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时直播,收获点赞近十万,我的三点收获

两小时直播,收获点赞近十万,我的三点收获

周一、周二,两天大直播。

老了,真的觉得身体吃不消了,昨天直播到后半程开始答疑的时候,我一度出现了眩晕,不知道是不是坐得太久,一动不动造成的。

好在今天补了一个觉,于是觉得好多了。


我不知道你对于直播这件事怎么看?

出版行业作为传统行业,现在也在尝试搭乘直播这趟高铁列车,能不能成功还不知道,但对于创作者本身的作者而言,转换意识有时候是必要的。


首先,不要觉得直播太LOW。

很多作者会觉得,我就是好好写字的人,我干嘛做直播啊?还去卖书,太丢人了,而且那些人真的买么?


其实我最开始做第一场直播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觉得现在什么行业都在蹭热度,但我立刻尝试转换思维去问自己,这件事从好的方面看,会是什么?


是每个行业,都在希望改变。而改变会带来机会。


是的,如果不管外界怎么变,自己都不变,做好了,也许是匠人精神,做不好,也许是固执或者是守旧。


你的市场在发生变化,大家的信息接收方式在发生变化,生活方式也在变化,你不知道,不尝试,其实也就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


凡是有潮流兴起的时候,其实就是机会多的时候。

谁在跟风?谁把握了先机?取决于谁更能第一时间的找准自己的定位。

直播领域的确很新鲜,对图书行业来说,单纯模仿李佳琦只会死掉一批人而已。


那么图书直播会长成什么样?没人知道。

既然没人知道,你为什么不试试看?

这是我的第一个收获。


从第一场直播到第七场,从半个小时的拼盘直播,到专场,从下午三点到晚上八点,这一段时间我做了什么呢?

我在做测试,并且尝试做向上管理。以及调整心态。


直播这波热度能够延续,和这次疫情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这次的事情,可能开春了,大家就该干嘛干嘛了。

我自己前段时间把双十一的时候去李佳琦直播间偷师学艺,然后被狂种草的东西,做了一个使用盘点,然后发现,真的有好多没开封的啊~~

不知道会不会用一整年啊~哈哈~~


我自己是很久不看李佳琦直播了,因为需求被满足了。

但在自己开始直播的过程里,也经历了手忙脚乱到李佳琦上身,最后到现在勉强能收放自如。


我自己先转换了意识,以尝试的心态去接受直播这件事之后,模仿是我做的第一步,也是我认为最快学习的第一步。

所以如果大家看到一些训练方法的书,先拿别人的方法来,别怀疑,直接照做。

做一段时间再修正,你就会找到自己的方法。


所以最开始的前两场直播我能做的大概就是模仿李佳琦的话术,除此之外我终于把我多年压箱底的技能——画画这件事用起来了。

哈哈,直播过程免不了送礼物。礼物要有独特性,那么现场画画送礼物就变成了我的一个小亮点。


这个我至今都保留着,如果下次有多机位,可以尝试一下把画画的过程也直播一下。


除了这点之外,我还做了第二步,尝试向上提建议。


参加出版社的活动,就要为出版社着想。

如果只是作者自己叫卖书,别人抹不开面子,你抹开面子了,你就做到了先人一步。

我发现礼物要有特殊性,那么还能怎么特殊?

可不可以做一批定制的直播礼物?

比如:图书相关的周边产品?只有在直播的时候才有的东西,是不是礼物就更有了纪念意义?


这个想法暂时还没办法实施,因为现在参与直播的书,都已经是出完的了,但帮助出版社的伙伴打开思路,对他们,对我自己都是非常有收获的。

此外,我还做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我只推荐自己的书,我能不能把出版社其他的书,也一并推荐了?


来看我直播的小伙伴,都希望看到【新意】以及【心意】。

如果是第一次来看我的人,我送人家一本签名书,那第二次他来的理由是什么?

那可不可以和出版社申请,让他们赞助一下今年的重头书,当做额外的礼物,这样,来看我的读者有了新的礼物,出版社的书也有了新的曝光机会,而我要做的就是在直播的过程里,把三本书怎么融入自己的环节里。


于是周一的直播出版社提供了三本书,一本讲思维模型的《深度思维》,一本是台湾的教育专家出的亲子教育的书《读懂孩子的小情绪》,还有一本是我一直都喜欢的人物传记类型的,来自奥巴马的太太的第一本书《成为》。


在自己的直播时间,推荐别人的书,可能换成其他人会觉得不可思议。

但这件事,我做了,还送出去了。我很开心。

我不希望我的读者是只看我的书,不看其他人的书的人。

我也希望,如果来的人不是我的读者,通过我的推荐,能喜欢上这三本书的话,或许也可以回头喜欢我。


不要固守在一个地方,始终问问自己,如果尝试,还可以怎么玩?

