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孩子——一個自閉兒帶給我們的啟示

初次見到星雲是在一個室內遊樂園,那時他兩歲半,我帶著兒子也在遊樂園玩。

他長得溫潤如玉,圓圓的臉蛋兒,兩隻亮晶晶的大眼睛,烏黑髮亮,一笑兩顆小酒窩就綻放了出來。如果不是看他跑起步來,像蛇遊動一樣,不太會將他與自閉症聯繫起來。

星星的孩子——一個自閉兒帶給我們的啟示


事實上,星雲是一個輕度自閉症患兒。他在遊樂園裡是“獨行俠”,幾乎是在圍著場地滿場跑,逆時針跑跑,正時針跑,一圈又一圈,他跑得滿頭大汗,可還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她媽媽強行將他抱住,他就開始哭,她媽媽嚴厲地批評他,不讓他哭。接著趕快從包包裡拿出法寶——他最喜歡吃的薯片。他一見薯片,兩眼放光,馬上止住了哭聲,吃相嚇人:一次抓一把,一下子放口中,我懷疑他是否經過沒經過咀嚼就直接吞嚥下去了。

他媽媽將他帶到其他玩積木的孩子旁邊,希望他能融入其中,他看到積木還是很願意去玩的…

只是他的方式卻讓我們很辣眼睛:他在到處扔玩具,扔過之後哈哈大笑,其他小朋友去找他理論,他趕快繞圈跑…儘管他媽媽一直在旁邊教育他,但他好像沒聽到一樣。他扔一下,自己就以騎馬的姿勢跑過去撿起積木,繼續扔,再以騎馬的姿勢跑過去…

星星的孩子——一個自閉兒帶給我們的啟示


別的小朋友搶了他的積木,他試圖要將積木要回,可其他小朋友一把將他推倒就跑掉了,他生氣了,他開始大吵大鬧,這下小朋友的道歉沒有用,媽媽的薯片也完全失去了效用,更可怕的是他臉紅脖子粗,扯著嗓子“哼哼”,開始用頭撞牆,一下兩下…

其他人嚇壞了,可他的媽媽卻很鎮靜,顯然她已經習慣了他的這種發洩方式。後來,在他媽媽的示意下,我們都若無其事地該幹什麼幹什麼,沒有人再去關注他,停了好一會兒,他總算冷靜下來了。

星星的孩子——一個自閉兒帶給我們的啟示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陸陸續續接觸了一些自閉症患兒,星雲是比較幸運的一個。

他的媽媽一直在竭盡全力給他以幫助:上了專業的感統課,報了言語課,上了社交課,同時他媽媽在家裡也為他做康復。現在他已經改變了撞牆的習慣,會慢慢地去理解別人,語言泛化能力也在增強,會主動地和別人打招呼了。由於他數學的超常理解能力和他家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他媽媽現在信心滿滿,覺得他以後自食其力應該問題不大,這真是一個很好的消息。

印度影片《星星的孩子》裡那個有畫畫天賦愛畫畫的自閉症孩子,因為得到了老師的理解和照顧,成為了幸運兒。

但現實中很多自閉症患兒並不被人重視和理解。特別是近年來,自閉症患兒發病率持續升高。

很多人都說:“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其實,真正的天才自閉症患兒少之又少,就像我們正常人一樣,成為天才的概率有多少,大家心裡都明白。

星星的孩子——一個自閉兒帶給我們的啟示


星雲之所以幸運,不是因為他有數學的天賦,而是因為他有一個理解他的家庭。父母因為都是教師,更能相信科學。他們為了星雲,給予了物質精神上所有能給的,他們將他看做普通孩子,帶他去旅遊長見識,也及時瞭解自閉症各種信息,做各種康復治療。

生活中,許多自閉症患兒的父母是很自卑的,因為孩子的“無理取鬧”會讓他們無法去過正常的生活,家裡有自閉症患兒的家長經常害怕被朋友們輕視嘲笑,很多會不去進行正常的社交,讓他們自覺封閉自己,他們有些甚至不願承認孩子是自閉症患兒…

我們作為正常人很難理解那些有自閉症患兒的家庭,有些家長一直在期望“奇蹟”的發生,盼著孩子有一天能恢復“正常”,也有些家庭在放棄自閉症患兒…

星星的孩子——一個自閉兒帶給我們的啟示


不管怎麼樣,我都希望有自閉症患兒的家庭不要放棄孩子,生命本該被尊重。也希望更多的人來認識這樣的一個群體,讓這些家庭被社會所理解,讓自閉症患兒在溫暖中得以重生。

(文中名字是化名,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