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我们剩下什么?还有报复性消费吗?

现在国内的疫情情况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大家逐渐恢复到平时生活状态,但似乎生活状况好像并不友好。在网络上因为疫情的缓解,有的是疫情过后的喜悦,看得热血沸腾,感动流泪。也看见有些省领导带头上街吃饭,喜气洋洋。网络上的人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但从网上回到现实中,放下手机又是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烦恼。


疫情过后,我们剩下什么?还有报复性消费吗?


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绝大部分是花在手机上,尤其是小视频软件。我们沉浸在别人的拍摄的生活中,玩累就是吃饭 ,睡觉。就是这样一个状态。抖音里有人调侃到人生的梦想就是赚很多钱,然后天天睡觉吃饭,什么都不用做。因为疫情实现了梦想,前面的没实现,后面倒是提前实现了。然后呢,疫情后回到生活中,没有前面的物资基础,后面的却过得舒坦。都说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果然,疫情过后更赚钱的道路更难了。


疫情过后,我们剩下什么?还有报复性消费吗?


以前想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就是吃饱了就行。不曾想,现在,吃都有点吃力。以前的人生活都是自给自足,不发生什么重大的自然灾害,但至少有吃有喝。现在呢?先说在外一个人生活,基本吃喝拉撒睡都是自己要解决,一天不挣钱感觉还行,两天三天.......一个月,根本没办法生活,房租,水电费,人情世故等等太多要花钱了,就算之前有攒下一些,对于生活的负担只是毛毛细雨,甚至有时都没钱回家,成年人在外的生活哪里都是要花钱的。如果不幸生病了,压力那是更加巨大。


疫情过后,我们剩下什么?还有报复性消费吗?


如果有一个家庭的,大部分都是买房买车了,分期付款。每个月房贷车贷都要交,开店的租金,还有生活上杂七杂八的费用,这是一个家,除了自己要花之外,孩子的抚养费用,培养费用,还有另一半的一些花费,还有其他多着呢。有一个家庭,生活压力是双重负担,有可能是一层加一层。有时喘不过气了,心情烦躁,啥都不想说,只想抽根烟或喝得醉醉的,放空一下,让自己暂时忘记这些。组成一个家庭后,双方面临的挑战是接踵而来的,许多东西都是要在一定的物质基础稳固下,再建立起其他的层次。多少事情是因为没有这个基础安稳导致了双方情感不愉快出现家庭矛盾。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双方都太尖锐,不懂得宽容,互相包容对方,放下情绪,去了解对方的想法。这就是感情里的磨合吧,两个人互相学习然后一起成长,所谓婚姻的保质期,其实就是两人在生活中一起探索相处之道,双方能相互包容,了解,就可以保鲜一些,如果四处碰壁,我行我素,那太累了,就维持不了多久。


疫情过后,我们剩下什么?还有报复性消费吗?


再说工作,生活的堡垒,对于普通人来说,今年的特殊性,赚钱是难上加难,投资滑铁卢,就业问题又严峻。疫情带来的不仅仅是病毒的侵害,也造成平常百姓的生活的进一步艰难性。都说旅游服务业重创,其实其他行业的创伤也是挺严重的。身边事例都可以见得,种植业这几年发展并不理想,种庄稼有时连本都没挣回来,还欠账。养殖,个体户疫情后发展都是缓慢的,甚至接不到活。


疫情过后,我们剩下什么?还有报复性消费吗?


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这是只有富裕的人才有的名词,手里钱都看不着了,有些钱还欠着没还,还会想着去逛街吃大餐旅游吗?只想着怎么赚钱度过这个艰难时期。让日子正常运转起来。普通人的消费是有,但报复性消费太吃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