 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9.37%。

從中外對比角度看,我國體外診斷產品人均年消費額為4.6 美元,同時期美國、日本、西歐該指標

為62.8 美元、38.3 美元、30 美元,全球平均水平為8.5 美元,我國IVD 產品人均消費額不僅遠遠

低於發達國家,而且也大幅度小於世界平均水平。隨著我國國民健康意識的覺醒以及體外診療手段

的優化與普及,預計人均檢查費用未來仍處於上升趨勢。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我國自2015 年開始推行分級診療政策,在分級診療服務模式、相

應醫保政策、激勵約束機制等多方面進行完善與推廣,旨在緩解公立醫院診療壓力、合理分配醫療

資源。目前我國一級、縣級醫院的檢查項目開展數量較低,約100-300 項,限制條件在於檢驗科設

備投放不足與檢驗科醫生技術手段欠缺。隨著政策的推行以及醫聯體的成立,能夠極大程度提高一

級與縣級醫院的檢查項目,預計未來檢查項目可增加至500-600 項,供給下沉為市場帶來巨大增

量空間。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近年來的醫改政策對醫院成本考核力度逐漸加大,如針對公立醫院藥房頒佈的“藥佔比”與“零加

成”政策,如針對藥品流通領域頒佈的“兩票制”以及對藥品招標採購頒佈的“集中採購”政策等,

目前尚未對檢驗科與檢驗試劑採購等作出具體政策性規劃,但是在公立醫院降成本的大趨勢下,醫

院管理層對各個科室的嚴格要求是必然,因此醫院亟需尋找“降本增效”的管理手段,檢驗科作為

醫院一大營收與成本中心,尋求的多元化解決方法大致有:院內集約化供應、第三方實驗室、區域

檢驗中心等。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能力角度,中國大型公立醫院可自我消化檢測項目,院內市場增長無虞。第三方實驗室發展的前提

在於規模效應與高端診斷,中國醫療診斷市場以大型公立醫院為主,醫療資源集中,我國公立醫院

的具備足夠的樣本量降低成本,且人才技術儲備也可完成高端項目檢測。因此,我國未來三方實驗

室的滲透率天花板或將會比美國、日本等以商業醫院為主導的國家要低,根據衛計委的數據以及我

們自己的測算,中國檢測市場中院內檢測佔據了95%的市場份額,第三方實驗室僅佔5%,目前第

三方實驗室的快速發展來源於滲透率紅利,但院內存量市場的服務與升級空間仍舊龐大。

利益角度,檢測科在醫院的地位日益凸顯。醫院的收入主要由臨床、藥房與檢驗等科室貢獻而來,

近年來國家一系列政策的頒佈,如“零加成”、“藥佔比”等使得院內藥房從利潤中心逐步轉變為

成本中心,“以藥補醫”已正式成為過去,此消彼長之下,檢驗科作為利潤中心的地位愈發明顯。

根據HIA 的《中國首部公立醫院成本報告》,醫院檢測科以高達89%的成本收益率位居各一級醫

技科室之首,並且隨著我國人均收入的不斷提高,健康意識的增強,近年來人均檢測費用也在快速

上升,導致檢測收入佔醫院收入之比也在逐步擴大,檢測科在醫院的地位愈發重要。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我國IVD 流通行業自2000 年以來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2000-2010 年,經銷商區域性強,一般以單一品牌銷售為主,該階段以小供應商為主,行業粗放型生長;

第二階段是2010-2017 年,經銷商代理品牌逐漸增多,諸多企業開始擴大業務範圍,進行跨區域經營,之前憑藉關係進入醫院渠道的小供應商承壓明顯;

第三個階段是2017 年以後,該階段主要是由於醫改政策倒逼醫院進行成本控制,大型綜合IVD 流通服務商出現,公司憑藉規模優勢幫助檢驗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外,更為醫院定製個性化解決方案,集約化業務順應潮流而生,助力醫院“降本增效”。


集約化業務四大壁壘對公司實力要求高,龍頭效應明顯。集約化業務即承包醫院整個或絕大部分產

品條線的設備投放與試劑供給,因此對服務商的綜合實力有較高的要求,具體來看,集約化業務有

四大壁壘:

