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房子真的降到普通人可以接受的二三十萬一套嗎?

用戶8084447381977


假設未來10年,每年的M2都是8%,那麼十年後的二三十萬貼現到現在就是9.3萬-13.9萬。

一般情況下,除了現在繁華未來鬼城的區域,如今10來萬能買什麼樣的房子,未來十年後還是這樣的房子。

非常極端的情況下,比如出現上世紀90年代的經濟崩盤,日本房屋均價下跌64%左右;97年亞洲金融危機,香港房價崩盤70%;未來的二三十萬大抵可以買到現在價格100萬左右的房。

(日本房價走勢)

(香港房價走勢)

那這種可能性大嗎?

我認為房價出現這種極端崩盤的可能性比較小。我更傾向於認為在一個高度管控的地區,房價主要是所有人博弈的結果。

有了日本的前車之鑑,如果房價崩盤,任何國家都承擔不起這樣的經濟後果,金融機構房屋貸款大面積違約,有房階級的利益訴求,與房地產相關的所有產業,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所有消費企業,甚至包括絕大多數的強週期的行業,都會成為政府不得不出手的理由。

只要政府具備扭轉局勢的能力,不管是降低土地供應,還是停止開發商再建設,直接熔斷二手房交易市場,甚至是開直升機撒錢,只會怎麼OK怎麼來。

歷史早就無數次的證明,自由經濟主義學說根本行不通,一旦經濟進入向下的通縮螺旋,在反射理論的引導下,經濟差會導致消費差,消費萎靡進一步導致企業倒閉,企業的大面積倒閉致使全國失業率攀升,失業率的飆升又使國民更加捂緊口袋,如此往復,無窮無盡。

樓市不像股票,不僅僅是資產價格漲跌這麼簡單,它對應的不是閒餘資產,背後是一個一個家庭的負債,香港當年房價下跌,經濟崩盤,致使煤氣自殺流行起來,那真的是要死人的,這也是“帶血籌碼”的由來。

十次危機,九次地產,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們出現極端的情況非常小,正常是未來二三十萬的房子只能買現在十來萬的房。


小白讀財經


2002年,我當時遇到老宅動遷,我們家選擇的是貨幣化安置,當時我去看了一下上海的房價,二室一廳在22-36萬之間,當時上海的房價非常合理,沒有泡沫。現在有網友要問了,我們能否再回到十幾年前的房價嗎?

對此,我們認為,在房地產去投機化後,決定房價能否再跌回之前的位置取決於兩點:一是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否逐年增長。十多年前,月薪有一萬的人聽得起非常罕見,現在一二線城市裡面開始增多。收入水平的提高,預示了居民的購房能力的增強,再要讓房價回到十多年前初期啟動時的水平顯然不現實。

事實上,我們每天早上吃的肉包包都要二元錢一個,而十年前也就是七毛八毛錢,所以房價即使要跌也不太可能再跌回過去,因為物價在漲、人們的收入水平也在上漲。我們所希望看到的是,房地產去泡沫,迴歸居住屬性,在這種情況下,房價要與當地人的收入和物價掛鉤,別房價炒上了天,遠遠脫離當地人的實際購房能力。

二是,取決於銀行的槓桿率水平。目前銀行對首套房貸堅持是三成首付,對二套房貸利率是六成首付,而且還能最高貸三十年,這樣的金融槓桿率也不算低。北京商住房價格快速跌去50%就是不讓再加槓桿了,購買商住房都要現金支付。如果購房的高槓杆還存在,那麼房價跌去六七成可能性很大。現在房價能夠一直堅持著,還不是高槓杆率沒有去除乾淨?

目前我們的政府的意圖很明顯,希望通過房地產調控政策,將高房價穩住,別大起大落,然後去投機化後,房價會穩中有降,每年跌去個15%,同時居民收入也會每年逐步增加,一邊是房價緩步下調,另一邊是收入逐步增加,通過五六年的時間把房地產泡沫給消除掉。所以再回到過去的二三十萬的房價不可能,但是逐步去投機化,迴歸居住屬性,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執著財經


這種事情永遠不可能發生,不要聽信這些不負責任的言論。現在全國平均來算大概也有八千每平,面積平均每套85平,那麼平均單套房屋價值大約在70萬,如果每套價格變成二三十萬,意味著跌幅大約在70%左右,相當於每套房屋跌掉四十萬,1億套房屋就等於蒸發四十萬億。

