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62式机枪到底有多“烂”?

战地5太平洋


上图是日本的漫画《小铳少女》中对62式通机的吐槽,表示这破玩意的提把把手都能随随便便就被拉下来。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从一方面表示62真的很渣...

但客观的来说,62式的主要问题倒不是做工,而是设计上就出了问题。而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精度差、易过热

和性能不匹配的重量以及后坐力

松开扳机也不会停止射击的鬼畜操作


精度差、易过热的原因是62式通机为了执着减重,枪管和弹膛甚至比64式自动步枪还薄。

作为机枪,用那么薄的枪管壁肯定会导致过热快,而枪管过热之后其固有震动频率就会改变,导致子弹出膛的时候瞎JB飞


62式的弹膛外径甚至只有28mm,而64有34mm。过薄的弹膛会导致膛内升温很快,而膛内高温会加剧子弹的黏膛。换句话来说就是不容易抽壳,而日本人为了解决不容易抽壳的问题,就加大了导气量,试图让过量进气带来的巨大后冲力把子弹给硬拉出来。但这样就导致了巨大的后坐力。巨大的后坐力有需要让更厚的机匣来吸收,所以机匣得加厚...

结果就是减轻了枪管的重量,但换来了机匣的重量....

还有那个松开扳机也无法停止射击的问题,日本人认为这个原因主要是下图中的“摇底”(其实就是机框)到“逆钩”(扳机阻铁)的距离太长,有时候机框后坐不到位的时候会挂不住阻铁。这时候需要清理机框,涂油。

但我自己觉得,它既然进气量那么大,后坐不到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可能是机框导轨的设计上有问题(后坐时,机框因撞击摇晃而没挂住阻铁),或者是这个阻铁本身就有问题,容易因机框的强后坐而迅速磨损。



不管怎么说,连日本人自己都称这把枪为“キング・オブ・バカ銃”(King of 八嘎枪,傻枪之王),所以说它烂没问题


疯狗的轻武


62式,是日本战后自卫队装备的一挺通用机枪,装上两脚架时,作轻机枪使用,有效射程600m;装在三脚架上时,可以作重机枪使用,有效射程约1100m;当然,也能安装在车辆上,作为车载机枪使用。
此枪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全枪长1.2m,空枪重量10.7公斤,口径7.62mm,采用美国M-13式金属弹链,既可发射北约减装药弹,也可发射全装药弹;研发于50年代中期,于1962年正式定型,成为日本自卫队的制式装备。

仅从枪管外型判断,62式通用机枪,与二战时期,普遍装备日军的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也即“歪把子”机枪非常类似,枪管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散热片,显然保留了早期哈奇开斯机枪用散热片散热的优点。

毫无疑问,62式通用机枪和歪把子机枪,可谓一脉相承地继承了哈奇开斯机枪的枪管造型,在具备优异的散热性能的同时,却也传承了哈奇开斯机枪与生俱来的缺陷,也就是因为枪管上布满了散热片,导致机枪重量大幅攀升。

二战时期,作为一挺机枪,歪把子由于枪管上布满了散热片,全枪重量有10.2公斤,是二十年代的技术条件下的产物。62式通用机枪,是五十年代中期、六十年代初期出产物,应该说研发条件要比二十年代优异了许多,但62式在轻机枪状态下,全枪重仍然有10.7公斤,与日军二战时期的主力机枪歪把子相差也就0.5公斤的重量,且轻机枪状态时,与歪把子轻机枪的射程相当。

只是62式通用机枪装上三脚架时,有效射程提高到了1100m,应该是发射全装药弹的效果,发射7.62mm减装药,达不到这个距离。
62式通用机枪的理论射速每分钟约600发,实际战斗射速不足300发,比二战时期日军主力重机枪7.7mm的92式射速略高些,但92式重机枪空枪重有27.5公斤,与92式重机枪相比,62式通用机枪已经不错了。就62式通用机枪性能而言,在外界眼中似乎中规中矩,既不十分优异,但也仍然堪用。据日本64式步枪的开发者之一津野濑光男认为,62式通用机枪存在重大缺陷,就是枪管问题,枪管外径小,且构造脆弱。
此外,62式通用机枪由于零配件较多,而导致的维护性差、零件间隙大,以及质量增加、连发射击时命中率低、卡弹、扳机故障等多种问题,这些都是自卫队在使用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因此,在自卫队中有“笨枪之王”等绰号。

