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此人被列為春秋五霸之一,最後卻成了千秋笑柄

此人被列為春秋五霸之一,最後卻成了千秋笑柄

《史記索隱》中,將宋襄公與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並稱為春秋五霸。然而,在許多人眼中,宋襄公是其中最名不副實的一位,甚至成了千秋笑柄。

其實宋襄公在當時的諸侯中還是頗負盛名的,素以仁義著稱。公元前652年,宋桓公病重,本來應該按照制度繼承國君之位的宋襄公卻懇求將太子之位讓給庶兄目夷。目夷聽說後,堅決不肯接受太子之位,還一度逃亡到了衛國。

此人被列為春秋五霸之一,最後卻成了千秋笑柄

宋襄公繼位不久後就發生了齊國內亂。一代霸主齊桓公病死,齊國各個公子為了爭奪國君之位互相攻伐。齊國的太子昭逃亡到了宋國,向宋襄公求助。襄公聯合曹國、衛國,出兵討伐齊國,很快平定了齊國的內亂,併成功幫助逃亡的太子昭繼承了國君之位。這些舉動使襄公在各個諸侯中樹立了“仁義”的形象,名聲大噪。

然而襄公並不滿足於只是作為一國之君。齊桓公死後,晉文、楚莊未興之際,霸主的位置空缺了出來,於是宋襄公想要會盟天下諸侯,效仿齊桓公,成為下一個春秋霸主。

此人被列為春秋五霸之一,最後卻成了千秋笑柄

當時的鄭國與楚國結成了聯盟,並積極支持楚國成為春秋霸主。於是宋襄公發動了對鄭國的討伐。鄭國向楚國求救,楚軍與宋軍在泓水遭遇。

在楚軍渡江的時候,公子目夷向宋襄公建議說;“楚軍人數眾多,我們應該趁著楚軍渡河的良機,對楚軍發動進攻”。宋襄公卻對公子目夷說:“我們是仁義之師,怎麼能在別人渡河的時候偷襲別人呢?”當楚軍渡過了泓水,還未擺好陣勢的時候,目夷又勸諫說:“現在可以進攻了吧”。襄公反而說:“我們應該等到他們列好陣勢在發動進攻”。結果宋軍被楚軍打的大敗,襄公也被射傷。

其實,齊桓公稱霸諸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齊國是當時的大國,各國都沒有與之爭雄的實力,而不僅僅只是依靠仁義。強而不凌弱方謂之仁。而當時弱小的宋國,偏想依靠仁義凌駕於各個諸侯之上,可以說是謬之千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