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春秋戰國霸主演變史之春秋篇:從“齊桓晉文”到“三家分晉”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國曆史上諸侯紛爭、戰亂不斷的時期,其間諸侯間群雄紛爭,戰爭頻繁,開啟了一幕幕群雄逐鹿、跌宕起伏的恢弘曆史。

在這個時期,有一些國家通過率先進行變法與改革,國力不斷增強,其地位逐步受到周天子和其他諸侯認可;同時,也不可避免地伴隨著一些國家幾經起伏與盛衰,不斷在歷史的進程中尋找新的定位,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統一六國,才宣告了這一段諸侯割據、群雄爭霸的歷史落下帷幕。

漫談春秋戰國霸主演變史之春秋篇:從“齊桓晉文”到“三家分晉”

春秋時期諸侯國簡圖

爭霸前奏:曇花一現的“鄭莊公小霸”

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最早來源於西周的分封制,西周滅商後,將封地及居民分賞給王室子弟和功臣,諸侯在其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同時也要服從於天子命令、定期朝貢、提供軍賦和力役、維護周室安全。

然而,周平王東遷以後,周室開始衰微,僅僅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卻喪失了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的社會經濟條件彼此不同,大國之間開始為霸主地位展開激烈的爭奪,由此出現了各國的兼併與爭霸戰爭。“爭霸”這一主題貫穿東周500多年,成為了這一歷史時期的獨特旋律。

春秋初年最出彩的人物,莫過於前744-前701年擔任鄭國國君的鄭莊公。鄭國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諸侯國,前707年,周桓王率軍攻打鄭國,鄭莊公與其在繻葛交戰,鄭軍一箭射中周桓王,周天子威信掃地,開創了一段“鄭莊公小霸”的歷史。

“鄭莊公小霸”僅僅是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前奏。鄭莊公之後,鄭國陷入內亂,國力迅速衰落。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鄭國北接晉國,南臨楚國,夾於大國之間,處於四戰之地,無險可守,列強爭霸,反而常把鄭國作為戰場。鄭國的“小霸”僅僅是曇花一現,戰國初年,鄭國便被韓國所滅。

漫談春秋戰國霸主演變史之春秋篇:從“齊桓晉文”到“三家分晉”

“鄭莊公小霸”,奏響了春秋爭霸的前奏

“齊桓晉文”:春秋五霸的真正軸心

春秋時期第一個公真正意義上的霸主,無疑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前685年,公子小白擊敗公子糾即位,是為齊桓公。他重用名相管仲,建立宮廷官制,實行軍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尊王攘夷”,更得齊國地理條件之優越性,齊國的國力逐步達到鼎峰。

前679年,齊桓公與諸侯在鄄地盟會;前651年,齊桓公再次召集諸侯國在葵丘會盟,這一次周王也派人參加,齊桓公的霸主地位已成世所公認。

事實上,與先秦時代歷代霸主相比,齊國並不非常熱衷於起兵打仗,然而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齊國的經濟發展卻非常迅速,齊桓公時期“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一時間齊國”來天下之財,致天下之民”,商賈歸齊,一片片欣欣向榮。

漫談春秋戰國霸主演變史之春秋篇:從“齊桓晉文”到“三家分晉”

“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是春秋時期舉足輕重的人物

公元前639年,齊桓公去世,齊國陷入內亂。齊國太子昭向宋襄公求救,宋襄公率領衛國、曹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攻入齊國,擁立太子昭為齊孝公,宋襄公聲名鵲起,一時間燃起了霸主之夢。然而,前638年,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大敗,次年便傷重而死,這便是“春秋五霸”中最具爭議的宋襄公。

齊桓公之死可謂是春秋時期第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曾經無比強盛的齊國就此衰落。齊頃公在位時(前589年),齊軍在鞍之戰中被晉軍打敗;靈公在位時(前555年),齊國因背盟討伐魯國,晉國率十二家諸侯伐齊,齊靈公親自率師禦敵,卻在平陰被聯軍大敗,自此無力稱霸。

直到前556年,擅長治國的上大夫晏嬰主持國政,歷經齊靈公、莊公、景公三代國君,齊國的聲望才有所回升,史家甚至將晏嬰所處的時代與桓公時代並稱“桓景盛世”。

兩次擊敗齊國的晉國,可是此後春秋歷史名副其實的主角,而有意思的是,當齊桓公去世,齊國爆發內亂之時,晉國霸業的締造者,春秋時期與齊桓公並稱的第二位霸主——晉文公重耳,恰好正在齊國境內。由於晉惠公追殺重耳,重耳正在齊國避難,得齊桓公厚待。

不過,此時重耳正留戀於在齊國的安逸生活,直到重耳之妻齊姜和趙衰等人用計灌醉了重耳,用車載著他離開了齊國,重耳才重新踏上了復國的征程。

漫談春秋戰國霸主演變史之春秋篇:從“齊桓晉文”到“三家分晉”

晉文公在諸侯國之中擁有很高的威望

重耳離齊的這一刻,彷彿正在宣告春秋霸業權杖的交接。

齊姜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徹頭徹尾地改變了春秋的歷史。公元前636年,重耳成功登上晉國國君之位,拉開了春秋時期第一強國——晉國的稱霸序幕。從此,晉國作為中原霸主,周天子的憲兵,維護著東周天下的秩序及周天子的統治,成為春秋時期最具影響力的大國,即使在“三家分晉”後的戰國時期,其影響力仍然不可小覷。

