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长梅菌怎么治?

用户4257775784631


您好,罗非鱼长菌我个人认为有几种防治方法。

1、越冬前加深水位,停止排放猪粪入塘,加深水位可以保温,防止水温剧烈变化,越冬季节排放猪粪入塘起不到肥水、投饵的作用,反而增加了水霉滋生的机会,而且由于越冬季节底层鱼类和杂食性鱼类基本上停食,猪粪肥入塘容易引起底质恶化,当天气急剧变冷时,容易引起“泛塘”。

2、关注天气,在天气变冷之前减少或停止投喂。在偶尔气温上升时,可以投喂能量饲料,最好加拌Vc、Ve,以补充能量和增强抵抗力。

3、天气急剧变冷时,减少开增氧机甚至不开增氧机。为防止缺氧现象发生,可以使用增氧剂,切忌加水。

4、从天气急剧变冷的第二天起,隔天泼洒“二氧化氯”和“水霉净”,直到天气回暖。水深超过3米的池塘要配合“底净”或“沸石粉”泼洒。

注意:应先泼洒“二氧化氯”杀死水体中病原菌,氧化有机物,使水质变清爽,后泼洒“水霉净”控制水霉滋生。

5、如果发生水霉病时,坚持隔天使用“二氧化氯”和“水霉净”,直至死亡减少。发生水霉病时,说明水体中的水霉很多,而且被冻伤的罗非鱼也很多,只要能控制水体中的水霉不寄生到罗非鱼身上就成功了,所以用药直至被冻伤的罗非鱼恢复就行了。罗非鱼没有伤口就不会寄生水霉。

6、在天气回暖后应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饲料,增强罗非鱼抵抗力。

7、当天气急剧变冷时,水色有点变化的池塘,先撒“大苏打”,后泼洒“硫酸亚铁”,稳定水质,5个小时后泼洒“二氧化氯”和“水霉净”,因为水色有点变化的池塘此时有“反底”现象,底质环境已经恶化,如果不处理底质问题,引起罗非鱼浮头,冻伤将不可避免。


江东记


一.病原病原为水霉

症状与诊断水霉广泛分布于水中,营腐生生活,不能感染健康无损伤的罗非鱼。当由于操作和运输不慎而受伤,低温造成冻伤,或因寄生虫和细菌等感染造成原发病灶的时候,水霉孢子就会乘机侵入鱼体,在受伤或病灶处迅速繁殖,长出许多棉毛状的水霉菌丝。病鱼在水面游动缓慢,食欲减退,鱼体消瘦终至死亡。

二.流行与危害

本病发生在20℃以下的低水温季节。罗非鱼扦捕受伤,刚搬入越冬池的这段时间最易暴发水霉病,造成大批死亡。

三.防治方法

越冬池要进行严格消毒。鱼种扦捕、搬运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损伤。进入越冬池前可用3%的盐水浸洗3~5分钟,进行鱼体消毒,并可促进伤口的愈合。越冬池水温应保持在20℃以上。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后可用1毫克/升全池均匀遍洒,预防细菌感染。

四.治疗:全池均匀泼洒亚甲基蓝,或用0.3~0.二氧化氯毫克/升,用量为0.5~1毫克/升隔天再泼洒1次。全池均匀泼洒3%~5%食盐水可防治。








隔壁小联


【病原】由水霉感染引起。

【症状】水霉不感染健康无损伤的罗非鱼。在病初,肉眼只能看见鱼体伤口处组织红肿,皮肤附着一层白色黏液。随着菌丝的生长,大量新繁殖的菌丝为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同时,菌丝体还能深入肌肉中,其分泌的毒素能破坏肌肉组织使之坏死。从而导致病鱼游泳失常、食欲减退,甚至停止摄食、瘦弱而死。主要发生在早春和秋末、冬初20℃以下的低水温季节,刚移入越冬池这段时间最易暴发水霉病,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损伤情况有关,通常都是散在性发病

