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人物——文武雙馨話劉琨

英雄人物——文武雙馨話劉琨

(劉琨,字越石,西晉名將兼詩人)

詩云:

靜若蒼松動若風,束冠攬袂戎裝行。長嘯清音破敵膽,短劍鋒長入晉中。壯志未酬詩人血,鐵馬金戈英雄情。望斷北國烽煙路,魂兮歸來嘆蒼生。

一首七言古詩,帶領再次讓我們回到1700年前的遠古時代,去領略西晉名將劉琨的風采。

英雄,永遠是一個令人熱血沸騰的字眼;英雄,永遠也是令後世景仰讚歎的楷模。亂世造就了英雄,英雄貫穿了亂世,他們的人格魅力,他們的慷慨言行,他們的熱血青春,他們的眾志成城,無一不令史書熠熠生輝,無一不令我輩凡人俗子頓生擊節豪情之感。

劉琨,作為西晉時代數一數二的英雄人物,可以說他的事蹟佔據了西晉歷史的大部分篇章。在八王之亂酣鬥正濃之時,劉琨的事蹟和八個王爺的事蹟交叉、平行進行,鑄就了西晉亂世兩道截然不同的風景線。可以說,以劉琨為首的西晉大將們,在八個王爺自相殘殺的最後,他們開始和入侵中原的五胡輪番開戰,保家衛國,血灑疆場。

現在就讓我們將鏡頭回轉,去看看晉惠帝剛剛登基不久的九朝古都洛陽城……

在那個時候,是公元300年左右,權臣楊駿和楚王司馬瑋、汝南王司馬亮已經被殺,賈后開始專政,賈后的侄子賈謐也進入了西晉王朝的權力核心。富可敵國的石崇和皇族親家王愷正進行有史以來最奢華的鬥富。將來禍亂東晉王朝的大將王敦還沒有顯山露水,東晉輔國大臣王導也正在跟隨在哥哥王敦的後面亦步亦趨。

八王之亂之初,屠殺只是在朝庭內部進行,還沒有蔓延到皇城之外,老百姓的生活並未受到多大的騷擾,所以,洛陽城洗盡鮮血和鉛華,展現出了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

英雄人物——文武雙馨話劉琨

(洛陽金谷澗,西晉富豪石崇在此建造金谷園)

在離洛陽城不遠的地方,又一條山澗叫金谷澗,山秀水美,是養心娛情的好去處,當然,達官貴人肯定不會忽視如此佳境之地,就在金谷澗裡造廬築舍,享受大自然的溫情和風光。

在這些廬舍裡面,有一座建築與眾不同,它氣勢宏偉,高臨澗水,水流聲音,叮咚可聞;廬舍內部,更是雕樑畫棟,金碧輝煌。走進去,就和皇宮沒有什麼不同,這座園號稱金谷園。這座廬舍不管從氣勢上還是奢華上,都和其他的廬舍別墅有著天壤之別。看來,這座廬舍的主人肯定也非尋常人物,沒錯,因為這座廬舍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富豪石崇。

石崇有錢,當然就喜歡講究排場,有錢再加上有點才,這就更了不得了,石崇恨不得把天下所有的才子佳人都聚到金谷園裡面來,於是金谷園內,夜夜笙歌,賓朋滿座。可以說,在西晉王朝裡面,稍微有點身份的人,都曾經做過金谷園的座上賓。

嘉賓聚會,當然不能只是喝酒,飲酒不賦詩,這酒喝著也就沒勁了。眾位賓客,紛紛拿出看家本領在眾人面前賣弄,至少在才氣上和氣勢上不能被別人壓倒,有美酒佳人侍座,眾人酒醺之後,當然佳句迭出,豔詞濃濃。

英雄人物——文武雙馨話劉琨

(劉琨)

在這眾位賓客之中,有一個26歲的年輕人,眉清目秀、玉樹臨風,言談款款,吐詞如雲,杯酒之間,就賦詩數首,技驚滿座,藝壓群芳,令大家交口稱讚。這個帥哥就是將來征戰南北、縱橫捭闔的大將劉琨。劉琨人帥,當然隨身美女如雲,美女一多,詩興就會大發,請看他的詠美女的詩句《胡姬年十五》:虹梁照曉日,淥水泛香蓮。如何十五少,含笑酒壚前。花將面自許,人共影相憐。回頭堪百萬,價重為時年。

劉琨,字越石,是西晉時代中山國魏昌人,中山國也就是現在的河北平山縣一帶,往西走個百八十里,就到了冀中地區,那裡就是俺的老家了。所以說,劉琨在1700多年前,還是我的半個老鄉。

劉琨和劉備一樣,都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勝是漢景帝的弟弟,被封在了中山國,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在滿城漢墓出土的金縷玉衣就是劉勝先生的。劉勝既然沒有機會進入朝廷中樞,那隻好拼命生孩子,最後算下來,劉勝的兒子就有一百多位,兒子再生兒子,沒準就是幾百位,這樣經過幾百年,分支越來越大,很多劉勝的後代就成了庶人,要不劉備雖然嚷嚷自己的皇族後代,但是為了謀生,也不得不去賣草鞋。

英雄人物——文武雙馨話劉琨

(劉勝先生躺了2000多年了)

