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青云计划,是迎合还是跟从本心?这篇文章也许会给你答案


面对青云计划,是迎合还是跟从本心?这篇文章也许会给你答案

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

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

——马克思


最近关于青云改版的话题层出不穷,发现大部分创作者对于改版的普遍观点都是——难。

还看到许多人表示要放弃青云计划,因为总是会在写作中忍不住去思考:这篇能不能得到青云。

得到了,开心;得不到,自我怀疑。

我曾经说过,从事新媒体写作一切都要和利益挂钩。但是连文字都开始变得不自然、不纯粹,都开始变得自己都不再想看第二次的时候——

那还有谁还会喜欢?

又谈何利益呢?

那么——当目的还是变得不纯粹,还有继续下去的必要吗?

所以,今天我根据上个月最后一篇青云文章来谈谈——面对青云,我们究竟是选择迎合还是跟从本心?

面对青云计划,是迎合还是跟从本心?这篇文章也许会给你答案


面对青云计划,是迎合还是跟从本心?这篇文章也许会给你答案

刻意迎合换来的“高开低走”

面对青云改版的消息,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颗小透明的我,也不例外。

因为对于我这样的一不靠专栏,二不靠卖货的自媒体人来说,青云无意是我的主要收入来源。

俗话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得知改版时的我,真有种自己财路被断了的感觉,甚至内心是有一丝慌乱的。

但是慌乱后,我又感觉自己有一些庸人自扰。

首先,我写的不是八股文,不是难懂的论文体;其次,我也没有研究过青云文章的套路,几乎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

之所以会慌乱我想更多的是因为三月想冲击“头条青云获奖者”这个称号,所以一直在写文章。3月份头条发表了十篇,自荐了七篇。最后,刚刚及格,中了四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上个月的前三篇青云都是在中上旬得到的,也就是我月初最有冲劲儿的时候。

人类有一个定律,那就是,越到紧要关头越容易掉链子。所以,第四篇青云我活活拖到最后一天才拿到。

中间直接三连跪,跪的我不知所措,措手不及,急中生智,智力超群,群……

于是,机灵的我给自己的理由是:跟你没关系,是青云改版,所以不容易中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真正的原因只有我自己知道,而且是难以启齿的原因。

那就是,因为前三篇的成功,想让第四篇快点到来的我开始想走捷径,故意开始迎合所谓的青云体。

刻意迎合的结果自然就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中间的三篇文章,到现在我都不想再看一遍。虽然都是自己辛苦码的,但是我知道,写下的并不是我的心中所想。

这样的刻意迎合,让我开始厌恶自己。于是我休息了两天,看看书、看看剧、找回初心,最后便有了这篇文章——

面对青云计划,是迎合还是跟从本心?这篇文章也许会给你答案


面对青云计划,是迎合还是跟从本心?这篇文章也许会给你答案

一篇文章的诞生史,经历的磨难只有自己知道

  • 主题的选定

这篇文章灵感来自太宰治的《微明》。一开始为了迎合中奖,我的选题是想探讨二战之后日本的两性关系的转变。

很熟悉的题材,对不对?因为我在《维庸之妻》那篇中用过。

好吧,老毛病又犯了。我想用《维庸之妻》的思路与模式再写一篇文章,这样就可以不用动脑子了。

Nice!仿佛又看到了青云爸爸在向我招手!

然而,我内心真实的体会却不是如此。

因为这篇小说特别冷门,全网都找不到材料。所以我只能去看太宰治其他的作品,看他的生平,看他的纪录片。

而细细研究之后,

我却越来越想写关于“家”的主题,而且设想中的文章内容会偏散文,偏自己的感受,不会有过硬的理论支持。

还记得在看纪录片的时候我还哭了两次,只因为太宰治那颗柔软的心所感动。

我懊悔自己一年前看他的第一本书《人间失格》时候的片面解读,当时觉得他就如书中一样是个“废物”,但其实他真的是一个像神明一样的好孩子。

所以,当时就有一股冲动,想把他对于家的守护以及他心中的柔软与希望呈现给大家。

一边是发自内心但老套的主题,一边是想着刻意迎合平台写深刻的主题。

我想了很久,后来无意看到一位创作者的一篇文章,写的就是他自己关于写青云书评的看法。

他当时提到了一点就是:无论规则怎么变化,我们用心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就对了。

这些话很触动我。所以,我开始着手从心中所想入手,选择了“老套”的题材。

面对青云计划,是迎合还是跟从本心?这篇文章也许会给你答案

  • 为什么要列框架?