四十萬億是什麼概念?為了避免幾十億美金關稅問題,為了把損失降到最低,我國尚且要做出巨大努力與老美周旋,僅二級市場的影響就對股市造成了巨大沖擊,局勢最緊張那幾天,美股與A股合計蒸發數萬億。這就是宏觀經濟收到負面影響時所產生的連鎖反應。

所以如果房地產市場憑空蒸發幾十萬億,後果能想象嗎?這恐怕不僅僅會把我國拖入經濟危機,甚至全球可能都會面臨一場金融海嘯。原因很簡單,因為現在有房族遠遠多於無房族,有房貸的人遠遠多於沒房貸的人,所以即使你的房子變成一文不值,你欠銀行的錢也一分不能少,可是如果房地產市場出現如此巨大的危機,銀行會重新評估你的房產估值,如果銀行認為你的房子貶值風險已經超出紅線,還會對你的償還能力也做出重新評估,試想個人房產都如此行情,那些企業和各類公司明顯的房產與業績會受到多大的衝擊?企業遭遇危機,即使不倒閉不裁員,降薪也是肯定的,那麼當你的收入難以償還貸款,並且房產業無法實現二次抵押貸款去補救的話,你的房子會被銀行拍賣,但如此地產危機直轄,房產必然已經無人接盤,那麼銀行就會出現大量的欠貸和壞賬導致運營出現問題,從而影響向企業和項目放貸,整個市場的經濟壓力和金融秩序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如此巨大的惡劣影響和負面情緒產生,對個人、對企業、對國家都沒任何好處,對房奴更是晴天霹靂,千萬別天真的以為房價暴跌就是進場的機會,到那種情況下,買不起房的會更買不起房,因為屆時經濟會因房地產市場的暴跌而陷入危機,底層收入者被裁員或者降薪的風險係數最大,而且這種情況下銀行追貸都難,幾乎不可能再給風口浪尖的房貸放款。即使你不需要貸款,可以直接二三十萬全款買,但是那種暴跌行情外加經濟危機的條件之下,想買房的一定認為價格新低後還會有新低,一定要把便宜佔盡的心態將會充分體現。

當然這種地產業造成的系統性危機僅僅是一種假設而已,這種情況小到個人,大到世界都沒有任何好處的事情,所以這種事情是不會允許它發生的。現在對房地產行業和經濟環境最好的方式,就是讓房價橫盤或者慢慢擠泡沫,長年累月隨著收入增長,收支比會逐步趨於健康,屆時剛需族購房壓力會以更健康的方式減小,社會經濟也會更健康的發展。


子夜的風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整體房價平穩運行,熱點城市繼續降溫

2017年可謂是樓市調控大年,在密集出臺的限購限貸、限價限售調控政策後,一線城市及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房價終於開始慢慢降溫,過快上漲勢頭得到抑制。

根據國家統計局24日發佈的2018年1月份全國房價數據可以看出,15個熱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繼續保持穩定,北上深同比下跌,僅廈門、濟南、武漢、廣州四城同比上漲。

15個熱點城市無論從環比數據還是同比數據來看,漲跌幅都不是很大,整體房價趨於平穩;部分熱點城市前期調控效果仍在發酵,繼續降溫成為主基調。

調控不會松,2018年將是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的一年

2月16日新華社發表了題為《“房住不炒”讓房價漸回理性》的文章,就2018年樓市調控發文,文中表示房價控制並非這輪調控的終極目標,2018樓市將繼續從緊調控!

新華社開年發文,日光盤、地王熱等樓市高燒現象逐漸退幕,在“房住不炒”指揮棒下,房價逐漸迴歸理性。

歷時一年半的調控最直觀的效果就是我們看到的一二線房價降溫,與此同時,伴隨熱點城市的降溫,三四線樓市開始崛起。

從目前看,調控仍然沒有鬆動的跡象,房價控制並不是此輪調控的終極目標。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明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可見2018年樓市調控還將繼續,在多種精細化調控手段下,房價穩定波動將成為常態,大起大落是小概率事件。

買房並不是解決住房問題的唯一途徑,房價也不會降到人人都買得起的地步

房價上漲有其自身邏輯性,一線城市四五萬一平的均價不是憑空冒出來的,房價是一個一個城市綜合競爭力、人均收入、物價水平等的綜合反映,也許許多人的工資都跑不贏房價上漲的速度,但如果一旦房價暴跌,人人均可買房,將會引發一系列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無論是市場自我修正還是宏觀調控的大手,都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

