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願意住城裡,但又不能獨自住農村怎麼辦?

July-黃小晶


老人不願意住城裡,或者城裡住不習慣,農村沒法住,鄉村裡沒有年輕人,沒有過去的鄰里互相關照,受傷啊,被盜啊等等,都是大問題。可是作為子女,又不能不管,不操心。真是子女的心病。#老人不願住城裡#

咋辦呢?

說說我的辦法。

座標:湖北某山區農村。

老人年齡:70歲以上。父母雙方生活能自理,都有慢性病。

方法:在本地鎮上,購買住房一套,面積要足夠大,在130方三室一廳以上。方便子女回家有地方住,特別是過年過節,兄弟姐妹們,都回來,都得有單獨或者合住的房間。本地鎮上的房子,一般都很便宜的。比如本人購買的三室一廳130方,6.5萬元。至於有沒有產權,別操心,完全不管,都是知根知底的當地老闆建的,便宜就是沒報稅,報稅就貴,就有產權證。當地的村委會,鎮政府收錢了,同意才能蓋。至於他們收錢後是不是上交了,別管,房子便宜,住著方便,是硬道理。#新農村#

優點:

一交通方便,無論是子女回家,還是老人回老家,都非常方便。隨著國家的富強,對農村的投入,越來越多,首先提現在公路上。農村通鎮公路,普遍是一級或者二級公路,子女回家看父母,會非常方便。老人回村的路,要差點兒,沒關係的,老人們有的是時間,讓他們去晃悠晃悠,一般都是順豐車,熟人熟事,敢說。#新中國成立70週年#



二看病辦事方便。得力於國家的醫療政策,鎮醫院的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老人住在鎮上,有個頭疼腦熱,隨時都能搞定,鎮醫院報銷的比例還高。關鍵是隨時搞定,即使看不好,醫療轉診也非常方便。

住在鎮上,村裡辦事也非常方便。村幹部,需要到鎮政府辦事,需要村民時,順便就通知到。找村幹部辦事,打給電話,也能順利解決。#醫保#



三最為關鍵是,老人精神有寄託。近年來,得力於國家強大,鄉鎮建設,發展迅速,鄉鎮的健身設施,娛樂設施,越來越完善,聚集人口越來越多。但鄉鎮,本來距離村莊很近,就5公里左右,老人的老鄰居,老親戚,老人情味兒都在,沒有孤獨感,有精神寄託,遇事有人商量,遇到困惑,有人聊天交流。老鄰居相互關照,互相照應,不怕病了無人問,遇事無人管。子女也會放心很多。


藏犛牛肉哥


老人不原意住城裡,但又不能獨自住農村,我認為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考慮。

農村養老院養老。

我有一個同學,夫妻倆人在新疆當兵,前兩年一起轉業,女兒大學畢業後留天律工作。他倆在西安給自已買了套房,每年西安住幾天,天津住幾天,有時又跑到新疆老丈人家住幾天,他父親去世早,現留下母親一人。剛開始讓母親住西安,母親住段時間後不習慣,讓著要回老家。同學母親76歲了,老家是西北農村,交通還方便,但是到了冬天可受罪了,沒有取暖設施,下點雨,下點雪路滑屋冷,吃口熱飯,喝口熱水都是問題。這種情況下,他動員母親去,附近養老院,每月1800元,管吃管住。剛開始老人不適應,常常說,好胳膊好腿的,在家就行了,花這錢幹嘛。經過半年多的體驗,老人喜歡上了養老院,逢人就說養老院好,有伴兒說話,按時鍛鍊,還經常幫灶,把養老院當成自已的家。看到老人生活的高興幸福,就是對老人最大的孝道。

鄰居幫助照看。

我有個鄰居在縣城上班,住的是過去的小高層,沒有電梯。父親去世10多年,母親84歲了,身體還算硬朗。母親嫌兒子住的樓層高,上下不方便不去。讓上養老院母親也不去。沒辦法,聘請鄰居家婦女照看,每天做飯,打掃衛生,洗衣服,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老太太家,看有事沒事。月護理費1200元。剛開始倆人和睦相處,可是慢慢產生矛盾。原因很簡單,給老太太買的菜,有部分跑到護理家,包得餃子護理兒子來吃等等,都是些小事。經過多方勾通協調,話說清,理辨明。最後換了個護理,平時說話辦事注意一下,現在也過得挺好的。

