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起源于哪里

一、三字石经古文的来源

通过实际考察字形,比较春秋战国出土文字、三字石经古文和西周晚期金文,我们知道古文不是向壁虚造、不是传抄错讹,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使用过的文字,其历史至少上达春秋时期。不仅如此,古文还是春秋战国文字变革的重要参考上源。那麽,一个疑问接踵而来。汉字是世代相传、使用不间断的,西周的文字是从商继承来的,其发展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变化也是渐进的,目前的出土文字都证实了这一点。

汉字起源于哪里

直到春秋初期,各诸侯国的文字基本上仍统一于西周晚期的金文,也就是统一于官方文字之下。那麽写法、字体与官方文字差异巨大的古文来自于哪里?为什么能被除秦以外的"东方各国"普遍接受,并且极大的影响着文字的变革呢?更进一步,为什么一生以弘扬王道、恢复周礼乐之治为理想的孔子不以当时周朝的官方文字撰写《尚书》、《春秋》,而以古文撰写呢?这是不是不合礼法呢?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

在孔子在世期间,发生了一件影响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后半段的事件——王子朝奔楚。

二、王子朝奔楚导致上古典籍大量流向民间

王子朝奔楚,缘于周景王的突然驾崩。周景王生前钟爱庶长子朝,有意愿立朝为太子,但突然驾崩后部分大臣按照周礼法立嫡不立庶,驱逐王子朝,于是周王室内部发生了战争。最后周敬王联络强大的晋国介入帮助自己,王子朝于是流亡楚国。王子朝是有计划地撤走,带走典籍也是保留了日后复辟的可能性,而且当时有几大重臣及其家族同行,目的地本为楚国首都。但此时楚平王刚刚去世,楚国因幼子昭王即位问题也不稳定,王子朝衹得暂时隐居南阳西鄂。大约九年后,王子朝被周敬王派人刺杀(约公元前505年)。其后代隐姓埋名,改姓晁,汉晁错即是其后代,大量周王室经典下落不明。

汉字起源于哪里

"周之典籍"恐怕不仅仅是周朝开朝以来的典籍,更可能包括了自黄帝以来的上古典籍。

按照《吕氏春秋》的说法,夏朝灭亡之前太史出奔商汤并带去了夏及夏继承的所有上古典籍、王室重要档案;商朝灭亡之前内史奔周,由此,凝聚华夏文明精华的历代典籍传承不绝,至周朝时,王室典藏基本上汇集了五千年文明前半段的所有重要内容。

汉字起源于哪里

王子朝奔楚不仅带去了典籍,可能还带去了九鼎、编钟等周王室重器,也许他想像周敬王借助外力一样,借助楚国的帮助复辟,九鼎等等届时就是正统的凭证。王子朝死后,埋在"不见冢",其规格极高,在冢旁也有一条"泗水河"。后世的秦始皇、汉文帝、汉武帝在不同的"泗水"打捞过九鼎,但一无所获。很可能是他们只听见沉鼎传闻,不知真正的"泗水"在哪里了。另外,"不见冢"附近的古代陵墓,还出土了大量的空白竹简,被认为是王子朝后人以传抄典籍为生的证据。

汉字起源于哪里

三、漫长的华夏历史上,有很多千古之谜

历史的安排,总会某些特定时间节点上,以突发事件、偶然事件触发着后世的巨变。数千年后,又以某种看似偶然的发现,来揭示谜底。九鼎到底在哪里目前还是一个谜,还有更多的文化之谜,都与王子朝奔楚有着莫大的关联。

汉字起源于哪里

春秋战国时代,是华夏文明异常活跃、纷繁的时期,很多学术流派、思想家诞生,百家争鸣。他们不仅仅著书立说,更是以自己的学说、思想影响着历史的进程,在历史舞台上演绎着生动的故事。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的成语典故,一半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而每一个成语就是一段历史,展示了深刻的道理,深深地影响着后世。春秋战国的历史,其实是奠定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后半段的许多文化选项。秦皇汉武建立大一统的国家体制时,面临着很多的选择,但是各种器物、技术、思想文化等等选项已经在之前的历史中演绎、检验过了,有了成功失败的参照,为后世做好了铺垫。无论是秦始皇的"以吏为师",还是西汉文景的无为之治,亦或是汉武帝最终选择儒家"内圣外王"的国家态势,都是先秦已经准备好了的。

那麽,这是人为的努力吗?是偶发性的繁荣吗?是社会发展到了一定时候"自然而然就会这样"的无意识吗?无论什么原因,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期人们的智慧被普遍打开,思维、学说异常的活跃,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都是原因的。是谁打开了人们的智慧?是黄帝时期为代表的上古典籍,是神传文明。黄帝时期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方方面面,而且来源高远。别的不提,单单从黄帝的医学遗书《黄帝内经》就可窥见一斑,里面所述的生命科学远远超过今天的科技、文明水平。

王子朝奔楚带走的周室典籍流向民间,改变了以往王室垄断文化的局面,使平民教育成为可能,极大的开启了民智,这其实是天象带动下出现的有序文明现象,使社会的所有方面发生了巨变。

汉字起源于哪里

我们知道,孔子生前多次向老子问道,还曾经去洛阳学周礼,老子当时是周守藏史,相当于国家档案馆馆长。当时的典籍都在周王室,要学习可以去首都洛阳,但是很多秘藏的典籍不一定对外开放,这跟汉室秘藏的情况是一样的。王子朝奔楚、典籍流向民间以后就大不相同了。

《尚书序疏》引《尚书纬》:孔子求书,得黄帝元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

《公羊》隐公第一疏引《闵因叙》:昔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九月经立。

孔子写史书,要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作参考,要进行大量的考证。这么大的数量,要从周王室借出来是不可能的,最大的可能就是王子朝奔楚后,典籍的外流。

我们还注意到一点,王子朝奔楚时,老子正是周守藏史,他并没有阻挡这批典籍的外流,之后老子不再担任周史而归隐了。这是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触发了太多的变化。

近现代对于《山海经》、《黄帝内经》等等经典,有个典型的说法:伪托。或认为是春秋人伪托黄帝所作,或认为是汉朝人伪托所作。依据一是次序较乱,二是加入了春秋甚至汉朝背景的内容,三是想不通为什么前人不言黄帝,后人知道的比前人更多。另外,春秋百家争鸣之时,言必黄帝,谁都引用一些黄帝名言,谁都说黄帝好,谁都说自己的学说出自于黄帝。由于秦以后上古典籍的断代,不了解当时背景的人就非常的怀疑。

其实言必黄帝是春秋末期上古典籍大量流入民间的具体体现,成文次序较乱是竹简编联错乱的表现,加入时代内容是作者的发挥,这都不是先民的杜撰。近些年的出土文献也证明了《汉书‧艺文志》里面提到的先秦典籍不是空穴来风,比如《黄帝四经》等等。最终的成书时间不等于书中主要内容的原创时间。

参考历史文献:

《黄帝四经》

《汉书‧艺文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