不要设限,在你自己还没什么可失去的时候,更应该放得开的玩。

反正人人都在摸索,没人规定了直播不能这么做,不是么?


我未来还想着,如果出版社邀请我,不推我的书,一晚上直播都在推别人的书,这样的事儿我也乐意干。

多好玩啊!

梁文道以前有《开卷八分钟》,但那是电视节目的思路,更多的在于告诉你读好书,如果换成直播的思路,有个主播帮你精选这个月这个出版社的好书,每天讲上三五本,我觉得也挺好玩的呀!

欢迎有这样意向的平台来预约我~~


从模仿到破局,尝试为自己从事的内容增加趣味性,打破自己的界限去联合,保持更大的好奇,等着机会来临,这是我的第二个收获。


直播,和平台有关。

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属性。

如果是在出版社自己的微信群或者类似视频聊天类的地方,它更像一个分享会。

这个和作者本身做的线下活动没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原来是线下讲,大家去现场,现在变成了线上在家里讲,大家在网络另一端听而已。


关于这点,我要插播一句。

以前传统的作者,写完了书,最多就是做个新书发布会,或者直接签售啥的,现在新人作者出书,真真的是要把自己逼成演说家啊!


线下活动不一定能带来销量,但它更像是品牌行为,在场的人会通过认识作者,了解创作历程,从而对这本书有兴趣。


很多作者其实也是转变了自己啊,那为什么对于直播这件事就不能更大度一些呢?


关于我是怎么把自己从一个感性的故事小王子,逼成一个理性的套路老司机的,《穷忙是你不懂梳理人生》这本书里,专门拿出了一个章节来讲演讲和线下活动这件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看看。


以上这些更多的是分享行为,只是从线下换成了线上。

这种分享要求言之有物,很适合学习类型的平台。


如果平台换成比如淘宝,那可能就需要看这个平台的规则。

对分享者,也就是现场当主播的那个作者来说,尽早把握平台规则,其实会比你说什么更重要。


直播的本质是交互。

所以带着很多干货来的小伙伴,最开始的不适应,是因为不适应【节奏】。


一个直播用户的在直播间的观看时间一般是2-5分钟,你要留住他,让他能留下来,你就需要做好三点:

1、任务设定

2、福利预告

3、个人风格


这个是小川叔自己总结的,没有啥理论框架啊。不要刚我。


一开始我以为互动的基础是打招呼,比如读小伙伴的名字,但这点其实在暖场的时候比较好用,后面人一多的时候,就没办法用了。


淘宝直播间如果希望获得流量的加持是有自己的算法的,而最大的算法来源是三个维度:

1、这个时段的关注数增长

3、商品成交量


所以换句话说,让大家帮助你点赞,是可以让你的直播间获得额外流量和加权的方法,那么大家为什么帮你点赞?

最好的办法就是,点赞到一定数量,会弹出优惠券。

此外,主播在这个时候做关注引导,也会比较有效。


因此,让用户做任务,就和玩游戏一样,大家玩起来,他就暂时不会走。

那么他拿到优惠券之后,他需要买东西么?


不一定。


优惠券只是一个心理,是你得到了,但买不买东西其实是要看商品是否对自己的需求,以及……打折有多狠,还有赠品有什么。

哈哈,李佳琦长年的杀手锏就是,全网最低啊。


图书直播可能做不到全网最低啥的,因为图书需求不一定那么刚性啊,但如果送的礼物,是用户感兴趣,而且是白送的,他或许就会留下来再多几分钟。

所以,及时做预告就成了主播的责任。

嗯,是的,你看主播有多忙。


作者做主播和销售做主播还不一样,因为作者还要推自己的书,那怎么推?

对不起啊,这里和线下活动最大的区别就是,不给你一小时,不给你半小时,不给你暖场,甚至……不给你十分钟那么久来讲故事啊!

一般是只给你五分钟。


嗯,是的,五分钟,讲个案例,还要带上方法。

此处应该配张图,写着:我太难了。


这个需要强大的刻意练习,最好能够反复练习,不然真的搞不定。

尤其是对于早年做分享,习惯了一个小时起步的我,现场还分成了暖场、铺垫、高潮、收尾、互动的我。

节奏是打得粉碎的。


同时,在这宝贵的五分钟里,你还需要夹带的一个任务就是,随时回复公屏上发来的一些关于货品的提问。

是的,如果有人问你,这个货物发不发,这个东西好不好,你没回复也容易造成流失,也会影响直播间的推荐。

哪怕你回复的只是一句,大家可以打开详情页,或者找我们的人工客服咨询之类的都好。


那这样就锻炼了我的另外一个技能,讲故事要能接受被随时打断,然后还要随时能接续。


哈哈哈~~~觉得我不容易的小伙伴,请在本篇文章下打赏一元表示安慰~


那最后就和大家说说,直播的两小时我准备了啥。

和出版社提出自己的想法,要了三本书当做礼物,加上自己的三本书,六本书要两个小时送完。

研究了平台的规则之后,搜集那三本书的资料,做到拿出一本书就可以找到推荐点,给自己的书设定要分享的故事,尽量拆成小故事。


直播开始先做互动,之后公布领券的福利,以及今晚的特价书,嗯,当天的购物车里有39个宝贝~~我直播之前才知道,早知道有这么多,其实我真的还可以提前要一份宝贝的名单,尝试一下做个现场推荐。

