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蘇大強愛上蔡根花,我們該怎樣看待老年人的愛情?


《都挺好》蘇大強愛上蔡根花,我們該怎樣看待老年人的愛情?

導讀:都說年少夫妻老來伴,可往往事不如願,走到人生的半道上,另一半可能就會因為各種原因而離婚,正如電影《只有芸知道》裡面有句臺詞:半路留下來的那個人,苦啊。

01、你騙我,我也願意被騙

電視劇《都挺好》裡面的蘇大強老婆走後,在孩子們面前各種作,其實都是因為他長期以來的被壓制,在整個家庭中沒有價值感,而導致他沒有安全感,害怕被子女棄而不顧,於是,他一直要鬧出點動靜來得到孩子們的關注和重視,以此來獲得存在感。

後面請了個保姆蔡根花,也可以說蘇大強的一輩子,就是在蔡根花那兒最有被需要、被尊重的感覺。不管去做什麼蔡根花都會向他報告,惟命是從,一口一個蘇老師叫著,讓他找到了家裡主心骨,男子漢大丈夫的感覺。

《都挺好》蘇大強愛上蔡根花,我們該怎樣看待老年人的愛情?

而且蘇大強還是有些文藝情結的人,閒時喜歡寫寫詩,之前不管是妻子還是兒女,對他的這個愛好根本是不屑一顧,而小蔡就不一樣,對他各種誇獎、崇拜,讓蘇大強覺得自己非常有才情。

後面的劇情當然是蘇大強深深愛上了蔡根花,除了讓他找到了男人的尊嚴,也驅趕了他心裡的孤獨,老年人的生活最怕的就是被忽視和寂寞。

其實他心裡知道蔡根花並不愛他,也知道她是想騙自己的錢,但因為太寂寞,所以就甘願被騙,只要蔡根花能陪他,這種盲目的愛情,不僅僅是發生在年輕人的身上,老年人可能更難抵禦。

年輕人還會有其他愛好,分散注意力,而老年人的世界基本已經定格,他沒有精力再去折騰,只想有個人陪著說說話,所以很多人會說,老年人要的是愛情還只是陪伴呢?

或許這根本也無法分清吧,愛情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陪伴,但男女之間的陪伴和孩子的陪伴又完全不一樣,子女再孝順也取代不了,愛情帶給老年人的幸福和充實感。

《都挺好》蘇大強愛上蔡根花,我們該怎樣看待老年人的愛情?

當然,前提是兩個老年人都是真心想要有個伴,而不是像蔡根花那樣只衝著錢,我想那時候的蘇大強是很受傷的吧。如果可以,他寧願蔡根花一直欺騙他,也不願孩子們把他從美好童話裡揪出來。

02、老年人真的很難遇到真的愛情嗎?

爺爺69歲了,奶奶走了三年,爸媽工作很忙,我又在外地上學,大部分時間都是爺爺一個人在家,去年給他請了一個保姆後,我發現爺爺臉上的笑容多了很多,人也更精神了。

那個週末媽媽提著一隻雞和排骨去爺爺家裡,剛進小區就聽到兩個阿姨在說,唉,人老了真是需要有個伴,要不是那保姆在啊,那家老爺子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走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我媽去到爺爺家就帶著審視的眼睛看著保姆,保姆差不多60歲,人看上去還很年輕,把家裡收拾的乾乾淨淨。沒聽到鄰居說的話前,媽媽挺滿意她的,可現在不一樣了,她覺得保姆是在貪爺爺的錢。

《都挺好》蘇大強愛上蔡根花,我們該怎樣看待老年人的愛情?

當晚,她又跟我爸爸說起鄰居們的閒話,還說要把保姆趕走,爸爸想想也同意了,第二天就不跟爺爺商量便把保姆辭退了。

爺爺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質問我爸媽,他們口徑一致地說,保姆不安好心。

爺爺說,我都黃土埋到嗓子眼的人了,人家圖我什麼,不就是那兩個退休金,和這套房子嘛,她老早就說過,如果結婚要跟我去做婚前財產公證,絕對不會要我的錢,只是我們倆覺得合適,能說到一塊去……

爺爺還沒說完就被爸媽打斷了,他們口徑一致地說,爸,現在她肯定說的那麼好,到時候就不一樣了。


任由爺爺怎麼說,爸媽就是不願意把保姆找回來,我為爺爺抱不平,你們有什麼權利干涉爺爺的老年生活?有個喜歡的人照顧他,不好嗎?

爸媽用眼睛瞪我一下說,大人的事小孩子別管。

爸媽走後,我對爺爺說要去把保姆奶奶找回來,可爺爺不同意了,他說,你爸媽嫌我丟人,還有怕這房子會沒有,算了,隨他們去吧,我也活不了多久。

後面爺爺就一天天沉默、孤獨下去,他可以抱著那隻黑貓在陽臺坐上一整天,等我把保姆奶奶找回來的時候,爺爺已經躺在了病床上,常常處於昏迷當中。

《都挺好》蘇大強愛上蔡根花,我們該怎樣看待老年人的愛情?

我伏在他床前泣不成聲,保姆奶奶拉著他的手,他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卻再也沒有睜開眼睛。

03、戀愛會有年齡限制嗎?

都說戀愛不分年齡,可人這一生就像一個輪迴,小時候被父母管著不能戀愛,老了又被孩子管著,嫌丟人,似乎戀愛必須是跟著年齡走的,只要不在那個允許的年齡階段,就會被指責。

人最怕的就是相伴了半生的那個人先走,孩子不能常陪伴在身邊,尤其是成家之後,伴著老人的那份孤獨很可怕,別人是無法感同身受的。

作為子女看到年老的父親或母親重新開始一段感情,心理上確實會感到彆扭和格格不入,而且本能擔心就是那個人不懷好意,當然也會有類似的人,如蔡根花,但不是每個人都那樣。

爺爺的兒子兒媳不僅擔心對方貪圖錢財,還嫌丟人,硬生生把他們分開了,沒能安享晚年,讓爺爺抱憾離世。

當父親或母親有再婚的要求時,子女應主動幫助他們履行權利,給他們感情上的安慰,如果採取粗暴干涉,甚至趕父母出門,這不僅是思想和道德品質問題,而且還觸犯了法律。

擔心父母被騙,要知道他們歷經了幾十年的風霜,相信他們不會那麼容易被騙,子女可以側面打聽對方人品,適時提醒,暗中保護,只要你用心,就可能讓再婚的父親或母親倖福。

伴侶和婚姻對老年人有著更加非同尋常的意義,老年人的獨身生活,並不是冷了鋪個電熱毯,悶了養個寵物那麼簡單,有研究表明,不同婚姻狀況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有配偶的老年人在戶居、供養及照料上都表現出更強的獨立性,因為配偶之間的互助可以減輕對子女的依賴。

結語:作為子女要用愛心來營造再婚父母夕陽下的愛巢,讓他們能安穩、快樂地度過生命中的末尾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