1.規模壁壘,集約化業務的本質是以價換量,在給醫院供應低成本試劑的同時需要兼顧企業自身的

盈利,因而對於產品採購的價格要求十分嚴格,否則將出現業務規模越大虧損越大的不利局面,因

此採購規模與採購組合多元化對於企業向上遊的議價能力極為重要。

2.渠道壁壘,集約化業務打包整體檢驗科項目,因此要求能夠代理絕大多數市場上的檢驗產品,以

滿足整個檢驗科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公司需要與眾多上游廠商建立深厚的合作關係。

3.技術壁壘,集約化合同簽訂後,需要對醫院檢驗科的供應鏈體系進行重塑,提供類似於SPD 的

軟硬件管理系統,並且醫院出現設備運行故障時,可短時間內進行售後反饋與維修,以保證醫院的

正常運營,提供及時的服務。

4.資金壁壘,集約化業務相較於代理業務上下游賬期的變化幅度不大,但從代理業務轉變為集約化

業務的過程中,檢驗科室的整體打包對資金需要會出現大幅度增長,考驗公司資金與綜合實力。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潤達醫療為IVD 流通領域的龍頭企業。公司試劑與耗材流通業務保持高成長,2012-2018 年,營

業收入自6.83 億元增長至56.16 億元,CAGR 為42.07%,且營收規模保持長期領先。考慮到我

國IVD 流通行業由高速增長轉為穩健增長,未來的粗放式的小型企業將逐步出清,頭部集中趨勢

將更為明顯,公司在華北、東北與華中的提前佈局或將受益於馬太效應,從而實現強者恆強。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1999 年公司成立時,潤達醫療是向上海醫療機構提供單一代理產品的

公司,隨著代理品牌多元化與下游渠道的逐步拓寬,業務拓展至整個華東地區。公司業務拓展多以

在當地開設子公司為主,近年來亦開啟兼併收購模式,進行異地的快速擴張。到目前為止,公司收

購、投資國內外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等超過三十餘家,業務範圍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並與國藥、

柳藥等大型藥品流通公司成立聯營公司開展體外診斷產品銷售,藉助平臺資源拓展醫院渠道。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公司自上市後,基於對IVD 流通市場前景向好的判

斷,開啟異地兼併收購模式。2016 年7 月公司收購了怡丹生物45%股權,浙江地區業務進一步縱

深化發展;2016 年8 月收購鑫海潤邦100%股權,拓展山東地區市場,擴大華東地區業務;2016

年12 月收購北京東南60%股權,加強華北地區市場開拓;2017 年7 月收購長春金澤瑞60%股權,

在東北地區推廣公司集成業務模式。從公司的併購思路看,選取的均為當地行業內排名靠前的企業,

當地渠道鋪設已經相對成熟,再借由潤達醫療的平臺以擴大采購種類、降低採購成本、減小資金成

本、增加服務屬性等方式為標的公司賦能,從而進一步擴大業務縱深。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業務覆蓋面逐步擴大,華北、東北與華中佔比上升。在2015 年及以前,公司華東地區收入佔比高

達95%,其他地區佔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從2016 年之後,隨著公司的併購擴張,華北、東北、

華中地區的營業收入開始迅速上升,截止到2018 年底,公司華東地區的收入為34.70 億元,佔比

55%,華北地區收入為8.42 億元,佔比14%,東北地區收入為19.30 億元,佔比16%,華中地區

收入為4.54 億元,佔比8%。

一方面,公司營收區域多元化使得公司未來發展潛力提升,潤達醫療作為行業內龍頭企業,具備其

他企業不具備的管理優勢、資源優勢與規模優勢,藉由併購的方式加深華北、東北與華中地區業務

發展,能夠有效整合當地市場,收入發力點多元化提升公司發展潛力。

另一方面,公司抗政策風險能力增強,醫改政策對醫院成本的壓力未來仍將持續,IVD 商品領域或

許亦難以倖免,考慮到各地醫保政策的差異以及華東地區政策相對較為嚴格,公司業務地區多元化

能夠有效的緩解突發政策而導致的負面影響,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結論:商業業務為公司的主營業務,包含IVD 流通服務業務、檢驗科集成供應業務以及區域檢

測業務,為公司貢獻了絕大部分的營業收入與毛利潤。我們認為我國IVD 流通服務領域在未來幾年將保持15%左右的複合增速,公司作為全國性IVD 綜合服務龍頭企業,在行業頭部集中與公司業務高端化的前提下,實現營收增速。