国平军史


62式通用机枪有那么烂吗?
轻机枪状态下的62式机枪。


在枪管上开散热槽这种办法,在实践中被证明效果不大,但是费工费时,还是直接更换枪管比较方便,而62式枪管上也开槽,枪管也可以更换。

62式通用机枪从1956年开始研制,到1962年正式定型,在研制的过程中,62式哈奇开斯、布仑、路易斯等机枪的很多特点,也保留了很多早期机枪的特点,比如在枪管上开散热槽等。而且由于机框比较重,缓冲器的缓冲效果好,所以62式机枪的射击精度比较好,使用7.62nato减装弹的时候,精度更好。

62式机枪使用7.62北约弹,全枪重10.7公斤,全长1200毫米,枪管重2公斤,枪管长635毫米,瞄准基线长590毫米。使用标准7.62北约弹的时候,初速855米/秒,理论射速650发/分,使用7.62减装弹的时候,初速775米/秒,理论射速600发/分。有效射程使用两脚架600米,三脚架1100米。


在车辆上使用的62式机枪。
重机枪状态的62式机枪。


红色手电筒


日本62式机枪,是日本1962年正式定型并列装日本自卫队的一款通用机枪,由日特金属工业枪械工学设计师河村正弥博士负责研制;该枪口径7.62毫米(发射7.62×51毫米北约口径步枪子弹)、枪长1200毫米、枪重10.7千克;理论最大射速600发/分钟、战斗射速 275 发 /分钟;有效射程,配两脚架为600米,配三脚架为1100米。具备缓冲效果好,射击精度高,枪管更换迅速,火力持续性好等特点。

62式通用机枪,在研制过程中吸取了法国“霍奇基斯”、英国“布仑”和美国“刘易斯”机枪的优点。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偏转式闭锁机构。活塞筒置于枪管下方。枪机上没有通常所见的带弹簧的拉壳钩,因此没有预备抽壳的过程,而是在枪机后坐的同时抽出弹壳。供弹方式为可散弹链。供弹机构采用双程输弹、单程进弹。并可加配有光学瞄具。

62式通用机枪装备不久便暴露出各种弊病,给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使用造成了不少的困扰,很多问题至今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62式通用机枪,主要问题有三点:

1,62式的导气孔过大,自动机对机匣冲击猛烈,导致62式通用机枪后坐力很大,难以保持射击稳定性,连发发射时命中率低。

2,零件过多,致使维护性较差,导致62式机枪可靠性差,卡壳事故频发。

3,阻铁容易失效,射手松开扳机,枪械仍会继续发射。而一旦发生了击发失控的情况,士兵就只能采用拉住弹链阻止供弹,或者打光整条弹链再转移阵地的方式来应对。

至于各种小毛病更是数不胜数。

由于不良记录实在太多,自卫队对其有“62式不听使唤枪”、“62式单发机枪”、“笨枪之王”、“让人无可奈何的机枪”等蔑称。甚至据说,有些陆上自卫队的队员都拒绝携带62式。

而62式机枪的设计者河村正弥,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逃避责任,后来离开了枪械制造领域,去搞拖拉机了。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东斯坦因


62式机枪是一种使用7.62×51mm北约标准弹的通用机枪,设计用于取代美军的勃朗宁M1919A4/A6以及M1918A2自动步枪。不过该枪却并没达到设计时的诸多标准,并且还广受士兵的诟病。

为了让62式机枪尽可能的轻便,该枪的枪管非常薄,结构十分脆弱。其枪管甚至还没有同时期研发的64式自动步枪厚,这为后来62式机枪的种种弊病埋下了伏笔。

但是弹膛薄弱的问题始终存在,并且导致62式机枪在射击时发生枪管过热、弹壳粘膛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河村的解决方法简单粗暴,既然抽壳性能不佳,就加大导气孔,大力出奇迹。这种解决办法倒是解决了抽壳力度不大的问题,但是又接连引发了更严重的问题。