“春秋五霸”中,晉文公曾得齊桓公相救於患難之中,宋襄公因平定齊桓公死後齊國內亂而成名,秦穆公則曾護送晉文公歸晉,“齊桓晉文”在五霸中的軸心地位可見一斑。

晉楚爭霸:持續百年的交鋒

晉楚爭霸,一直是春秋時期最重要的歷史主線之一。為了爭奪霸主之位,晉國與楚國展開了三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大戰:城濮之戰、邲之戰、鄢陵之戰。

前632年城濮之戰,晉文公以少敵多,他兌現當年流亡楚國時許下“退避三舍”的諾言,令晉軍後退,避楚軍鋒芒,楚軍出擊,反被晉軍殲滅兩翼,晉文公召集齊、宋等國於踐土會盟,晉文公威望如日中天。

漫談春秋戰國霸主演變史之春秋篇:從“齊桓晉文”到“三家分晉”

城濮之戰,晉楚激烈交鋒

前597年邲之戰,楚莊王利用晉軍顧忌秦軍側後偷襲、內部分歧、指揮無力等弱點,施計麻痺楚軍,適時出擊,一洗城濮之戰失敗的恥辱,楚莊王飲馬黃河,雄視北方,“問鼎中原”,楚國的霸業達到巔峰。

前575年鄢陵之戰,晉軍俘獲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隻眼睛,晉悼公復霸中原,同時開始扶持吳國對楚國形成夾擊之勢,楚國在霸主的爭奪中走向頹勢。

前557年湛阪之戰,晉國再次擊敗楚國。 前546年弭兵之會後,諸侯約定中小國家此後要對晉楚同樣納貢,晉楚平分霸權,晉國略佔上風,中原霸主之爭終於塵埃落定。

從秦晉之好到崤之戰:秦國與晉國的恩怨情仇

春秋中葉以後,春秋強國之間的關係是,楚聯秦,晉聯齊,總體旗鼓相當,勢均力敵。不過,晉與秦並非一開始就是對立關係。

春秋前期,秦穆公為求與中原友好,與當時力量強大的晉國聯姻,向晉獻公求婚,晉獻公將大女兒嫁給了他。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復國,秦穆公還把女兒懷嬴改嫁給重耳。

因此,秦國和晉國一度形成了結盟的關係。特別是在晉文公和楚國爭霸的時候,秦穆公所在的秦國更是全力支持晉國,成為晉國的重要盟友。

漫談春秋戰國霸主演變史之春秋篇:從“齊桓晉文”到“三家分晉”

然而,前628年,晉文公去世,早已有心稱霸天下的秦穆公違背秦晉之好,起兵伐晉。可惜前627年崤之戰和前625年彭衙之戰,秦國兩次被晉軍擊敗,秦軍全軍覆沒,秦東進的路自此被晉牢牢地扼住。

秦穆公不得不調轉方向,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谷關以西的國家,秦國國界南至秦嶺,西達狄道(今甘肅臨洮),北至朐衍戎(今寧夏鹽池),東到黃河。周襄王任命秦穆公為西方諸侯之伯,秦穆公東進不成,反而成為西戎霸主。

秦晉崤之戰後,秦國便與楚國結盟,對抗晉國。 此後晉國在北兼併狄戎之國,在西阻秦東進,同時南下壓制楚國。

漫談春秋戰國霸主演變史之春秋篇:從“齊桓晉文”到“三家分晉”

秦穆公稱霸西戎

“三家分晉”,春秋時期落下帷幕

春秋末年,晉楚之間的中原諸侯爭霸戰爭漸有分曉,在江浙一帶,吳、越兩國也逐步崛起。吳王闔閭重用孫武、伍子胥等人,國力強盛。前506年,與晉國交好的吳國以伍子胥為大將伐楚,吳軍攻進楚都郢。

前496年吳軍南進伐越,越王勾踐率兵迎戰,越大夫靈姑浮一戈擊中闔閭,闔閭因傷逝世。兩年後,吳王夫差興兵敗越,為父報仇,並接受越國求和,不料勾踐臥薪嚐膽,前473年,勾踐趁夫差在中原會盟諸侯而內部空虛的時機,消滅吳國,夫差羞憤自殺。勾踐北上與齊晉會盟于徐,成為了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

吳越之間爆發激烈戰爭之際,昔日的中原霸主晉國,其公權卻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晉文公設立的六卿制度,此時卻成了危及晉國立國之根本的禍根——範氏、中行氏、趙氏、韓氏、智氏、魏氏把持政權,晉公室名存實亡。

漫談春秋戰國霸主演變史之春秋篇:從“齊桓晉文”到“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形勢圖

前455年,晉國爆發內戰,韓、趙、魏聯合滅掉勢力最為強大的智氏,前438年,韓、趙、魏三家分晉,一代霸主晉國就此退出歷史舞臺,同時,也宣告春秋時代終於落下帷幕。

晉國的滅亡,具有極為深遠的歷史意義,韓、趙、魏雖然依然有足夠的資本位居“戰國七雄”之列,但此時的華夏大地已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絕對強國,這為新霸主的誕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漫談春秋戰國霸主演變史之春秋篇:從“齊桓晉文”到“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源於六

在此後“戰國七雄”的交鋒中,韓、趙、魏仍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最終實現大一統的,正是400年前曾經在崤之戰中被晉軍全殲的秦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