有了主题,有了思想,接下来就是确立文章骨架,也就是列框架。

恰逢今天群里的一位小伙伴提到了框架写作的优点,并以《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为例。

在书中有一句话,我想也是我正想表达的:

“一个人要想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关键是在开始写作前,先将自己的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并按照逻辑关系的规则检查和修改。”

因为是按照自己的真实感受走,所以,我先写了一篇读后感和观后感。然后按照这两篇以及读书笔记确立了第一版框架。

  1. 家庭观的转变
  2. 对房子的执念
  3. 房子毁灭后的新希望

前两点我想的是,用以太宰治前的家庭和婚后的家庭做对比,突出他的转变和愿望。

至于最后一点,我最开始想着通过3处对比突出他心里的新希望。

  1. 家的毁灭和学校的安然对比
  2. 两性关系的对比转变
  3. 女儿的失明与复明对比

后来又觉得学校和守护家庭这个主题无关,就舍弃了。最后留下妻妹和女儿,想着从家人入手突出主题,然后就开始着手写文。

然而,就在写作写到一半的时候,因为要参考原文又去看了一遍纪录片,却发现了太宰治拉着平板车载着妻子的片段。

这个片段很触动我,让我觉得很温馨。

所以,最后干脆舍弃了妻妹的部分,直接只从太宰治本身出发,从他的角度写转变到守护到出现新希望这个过程来写重新写文章。

就这样,经历了重重推翻,我才完成了当初心中最最最想表达的那个主题。

然后,经过几天的写作,又无数次的修改,熬了两个晚上,才展现出现在这幅模样。

说实话,这一篇文章词藻不是很华丽,也没有逼格的理论支持,可就是这样老套而不是很深刻的文章,却受到了青云的青睐。

我想,可能就是因为文章中那些真实的情感。

以情感为原点,写出来的就是打动人的。最起码,我打动了自己。

而对于迎合还是从心,我心里也有了结果。

面对青云计划,是迎合还是跟从本心?这篇文章也许会给你答案


面对青云计划,是迎合还是跟从本心?这篇文章也许会给你答案

面对青云,究竟是迎合,还是从心,这个选择没有标准答案

其实,我最近都在思考,我的文章价值是否只用青云的得奖与否来决定。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甚至当我脑海里拂过这样的念头的时候,我的心里也是一阵寒战。

这样的想法实在太恐怖。因为写作是不能迎合的。越是迎合,越是丧失自我。

我回想起之前写下的几篇文章,每一篇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每一篇都是发自肺腑,甚至有的文章在写作过程中会忍不住潸然泪下。

这些感情,就是我写作的价值。

因为当我们写下一篇文章的时候,无论是书评、影评,或者散文,一定是有感而发,然后有了下笔的欲望。而不是生搬硬套,刻意去写一写逼格满满的东西,让读者看完产生:嗯,写的好像很厉害,但是看不懂。

写作绝对不是文字的游戏,而是我们感情的宣发。

创作全是自己的事,忠于创作,就是忠于自己。真正的创作决不该有丝毫随便的不认真的态度。文字只是发表思想感情的工具,思想感情须从各方面收得,只偏重了文字,结果文字也就空而无实。

那些平台的条条框框并不是阻碍我们真情流露的借口,那些为了模板写作的人才是丧失自我的人。

所以,我觉得“迎合”和“从心”两者之间,一定是“从心”在前,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以平台的要求和受众去写,而不是本末倒置,投机取巧。

面对青云计划,是迎合还是跟从本心?这篇文章也许会给你答案


面对青云计划,是迎合还是跟从本心?这篇文章也许会给你答案

写在最后

曾经我也迷茫无助,幸好我及时醒悟,发现——唯有感情才是我的写作之路。

我之所以写这篇流水账,初衷就是希望可以对正在为青云创作苦恼的小伙伴,有那么一点点的开解。

其实,对于写作,我们从来不用迎合。因为当我们有了真实的感受,有了想表达,想传递的,就会写下一篇我们自己十分满意,而不是心存侥幸的文章。

当我们写出自己都无比欢喜,忍不住看了又看的文章的时候,那就是“成功”的时候。


面对青云计划,是迎合还是跟从本心?这篇文章也许会给你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