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棉爸爸有话说」《银河补习班》——论一条“丧家狗”的逆袭

《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在距今2000多年前,孔子离开鲁国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了,于是他就站在郑国东门等他的弟子。他的弟子子贡向人打听他的老师,一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尧,脖子像皋陶,肩像子产,但腰部以下却比禹短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后来找到孔子,把那个郑国人的话告诉孔子。孔子听了哈哈大笑,说:“外貌形容得倒还是其次,但是说我像丧家之狗,的确是这样啊!的确是这样啊!”

李零曾说:“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海棉爸爸有话说」《银河补习班》——论一条“丧家狗”的逆袭

丧家狗

我深以为然。《银河补习班》的马皓文正是这样一条“丧家狗”,但比孔子幸运的是,他最终在电影的虚拟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孔子却始终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现实世界中,大部分人可能连“丧家狗”都不如,因为他们没什么理想。原因是当他们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说: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就好了;好好学习,这些兴趣爱好等上了大学再学也不迟;看这些闲书有用吗?能提高你的成绩吗?玩这些有啥用,玩物丧志,去看书去...... 考钱途,于是开始拼命的让孩子刷题,兴趣爱好都放一边,开始新的轮回......

如果你有观察,一定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那些曾经学习成绩很差的人在教育自己子女时比那些学习好的父母更加苛刻更严厉。因为自己当年学习成绩差,没考上好大学,所以混到今天这副模样,所以要让下一代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不要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这种想法却有逻辑上的问题:

一、考上好大学就能混得好,就能挣很多钱?

诚然,考上好大学确实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比如国内的清华北大,国外的哈佛,在就业时他们的选择机会更多,路子也更宽,但要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一定要考好的大学吗?不一定,比如那些拆迁户,他们不一定考了大学,说不定高中都没毕业,但别人拿了拆迁款就有可能一飞冲天。这个例子可能不普遍,但在现实生活中,能拿到机会一飞冲天的人都一定是好大学毕业的人吗?

赵本山——小学未毕业

郭德纲——没学历

马 云——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非清华、北大)

李嘉诚——小学学历,北门街观海寺小学

乔布斯——美国里德学院未毕业(也不是哈佛、麻省理工出来的)

....

当然,你也可以举一堆好大学毕业,并且现在“混”得很好的人,但如果你要问他们是如何成功的,他们绝对不会把今天的成就归因于自己毕业于一所好大学,因为一所好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太多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他们之所以成功一定是身上有着别人看不到的品质,而这种品质绝对不是刷题刷来的,马云能刷出一个阿里巴巴吗?李嘉诚能刷出一个首富吗?乔布斯能刷出一个iphone吗?

有些人总喜欢拿成功人士的学历说事儿,看这个是北大清华毕业,那个是哈佛毕业,似乎北大清华、哈佛毕业的人就一定能成功,至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事实上不是北大清华、哈佛造就了他们的成功,而是他们所拥有的那些“品质”造就了他们的成功。更确切的说,不是某所大学赋予了他们的这些“品质”,而是上大学前就已经拥有了,有的甚至不是从学校里学来的,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学来的。

这些成功人士的品质虽然各有不同,但我敢肯定的是,这些“品质”一定都是些形容词:好奇心、诚信、毅力、敏而好学、坚持...... 其中有一个品质一定是他们所共有的,就是——终身学习。在学校里学习,在社会上学习,在朋友间学习,在书上学习,我想他们没有哪一位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考上一所好大学就行了,其他的都不重要”。事实上我们也会觉得这句话不可思议,但当我们看到自己孩子成绩差时,给到孩子的语言就是这句话,以为考一个好大学,就可以鸡犬升天了。

「海棉爸爸有话说」《银河补习班》——论一条“丧家狗”的逆袭

缺失的品质

二、我们是否真的能让孩子好好学习?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是:孩子因你而来到这个世界上,却不属于你。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一句心灵鸡汤,但在我看来却有实际意义。我看到有的父母极尽所能的想让孩子做一些在他们看来“对”的事,比如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希望孩子拥有各种“超能力”,所谓的素质教育;等到大一点儿有学习成绩压力了,就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什么奥数、奥物、英语、编程......然后前面的“素质教育”通通放一边,最后高考时发现其他都不重要,刷题最重要,于是又拼命让孩子刷题...... 我们废了那么多劲却丝毫不在意孩子是否在真的学习,现在有很多培训机构根本不在乎孩子是否有在学习,特别是小学和初中,所谓的辅导班很多只是提供一个互相抄作业的场所罢了,成绩根本看不到提升,你如果质疑,培训机构一定说你家孩子底子差,还需要长时间辅导,事实上,如果孩子不愿意学习,什么人辅导都没用。有用的辅导一定是能让孩子对知识产生兴趣的,至少不会那么枯燥,不会让孩子产生反感的辅导。

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是学习的一大前提,不要说孩子,就是我们成年人学习,也是先要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行。然而有的父母压根儿不在乎这个,他们以为可以用语言的冷暴力和暴力惩罚的方式解决让孩子学习的问题,但其实根本没用。回想我们小时候,父母是怎么要求我们的?很多人小时候压根不喜欢学习,成年之后才意识到原来当年父母让我们好好学习是对的,这种对父母的内疚逐渐演化成为对孩子的要求,因为父母当年不肯学习,现在混得这么差,所以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能走自己的老路,必须让他们好好学习。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反思行为导致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比当年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更加严格和苛刻。但这种反思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如果我问你,当年你为什么不能好好学习?也许你就答不上来了,现在的孩子跟我们当年一样,不会比我们当年更懂事,更爱学习。

作为父母,我们有很多事可以做。我们可以想法设法让孩子对知识产生兴趣,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或者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但唯独逼迫不了他们学习,我们需要让他们懂得,考上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学习是自己一辈子的事儿。

「海棉爸爸有话说」《银河补习班》——论一条“丧家狗”的逆袭

终身学习


回到影片,豆瓣上评分仅为6.2,可见主流观点对邓超饰演的马皓文并不买账,有说影片有bug的,有说邓超是骗子的,有给应试教育站台的,也有说应试教育不好的,我觉得都可以理解,每个人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不同,将来自己孩子的路也会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庭教育,父母的三观才是影响孩子的关键因素。

电影始终是电影,他不可能解决现实问题,就像《我不是药神》无法解决绝症患者吃不起药的问题一样,《银河补习班》也同样解决不了中国的教育问题。不过幸运的是,我们的电影还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至少不会因为极度丑化应试教育而被有关部门封杀,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就无从讨论这类话题了。

「海棉爸爸有话说」《银河补习班》——论一条“丧家狗”的逆袭

Life is like an arrow that targets our drea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