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桓溫伐燕貽誤戰機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

桓溫第一次北伐,就因為貽誤戰機,功敗垂成,這次北伐失敗,東晉部隊損失數萬人,狠狠打擊了東晉王朝再次北伐的信心。打擊歸打擊,光復山河的夙願不能不管,雖然希望渺茫,將士們還需努力。對桓溫而言,他也明白伐秦失敗是自己戰略上發生了錯誤,下一次只要調整戰略,不信北伐不成功。所以,僅僅過了一年時間,大將軍桓溫就重整旗鼓,率兵北伐前燕。那一年,桓溫45歲,正值壯年。

東晉桓溫伐燕貽誤戰機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

晉穆帝永和12年,公元356年,在桓溫躊躇滿志準備北伐之時,一直在家裡翹首盼望被桓溫重新啟用的殷浩,最終因病死在了家中。在北伐前燕之前,桓溫還做了一件令朝中百官心驚肉跳的事情,那就是想把東晉王朝整個遷往舊都洛陽,桓溫為此上疏十多次,但是朝廷都置之不理,在以後的日子裡,桓溫繼續上疏,朝廷被桓溫的建議嚇壞了,因為在那個時候,桓溫達到權力頂峰,沒人敢違揹他的意志,但是這件事情最終還是無疾而終。

桓溫想要繼續北伐,就先要重新佈置兵力,任命官員,就讓督護高武駐守在魯陽,輔國將軍戴施屯據河上,整治水軍,待命以逼許昌和洛陽,桓溫自己則從江陵帶兵北進。在經過金城之時,桓溫看見了青年時代做琅邪內史之時,曾經種下的柳樹已經長到十圍粗,桓溫手扶蒼柳,慨然長嘆道:“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折條,泫然流涕。

東晉桓溫伐燕貽誤戰機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

東晉大軍順流北上,經過淮泗,便進入了前燕的地盤。桓溫同屬下一起登上了大船之上的平乘樓,遠眺中原,感嘆道:“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之罪也!”這個王夷甫,就是西晉吹牛大王王衍。王衍作為西晉王朝的尚書,掌管機要,卻耽於清談而不理朝務,最終造成了五胡亂華的可怕後果。

桓溫剛說完,就有人接過了話茬,為王衍等人辯解,這個人就是記事袁宏,袁宏說:“運有興廢,國有盛衰,這不一定是王衍等人的過錯。” 袁宏此言一出,桓溫大怒,惡狠狠對眾人說道:“當年劉表劉景升養了一頭牛,重達千斤,吃的糧食也是十倍於普通的牛,但是這頭牛吃得雖然多,負重遠行還不如一頭普通的瘦牛,魏武帝進入荊州,就將這頭牛殺掉讓戰士們分享了!”桓溫話音一落,在座的眾人嚇出了一身冷汗。桓溫這段話就是告誡袁宏及其不聽話的手下,請你們張大眼睛,別做那頭無用的笨牛,省得丟掉自己的卿卿性命。

東晉桓溫伐燕貽誤戰機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

當年的8月份,秋高氣爽,桓溫的大軍達到了伊水,也就是洛陽城外的伊水河。投降前燕的姚襄已經屯兵於伊水河北,他看見桓溫的大軍開拔到了洛陽,就將自己的精銳部隊隱藏在伊水河北邊的密林中,派遣了一名使者傳書給桓溫:“桓將軍親率王師北征,姚襄我奉身歸命,希望將軍你讓大軍稍稍退後,我一定拜服在道邊迎接你的到來。” 很明顯,姚襄這是在使用緩兵之計,桓溫當然不吃他這一套,立刻回信道:“我此來的目的,就是驅除韃虜,光復中原。想打仗你就率兵前來,想見我,我就在你附近,不要再派遣使者說一些不著邊際的廢話!”

姚襄一看桓溫不上當,只好擺開陣勢,迎接桓溫的挑戰,姚襄列陣,桓溫也列陣,兩軍就在伊水河邊擺開了陣勢,戰鼓一響,兩軍便捉對廝殺在了一起。桓溫身經百戰,作為總指揮,還親自披甲上陣,都督眾兵奮勇殺敵。沒多久,姚襄的部隊就招架不住了,鳴金一響,大部隊呼啦一下便落荒而逃,這一仗,姚襄那邊死亡數千人。

東晉桓溫伐燕貽誤戰機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

姚襄敗走,他的手下數千鐵騎也跟隨著逃命,這一逃就逃到了洛陽北面的邙山,過了邙山,姚襄率領殘兵繼續向西飛奔。姚襄估計對當地的百姓安撫有加,所以即使他吃了敗仗,老百姓們也拋妻棄子跟隨他繼續亡命天涯,人數竟然有五千人之多。那些來不及跟隨姚襄逃命的當地百姓,也四方打聽姚襄所在,只要得到一點信息,也是拖家帶口趕往姚襄處。