哈哈~~


但是出版社的伙伴照顾我,毕竟是作者,如果一直都讲别人的书,不说自己的,怕我挂不住面子啊。

可他们不知道,我对这方面多兴奋啊~~


此外就是公布今晚的奖品,包括拿到了什么书,给大家做展示。

使用提问的方式做开场互动,这里我犯了一个错误啊!

我以为淘宝直播的记录是可以一直上翻查看的,结果发现,是有最多条数限制的,可能是一百条或者两百条,新的消息刷进来之后,超过这个数字,旧消息就看不到了。

我当天还做了一个愚蠢的互动,从提问里找到最佳的人,送第一本。

结果翻车了,最佳提问被刷走了。

好在后台有中控的人员协助我抽取了第一位小伙伴。


之前预计的是20分钟一本书,六本书刚好120分钟,后来考虑到中途会画画,以及大家还需要填写领奖信息,于是改成了15分钟。

也就是说,我要在15分钟里,要引导大家点赞,拿券,最好可以关注,此外还要做礼物的预告,并且还要分享一个内容,在分享的过程里随时回答一些关于商品的提问,此外还要定抽奖原则,抽奖,画画,引导中奖者去填写中奖信息,每次抽奖都要预告下一次的奖品,同时还要口播购物车当天的特价商品,引导大家去购买以及使用购物券。


嗯,两个小时,我熬过来,是不是特别牛?


直播是一场复杂的自我训练,很有挑战,但也很有趣。

我真的希望下次直播,继续有平台找我~~

我也希望可以尝试做做图书精选的那种主播看看,搞不好也是一条新的路哦~

这是我的第三个收获。


最后川叔拿到了直播结束的时候,96000个赞,后悔没多等一会儿拿到十万个,直播排名图书品类第19名。


来!看下截图!这个是结束再见的时候。


两小时直播,收获点赞近十万,我的三点收获


这个是开始后不久的排名。


两小时直播,收获点赞近十万,我的三点收获


这个是后台的数据,额外获得了9点奖励流量,但到底是多少我也不知道啊~


两小时直播,收获点赞近十万,我的三点收获


最后,如果你是即将踏上直播之路的小伙伴,小川叔在这里送你几个小的提醒,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熟悉直播平台的流程,设定自己的直播流程,尽量互惠原则去做事。

2、从创新的角度去自我要求,反复问问自己,如果下次还直播,还是同一批人看,你还能带来什么新的东西。

3、把点赞和关注都当做小游戏,和观众玩起来,后面三本书的抽奖方式我们以点赞数到多少就开奖的方式做,大家都玩的特别起劲儿~~

4、直播里难免会有意外,如果遇到了及时道歉,大家都挺宽容的。

5、讲短故事很难,如果讲不完就用评书联播的方式分成上下集,我就在两个小方法中间插了一次抽奖。

6、直播过程你至少需要一个小助理在身边帮你随时处理突发情况,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李佳琦说他不敢离开屏幕半步,真的不敢。我两个小时就喝了一杯水,要渴死了。

7、直播过程还需要一个小伙伴在后台中控帮你回答以及提示一些你没来得及看到的公屏信息。

8、锻炼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因为真的会有很多信息进来。

9、不要嫌弃自己絮叨,毕竟随时都有进来的小伙伴,所以引导话术,预告等,要做到张嘴就来。结束的时候要真心感谢一直看直播的伙伴,大家都太不容易了~~

10、像我一样脸爱出油的小伙伴,可能真的需要一款控油产品,不然就会像截图一样,哈哈!


你的脸,和你的才华,有时候一样重要啊~~【此处请大家脑补我的脸】

一场直播,让我把早年做主持控场、画画才艺展示、头马演讲训练短故事、以及做广告和公关活动的经验,完美串联起来了!顺便还可以卖个萌~~

无缝对接,开发自己!


那么,这么可爱的我,分享了这么多,是不是值得今天的你,为我投出宝贵的十票呢?

来!当当的作家评选,每人每天可以投十票哦~

你的投票,才能让你叔上榜呀!

冲鸭!


如果你还在羡慕小川叔可以复盘输出,梳理啥啥的,其实你也可以。

只要你敢在标题写出第一句话,做了XXX,我的三点收获。

然后就死命去想,慢慢就养成了这种输出习惯。


输出,就是一种自我梳理,愿你早日掌握,早日走出穷和忙。

还没买新书的,快走起~


么么哒

我是可爱的小川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