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交通银行出现改善迹象:净息差逆势上行

媒体在报道交通银行时,一般都把目光指向资产规模或者营收规模这些规模性指标。作为一家国有银行,由于这两项指标最近两年止步不前,已经被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所超越,好像很尴尬似的。

但其实这种指责不公平,也不够专业,不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中国经济对金融的需求是有效服务,服务的精准,盲目抢占市场、扩大营收规模和资产规模这种正是中国金融业的通病,营收规模和资产规模掩盖资产质量,而衡量一个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主要还是其盈利能力,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的收益,所以最核心的还是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比如风控水平、定价能力、产品创新和尽职调查等等。

作为商业银行而言,净息差这个指标就非常有效。

去年年中,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报告认为,五大行息差出现见顶迹象。但是,正是交通银行在2019年的净息差却实现了逆势增长:交通银行2019年净利息收益率1.58%,同比提升7个基点,带动利息净收入实现10.06%的增长,增速较2018年提升5.23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盈利增长的主要因素。

尽管如此,该研究中心的这个观点大体是正确的,从已经发布年报的几个国有银行的净息差来看,几乎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邮储银行2019年净息差2.50%,2018年是2.675,较上年下降达17个基点。工行2019年其净利息收益率也下降6个基点至2.24%。受存款成本上升,以及贷款平均利率下降的影响,2019年,中国银行净息差为1.84%,比上年下降6个基点。

对于此现象,交银研究中心的解释是,主要由于贷款利率下行压力加大,资金利率的低位运行将不断向贷款端传导,同时LPR在实际利率形成中的引导作用将最先波及贷款久期较短的中小银行,并且随着利率并轨的推进,贷款利率下行趋势显著。大部分银行提出“存款立行”的策略,存款竞争态势依旧激烈,进一步推升存款负债成本。

那我们再来看交行的净息差下降是如何做到的。该行在年报中表示:我们着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推动资负端分别向贷款与存款回归,以主动管理机制推进负债结构优化和量价协调,以差异化的信贷政策推进贷款结构调整。

交通银行去年四个季度的净息差呈现逐级上涨的态势,分别是:1.59%、1.56%、1.56%、1.62%。

先从利息收入看,主要是交通银行客户贷款利息收入增幅较大为人民币2,429.48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75.26亿元,增幅7.77%。与此同时降低了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报告期内,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为人民币116.91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3.57亿元,降幅10.40%,主要由于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平均余额同比减少人民币816.63亿元。

而且,交通银行还缩减了存放、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其利息收入为人民币241.67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7.78亿元,降幅3.12%,主要由于存放、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平均收益率同比下降21个基点。

从利息支出方面看,交通银行2019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为人民币1,391.53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05.64亿元,增幅8.22%,占全部利息支出的62.30%。客户存款利息支出的增加,主要由于客户存款平均余额同比增加人民币2,512.37亿元,且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上升8个基点。

同时,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利息支出为人民币576.50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91.38亿元,降幅13.68%,主要由于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平均成本率下降39个基点。

作为对比,工商银行客户贷款及垫款平均收益率上升7个基点,而存款付息率上升14个基点。

由此看,交行之所以能够实现净息差逆势上涨,主要是存款负债成本的较低,导致其利息支出上升幅度不大,再加上降低了存放同业以及中央银行款项,这部分资金用于贷款,提升了利息收入总额,从而提升了净息差。

另外,我们看到,相对于其他银行,交通银行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上升远远小于其他银行,其主要原因在于交行的负债结构,交行存款总额60050.7亿,同比去年增速3.66%。其中对公存款增速2.2%。零售存款增速10.89%。活期存款占比43.27%比三季报的41.72%有所提升。而工商银行的情况是,净息差同比下降6bps,主要是主要是2019年贷款端收益率上升7bps而存款端付息成本率上升14bps,存款成本大幅上行拖累计息负债成本上升11bps。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仅仅从净息差指标看,交行的净息差可以说远远落后于其他大行,只不过目前由改善迹象,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本文源自四维环球金融智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