藥店

老百姓大藥房是國內有影響力的藥品零售企業,系中國藥品零售企業綜合競爭力百強冠軍、中國服務業500 強企業、中國連鎖百強企業、湖南省百強企業。自2001 年創立以來,現已成功開發了湖南、陝西、浙江等22 個省級市場,擁有門店超5000 家、總資產94 億元、員工2 萬餘人、銷售額逾100 億元,已經發展成為中國經營規模最大,覆蓋省份最多的大型醫藥上市連鎖企業之一。公司主要通過自有營銷網絡從事藥品及健康相關商品的銷售,經營商品包括中西成藥、中藥飲片、養生中藥、健康器材、健康食品、普通食品、個人護理品和生活用品等品類。除藥品零售外,公司兼營藥品批發與製造(主要為中成藥及中藥飲片製造),同時大力發展DTP 專業藥房、中醫館和電子商務O2O 等業務。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2001 年長沙湘雅店開業,老百姓首創中國平價藥房模式,經過多年不斷的發展,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譽。在追求“致力健康事業,成就百年老店”企業願景的過程中,老百姓利用資本的力量不斷擴大經營範圍,實現跨省經營,並且連續多年實現中國藥店銷售額第一名,2015 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2018 年,老百姓銷售額突破百億元大關。根據中康資訊•中國藥品零售發展研究中心評選,老百姓大藥房從2008 年至2017 年期間7 次獲得“中國藥品零售企業綜合競爭力”第一名。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經營區域來看,老百姓門店覆蓋全國22 個重點省市,2018 年華中區域的營收佔總營收的36%,說明公司以總部湖南所在的華中區域為依託穩步推進全國佈局,同時,華東區域和華北區域的收入規模因同業併購增長較快,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2018 年公司的直營門店中已取得各類“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資格的藥店達 2,864 家,佔公司門店總數 87.08%,華中區域佔比最高位96.14%,華北

區域最低為76.72%。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從各個區域營收增長率來看,華中區域增長穩定,華北區域和華東區域擴張迅速,2018 年營收分別同比增長89.88%和57.16%,相比而言,西北區域在經歷了2017年的高增長後,2018 年增長僅4.81%。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公司發展穩健,營收和歸母淨利潤穩步提升,2014-2018 年的5 年內,公司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24.49%,歸母淨利潤複合增長23.55%。公司2019 年前三季度經營數據依然穩健,營收和利潤分別為83.7 億元、3.94 億元,分別增長為23.59%、 21.44%。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目前國內藥房連鎖上市公司主要有老百姓、益豐藥房、一心堂和大參林,我們對部分企業各項財務指標進行橫向和縱向對比,以探究公司的綜合實力。由於銷售規模擴張需求,近年來公司期間費用逐步攀升,期間費用率穩中有降。自2015 年上市以來,公司期間費用逐步攀升,期間費用率穩中有降, 2019 Q1-Q3的期間費用率為26.87%,低於其餘三家上市藥房連鎖企業,主要是由於公司加強成本控制,減緩了期間費用的增長速度。銷售費用上升主要系公司收入增長,使得相應的銷售費用增加,其中主要項目是人工薪酬、房租費用的增長。管理費用增加主要系公司收入增長,使得相應的管理費用增加,其中主要項目是管理部門的員工薪酬增加。財務費用率略有上升主要系公司資本化建設項目持續投入,除去資本化利息後,本期財務費用略有增長目前公司已經放緩併購的速度,預期