罗非鱼水霉病

【预防方法】(1)养殖管理,起捕、运输和过塘时,操作要细致,避免鱼体受伤。

(2)苗种放养时,用2%~4%的氯化钠浸浴5~10分钟。

(3)越冬池放鱼前,用生石灰10~20千克/亩消毒。

(4)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后,用纯二氧化氯0.3~0.5克/米3浓度全池泼洒。

(5)入冬前提高越冬池水体的盐度,使池水盐度提高到10左右。

【治疗方法】(1)用400克/米3食盐和400克/米3小苏打(碳酸氢钠)合剂全池泼洒。

(2)用五倍子末全池泼洒,用药浓度为2~4克/米3。

(3)用五倍子末拌饵投喂,每千克鱼用0.1克,每天3次,连用7天


野马网约车恁万恶哥


水霉病

  1.主要症状

  霉菌丝侵鱼体后,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绵毛状菌丝,似灰白色的棉絮状附着物,病鱼游泳失常,体表粘液增多焦躁或迟钝,食欲减退,最后瘦弱死亡。

  2.流行情况

  主要发生在罗非鱼的越冬期,由于温度下降至20℃以下造成鱼体冻伤,或刚要移入越冬池时操作、运输过程中不慎造成鱼体受伤,使越冬罗非鱼暴发水霉病。

  3.防治方法

  ①越冬池要严格消毒后才能放养罗非鱼,池水用生石灰10kg/亩~20kg/亩消毒;

  ②在捕捞搬运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密度要合理;

  ③越冬水温应保持在20℃以上;

  ④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前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分钟~10分钟进行鱼体消毒;

  ⑤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后用二氧化氯0.3g/立方米~0.5g/立方米全池泼洒,预防细菌感染;

  ⑥发病时可以用亚甲基兰0.3g/立方米~0.5g/立方米化水全池泼洒,连用2天,效果较好。


同舟最新猪价


疾病症状:水霉不感染健康无损伤的罗非鱼。但操作、运输过程中不慎造成鱼体的受伤,或由于低温造成冻伤,或因寄生虫、细菌等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时,水霉孢子就会乘机侵入鱼体,在受伤或病灶处迅速蔓延、繁殖,长出许多绵毛状的水霉菌丝。由于霉菌能分泌一种酵素分解鱼的组织,鱼体受到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开始焦躁不安,运动不正常,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本病主要发生在20℃以下的低水温季节,刚移入越冬池这段时间最易暴发水霉病。

防治方法:①鱼种迁入越冬池前对池水用生石灰10~20千克/亩消毒;②鱼种用3%食盐水浸洗3~5分钟;③鱼种在围捕、搬运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受伤;④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后用纯二氧化氯0.3~0.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预防细菌感染。


江楠


1.主要症状

霉菌丝侵鱼体后,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绵毛状菌丝,似灰白色的棉絮状附着物,病鱼游泳失常,体表粘液增多焦躁或迟钝,食欲减退,最后瘦弱死亡。

2.流行情况

主要发生在罗非鱼的越冬期,由于温度下降至20℃以下造成鱼体冻伤,或刚要移入越冬池时操作、运输过程中不慎造成鱼体受伤,使越冬罗非鱼暴发水霉病。

3.防治方法

①越冬池要严格消毒后才能放养罗非鱼,池水用生石灰10kg/亩~20kg/亩消毒;

②在捕捞搬运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密度要合理;

③越冬水温应保持在20℃以上;

④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前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分钟~10分钟进行鱼体消毒;

⑤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后用二氧化氯0.3g/立方米~0.5g/立方米全池泼洒,预防细菌感染;

⑥发病时可以用亚甲基兰0.3g/立方米~0.5g/立方米化水全池泼洒,连用2天,效果较好。

罗非鱼洗鱼的窍门

将鱼泡入冷水内,加入两汤匙醋,过两个小时后再去磷,则很容易刮净;

如果鱼比较脏,可用淘米水擦洗,不但可以洗净鱼,而且手也不至于太腥;

加工鱼时,万一不小心弄破了苦胆,可快速在有苦胆的地方放上小苏打,或者撒点酒,然后用清水洗净,就可去除苦味;

