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起源於哪裡

一、三字石經古文的來源

通過實際考察字形,比較春秋戰國出土文字、三字石經古文和西周晚期金文,我們知道古文不是向壁虛造、不是傳抄錯訛,而是歷史上真實存在、使用過的文字,其歷史至少上達春秋時期。不僅如此,古文還是春秋戰國文字變革的重要參考上源。那麼,一個疑問接踵而來。漢字是世代相傳、使用不間斷的,西周的文字是從商繼承來的,其發展成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有變化也是漸進的,目前的出土文字都證實了這一點。

漢字起源於哪裡

直到春秋初期,各諸侯國的文字基本上仍統一於西周晚期的金文,也就是統一於官方文字之下。那麼寫法、字體與官方文字差異巨大的古文來自於哪裡?為什麼能被除秦以外的"東方各國"普遍接受,並且極大的影響著文字的變革呢?更進一步,為什麼一生以弘揚王道、恢復周禮樂之治為理想的孔子不以當時周朝的官方文字撰寫《尚書》、《春秋》,而以古文撰寫呢?這是不是不合禮法呢?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歷史。

在孔子在世期間,發生了一件影響了中國五千年文明後半段的事件——王子朝奔楚。

二、王子朝奔楚導致上古典籍大量流向民間

王子朝奔楚,緣於周景王的突然駕崩。周景王生前鍾愛庶長子朝,有意願立朝為太子,但突然駕崩後部分大臣按照周禮法立嫡不立庶,驅逐王子朝,於是周王室內部發生了戰爭。最後周敬王聯絡強大的晉國介入幫助自己,王子朝於是流亡楚國。王子朝是有計劃地撤走,帶走典籍也是保留了日後復辟的可能性,而且當時有幾大重臣及其家族同行,目的地本為楚國首都。但此時楚平王剛剛去世,楚國因幼子昭王即位問題也不穩定,王子朝衹得暫時隱居南陽西鄂。大約九年後,王子朝被周敬王派人刺殺(約公元前505年)。其後代隱姓埋名,改姓晁,漢晁錯即是其後代,大量周王室經典下落不明。

漢字起源於哪裡

"周之典籍"恐怕不僅僅是周朝開朝以來的典籍,更可能包括了自黃帝以來的上古典籍。

按照《呂氏春秋》的說法,夏朝滅亡之前太史出奔商湯並帶去了夏及夏繼承的所有上古典籍、王室重要檔案;商朝滅亡之前內史奔周,由此,凝聚華夏文明精華的歷代典籍傳承不絕,至周朝時,王室典藏基本上彙集了五千年文明前半段的所有重要內容。

漢字起源於哪裡

王子朝奔楚不僅帶去了典籍,可能還帶去了九鼎、編鐘等周王室重器,也許他想像周敬王藉助外力一樣,藉助楚國的幫助復辟,九鼎等等屆時就是正統的憑證。王子朝死後,埋在"不見冢",其規格極高,在冢旁也有一條"泗水河"。後世的秦始皇、漢文帝、漢武帝在不同的"泗水"打撈過九鼎,但一無所獲。很可能是他們只聽見沉鼎傳聞,不知真正的"泗水"在哪裡了。另外,"不見冢"附近的古代陵墓,還出土了大量的空白竹簡,被認為是王子朝後人以傳抄典籍為生的證據。

漢字起源於哪裡

三、漫長的華夏曆史上,有很多千古之謎

歷史的安排,總會某些特定時間節點上,以突發事件、偶然事件觸發著後世的鉅變。數千年後,又以某種看似偶然的發現,來揭示謎底。九鼎到底在哪裡目前還是一個謎,還有更多的文化之謎,都與王子朝奔楚有著莫大的關聯。

漢字起源於哪裡

春秋戰國時代,是華夏文明異常活躍、紛繁的時期,很多學術流派、思想家誕生,百家爭鳴。他們不僅僅著書立說,更是以自己的學說、思想影響著歷史的進程,在歷史舞臺上演繹著生動的故事。一個簡單的例子,中國的成語典故,一半來自於春秋戰國時期,而每一個成語就是一段歷史,展示了深刻的道理,深深地影響著後世。春秋戰國的歷史,其實是奠定了華夏五千年文明後半段的許多文化選項。秦皇漢武建立大一統的國家體制時,面臨著很多的選擇,但是各種器物、技術、思想文化等等選項已經在之前的歷史中演繹、檢驗過了,有了成功失敗的參照,為後世做好了鋪墊。無論是秦始皇的"以吏為師",還是西漢文景的無為之治,亦或是漢武帝最終選擇儒家"內聖外王"的國家態勢,都是先秦已經準備好了的。

那麼,這是人為的努力嗎?是偶發性的繁榮嗎?是社會發展到了一定時候"自然而然就會這樣"的無意識嗎?無論什麼原因,我們可以看到那個時期人們的智慧被普遍打開,思維、學說異常的活躍,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這都是原因的。是誰打開了人們的智慧?是黃帝時期為代表的上古典籍,是神傳文明。黃帝時期奠定了華夏文明的方方面面,而且來源高遠。別的不提,單單從黃帝的醫學遺書《黃帝內經》就可窺見一斑,裡面所述的生命科學遠遠超過今天的科技、文明水平。

王子朝奔楚帶走的周室典籍流向民間,改變了以往王室壟斷文化的局面,使平民教育成為可能,極大的開啟了民智,這其實是天象帶動下出現的有序文明現象,使社會的所有方面發生了鉅變。

漢字起源於哪裡

我們知道,孔子生前多次向老子問道,還曾經去洛陽學周禮,老子當時是周守藏史,相當於國家檔案館館長。當時的典籍都在周王室,要學習可以去首都洛陽,但是很多秘藏的典籍不一定對外開放,這跟漢室秘藏的情況是一樣的。王子朝奔楚、典籍流向民間以後就大不相同了。

《尚書序疏》引《尚書緯》:孔子求書,得黃帝元孫帝魁之書,迄於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斷遠取近,定可以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為《尚書》,十八篇為《中候》。

《公羊》隱公第一疏引《閔因敘》:昔孔子受端門之命,制春秋之義,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記,得百二十國寶書,九月經立。

孔子寫史書,要有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作參考,要進行大量的考證。這麼大的數量,要從周王室借出來是不可能的,最大的可能就是王子朝奔楚後,典籍的外流。

我們還注意到一點,王子朝奔楚時,老子正是周守藏史,他並沒有阻擋這批典籍的外流,之後老子不再擔任周史而歸隱了。這是一個關鍵的歷史時刻,觸發了太多的變化。

近現代對於《山海經》、《黃帝內經》等等經典,有個典型的說法:偽託。或認為是春秋人偽託黃帝所作,或認為是漢朝人偽託所作。依據一是次序較亂,二是加入了春秋甚至漢朝背景的內容,三是想不通為什麼前人不言黃帝,後人知道的比前人更多。另外,春秋百家爭鳴之時,言必黃帝,誰都引用一些黃帝名言,誰都說黃帝好,誰都說自己的學說出自於黃帝。由於秦以後上古典籍的斷代,不瞭解當時背景的人就非常的懷疑。

其實言必黃帝是春秋末期上古典籍大量流入民間的具體體現,成文次序較亂是竹簡編聯錯亂的表現,加入時代內容是作者的發揮,這都不是先民的杜撰。近些年的出土文獻也證明了《漢書‧藝文志》裡面提到的先秦典籍不是空穴來風,比如《黃帝四經》等等。最終的成書時間不等於書中主要內容的原創時間。

參考歷史文獻:

《黃帝四經》

《漢書‧藝文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