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年人的奔潰裡,突然發現“愛能戰勝一切”可以被數據支持

請加關注:NANA的藍色星球


第三次讀完了《Triumphs of Experience》(中文版譯名《那些比拼命努力更重要的事》)。在人到中年的崩潰裡,沒有第二本能給我這樣的支持,讓林青霞每堂課飛臺灣去聽的蔣勳讀紅樓夢也沒有。


先來看兩段故事——


母親出身權貴,父親是第六代哈佛校友,童年時期,父親在丹佛市一所預科學校就任校長。他幾乎是所有受研究對象中最具智力天分的人,在心理健全度上也得到了A。

從30歲到37歲,他只和一個女人交往過,這個女人是個酒鬼。42歲他才終於結婚,他的妻子有一個高中舊情人。

他念大學時夢想是當一名汽車工程師,但自從他在丹佛市一家暖衛公司的一份低薪工作開始,他就再也沒有晉升過。

以上來自受研究對象,藍領工人阿爾傑農的真實人生。


以下來自受研究對象,醫生卡米爾的真實人生。

他的父母屬於上層階級,但是兩人在社交方面都相當孤立,並且性格多疑、幾近病態。還是學生的他採取了一種下意識的生存策略——頻繁地去學校醫務室看醫生,以至於在他大三時,一個一貫溫和的醫務室醫生都不耐煩地對他惡語相向。

從醫院畢業後,剛剛成為醫師的他還試圖自殺過。30歲時,他不喜歡那些特麻煩的病人,但40歲時他卻習慣了照顧病人。77歲時,在工作上比他年輕30歲的人都甘拜下風。

80歲時他為自己辦了場便餐生日會,300個教堂裡的朋友都前來為他慶賀。


在我們的人生中,是什麼讓我們保持健康和幸福?


1938年,當我們這個世界的醫學研究還主要關注於病理,我們對於人類一生髮展過程的認識主要還是基於直覺思維而非理性研究時,一項被成為“格蘭特研究”的前瞻性縱向研究開始嘗試著去了解人的最佳健康狀態和最佳潛能,以及增長這種狀態和潛能的條件。


在成年人的奔潰裡,突然發現“愛能戰勝一切”可以被數據支持


75年數據記錄,2000多個真實人生。


研究選取了268名哈佛本科生,身體健康,條件優越。


每隔2年,這批人會接到調查問卷。


每隔5年,會有專業的醫師評估他們的身心健康指標。


每隔5-10年,研究者還會親自拜訪,通過面談採訪,更深入地瞭解他們目前的親密關係、事業收入、人生滿意度,以及他們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是否適應良好。


1970年起,哈佛另一項以人的生命週期為研究對象的前瞻性縱向研究——格魯克研究中的一個實驗組開始與格蘭特研究統一管理,成為格蘭特研究一部分。格魯克研究對象是來自波士頓貧民區的456名青少年。


格蘭特研究後來還引入了斯坦福大學特曼女性實驗組數據:1500名天資聰穎的女性成長數據。


至此互相參照的數據達到2000多組。


項目能持續如此之久,連哈佛自己都深感意外。格蘭特研究至今已誕生了4位項目負責人,每隔一段時間,負責人就會將追訪的資料整理成書籍。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便是2012年由第三代項目負責人喬治•維蘭特所著的《Triumphs of Experience》(中文版譯名《那些比拼命努力更重要的事》)。


2012年,是格蘭特研究持續進展的第75年。


喬治•維蘭特,哈佛大學教授,醫學博士,心理分析學家,精神病學家,成人發展研究的先驅之一,主持格蘭特研究課題達35年。


在成年人的奔潰裡,突然發現“愛能戰勝一切”可以被數據支持


中文版譯名很毀質感,因為這個譯名這本書曾躺在我的kindle裡很久沒被臨幸。封面圖也有點操蛋。喜歡英文原著的封面,可惜沒有找到清晰版。微信題圖還是用了模糊的原版封面。



21歲之後,人類會經歷怎樣的發展變化?性格會不會宿命般的定型?


皮亞傑(1896~1980)和斯伯克(1903~1998)之後,關於人類在21歲之前成長規律的研究,在圖書館裡有了很多相關著作。我們打開親子公眾號,幾乎每一篇高點擊量推文都建立在內化了兒童成長規律的基礎上。


但21歲之後,人類會經歷怎樣的發展變化?


一腳跨入大學,就立地成人了?


