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的重点在哪里?


中考冲刺复习可以说是整个初中阶段最为关键的时期,如果能够好好利用好最后的时间进行各科的复习,做好查漏补缺,那么在中考中定能实现突破,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但不少初三阶段的同学表示,自己对于中考各科的复习没有方向,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特别是对于数学学科,他与其他的学科有很大的不同,不能靠死记硬背,更多的是要通过专题突破来进行提升,但是自己把握不住重点,对于重难点的认识掌握不够清晰,所以在准备中考复习的过程中问题多多。

其实这是大多数同学在中考备考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但只要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数学就能够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初三数学复习的后期就是关于重难点的突破提升。

中考数学的重点

1.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

特别是二次函数是中考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难点,在填空、选择、解答题中均会出现,且知识点多,题型多变。

而且解答题有可能会在试卷最后两题中出现,一般二次函数的应用和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三角形、四边形综合题难度较大。有一定难度。

如果在这一环节掌握不好,将会直接影响代数的基础,会对中考的分数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

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科学计数法及分式化简等都是初中学习的重点,它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知识,是我们进行数学运算的基础,其中因式分解及理解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运算的关系、分式的运算是难点。

中考一般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但却是解答题完整解答的基础。运算能力的熟练程度和答题的正确率有直接的关系,掌握不好,答题正确率就不会很高,进而后面的的方程、不等式、函数也无法学好。

3.知识应用类的题目

包括方程(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函数应用,解三角形应用,概率与统计应用几种题型。

一般会出现二至三道解答题,以及2—3道选择、填空题。

现在中考对数学实际应用的考察会越来越多,数学与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题目要求学生的理解辨别能力很强,能从问题中读出必要的数学信息,并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也是中学阶段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工具。

4.三角形(全等、相似、角平分线、中垂线、高线、解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三角形是初中几何图形中内容比较多的一块知识,也是学好平面几何的必要基础,贯穿整个初中的几何知识,其中的几何证明题及线段长度和角度的计算对很多学生是难点。

如果学好了三角形,后面的四边形乃至圆的证明就容易理解掌握了,反之,后面的一切几何证明更将无从下手,没有清晰的思路。

其中解三角形是以直角三角形为基础的,在中考中有可能会以船的触礁、楼高、影子问题来考察。因此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也是一个重点。

四边形中,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很多,容易混淆,深刻理解这些性质和判定、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解决证明和计算的基础,四边形中题型多变,计算、证明都有一定难度。经常在中考选择题、填空题及解答题中出现,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

5.圆

包括圆的基本性质,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圆心角与圆周角,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扇形弧长及面积。

其中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圆中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中的一些线段长度及角度的计算是重点也是难点。

突破重点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要求学生记牢认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特别是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和、差公式,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建议考生用课前5---1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要求,有些内容我还重点串讲。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过基本计算关:如方程、不等式、代数式的化简,要求人人能熟练的准确的进行运算,这部分是决不能丢。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做到对每道题要知道它的考点。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

突破重点具体要求与做法

总体原则

第一,复习时不要过于钻难题、偏题,也不要搞题海战术,要注重学习方法,回归课本,抓住典型题目进行练习。课本上的例题最具有典型性,可以有选择地做。在做例题时,要把其中包含的知识点抽出来进行总结、归纳,不要就题论题。另外,对于一些易错题,要在复习阶段作为重点复习,反复审题,加强理解。

第二,要注重重点知识点的梳理,将知识点形成网络。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要将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找出区别与联系。把各章的知识点绘制成知识网络图,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把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知识一开始越学越厚,到了复习阶段是一个由厚到薄的过程,学生要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点网络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做题训练,加强知识的应用。

第三,要注重总结重点知识应用规律,加强解题后的反思。

学校一般都会组织模拟练习,学生要认真对待,注意记录、总结老师对模拟练习的讲评分析。通过模拟练习题,找出复习重点和自身的薄弱点,认真总结解题的规律方法,切忌不要闷头做题。