期間費用率會逐步平穩。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老百姓等上市藥房的毛利率和淨利率水平明顯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一方面得益於大型連鎖藥店的議價能力能以較低的價格向上遊取貨,另一方面則是規模效應和科學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雖然老百姓只有50%的產品實現全國統採,但是體量已然很大,而且公司正逐步加大全國統採的比例,屆時會帶來毛利率和淨利率的提升。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公司淨資產收益率穩步上升, 長期居四家上市連鎖藥房第二位,略高於益豐藥房和一心堂,低於大參林。主要受公司權益乘數擴大的影響,公司自建和併購店擴張速度快,對外融資增速增加,但公司憑藉其優秀的整合能力營運狀況向好,風險可控。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公司上市之初剛好趕上資本市場整體的牛市行情,股價和估值瘋狂上漲,之後回落到合理水平,一直保持40 倍左右。2017 年底到2018 年5 月份,醫藥板塊迎來高景氣,因公司的基本面優異且業績向好,估值不斷提升,在2018 年5 月達到將近60倍。自2018 年5月後,整個醫藥行業“黑天鵝”不斷,醫藥指數屢屢下跌,到2019年初估值一度跌至歷史最低的30 倍左右,但是隨著市場行情的回暖和公司的邏輯被資本市場所認可,公司也慢慢進行估值修復,達到合理水平,並一直在40 倍左右震盪。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自2019 年初到2020 年3 月27 日,公司股價漲幅為67.61%,基本與連鎖藥房行業平均漲幅持平,PB 與益豐藥房、大參林持平,高於一心堂。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藥品銷售數量增速穩定,零售端佔比約20%。2018 年全國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為21586 億元,增速7.9%,同比下降約1%,2015 年來雖然增速仍在下降,但是下降趨勢趨緩。醫藥零售額增速與全國藥品藥品銷售額趨勢一致,2018年銷售額為4317 億元,增速亦呈持續下降趨勢。醫藥零售額佔全國藥品銷售額比例穩定,佔醫藥流通業整體的20%左右,截至2018 年末,全國共有藥品批發企業13598 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5671 家、下轄門店255467 家,零售單體藥

店233596 家,零售藥店門店總數489063 家。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我國藥店分佈廣且分散,2018 年我國零售藥店數量48.91 萬家,其中連鎖藥店下轄門店25.55 萬家,佔比52.3%,雖然連鎖化率在過去幾年逐年提升但是整體連鎖化率還處於較低的水平。我國藥店一直處於野蠻生長的狀態,2011 年後隨著藥店數量的飽和,增速從5%左右將至不到1%,甚至隨著2015 年醫藥行業改革的落地,藥店數量出現了負增長,雖然2018 年在併購資本的驅動下,藥店總體數量出現了一個反彈,增速達到8%。但相比而言,連鎖藥店的數量一直保持著高增長狀態,2015 年甚至同比增長20%,凸顯了競爭加劇和政策對藥店連鎖化經營的推動。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從連鎖藥店內部來看,2017 年我國前10 大連鎖藥店銷售額698.14 億,僅佔全國藥品零售額的17.5%,2018 年,前100 大連鎖藥店銷售額1441.88 億,僅佔全國藥品零售額的33.4%,連鎖藥店的規模和集中度都很低。四家上市的大型連鎖藥店中,老百姓、一心堂、大參林和益豐藥房在2018 年的銷售額分別佔全年藥品零售額的2.2%、2.2%、2.1%和1.5%,遠低於於美國四大藥房85.31%的市佔率的水平。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在藥品零售的成熟市場,美國經過多年的市場整合,前4 大醫藥零售企業已經佔據了全美85%的市場。美國藥店行業的大規模整合起始於20 世紀 90 年代初,小單體藥店因為採購成本和管理能力等問題逐漸被市場淘汰,連鎖藥店規模效應也越來越明顯,市場集中度提升越來越高。據最新數據統計, 2017 年,CVS 健康、沃爾格林、快捷藥方、聯合集團、沃爾瑪、萊愛德、Kroger 七家巨頭處方藥銷售額佔全美處方藥銷售額的65%。目前,美國連鎖藥店具有規模大、分店多、分佈廣等特點,在美國醫藥零售業中佔據主導地位。

穩健增長彰龍頭本色,助力醫療顯棟樑擔當


隨著監管政策不斷出臺,對零售藥店的規範化經營要求不斷提升,未來將進一步帶動零售藥店行業整合,加速行業洗牌。大型藥品零售連鎖企業繼續借助資本力量加快擴張和佈局,實現跨區域發展和規模化經營的同時,部分中小型零售連鎖企業選擇重組或聯盟的方式實現連鎖化經營,提高抗風險能力。未來藥品零售市場規模總體呈現增長態勢但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兼併重組步伐加快、行業集中度和流通效率進一步提升,創新和服務能力逐步增強,行業整體進入結構趨優、動能轉換的新常態。

結論:我們認為公司自建、併購和加盟藥店的數量按原有計劃進行的話,會實現門店佔比不斷增長。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