由于导气孔过大,导致过量的火药燃气导入导气管,导致自动机力度过大,在射击时机枪摇动剧烈,在连续射击时根本就打不中目标。

士兵想既然连续射击精度太差,打点射总行了吧,结果士兵发现一旦该枪连续发射超过2、3发子弹,该枪就会进入"暴走模式"。由于后坐力过猛,62式机枪的阻铁无法终止自动循环,枪击复进时仍能够将子弹推入膛内,进入"暴走模式"后即使松开扳机也无法停止发射子弹,所以要么死命扯住弹链,要么干脆就打光一条弹链。


九品侍卫


日本历来不重视连发速射式轻武器的装备研发,由于受其传统战术思想的影响,日本军工企业在机枪、冲锋枪方面技术落后的现状由来已久。从二战时期的“歪把子”轻机枪、百式冲锋枪、九二式重机枪,到自卫队时期的62式通用机枪、66式冲锋枪,日本在速射式轻武器方面,至今没有一款可以拿得出手的过硬产品。



具体说到62式通用机枪,这是一款由日本陆上自卫队于1962年定型并列装的自主研发型产品,用于取代战后美军淘汰的勃朗宁M1919A1式机枪。

62式机枪使用7.62×51mm北约制式全装药弹或减装药弹,供弹方式采用美军M13式可散装金属弹链,射击时即可搭配两脚架(用作轻机枪),也可搭配三脚架(用作重机枪)。枪身重10.7kg,枪身长1200mm,理论射速600发/分钟。



从设计思路上看,该枪设计师河村正弥试图通过降低枪身重量,以便使武器适应日本士兵的体型特点。然而,当时相对落后低端的制作工艺限制了设计思路的达成,实践证明,河村正弥的想法事与愿违。

该枪的最大缺陷,是枪管及枪膛内壁过薄。为了使枪身变得更加轻便,符合河村正弥的设计思路,兵工厂只能努力降低枪管及枪膛的内壁厚度。由于加工技术不过关,降低厚度的直接后果是枪管发热过快,弹壳与枪膛易发生粘连。

对此,河村正弥的解决办法可谓简单粗暴:加大导气孔,提高降温效率。这个办法虽然实现了快速降温,却随之带来另一个严重问题,过大的导气孔致使导入枪膛的火药燃气量成倍增加,过分加大了自动机的复进力度,导致枪身剧烈抖动,严重影响连发射击时的射击精度。

为了降低抖动幅度,河村采纳了丰和工业公司提出的提高机匣强度的办法,于是,在枪管等部位通过降低厚度而减下的重量,又被移植到机匣,枪身重量不降反升,河村正弥的设计思路最终落空。



与同时期世界各国机枪相比,日本62式机枪在枪身重量这一项劣势明显。比如,美国M60式通用机枪重量8.8kg,苏联PK系列通用机枪10.5kg,中国56式班用轻机枪7kg。日本62式机枪以其10.7kg的枪身重量,不仅超越了当时世界上大多数主流机枪,而且也背离了枪身轻便化的设计思路。



枪身过于笨重,加之连续射击精度差、零件间隙大易脱落、卡壳故障频发等问题,62式机枪的确是把烂枪,难怪日本自卫队士兵称之为“62式不听使唤枪”!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敬请批评指正!

欢迎关注慕什塔戈,共同领略军事百科!


慕什塔戈


其实当初河村博士设计这款机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让机枪更轻量化。片面的追求轻便,自然就使劲的减轻机枪的重量,最直接的,就是让铁变薄,包括枪管,也难以幸免如此,都薄过步枪枪管了。

其实当初已经有人发现了这一问题,只是河村听不进意见。而在实战中河村也采取过一些补救措施,但斗无济于事。

枪管过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枪管过热,弹壳粘膛,子弹精度太差。甚至出现了更严重的“暴走模式”,即松开扳机,机枪依然没法停止射击,只有死死拽住弹链或者直接让饭链射完。可以想象这样的情况在战场上是多么严重的后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