具体做法

(1)认真阅读考纲,搞清课本上每一个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公理、定理。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抓基本概念的准确性;抓公式、定理的熟练和初步应用;抓基本技能的正用、逆用、变用、连用、巧用;能准确理解教材中的概念;能独立证明书中的定理;能熟练求解书中的例题;能说出书中各单元的作业类型;能掌握书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方法类型化,解题步骤规范化。

(2)抓住基本题型,学会对基本题目进行演变,如适当改变题目条件,改变题目问法等。

(3)初中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数学方法有:换元法、配方法、图象法、解析法、待定系数法、分析法、综合法、分析综合法、反证法、作图法。这些方法要按要求灵活运用。因此复习中针对要求,分层训练,避免不必要的丢分,从而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关注“双基”所蕴涵的数学本质及其在具体情况中的合理应用。

一点建议与感悟

研读近五年本地中考试卷及全国各地中考试卷,熟悉中考命题的趋向,也就是要研究:中考必然要考什么?可能会考什么?不考什么?包括哪些基本考点?哪些是重点?应该坚守的基本东西是什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认真分析按照中考考纲及近几年中考数学试卷命题的变化规律,对重点考查内容进行分类训练,对难点进行个个击破。

总之,中考数学复习中,夯实基础是根本,注重过程是前提,提质减负是核心,发展能力是目的,突破重难点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题带一片,提升思维空间,训练综合能力及水平,以良好的状态迎接中考。


中学数学深度研究


初中数学大致包含三大板块的内容,代数模块、几何模块以及统计和概率模块,在中考数学中,代数部分和几何部分是重点,每个部分大约占整张试卷分值的45%,统计与概率大约占整张试卷的10%,在不同省市的试卷中,各个部分的比例略微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在这附近浮动。


代数部分

代数部分主要包含实数、整式、分式、根式、方程、函数和不等式,这些在中考中都会有所考查,其方程与函数是重难点。



在中考数学中实数部分主要考查实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实数的混合运算在很多省市的试卷中都是必考,一般会出现2-3题,都是一些基础题,难度不大。


整式部分在中考中主要考查整式的运算,包括乘法公式的应用,在中考中一般会直接考查1-2题,难度不大。在分式的运算中也会运用到整式的运算,因此很多省市的试卷中将整式与分式放一起考查。


分式在中考中主要考查分式化简求值及解分式方程,子啊中考中一般会直接考查1-2题,相对整式的运算,分式的运算步骤稍多,比较容易出错。


根式主要考查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在中考中直接考查的相对较少,根式的运算通常会与实数的综合运算放在一起考查。


初中的方程包含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和分式方程,方程再中考中主要考查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在所有的方程中,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重点,其余的方程都需要通过消元、降次、化整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答。在中考中,如果直接考查解方程,一般会考查到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和分式方程的解法。


方程的应用在中考中直接考查的比较少,如果考查一般会与不等式和一次函数的应用综合考查,在其中的某个步骤会考查到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在中考一元二次方程考查的最多,除了方程的解法和应用之外,还会考查到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于系数的关系,还会与几何图形的性质综合起来考查,在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是重难点。


除了直接考查外,方程思想在函数和几何题目的解答中运用的比较多,是初中数学运用的比较多的集中数学思路和方法之一。


不等式在中考中一般会考查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应用,解法的考查比较简单,不等式的应用一般会与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应用放在一起考查,找出不等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函数是初中数学比较难的知识点,在中考中也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在陕西中考中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合计占到了29分的分值,将近整张试卷的25%。


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比较简单,一般会有2-3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次函数的应用也是中考的热点考试内容,根据文字叙述、图表或图像求一次函数关系式,再进行运算和分析,有时会与方程和不等式综合考查。


反比例函数主要考查函数的图像和性质,k值的几何意义,一般会有1题,在中考中一般会与几何图形结合起来考查。


二次函数是中考的难点内容,主要考查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一般会有2题。在中考试卷中,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往往作为压轴题,综合性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

几何部分:

初中数学几何部分主要包含几何初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认识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函数、四边形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多边形、圆、图形变换等。