村裡日間照料。

這種養老形成從2016年開始,在全國農村推廣。我縣三分之一的村都建立了日間照料室。負責65歲以上農村老人白天的一曰三餐。老人晚上各回各家休息。但由於經費問題,做飯師傅工資,生活日用開支等太大,絕大多數村停止了曰間照料。現做得好得村,因為有企業贊助,老年人一曰三餐收費5元,這確實解決了農村老人的實際困難,還把老人白天聚集在一起說說話,下下棋,打打撲克。老人也是其樂融融,達到了不離村養老的目的。

希望國家加大對方面的投資,使村日間照料所真正發揮作用。


渭水河畔


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說吧,年輕的我們好不容易在城市打拼有一席之地,打算接爸媽在城市享福。但是,在農村生活習慣的爸媽怎麼就是適應不了城市的高節奏,鄰居之間獨來獨往的冷漠,怎麼都吵著回農村,最後實在沒辦法,我和老婆決定回農村在當地縣城發展,每天都回家,多陪陪他們。我們這麼考慮的,畢竟爸媽老了,多陪陪他們總是好的,他們養我們的小,我們養他們的老。

回家之後雖然收入少了,但是天天陪著爸媽樂樂呵呵的感覺真好,他們好才是真的好!



我是陳大樹


感覺這個話題我很有話語權,我和老公從農村來到城裡打拼,後來孩子也來這上學了,我就想著讓婆婆來幫我帶孩子,可是她來呆了幾天就吵著要回去,說在這裡不習慣,想家,其實他她就是放心不下我公公,怕他吃不好,還有家裡的雞,鴨,鵝,也是故土難離,後來我就叫她回去了,現在生活能自理呢,也很年輕,等到老了,就再說吧,總會有辦法的,走一步看一步吧。


開著小貨車的冬梅


俗話說,故土難離。要理解老人想法。建議,第一,在村子裡給老人請一個保姆。說一下我自己。去年,我80歲母親不願去縣城我那裡,執意自己一個人住老家村裡,沒有辦法,我請鄰居的媳婦當保姆。都是多年鄰居,都認識,僱傭也放心。保姆負責晚上做伴,燒土暖氣,一天做兩頓飯。摺合每天60元。當然,保姆費不讓老人知道,否則老人心疼錢不讓僱。第二,如果村子小,村裡找不到保姆,可在城裡租平房,和老人一起居住,方便老人生活。


渤海新人


其實可以理解,老人在農村住了一輩子,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年輕的時候幹了一輩子老了幹不動了但是和黃土地都有感情了,種點青菜,種些果樹就是他們的快樂,如果一味的讓他們住到城市裡,每天蹲在屋子裡左鄰右舍都不認識,說話也沒有在老家那麼隨便,話題接觸面也都不一樣,難免老人會覺得不適應,所以我建議老人可以偶爾來城裡兒女家小住,逢年過節小輩們還是回老家吧,畢竟那是生你養你的地方


農村郭大敏


你說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好多農村長大的人,到城市成家立業後,家裡老人年齡大了,多數都想把老人接到城裡與自己一起生活。


可是,我們的孝心老人不一定會買賬。他們多數都呆不了多久,少則幾天,多則十天半月,就急著要回老家去。

為什麼老人放著城裡便捷的交通、先進的醫療、方便的購物、豐富的生活、流暢的通訊不好好享受,偏偏要回落後的農村去和泥土打交道呢?



是我們對老人生活照顧不周?是我們惹老人生氣了?是老人出門受委屈了?