正如住建部所言,房價控制並非此輪調控的終極目標,調控不是為了讓房價回到二三十萬一套,讓人人皆可買房。解決住房問題的手段,除了增加商品房供應,完善租賃住房也是重要手段。

事實上廣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經開始租房租賃試點工作,2018年住建部將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兩到三年租賃住房市場將迎來新的發展。

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買不起房同樣也能擁有高品質的生活。租好房,就上嗨住APP,海量真房源,助力城市安居夢。


嗨住租房


我做地產行業,我從中肯的角度回答吧。

第一,人民幣的貶值大家公見的,這個都能理解,3年前的100和今年的100不能同日而語,並且中國持有太多外國國債,基本都以美金做標準,美金持續貶值,中國為了國債不貶值,也只有印刷鈔票一直印錢,很直觀的感覺,以前取錢都是很多舊錢,現在取錢很多都是新錢,並且基本都是連號的,這個也應該深有體會,人民幣購買能力持續走低,這個沒辦法。

第二,政府拍地價格居高不下,這個多看財經新聞或者地產新聞的朋友應該瞭解,動不動上萬的地,開發商通過競標高價拿到手裡,然後各種營銷,引進建築隊,疏通政府關係等,不需要錢嗎?並且現在拿地,必須有附帶條件,比如讓你順便一起修路,或者修個什麼公共設施等等,都是需要錢的,開發商不是傻逼,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還是落在消費者頭上,政府一遍控制房價,一邊高價賣地,著實讓人看不明白。

第三,物價的上漲,舉個例子,以前一匹磚可能2毛錢,現在需要8毛錢,以前磚廠很多,現在政府拆了不少,並且遠離建築地,運輸成本和自己本身價值,自然也算在消費者頭上,比如塑料價格上漲30%,水泥上漲17%等等,還有就是工人工資,以前可能5000就可以,現在沒有1萬,木工和鋼筋工根本沒人做。

第四,地越來越少,我拿成都舉例子,近幾年成都發展得很好,發展的越好,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外人人員,有更多的外來人員,這個城市就會發展得更好,這就形成了死循環,年輕人都會往好的地方走,這個毋庸置疑,讓你現在回老家拿1300的工資你肯定不幹,這是事實。那來了那麼多人,總有人要買房,本來這個城市夠100人住,現在來了1000人,自然好的地方價高者得,低價只能往外面走,但是等人更多了,外面也長起來了,那就往更外面走,這又是一個死循環,但是中心位置只有那麼一點,價格自然下不來。

綜上所述,房價降不下來了的。

那你又覺得真的漲了嗎?也不盡然,比如2008年2環邊上買房需要4000一個平方,但是那個時候人們一個月工資又是多少呢?再有就是利息,比如總價60萬的房子,連本帶利息需要還80萬左右,也就是說需要房價增值30%才能保證不虧,然而又會涉及到上面說的人民幣貶值,比如貸款20年,10年之前月供2000,和現在月供2000概念又不一樣了。所以房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買房總歸是不虧的。我反過來問你,現在放假降下來了,你真的會買嗎?我看不一定的。

大家可以一起討論討論,也可以加我v信瞭解關於房地產更多諮詢。v號CEL1257


七零八落15486347


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和我一樣,一面狠狠痛罵房價漲得讓老百姓承受不起,一方面又特別害怕房價真的下跌。當自己有剛性需求買房的時候,如今的高房價讓人望而卻步,或者要搭上兩代人的所有積蓄,或者要揹負長達二三十年的還款壓力。但如果說房價真的要降了,因為中國的絕大多數人都有房,或者年輕人的父母也有房,又非常害怕房價下跌造成自家的房子不值錢,這樣的話就相當於普通家庭最大的財產消失。

老百姓必須理性對待房價,客觀分析房價。首先要說當前的房價確實高於普通老百姓的負擔能力,對比國際發達國家收入、房價比,我們國家的負擔率是最高的,所以說中國當前的房價肯定是過高的。