几何初步主要包含点、线、角的认识、表示和简单的计算,虽然在中考中一般不会直接考查,但这是几何学习的基础,涉及到几何运算和证明的书写,尤其是线段和角度的计算。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在中考中一般会直接考查一道小题,往往会与三角形、角平分线等知识点结合起来考查。


三角形是整个初中几何学习的基础,包括三角形的认识、三边关系、内外角定理、三线、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但难度不大,需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全等三角形额判定和性质在中考中必考,也是整个初中几何证明和运算的基础和核心,需要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其判定定理及性质,掌握常见的全等模型。


相似三角形比全等略微难一些,与全等一样,作为证明线段关系、计算线段长度的工具,在中考中必考,有的省市会直接考查相似三角形求高,有的会将相似三角形与别的知识点特别是圆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考查,在压轴题的解答中通常也会运用到相似三角形。


三角函数在中考中一般会考查到特殊三角函数值或利用三角函数求高,可能直接考查,也可能与别的知识点综合起来考察。


四边形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是中考必考内容,需要掌握其定义、性质和判定,在四边形题目的解答中通常需要转化为三角形和特殊的三角形性,利用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特殊三角形的性质等来解答,有一定的综合性。


圆是中考必考内容,一般会考查一小一大两道题,涉及到圆心角定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切线性质和判定等,在大题中会与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综合考查,有一定的综合性。


几何的图形的变化包含三视图、视图与投影、旋转、平移和轴对称。其中三视图和视图与投影一般会在小题中考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通常会与别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考查,通常会在几何探究题中考查,在考试中与之相关的题目有一定难度,需要抓住其变化的本质和特征,转化为相关的几何图形来分析、证明和运算,在学习中需要多去总结和思考,掌握其常用的模型。


统计与概率部分

统计与概率部分比较简单,在中考中一般会考查2题,仅占整张试卷满分的10%,但不容忽视,在考试中这10%的分值必须要一分不丢。


统计部分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分析和运用,涉及到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极差、标准差;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完成图表解各个统计量,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预计。


概率部分在中考中主要考查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的计算,通过画图或列表进行分析和罗列,得到所有可能情况,再挑选出符合条件的情况,进行概率计算。


陕西2019年中考数学

在中考复习中,可以去找一些本省市近些年的中考数学试卷来分析和研究,看看考查的重点,给自己的复习备考提供方向和指导。


胡老师数学教育


初中数学的重点难点

【1】一元一次方程和函数的数型关系。

【2】二元一次方程与函数图像的关系。

【3】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和圆,的定理和性质。

【4】极值、将军饮马问题、胡不归、阿氏圆。【5】路程,工程,盈亏问题。

【6】代数求和公式和分解因式。

高中数学重点难点

【1】极值和不等式。

【2】椭圆,双曲线,渐开线,抛物线,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图形及公式和性质。

【3】复数。

【4】虚数。

【5】数列求和公式。

【6】导数和微分。


历史代的方刚视角


我是一个广州理科教师。带过多年的初三毕业班。广州数学中考主要已基础为主,如果你是学生觉得自己保持在110分左右,我建议你再去买一个五三的题目来做吃透知识点,学会总结知识点,保证到自己基础能拿满分,压轴主攻二次函数和三角形相似的题目。这样你在数学这科会有质的提高。


百优教育刘老师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表征。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的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抽象使得数学成为高度概括、表达准确、结论一般、有序多级的系统。

在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和体系,能通过抽象、概括去认识、理解、把握事物的数学本质,能逐渐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主动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

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

在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命题;能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表述论证的过程;能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框架;形成有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增强数学交流能力。

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求解结论,验证结果并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构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手段,也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

在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够针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求解模型,并尝试基于现实背景验证模型和完善模型;能够提升应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借助空间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


爱学习工作室


得模型者得几何,得几何者得数学,得数学者得中考!


跟老李学初中数学


百分之八十的在于基础,除却最后的一两道大题,一两个填空,一个选择,你算算,绝对在中上等水平。你再把大题的第一个小题而言,110.是有希望的。我在江苏,这边满分1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