但是同為劉勝之後,劉琨要比劉備體面多了,至少他的祖父劉邁給他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劉邁最高做到了散騎常侍的位置,而他的父親劉藩,也做到了西晉王朝光祿大夫的高位,應該說,劉琨也算是豪門子弟,以後能在國破家亡之際勇挑重擔,挽救西晉於累卵,家族的影響佔了很大作用。

劉琨才華橫溢,能詩善文,武藝也不差,文武雙馨。劉琨和北伐名將祖逖也是好友,兩個人從小長大,並且劉琨和祖逖的弟弟祖約關係更好。劉琨和祖逖是好友,兩人曾經同住一屋、同寢一床,雖然共同學習,但是也是互相比著誰更有本事。等祖逖被召進朝廷,劉琨就很著急,給朋友寫信表達了自己的焦急之情:“我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英雄人物——文武雙馨話劉琨

劉琨作為豪門子弟,當然就和達官貴人來往比較親切,他不但是石崇的座上賓,還是賈后的侄子賈謐的好友。賈謐專權,也喜歡舞文弄墨,在他當權之時,籠絡了一大批知識分子給他賣命,比如石崇、歐陽建、陸機、陸雲、左思、潘安、劉琨等24個名人,經常聚會唱和,時人號稱“二十四友”。

有顯赫家族作保,飛黃騰達就很容易,劉琨沒過多久就被高密王司馬泰進行提拔,做了著作郎、太學博士和尚書郎。

公平的講,在八王之亂期間,劉琨也身不由己地攙和了進去,還成了兩位王爺的馬前卒,當然,我們站在現在的角度去看劉琨,覺得他作為英雄,怎麼能去做別人的幫兇呢?但是如果站在劉琨的角度講,他為主子賣命,沒有什麼可以詰難的。

英雄人物——文武雙馨話劉琨

(左思其醜無比,但是才華橫溢)

趙王司馬倫進京之後,就讓劉琨做了記事督,後來提拔為從事中郎,那麼趙王司馬倫為何這麼器重劉琨呢?當然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司馬倫的兒子司馬侉就是劉琨的姐夫,有了這層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血緣關係,劉琨前赴後繼為趙王賣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們在講述八王之亂的時候,沒有提到劉琨,是基於簡化細枝末節,加強故事主幹的敘述,這樣才脈絡清晰,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講,大家會越看越糊塗。那麼劉琨何時替司馬倫賣過命呢?就是在司馬穎於黃橋慘敗的時候,因為打敗司馬穎的就是劉琨的部隊,因為劉琨和孫秀的兒子孫會同在軍中,後來司馬穎出精騎突襲司馬倫的部隊,劉琨和孫會慘敗,敗退之際,劉琨就放火燒掉黃河大橋,這才有時間退兵洛陽。

司馬倫被殺之後,司馬冏因為劉琨將門之後,對西晉有功,也沒把他怎麼樣,而是大加安撫,寵祿有加。司馬冏死後,劉琨就和父母輾轉到了駐紮許昌的范陽王司馬虓那裡任職。

後來,司馬越準備將晉惠帝從長安迎奉到洛陽,就將劉琨和其父親一同提拔,並且封劉琨的父親劉藩為淮北護軍。過了不久,朝廷中出了一點問題,這個問題就出在東海王司馬越身上。原來劉喬當時為豫州刺史,而司馬越就矯詔想讓范陽王司馬虓當豫州刺史,而讓劉喬當冀州刺史,豫州刺史和冀州刺史比起來可能油水要多一些,也安全一些,所以劉喬就不幹了:憑啥啊?毫無理由地就讓我去北邊那個破地方,並且冀州那地方正是諸胡叱吒風雲、戰事不斷之地,把我弄到那裡,想讓我死得更快一些啊?不行!我要討個說法!於是就起兵對抗范陽王,打著的旗號就是范陽王任職不是皇帝下的命令,沒有資格擔任豫州刺史。劉喬打仗很厲害,立馬帶軍進攻許昌,劉琨聞聽大事不好,就和汝南太守杜育領軍救援,但是劉喬三打兩打就將范陽王打得慘敗,並且連劉琨的父母也給劫走了。等劉琨的大軍一到,范陽王已經慘敗。

范陽王一敗,就沒有地方棲身了,於是劉琨就遊說幽州刺史溫羨讓位於司馬虓,這樣,劉琨就在幽州那個地方開始準備反撲劉喬。

英雄人物——文武雙馨話劉琨

(幽州古城)

范陽王手中沒有多少部隊,光桿司令一個,於是就派劉琨去都督幽州諸軍事王浚那裡求兵支援,王浚立刻給了劉琨精兵突騎八百,和司馬虓一起帶軍渡過黃河,打敗了和劉喬穿一條褲子的東平王司馬懋,將劉喬趕得遠遠的,這才救出了自己的父母。劉琨帶領八百壯士,一路勢如破竹,先殺死了司馬穎手下的大將石超,後來又打敗了司馬穎手下的大將呂朗,軍威大振,於是立刻統帥大軍,和司馬越一起,將晉惠帝迎駕回了京城洛陽。

在以後的日子裡,大將劉琨將繼續南征北戰,數討逆虜,濃墨重彩抒寫自己壯麗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