其實老人在乎的都不是這些。多數老人不願意在城市長期呆,倒不是子女對自己不好。關鍵是因為他們不習慣城市的生活方式。

在農村,人口相對較少,上了年紀的人,出門幹活或轉悠時,走到那裡都是熟人,邊幹活邊聊天,閒暇時間隨便拉家常。在城裡,整天防盜門緊鎖,一有動靜,先在貓眼看,不能和陌生人說話,門對門的鄰居生活了幾十年,都不知道對方姓什麼,在哪個單位。

在農村,自己地裡種點不打農藥的蔬菜,做飯的時候隨意去採摘。在城裡買點蔬菜要擠半天公交,還要和商販討價還價。 更要命的是,在農村幹了一輩子農活的老人養成了勤勞的習慣,只要天氣好,都要到田間地頭幹一陣子,心裡才踏實。可是在城裡,吃了喝了沒有農活幹,這樣遊手好閒可不是農民的作風,這個最讓農村老人受不了。


不要說對老人做什麼好吃的,不要說給老人多少零花錢,不要說給老人買多少新衣服,不需要五花八門的保健品。你給他們弄上半畝地,你看老人在城裡能呆多長時間。


幫扶路上奇聞軼事


老人不願住城裡,但又不能獨住農村怎麼辦?這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

現在的農村大部分人到城市打工,出租車司機,建築工,清潔工,那些最苦最累的工作都是農民工乾的。他們為何背井離鄉是為了自己及兒孫的生活。他們大都多是孝子,但無奈只得遠離父母,遠離生養他們的家鄉。我所屬的生產隊,有三十來戶人家,基本家家都有人外出,家裡只剩下老的。前些年還有孫輩留在那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的大了,老的更老了。長大的小的緊隨父母的腳步也來到城市,留在農村的只有那些年老的。

有奮鬥好的在城市買了房,接老的去城市生活,但更多的老人還是留在農村,兒女只是在逢年過節回去看望一下。但接去城市的老人也不習慣城市的生活,千方百計想回去。

生活環境變了,不適應。老人在家裡生活了一輩子,忙時到地裡乾乾農活,閒時和鄰里聊聊天,嘮嘮嗑,非常隨意。而到了城裡,兒女白天去幹活了,出去又不認識一個人,找個聊天嘮家常的都沒有。老人年輕時辛苦操勞,兒女想叫老人到城裡享享清福,無奈老人習慣於勞動,無事可做也悶得慌,還是回到農村種種小菜,戒戒厭趣。

我認為還是隨性老人,不強求,他們要回去就讓其回去,子女平日多打打電話,抽空多回去看看。如果老人想念兒女了,他們想到城裡看望兒女就讓他們小住一段。如果老人實在不能單獨居住,有條件的僱個人,沒條件的只能親力親為了。最理想的是政府出資辦託老所,讓老人老有所養,讓兒女安心工作。

總之,我們都有年老的一天,錢要賺,老人也要關心照顧好。




一抹殘陽2


老人不願意住城裡,但又不能獨自住農村,該怎麼辦?

其實老人希望在老家,有親人陪伴,安度晚年!

農村對於老人來說,那是一輩子的感情,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有感情!況且還有那麼多同村,同根,發小老友在!那種深入骨髓的感情怎捨得丟棄,而去城裡居住!

我們村有一對老人,年輕時,常年在外,有房子。兒子都在城裡做生意,兩老人卻獨自回農村居住養老,種點稻穀,種點蔬菜,還時不時的看到他在池塘裡邊釣魚,這日子過得好不悠閒!也許,他要的不是富足的生活,而是家鄉的一種回憶!



都說老人孤獨,越老越孤獨,那孤寡老人更孤獨!

我們村有一位孤寡老人,兩兒子都在城裡買房子住!經常看到他那高蔞又瘦小的身軀,坐在出入村口路旁的石凳上,看著過往的每一個人。我想,他是在尋找他的兒子,他的孫子有沒有回來,回來看看她!



老人老了又行動不便,不能照顧自己,這時候,需要照顧,需要親情的陪伴,而往往陪伴又需要有付出或犧牲,你在顧慮!都說百善孝為先,我認為的孝心是,在老人最需要的時候,盡最大的能力來滿足TA,哪怕,有一些付出或犧牲,都值得!都說子欲養而親不在後再悲傷,那幹嘛不好好珍惜‘在’的日子!



爸媽在,家在!家在,是一份寄託,一份念想!


我天空


老人不願意去可能是因為生活環境改變了使他不適應,儘可能的多關心老人讓他感覺到無論在哪都能得到家人的溫暖,實在不願意住城裡就拜託隔壁鄰居或者跟老人談得來的每天陪陪他,可以每月給人家些佣金或者禮物什麼的,一般的都願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