姚襄一敗,桓溫的軍中便開始謠傳姚平北已經受傷而死的消息,聽到這些傳言,那些被桓溫軍隊俘虜的許昌和洛陽等地的少女少婦,大媽大嬸,無不北望落淚。姚襄敗走,古都洛陽便重新回到了東晉王朝的懷抱。桓溫率軍進入了金墉城,隨後拜謁西晉諸位皇帝的陵墓,並且對那些殘壞的皇陵進行了修繕。然後桓溫就上表,讓鎮西將軍謝尚都督司州諸軍事,鎮守洛陽。在謝尚還未來到洛陽之前,桓溫就讓手下的大將潁川太守毛穆之、督護陳午、河南太守戴施帶領兩千名士兵鎮守洛陽,然後將三千戶人家遷徙到了江漢之間。這是桓溫第二次北伐,大敗姚襄,暫時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東晉桓溫伐燕貽誤戰機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

從公元356年至公元360年,整整四年的時間,東晉王朝都沒有做出北伐的舉動,直到前燕皇帝慕容儁駕崩,大司馬慕容恪開始輔政。在這個時候,東晉朝中就有大臣提出來,現在趁著前燕主幼,是否可以興兵北伐呢?不料一直想北伐的桓溫,這次卻提出了相反的意見:“慕容恪尚在,我們不能擅自亂動,否則恐遭不測!” 桓溫分析的很有道理,像冉閔那種猛人都不是慕容恪的對手,何況先天不足的東晉王朝。只要慕容恪在,前燕就在,慕容恪一死,前燕立刻滅亡。沒辦法,除了慕容恪,前燕後來的皇帝一個比一個孬種。

當然還有一個慕容霸,也不能小覷,可惜慕容儁對他多方排擠,一次又一次打壓,總想把他弄死,害得慕容霸整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比如,有一次慕容儁看見慕容霸不知什麼時候將門牙磕掉了一塊,就惡作劇為其改名慕容缺,再後來感覺慕容缺這個名字不好玩,又將其改名慕容垂。可憐一代梟雄、後燕開國皇帝慕容垂,就這樣一次又一次被人整,只好打落門牙暗吞血,韜光養晦,狠裝孫子,等待崛起的那一天。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彈指一揮間,7年的時間又過去。公元367年,東晉海西公太和2年,一直總攬朝綱、輔佐前燕帝國的大將慕容恪最終去世,前燕帝國失去了鎮國基石,迎來了它風雨飄搖的末世。那一年,大將軍桓溫剛剛度過他56歲的生日。

現在的桓溫已經今非昔比,七年間,東晉的皇帝從晉穆帝過渡到晉哀帝,再過渡到晉廢帝,也就是海西公司馬奕,而桓溫的大權一年比一年更厲害,現在他已經渡過了人生最輝煌的青春歲月,迎來了垂垂老年。

東晉桓溫伐燕貽誤戰機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

(前燕帝王圖:左起—慕容廆,慕容皝,慕容儁,慕容暐,前兩個是奠基人,慕容儁是第一位皇帝,國運傳兩代,便被前秦所滅)

老年的桓溫,專政朝綱、把持內外。在朝中,新的宰相苗子已經露頭,這個人就是後來的宰相謝安。謝安出山之時已經是47歲的高齡了。那麼桓溫在他56歲這一年,是否還有什麼特別的行動?答案是:有,那就是他念念不忘的北伐。桓溫之所以沒敢在這麼長的時間內北伐,就是害怕前燕的慕容恪,現在,慕容恪死了,那麼欺負一下前燕小兒,也是作為爺爺輩當仁不讓的責任和義務。兩年之後,海西公太和4年,已經58歲的桓溫精神抖擻地大舉進攻前燕。

大司馬桓溫就從兗州開始起兵,當時正是陰曆6月份,天氣炎熱,雖然雨季到來了,但是汴水由於多年戰亂沒人整治,以至於河水太淺,舟船難行。看到這種情況,大將郗超向桓溫建議暫時先不要伐燕,否則很可能無功而返,但是桓溫不聽。這個郗超就是太尉郗鑑的兒子。既然東晉的軍隊不習慣陸運糧草,那麼只好採用水運,所以桓溫就派遣毛寶的兒子冠軍將軍毛虎生帶兵挖河,生生地在鉅野那塊地方鑿出了一條河道,將汶水河和清水河聯通在了一起,然後,桓溫率領水軍從清水河進入黃河,戰艦糧船綿延數百里,聲勢浩大。

東晉桓溫伐燕貽誤戰機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

現在,郗超又來給桓溫上眼藥來了,他建議道:“從清水入河,難以通運,若敵人不和我們交鋒,加上運道絕斷,糧草不濟,劫掠敵人也無所得,那可就慘了。我的意見是舉大兵直搗鄴城,前燕的士兵百姓畏懼將軍你的威名,肯定會望風而逃,若能交戰,大功立刻可成,如果不能交戰,我們就守住鄴城,當地百姓盡歸我們所有,那麼易水之南都會落入我們的囊中,如果將軍你認為這個計策太過冒險,那麼我們可以採取一些稍微穩妥的辦法,那就是頓兵河、濟,控制漕運,等待糧草充足之後,明年夏天再次出兵,雖然晚了一年,但是這是必能成功的計策。望將軍你三思,如果這兩個計策都不採納,而是連軍北上,那麼一來進軍速度不快,二來撤軍速度也不快,前燕會趁著這個機會招兵買馬,嚴加防範,等到了秋冬,河道阻滯,將士們缺衣少食,一旦出事,將會大難臨頭!” 看完這段話,讓我們真正明白了什麼叫將才,這就叫將才!將問題分析地如此透徹,如此明朗,看來北伐前燕的勝利是命中註定了。可是別忙,這只是郗超的建議,桓溫可沒答應啊。