當前國家出臺了非常多的房價調控政策,但要說房價會大幅降低我卻是萬萬不能苟同的。特別是說未來十年房價降到二三十萬,我覺得是萬萬不可能的。

一方面國家調控房價(包括限購、廉租房、公租房、保障房)只是為了讓房價處在合理區間,並不想讓房價大幅下跌。如果放假真的大跌會導致地方政府財政出現巨大問題,國家肯定不願意看到。再者如果房價大幅下跌會導致貸款買房者出現大量的棄房而不還款,給銀行造成貸款回收問題,甚至直接會造成整個國家的經濟崩潰。

另一方面雖然當前生育率持續下降,而且今後出生的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有房子,從主觀上分析房子會出現過剩。但中國人一方面有買房保障的習慣,新婚時還有住新房的習俗,就算是老人的房子留給了孩子,孩子也不會居住,還會再購買一套房子。加之中國的房子老舊比例較高,年輕人也不願意在老舊房屋中居住,老房子空置率或者拆除率就會提升,年輕人得到了補償款,為了更好的生活環境必定再去購買新房。

再一方面隨著國家的持續強盛,人民的生活必定越來越好,購買力還會持續提升,這時候國人考慮的更多的就是居住環境。同時,城市規模又不能無限制擴張,今後必定出現的景象就是高層小戶型逐漸減少,而別墅、獨門獨院等戶型受到追捧,那麼一些擁擠小區必定會拆除,寬鬆居住條件小區將拔地而起,產生同等面積地面居住人數大幅下降的事實。那就是說人少了,房子也會減少,人有錢了,房價也自然不能降低。

最後我要說國家正在富強,人民生活必定越來越好,房價在國家的調控下,在人民的意願下必定會處在科學合理的範圍內,我們既不要擔心房價的持續上漲影響生活質量,也不要誇張的分析房價會大幅下跌變成便宜的麵包價。讓我們懷著平常心,享受美好生活。


抑鬱症患者每日日記


小馬說券回答您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就算降到這個水平,買不起房的人還是買不起,下面聽我慢慢道來。

21世紀,我國進入市場經濟高速發展階段,房地產異軍突起,成為我國最大的經濟支柱,由房地產衍生,帶動數百種產業的發展,現在我國沒有任何一種產業,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和帶動效力。國家出臺的抑制政策,反而成為房價上漲的理由,是不是覺得有點像牛市的股票。一旦房地產泡沫破碎,對我國經濟及所有公民的影響都是災難性的。回到題主的問題,一旦泡沫破滅,連生計都是問題,房價確實是便宜了,但是你的錢也會不值錢,到那個時候還是一樣買不起房。如果大家不信,我們來看看日本房地產泡沫破碎,對國家經濟帶來了多大的影響。

1991年,日本樓市決堤,房價一瀉千里,造成歷史上最大的房地產泡沫之一。  

  

1990年,股票市場率先崩盤。短短一兩年間,日經指數從最高的38915點跌到14309點,跌幅高達50%以上。  

接著,樓市崩盤。由於土地市場與資本市場關係密切,資本市場崩盤隨即傳導到樓市。金融機構為避免損失,要求企業償還貸款,企業不得不變賣股票和不動產,大量地產拋到樓市,地價應聲而跌。房地產企業倒閉,銀行因為不良貸款率暴增而倒閉,普通國民住房轉眼之間成了負資產。  

崩盤之前,難道日本政府沒有做出任何努力嗎?  

其實,早在崩盤之前幾年,政府就已看到樓市和股市的狂熱,頻頻出手,可惜無濟於事。  

當時日本的樓市調控措施與現在並沒有什麼兩樣。1987年,日本政府要求金融機構嚴控房地產貸款量,“房地產貸款增長速度不能超過總體貸款增長速度”;同時提高房地產稅收,持有不到兩年的土地交易被課以重稅。  

然而,這些舉措對房市並沒有產生任何正面影響。土地管控措施,非但沒能遏制地價飛漲,反而因為對土地限制過多,從而導致供給不足,地價不降反升。  

在貨幣市場上,日本開始大幅度收縮。在短短1年內,日本央行連續3次提高貼現利率,連續5次加息。然而,過於著急的貨幣政策,反而成為股市崩盤的導火索。  

崩盤都是在最不經意的時候來臨。城市化紅利消失、人口紅利衰退、資本過度炒作、對樓市股市過度依賴、調控政策過於剛猛……所有或隱或顯的負面能量,在這一刻全面爆發。  

崩盤的代價有多大?  

