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扛不住了

瑞幸,扛不住了


瑞幸咖啡發佈公告,成立了特別調查委員會,而經內部調查發現,首席運營官劉建,及向他報告的幾位員工存在包括捏造交易等不當行為,致使瑞幸咖啡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虛增銷售額約為22億人民幣。


公告一出,瑞幸咖啡股價今日(4月2日)最高跌幅超8成,截止《商業觀察家》發稿時間,跌幅72%。


此份公告也“印證”了市場一直來對瑞幸咖啡的質疑,早前,就有針對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的報告流傳市場。


一份針對瑞幸咖啡的匿名報告聲稱,瑞幸咖啡每個商店每天的商品銷售數量在2019年第三季度至少誇大了69%,第四季度則誇大了88%。同時,虛增了每件商品的零售價至少1.23元人民幣,實際售價僅為標價的46%,低於管理層表示的55%。


此次瑞幸咖啡發佈的公告,也等於宣告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一事的坐實,由此而來的問題是,瑞幸咖啡未來可能將面臨集體訴訟、破產,甚至相關人員刑責追究的可能。


《商業觀察家》一直來則對瑞幸咖啡有所懷疑,我們認同中國咖啡市場的大方向是有潛力的,瑞幸咖啡則在數字化、咖啡外賣層面,對於咖啡連鎖發展是有價值創造的。


但是,瑞幸咖啡最大的問題在於,它並沒有為中國咖啡市場培育出太多新用戶群,市場不會因為有了瑞幸的存在,而出現更多養成咖啡消費習慣的新興人群。


瑞幸的商業模型更多像是一個存量用戶收割者的角色——通過外賣、價格補貼等方式,來爭奪已養成咖啡消費習慣的人群。但通過價格補貼來競爭存量用戶,有那麼容易嗎?別人培養用戶,你來收割?


星巴克通過“第三空間”等概念、文化營銷、供應鏈能力培養了中國人的咖啡消費習慣,並積累了自己的忠實用戶群,瑞幸沒有。而在中國養成咖啡消費習慣的人群數量並不是很多的情況下,如果瑞幸沒有能力培養咖啡新人群,它也就無法把市場做大,也就很難積累自己的核心客群,培養用戶忠誠度。而更多陷入到低毛利的競爭中。


除此之外,《商業觀察家》對瑞幸咖啡的另一大擔心是,近一年多來它高密度、頻繁推行多元化舉措,這些令人不安。


按時間軸來看,瑞幸咖啡在咖啡連鎖店大舉擴張之際(目前超過4000家店),也投資了輕食午餐、小食業務,做了“小鹿茶”品牌進入茶飲領域,全球化合作輸出數字化方案,乃至最近力圖大舉發展無人零售等。


多元化如太快總會令人擔心。


既因為多元化成功案例實在太少,因為你不可能樣樣做得專業。還因為過快多元化往往需要大量投資,會成為低效重複建設,甚至投資騙局的“溫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