每每看到“中國留學生斯坦福大學自殺身亡”、“高校博士墜樓”的新聞,我就有種劫後餘生的噓嘆。


自在滬工作,多少老家的小朋友們大學畢業來求教在滬生存經驗,沒見到有留下發展的。家裡父母在小城市裡也算有頭有臉有門路,在上海,哪一刻不是自己砥礪前行。


幸運找到喜愛的工作,3年後的發展在哪裡?兢兢業業,知根知底的另一半在哪裡?好容易有人相伴,安家落戶從何開始?喜迎麟兒,3年後發現沒辦法在附近放心的幼兒園入讀……


即便自己跌跌撞撞算幸運,中年危機迎面而來,深感如不能跨越,倒不如那些回老家而今房產數套的小朋友們。


母親常說,人幾十劫活到老。這些劫,成年人是如何過去的?


成年了,還會繼續成長麼,如果已30歲、40歲、50歲、60歲……


《那些比拼命努力更重要的事》出版時,受研究對象們健在的,多已步入90歲。這本書跨越了2000多個人18歲後的人生。


心理學界有一位叫埃裡克森的大師,定義了“成年人發展階段”。但他那個年代,並沒有足夠的臨床資料。


“如果沒有經驗作為理論支撐,我們能得到的不是知識,而是更多的理論和推測。”作者喬治•維蘭特認為。


《那些比拼命努力更重要的事》整本書通過75年的數據和故事(研究對象的人生記錄)相結合的方式解釋研究成果。


1967年,當時喬治•維蘭特23歲而研究對象們快50歲了,與受研究對象的早期接觸一度讓他以為他們的性格在30歲便已定型。然而“在實時觀察這些受研究對象的變化後”,他很快意識到錯了。


“人們確實會不斷成長。”“現在我與朋友們討論的話題已經不再是人類的性格是否會在成年時期發生變化,而是如何才能最好地測量這些變化。”


“以及一個人在生命開始與結束時的樣子會如何不同。”“也就是說,我在思考人們成長的模式並且希望格蘭特研究有助於構建一個更好的成長模式。”


心理學與雞湯的本質區別

1,具備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理論體系;

2,可重複驗證;

3,針對的是可解決的、明確具體的問題。


它是可應用、可實操於生活的科學,它不是信仰但以信仰為前進的力量。


格蘭特研究,用科學的手法,讓我們看到人生最佳健康狀況的“可能性”。


關於“可能性”,作者引用了塞繆爾·約翰遜對於小狗用後腿走路現象的一句著名評價:“並不是說它們用後腿走路走得很好,真正讓人驚訝的是它們竟然也可以這樣走。”


作者用了整整一章,去說明研究對象的選擇,是從現實考慮排除了哪些隨著時間發展對“可能性”會形成障礙的因素,包括如若選擇女性做研究對象在那個時代可能有怎麼樣的後續天然瓶頸等。


“我們必須儘可能提高實驗成功的概率。”


實際上這群受研究對象後來的發展好到什麼程度呢?

268名哈佛本科生中,數名國會議員在內,華盛頓郵報前主編在內,諾貝爾獎得主在內,傳說還有一位是肯尼迪總統,雖然作者在書中沒有承認。數據顯示,“大多數受研究對象之後的發展都很好,都比自己的父輩要更有成就。”


同時,在受研究對象許可情況下,書中也公開了發展沒有那麼好的一些數據:遭受童年悲慘持久詛咒的建築家、從未真正長大的教授、貴族出身終身落於藍領的工人、拒不承認酗酒問題造成的破壞力的經濟學教授、酗酒的貴族律師等。


他們經歷了大蕭條時代、二戰、經濟復甦、金融海嘯……他們結婚、離婚、升職、當選、失敗、東山再起、一蹶不振。有人順利退休安度晚年,有人自毀健康早早夭亡。


套用一句俗話,是什麼讓這批21歲還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人,跑出瞭如此不同的人生?


經受住了75年時間考驗的“成年人發展”信念


歷時75年的格蘭特研究表明:幸福有兩個條件。一個是愛,另一個是找到一種不排斥愛的處世方式。



書中反覆提到的三條研究發現

一,溫暖的童年是一項極為重要的預測指標,而糟糕的童年不是。

二,在成年生活中,決定我們是否快樂和成功的是愛(或者用理論術語來表達叫作依戀。)

三,無意識適應這一“防禦機制”是決定成年人是否成功和快樂的第二大因素。


在成年生活中,決定我們是否快樂和成功的是“愛”??!!