20年來,日本六大主要城市住宅用地價格跌幅達到65%。隨著房價暴跌,國民財富持續縮水,損失高達1500萬億日元,相當於日本3年的GDP總和。日本經濟更是萎靡不振,二十年間,日本年均GDP增速只有0.75%。  

這是所有日本人都難以磨滅的記憶。在日本有一個名詞“泡沫經濟”,特指八十年代那段瘋狂的時光;從1990年至今的二十多年,日本人又發明了一個名詞“失去的二十年”,失落情緒遍及整個日本。  

時隔20年之後,日本經濟開始溫和復甦,但日本地價和房價遠遠未回到當初的水平。  

以東京都市圈為例,2014年東京及周邊地區一套公寓均價241萬人民幣(63.16方),均價不到4萬元,還沒回到歷史最高水平。  

我建議如果是剛性需求,現在能貸款買就買了吧,錢留著只會貶值,說不定你的全部身家到時候連一個月房貸都還不起。但是如果是投資買房一定要謹慎了,隨時讓你變負資產。

就算到時候房價降到現在普通人能買的起的水平,買不起的一樣還是買不起,因為經濟整體下滑,錢會越來越不值錢。你想等房價下降,結果等來一堆廢紙。


小馬說券


十年的時間有點短,從長久的時間來看,房價將不可避免的連續收縮。

首先大家討論房價,房子時,大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

這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就譬如我們手中的智能手機。從昂貴到一部手機佔幾個月的工資到現在的一個月工資的幾分之一。

房子同樣如此,房地產說白了,也逃脫不了商品的定義。

當科技越來越進步時,相對的房價也將越來越便宜。十分看好以後3d打印的前景。假如真有一天3d打印可以連續製造出摩天大樓,那麼最省的一塊就是人工費用。而大規模生產後,相信材料的費用也將大幅度下降。

或者在以後材料科技產生突破後,我們可以用鋼鐵黏貼的方式建造大樓。

而假如製造費用不斷下降後,房子的成本也就只剩下土地價格了。

而土地的價格基本控制在國家手中。假如制度允許的話,考慮到土地國有和以後人口是不斷下降的趨勢,政府完全有能力將房價控制在很低的價格。

這個可以參考未來的雄安制度。

當然這是遠景。近景,也就是十年後,這個房價可能會穩步下跌,但應該到不了題主說的那個價位。

房地產有泡沫,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今年剛剛召開的兩會期間,政府高官也肯定了這一點。政府的態度應該是持續壓制房價的上漲,但不刻意戳破房地產的泡沫。這是那位高官的原話。

但市場這東西,並不會跟隨政府的意志所轉移。中國的房價,其實已經到了破滅的邊緣。這是根據兩點覺得的,其一是人口已經過了80後那個峰值,到90後這一代,人口要比80後那一代少幾千萬人。

其次是中國的城鎮化也已經快到了盡頭。現在應該是60%多,根據中國目前的情況,達到70多點,就已經到了盡頭。

而這個目標,隨著人口的自然交替,其實已經可以很容易的實現了。因為現在的城市化基本已經將年輕的人口全部吸進了城市。現在的這個數據,一多半是老人等身處農村,年輕人身處城市所造成的。所以說,人口不再增長,城鎮化也基本到頭,未來房價上漲的空間有限。

但現在中國的情況是,假如房價停滯的話,房價的泡沫也即將破裂。因為沒有誰願意為泡沫揹負代價。

這樣說吧,假如你手裡投資了兩套房子,這兩套房子每年要交物業,還要交貸款,假如房價停滯的話,其實你投資這兩套房子,是持續虧損的。所以中國的房價現在是膠著期,接下來就會是下跌期。這個下跌期,其實是擠出投資,投機的下跌期。

因為現階段還有很多剛需,所以這個膠著期,下跌期過後,還會有再一次的下跌期,這個第二個下跌期,則是根據人口,地價等一系列的因素而進行的調整。

這這三個階段過後,房價將再次開始溫和上漲,直到上漲到一個相對合適的範圍內。

這期間房價肯定會起起伏伏變化不定,因為這關係到房地產商,剛需,炒房團互相之間的博弈,但房價最終的大走勢,一定是會經歷一個相持期,一個擠壓投機泡沫期,以及最後一個下跌期,這個是絕對沒有錯的。

所以有人想買房的話,建議到第二個下跌期後,入市抄底。這個過程,我想大約會在十年內發生,具體的時間隨著幾方人馬的博弈而決定。


荒誕派當家掌門人陳阿寧


前幾天剛回答過類似的問題,我的回答依然是不可能。具體原因我前面的回答有詳細說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一下看看。

今天我們來說說,假如房價真的大幅度下降到崩盤會引起什麼樣的後果?