鱼身上都有黏液,黏液易沾上污物。洗鱼时,用细盐将鱼身撸一遍,然后用清水冲一下,就能将鱼洗得很干净。

内脏处理:从罗非鱼肛门下剪子,开到鱼头位置,把内脏掏出,注意把膛腔内的一层有浓厚腥味的黑色粘膜刮除。

罗非鱼营养价值: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在日本,称这种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罗非鱼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高但碳水化合物少的鱼。它的钠含量低,并且包含一定数量的磷和烟酸。此外,它还富含硒和维生素B12。还含有钙、钠、铁、维生素B10、维生素B20等。


深145201112


我是做三农领域的。1.主要症状

霉菌丝侵鱼体后,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绵毛状菌丝,似灰白色的棉絮状附着物,病鱼游泳失常,体表粘液增多焦躁或迟钝,食欲减退,最后瘦弱死亡。

2.流行情况

主要发生在罗非鱼的越冬期,由于温度下降至20℃以下造成鱼体冻伤,或刚要移入越冬池时操作、运输过程中不慎造成鱼体受伤,使越冬罗非鱼暴发水霉病。

3.防治方法

①越冬池要严格消毒后才能放养罗非鱼,池水用生石灰10kg/亩~20kg/亩消毒;

②在捕捞搬运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密度要合理;

③越冬水温应保持在20℃以上;

④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前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分钟~10分钟进行鱼体消毒;

⑤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后用二氧化氯0.3g/立方米~0.5g/立方米全池泼洒,预防细菌感染;

⑥发病时可以用亚甲基兰0.3g/立方米~0.5g/立方米化水全池泼洒,连用2天,效果较好。

罗非鱼洗鱼的窍门

将鱼泡入冷水内,加入两汤匙醋,过两个小时后再去磷,则很容易刮净;

如果鱼比较脏,可用淘米水擦洗,不但可以洗净鱼,而且手也不至于太腥;

加工鱼时,万一不小心弄破了苦胆,可快速在有苦胆的地方放上小苏打,或者撒点酒,然后用清水洗净,就可去除苦味;

鱼身上都有黏液,黏液易沾上污物。洗鱼时,用细盐将鱼身撸一遍,然后用清水冲一下,就能将鱼洗得很干净。

内脏处理:从罗非鱼肛门下剪子,开到鱼头位置,把内脏掏出,注意把膛腔内的一层有浓厚腥味的黑色粘膜刮除。

罗非鱼营养价值: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在日本,称这种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罗非鱼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高但碳水化合物少的鱼。它的钠含量低,并且包含一定数量的磷和烟酸。此外,它还富含硒和维生素B12。还含有钙、钠、铁、维生素B10、维生素B20等。


小小小小梁


水霉病

  1.主要症状

  霉菌丝侵鱼体后,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绵毛状菌丝,似灰白色的棉絮状附着物,病鱼游泳失常,体表粘液增多焦躁或迟钝,食欲减退,最后瘦弱死亡。

  2.流行情况

  主要发生在罗非鱼的越冬期,由于温度下降至20℃以下造成鱼体冻伤,或刚要移入越冬池时操作、运输过程中不慎造成鱼体受伤,使越冬罗非鱼暴发水霉病。

  3.防治方法

  ①越冬池要严格消毒后才能放养罗非鱼,池水用生石灰10kg/亩~20kg/亩消毒;

  ②在捕捞搬运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密度要合理;

  ③越冬水温应保持在20℃以上;

  ④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前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分钟~10分钟进行鱼体消毒;

  ⑤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后用二氧化氯0.3g/立方米~0.5g/立方米全池泼洒,预防细菌感染;

  ⑥发病时可以用亚甲基兰0.3g/立方米~0.5g/立方米化水全池泼洒,连用2天,效果较好。

罗非鱼洗鱼的窍门

将鱼泡入冷水内,加入两汤匙醋,过两个小时后再去磷,则很容易刮净;