是不是很抽象?我們來看喬治•維蘭特是怎麼讓我們相信他寫的是科學結論而不是雞湯的。


首先是真實的人生,那些受研究對象一生的故事。


狄倫·布萊特。父親是情緒不穩定的酒鬼,很少在家,狄倫看著自己父母的婚姻被打架毀掉。早年他嘗試到(在角色中)代替他父親地位的勝利與危險。


一生征服恐懼,當離開母親後,他成了蠻勇的準流氓。作為年輕人,他比研究中的其他人遭遇過更多的腦震盪。


(在高中)他是一個叛逆的、拿D的學生,曾經幾乎要被勸退。然而,他的校長認為布萊特的信念“充滿生氣和熱情”。


隨著時間推移,他的優勢變得越來越優雅,18歲以後,他開始關注學習他所謂的“有擔當的冒險的事情”,此後也沒有繼續受傷了。


他一路經歷高中三年足球前鋒、競爭力超群的大學摔跤手、為了血性避開網球雙打享受一個人比賽。大學畢業後,他對網球和摔跤的熱愛變成了對詩歌的同樣熱情的愛,他以最高的分數從耶魯大學研究生畢業。


布萊特35歲的時候,他的妻子離開了他,同時,他意識到他的獎學金雖然足夠讓他在普林斯頓拿到終身職位,但是不會讓他獲得國家級榮譽。這是一個關鍵時期,他經歷過兩次失敗,曾將自己沉浸在酒精及不負責任的風流韻事中、房車比賽中——退回青少年時期。


但他很快將短暫的不良行為轉換為更能讓人接受的,富有生產力的追求刺激當中。他與一位好朋友在愛琴海蛙潛,並對早年研究的詩歌《奧德賽》有了新的發現。


後來他再次進入親密關係,與一位優秀同事、終身的朋友再婚。他從學術競爭中抽離出來,並且投身到其他活動中,使得他能夠以最小的風險掌握危險,並且同時,帶著真正的興奮來麻痺他的悲傷。


他沒有一直將自己的煩惱放在酒精中消解,或者抓住機會進行自我毀滅,或者像斯嘉麗那樣用模糊不清的否定口頭禪,“我明天再去想這件事。”


特別喜歡作者這段帶著自己價值觀的解讀:他的昇華能力使得他能夠改變生命的期限。他繼續駕駛這輛馬車,控制自己初期的酗酒行為。他能感受到自己的情感,並且用興奮、笑聲和與人交往來軟化自己的情感。


如果問他是否看過精神病醫生,他會談到他的第二任妻子和他最好的朋友:“與他們的陪伴相比,專業的精神病援助會顯得蒼白無力。”


和藝術一樣,愛是一種創造的行為,但是作為一種治療情感痛苦的良藥,愛比藝術的作用要大得多。


我也很喜歡布萊特的結局:18年的重度飲酒和45年一天兩袋煙的習慣使他得了肺癌。但是類似萬寶路香菸盒上的男人一樣,他死的時候也穿著鞋子。


自始自終,他沒有逃避強烈的情感,感受著它,並用盡全力駕馭著生命的馬車,控制不良行為,創造性地用更能讓人接受的,富有生產力的方式追求刺激,就像一個真正的牛仔。


查爾斯·博特賴特。

50多歲時婚姻看上去一片狼藉,職場“看上去一事無成”。由於他的身上“乏善可陳”,相關文件“看起來單調沉悶”,作者直到自己75歲才第一次真正研究他,原因是另一位研究人員向他指出:查爾斯是所有人中智慧程度最高的人。


查爾斯·博特賴特來自新英格蘭的學術家庭。20世紀20年代前,父母是大學老師,後來爸爸成了股票經紀,媽媽成為積極參與公益社會服務工作的家庭主婦。查爾斯一生享受家庭溫暖、充滿愛、緊密結合的大家庭關係。


當他是小孩的時候,媽媽會打他,會把他關在大壁櫥裡以示懲罰。當她回來的時候,發現他“處於完全滿足的狀態而且總是能夠找到東西玩。”