這裡先假設題主問的城市是一線城市。因為18線縣城十年後二三十萬一套是有可能的,不足為奇。如果以一線城市來回答這個問題才有意思。

以深圳為例,2月份二手房均價54000新房57000一平。十年後如果賣二三十萬,幾乎是腰斬數個來回,跟白送區別不大。

那麼問題來了,深圳都只能買二三十萬一套,那我們的經濟情況會是什麼樣的呢?



1,二三十萬也沒人買。

大家習慣買漲不買跌,房子漲價的時候求著別人賣給你,害怕晚買兩天房價再漲就虧大了。反之一樣的道理,房價如果一直在降,既然能降到二三十萬,那肯定也會降到一二十萬,幾萬甚至是免費送的可能。所以越是降價越是沒人買。

2,工人工資發不出來。

按照目前深圳的地價,光樓面價都要三四萬一平了,你讓開發商賣兩三千一平,他都破產了,他哪裡還有錢給工人發工資?光銀行的利益都付不起。

3,建材商破產。

跟地產商合作,哪個建材商不是做賬期的?開發商因為房子賣不出去,銀行貸款還不起而破產。那麼建材商就更別想拿到錢了。然後建材工人也拿不到工資,跟建材商供貨的供應商也會跟著破產。



4,銀行損失最大。

購房者只付了30%而銀行付了70%。當房子到便宜到白菜價了,那麼只能斷供了。房地產商還不起銀行貸款,購房者也還不起。那麼爛賬曾多,銀行員工也要跟著失業。那麼大家存在銀行裡的錢…自己想象一下。

5,經濟糾紛增多。

房價漲的的時候我們看到,賣家毀約的有不少。那麼降價了呢?同樣道理,毀約的只會更多,矛盾也會更多。

6,經濟大衰退。

房地產以及相關的產業在整個GDP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的。一旦房價暴跌,相關聯的行業會波及到各行各業。失業潮,破產潮會隨之而來。到時不是房子多少錢的問題,而是你還有沒有工作?還能不能領到工資?還能不能解決溫飽問題。如果說房地產面臨到所謂的崩盤這樣的狀況的話,對於我們的經濟來說,會是一個滅頂之災。



終上所述,大家別幻想著房價崩盤,一旦崩盤對誰都沒好處。只要能穩定房價,不漲價,就是對我們大家最好的結果。


三橫又一豎


就目前的情況來講,房地產的價格只能是逐步趨於穩定了,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了,究其原因我覺得應該包括以下幾點。

政策的導向,“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其實買過房子的人都心知肚明,房子價格偏高的主要原因不在於房地產商,他們從拿到地皮的時候就已經價格不菲了,如果房子不再貴一點的話,銀行的高額貸款和利息就會讓自己很快破產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炒房團的暗箱操作吧,他們利用自己手中的錢,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現在很多房子其實是有價無市的。

二三線城市逐漸發力,他們也需要人才支撐

任何城市的發展與建設都離不開人,借用葛優在天下無賊裡面說的一句話,21世紀人才最重要。很多年輕人被北上廣的天價房子逼到了二三線城市,恰巧在這個時候,這些城市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南京和武漢。因為他們深知,只有讓人才在這裡真正的安家立業了,他才能死心塌地的留在這裡,安家的根本就是房子。這裡其實我想抱怨一下一線城市,他們用高工資高待遇吸引了大部分工作人員投入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有的人在北京奮鬥了幾十年,只是從一個青年北漂變成了老北漂,他們為這個城市付出了,卻沒有被城市擁入懷裡。

環境汙染形勢依然嚴峻

有的人其實表示懷疑,環境汙染跟房價關係大嗎?簡單來說,蓋房子用的材料就是沙子和石灰等材料,相關部門三天兩頭的過來檢查,一旦不合格直接停工。交房日期會變得一拖再拖,不僅影響了開發商的信譽,還造成了人們的恐慌和投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