東晉桓溫伐燕貽誤戰機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

桓溫對郗超兩次建議都置若罔聞,從中我們又會悟出另一個道理:人老了,有的時候真是固執透頂啊!桓溫就派遣建威將軍檀玄進攻湖陸,立拔之,生擒前燕寧東將軍慕容忠,前燕一戰不利,燕主慕容暐就命令下邳王慕容歷作為征討大都督,率領兩萬軍隊同東晉軍隊大戰於黃墟,慕容歷大敗而歸,軍隊全軍覆沒,只有他一個人單騎逃出了生天。

慕容暐一看大事不好,趕緊派遣樂安王慕容臧統帥諸軍抵抗桓溫的進攻,結果依舊大敗而歸。前燕少了一個慕容恪,國內竟然連一個像樣的將軍都沒有,這種國家不亡等待何時?慕容暐嚇得驚慌失措,趕緊派遣散騎常侍李鳳求救於前秦。

其實,慕容暐現在不必那麼害怕,因為前燕還有一個能人未曾出場,他就是一直備受打壓的慕容垂。當年的7月份,桓溫屯兵武陽,前燕的兗州刺史孫元,率領族黨起兵響應桓溫,桓溫這次還是一路捷報,進攻到了前燕的枋頭,這是前燕的一處軍事重鎮。這下子,可將前燕文武百官嚇破了膽,感覺亡國的陰影正鋪天蓋地壓將下來。人人戰慄,個個失色,大家紛紛計劃,想棄掉都城,向北逃命。這個時候,一直默默無聞的慕容垂站了出來,說道:“臣請擊賊,如果不勝,大家再走不遲!” 慕容暐只好讓慕容垂代替慕容臧,當了南討大都督,率領范陽王慕容德等共計五萬軍馬抵抗桓溫。

東晉桓溫伐燕貽誤戰機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

燕主派遣的使者到前秦借兵,現在當皇帝的是苻堅大帝,他剛開始不想幫助前燕,認為這幫孫子只會坐山觀虎鬥,當年前秦差點亡國,前燕也不出手相救,現在國家大難臨頭了,就想起我前秦來了?堅決不派兵!王猛勸說道:“我們這次幫前燕,他們會感恩戴德,認為我們是朋友,不再對我們多加防備,況且打敗東晉,我們就可以騰出手來收拾前燕,一舉滅之,何樂而不為呢?”

苻堅誰的話都可以不聽,但是王猛的話肯定要聽,就答應出兵。當年的9月份,范陽王慕容德帶兵一萬、蘭臺侍御史劉當率兵五千共同駐守在石門,豫州刺史李邽率兵五千斷絕桓溫的糧道,慕容德派遣將軍慕容宙為前鋒,一戰就打敗晉兵,死者枕集。桓溫終於嚐到了不聽忠言的滋味,現在,勝利已經不再屬於桓溫了,因為他的軍隊接連敗仗,糧草也供應不上了,與此同時還傳來一個更加可怕的消息,前秦竟然也出兵來參戰了。

東晉桓溫伐燕貽誤戰機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

看到這種情況,桓溫一點繼續進攻的勇氣都沒了,馬上就將舟船燒燬,留下大批輜重,從陸道倉惶南逃。桓溫一路狂奔,鑿井取水,一直跑了七百餘里,前燕的諸位將軍都想追殺桓溫,但是被慕容垂攔住了,說道:“現在不能追擊,桓溫開始敗退惶恐,肯定嚴加防備,即使進攻他,也佔不了什麼便宜,我們只要緊隨其後,等他人馬麻痺之後,再一舉殲之!”

桓溫帶領軍隊沒命南奔,時間一長都人困馬乏,提防心全沒了,慕容垂看準機會,告訴那些躍躍欲試的將軍們:趕緊下手吧!前燕部隊快馬加鞭,緊追其後,前燕范陽王慕容德這次終於等到復仇的機會了,就帶領八千士兵埋伏於襄邑城外的峽谷之中,等到桓溫敗軍一到,慕容德和慕容垂前後夾擊,將桓溫殺了個人仰馬翻,東晉部隊慘被斬首3萬級,3萬顆血淋淋的腦袋堆滿山谷,3萬名有家有業的士兵就戰死在山谷之中,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這還沒完,桓溫好不容易逃出了生天,結果又被前秦大將苟池大敗於譙城,戰士們又死亡上萬人。

這就是桓溫二次伐燕帶來的可怕後果,這一戰,令威名在外的桓溫名聲大損,也讓東晉元氣大傷。東晉從此之後直到滅亡,再也沒有能力北上興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