樂觀往往是好事而不是壞事,作者如是說。


在19歲的時候,查爾斯談到他的父親說:“我們幾乎什麼事情都一起做”,談到他的家庭的時候,他說“我們一起生活得很美滿。”其實在他15歲到35歲間,父親一直受躁鬱症折磨,變成了一個很難相處甚至愛挑剔的人。在父親生病期間,他也一直心懷感激,關懷備至。父親臨終前曾問他:“我不明白你為什麼一直對我這麼好。”查爾斯的回答是,他(父親)對我很好,對我和我做的一切都很感興趣,他想成為一個好人,而他確實做到了。


查爾斯積極參與創立了一家木材合作社、一家農村合作社、一家雞蛋合作社還有一所中心高中。他業餘做新聞記者、送牛奶的投遞員、木匠、油漆匠、汽車加油站會計和為牛做人工授精這些職業掙外快。研究人員描述他的人生“一直很難確立一個職業”,但是仍認為他是格蘭特研究中“最穩定和成功的人士”之一。


他貌似太難從一群哈佛畢業生中脫穎而出了,然而他的“人生贏家十項指標”總分達7分!


作者繼續寫道,“現在我明白社區建設本身也是一項事業——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事業。但是當我在30多歲開始格蘭特研究的時候我太陷於關於自我職業定位的‘自私’角度去理解查爾斯。”


“很明顯他並不把他的工作當成是一個事業,而當我不再無視他的樂觀時,就意識到,無論他從事任何工作,他都在其中尋找到了意義和成功。”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查爾斯確定的事業其實是照顧比他自己更需要照顧的人。”


查爾斯的婚姻也是一個相似的故事。22歲結婚,婚姻持續了30年,他在50多歲之前一直覺得自己的婚姻是幸福的。50多歲時妻子愛上了一個老朋友,還決定離開,他在寫信給格蘭特研究時覺得自己是個廢物。他寫道,“我並不是有多麼愛她,這對於她特別殘酷。”30年後,作者終於明白,查爾斯當時一直盡其所能地愛他的妻子。即使處於離婚的痛苦之中,他也能感同身受而不是去指責。研究人員很晚才知曉在最後的5年裡,他的妻子一直在酗酒以至於喪失工作能力,但查爾斯在他70多歲之前一直沒有揭穿這個事實。


在他50歲的時候,查爾斯將謹慎拋之腦後,借了一些錢去尋夢,買了一個造船廠。71歲時,和再婚的妻子捐獻了很多給福利事業,84歲的時候仍然每週工作28個小時,“竭力推進非營利性事業”。85歲的時候,他認為他最具有創造性的活動就是“激發人們去看待一個問題的所有方面”。這被作者定義為“智慧的一個標誌”。


89歲時他把志願工作縮減到每週3個小時,花更多時間陪他的孫子孫女,去拜訪因病弱困在房間裡和垂死的老朋友。


90歲的時候,查爾斯的生命依然十分鮮活。


完整性的任務不是將過去付之一炬,而是盡力接受現實,在死亡面前仍然保持生命的意義。


看到這裡,你一定明白,這裡的“愛”並不一定要是年幼時候收到的關愛或者是男女之間的愛。


“愛的表現方式——上帝、護士、子女、善意的旁人等等——對每個人來說是不同的,但任何形式的愛都充滿力量。”


書中一共公開了24位受研究對象的真實人生,並輔以對照研究標準進行分析。其中就有“人生贏家”這個可以跨時代、跨國界的標準。


怎麼定義人生贏家?


關於本書,《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曾評價:關於人生中“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要讓21世紀的華爾街精英相信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愛,那可不太可能。


作者的興趣由此被激發。他後來想到,儘管人們可能會爭論400米賽跑和調高相比哪個更難一點,但幾乎所有人都同意,在“十項全能”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的一定是非常優秀的運動員。所以他設計了一套“人生贏家十項指標”。



人生贏家十項指標

一、60歲之前入選《美國名人錄》;

二、收入在受研究對象中排名前25%;

三、心理壓力較小;

四、自65歲起,在工作、情感和業餘愛好方面收穫成功和幸福感;

五、75歲時保持主觀上的健康狀態(75歲時仍然保持身體的活躍狀態);

六、80歲時在主、客觀均保持身體、精神上的健康狀態;

七、完成埃裡克森理論模型中傳承階段的任務;

八、在60歲到75歲之間能夠保持除了妻子和子女之外的社會聯繫;

九、在60歲到85歲之間擁有幸福的婚姻;

