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战国七雄,你知道还有一个第八雄吗?

一谈起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人们首先会想“秦、齐、楚、燕、赵、魏、韩”这战国七雄,可极少人知道,中原大地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中小国家,而其中,有战国“第八雄”之称的中山国,就是一个神秘而独特的存在,说它神秘,是因为史书中有关中山国的记载非常之少,说它独特,是因为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游牧文化。

除了战国七雄,你知道还有一个第八雄吗?

中山国最大疆域不过“方五百里”,可就是这么个小国,却成为别国眼中一块难啃的骨头。纵横家苏秦称赞这个国家:“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此用兵之上节也”。


中山国位于河北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是由白狄鲜虞族建立,它是被中原文明排斥的“狄”的一支,属于外族。


四处游牧、多年征战的鲜虞族,决定效仿中原诸侯建国,在中人(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中山作为国名,最早出现在《左转•定公四年》,也就是公元前506年,这一年,多国诸侯汇聚在今河南漯河市,大家一起商量如何讨伐楚国。晋国权臣荀寅在大会发言:“水潦方降,疾症方起,中山不服。弃盟取怨,无损于楚,而失中山。不如辞蔡侯。”中山国就这么突兀的出现了。


至于为什么起名中山,说起来也是相当随意,就因中人城中有山,故曰“中山”。从此,版图上多了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而它也成了战国时期列国尤其是赵燕两国的梦魇。

除了战国七雄,你知道还有一个第八雄吗?

据《史记》记载,于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魏文侯于公元前409年开始用乐洋伐中山,经过3年的时间便占领这个小国,并派他的儿子和得力大臣李克去治理。魏国在中山统治了20多年,把先进的中原和魏国文化带到中山,对促进中山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于公元前379年前后,中山武公之后桓公,把魏国的势力赶出去,恢复了中山国,并在收复国土的战争中不断壮大自己,加强了与相邻大国抗衡的实力。中山桓公复国之后,把国都迁到灵寿。在这里共传立五代,至公元前296年赵国联合燕国和齐国将它最后灭亡。其中最后的两位国王,因逃避战争死在齐国。


在河北博物院有一个展览,叫做“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展览。很多人看完这个展览之后,会感叹说河北还有这么精美的战国时期的文物。也有人说原来提到河北,我们只知道战国时期有燕国和赵国,还很少听说有一个中山国。因为这个国家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被称作“神秘王国”。它所在的区域包括了现在的河北省中部,太行山麓以东的广大地区。因为中山国不是周王室分封的所谓“正统”国家,它的历史又是几起几落,所以在史书山关于中山国的记载非常地简略。

除了战国七雄,你知道还有一个第八雄吗?

而如今,你可以通过咪咕圈圈,揭开中山国神秘的面纱。咪咕圈圈本周联合河北博物院,通过云逛展的形式,带大家感知河北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魅力。


除了战国七雄,你知道还有一个第八雄吗?

云博物馆是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移动咪咕圈圈和北京易迅无限联合发起的《博物馆在移动》线上云逛博物馆新姿势,汇聚了云讲解、云导览、VR看展三大模块。每周以一个馆为主题,带你足不出户深度逛遍国内最精彩的博物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