如果鱼比较脏,可用淘米水擦洗,不但可以洗净鱼,而且手也不至于太腥;

加工鱼时,万一不小心弄破了苦胆,可快速在有苦胆的地方放上小苏打,或者撒点酒,然后用清水洗净,就可去除苦味;

鱼身上都有黏液,黏液易沾上污物。洗鱼时,用细盐将鱼身撸一遍,然后用清水冲一下,就能将鱼洗得很干净。

内脏处理:从罗非鱼肛门下剪子,开到鱼头位置,把内脏掏出,注意把膛腔内的一层有浓厚腥味的黑色粘膜刮除。


猪业信息


 水霉病  1.主要症状  霉菌丝侵鱼体后,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绵毛状菌丝,似灰白色的棉絮状附着物,病鱼游泳失常,体表粘液增多焦躁或迟钝,食欲减退,最后瘦弱死亡。  2.流行情况  主要发生在罗非鱼的越冬期,由于温度下降至20℃以下造成鱼体冻伤,或刚要移入越冬池时操作、运输过程中不慎造成鱼体受伤,使越冬罗非鱼暴发水霉病。  3.防治方法  ①越冬池要严格消毒后才能放养罗非鱼,池水用生石灰10kg/亩~20kg/亩消毒;  ②在捕捞搬运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密度要合理;  ③越冬水温应保持在20℃以上;  ④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前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分钟~10分钟进行鱼体消毒;  ⑤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后用二氧化氯0.3g/立方米~0.5g/立方米全池泼洒,预防细菌感染;  ⑥发病时可以用亚甲基兰0.3g/立方米~0.5g/立方米化水全池泼洒,连用2天,效果较好。罗非鱼洗鱼的窍门将鱼泡入冷水内,加入两汤匙醋,过两个小时后再去磷,则很容易刮净;如果鱼比较脏,可用淘米水擦洗,不但可以洗净鱼,而且手也不至于太腥;加工鱼时,万一不小心弄破了苦胆,可快速在有苦胆的地方放上小苏打,或者撒点酒,然后用清水洗净,就可去除苦味;鱼身上都有黏液,黏液易沾上污物。洗鱼时,用细盐将鱼身撸一遍,然后用清水冲一下,就能将鱼洗得很干净。内脏处理:从罗非鱼肛门下剪子,开到鱼头位置,把内脏掏出,注意把膛腔内的一层有浓厚腥味的黑色粘膜刮除。罗非鱼营养价值: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在日本,称这种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罗非鱼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高但碳水化合物少的鱼。它的钠含量低,并且包含一定数量的磷和烟酸。此外,它还富含硒和维生素B12。还含有钙、钠、铁、维生素B10、维生素B20等。


烈灿子


罗非鱼会因为水质生长环境等原因滋生水霉菌,绵霉菌等真菌感染,通常是有损伤的鱼滋生病菌感染。需要发生罗非鱼越冬期,

症状:游动缓慢,性情急躁,在鱼体和鱼鳍受伤处出现混浊的小斑点,菌丝会迅速生长,长出很多向外伸展扩散的灰白色,棉絮状的菌丝,菌丝粘附在受伤的鱼体附近致使组织坏死,造成病鱼食欲锐减,身体消瘦,最终瘦弱死亡。而水温在20度以下更容易感染水霉菌。

防治方法:在越冬前严禁消毒,拉网打捞鱼苗时需要格外小心以防鱼鳞脱落,鱼体破损受伤出血感染细菌。入池前需对鱼体进行消毒处理,可用3%食盐溶液浸洗3分钟,越冬前严禁水温骤降,造成鱼体冻伤感染,越冬水温保持在20度以上,

对于罗非鱼滋生霉菌的处理方法如下:可用0.04%小苏打和0.04%的食盐的合剂全池泼洒,或者每100千克的罗非鱼用20克长效碘胺或10克盐酸土霉素拌入饵料中,每天投喂一次,连续投喂3-7天,或者用生石灰10kg/每亩~20kg/每亩消毒处理。鱼体病情会有明显改善,直致消失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