十、在60歲到75歲之間與子女保持親密關係。


劃重點:如果你符合所有的條件,但是在85歲之前去世了,也不能算是人生贏家。


儘管“十項指標”是2009年才設計出來的,關於這“十項指標”的數據卻是很早之前就收集起來的。“十項指標”參考了這70多年間的所有記錄。


此外作者還選取了17個預測變量:10個先天條件方面的變量,3個社會經濟方面的變量,4個人際關係方面的變量。


研究人員驗證了17個預測變量與成功之間的關係,後發現:


10個先天條件變量和3個社會經濟變量與成功關係不大。然而,人際關係方面的4個變量對成功起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每個變量都至少可以預測“十項指標”當中的6項,4個變量合起來對整個“十項指標”都有重要意義。


舉些栗子:


比如,就所得最高收入來說,智商110~115的受研究對象與智商150以上的受研究對象沒有顯著差別;


體育型(肌肉型)體質的受研究對象與瘦型體質和胖型體質受研究對象沒有顯著差別;


來自藍領階層家庭的受研究對象與來自上層階級的受研究對象也沒有顯著差別。


另一方面,年少時與兄弟姐妹關係良好的受研究對象平均工資比那些與兄弟姐們關係不好或者根本就沒有兄弟姐妹的受研究對象高出51000美元;


來自溫馨家庭的受研究對象平均工資比來自不和睦家庭的受研究對象高出66000美元;


受到母親關愛的受研究對象平均工資比沒有受到母親關愛的受研究對象高出87000美元;


在親密關係方面得分最高的58名受研究對象入選《美國名人錄》的可能性比一般受研究對象要高3倍;


研究結果還顯示,二戰結束後退伍時,受研究對象的軍銜與他們的體格、父母的階層、自身的耐力甚至智力都沒有多大關係。真正與軍銜有關係的是童年時溫馨的家庭環境以及他們與母親、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


在27名童年最溫馨的受研究對象當中,24名都至少當上了中尉,有4名當上少校。相比之下,在30名童年最悽慘的受研究對象當中,有13個人連中尉都沒有當上,而且沒有一個當上少校。


2018年10月31日第一次讀完,我寬恕了自己的防禦本能


我的肩膀常年有“內扣”的問題,努力練過體型,常年自我提醒,走過每個反光物都會本能地挺直打開一下身體,並沒有改善。


現在明白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姿態——追求社會正確性的“自我”,對感性“本我”的保護——壓抑姿態,一種典型的防禦機制。


對於“防禦機制”研究成果的公開,佔據了書中的第二大篇幅。


“要是沒有這項對現實生活的長期研究,成人世界防禦會被當作失敗的心理性形而上學,其重要性也不好廣為人知。”


“膿、咳嗽和發燒顯然讓人不快,有時會給人帶來危險。但是他們也可以救命;正是這些表面病態的對生理應激做出反應的體內平衡機制在很多情況下會使我們生存。”


“防禦機制能通過對普通心理過程特定的破壞機制進行治癒。”


“防禦提供了心理的暫停時期,缺少這樣的暫停,個體會變得極其焦慮和沮喪。”


“對於使用者,防禦三隱形的(本能不自覺的);對於觀察者,防禦經常以奇怪的舉止出現。”


而我身上的典型防禦機制——壓抑,只屬於“中間防禦等級”,“中間防禦等級”從5歲直到死亡的所有人都很普遍。


嗯,原來我沒有那麼失敗。


1925年,現代美國精神病學創始人、格蘭特研究早期顧問阿道夫·梅爾認為,沒有心理疾病,只有應對壓力的特有反應。


2019年10月13日第二次讀完,不禁在朋友圈發:特別特別有歸屬感的一本書!


即便翻一翻24個受研究對象人生故事,也是莫大的安慰。更何況書中還有研究人員75年對“成人發展”的持續觀察和記錄,40年主持研究的作者晚年著書時的獨特心得和智慧洞察。


在成年人的奔潰裡,突然發現“愛能戰勝一切”可以被數據支持


每當我在焦慮地尋找答案時,這本書並沒有馬上給出一個快餐式的滿足。


書中各處灑落的研究成果、人生故事、智慧洞察會接納我的焦慮和焦慮背後的各種情緒,而後放鬆、而後帶入思考、找回態度,重新啟程。


“近年來的格蘭特研究表明,我們老年時的生活質量是之前所有愛的經歷的總和。因此,我們不能浪費其中任何一段。“事情在真正結束以前,都不算結束”。

——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