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列國重返寡頭時期:宋成公的中原夢

諸侯列國重返寡頭時期:宋成公的中原夢!

諸侯列國重返寡頭時期:宋成公的中原夢

宋成公是宋襄公的兒子,當年宋襄公以仁義立國,宋國成為中原舉足輕重的諸侯國,只是經泓水之戰後,宋國為楚國所擊潰,楚國北進中原取得重大突破,宋鄭等國皆開始親附楚國。此前齊桓公稱霸中原,以“尊王攘夷”的名號穩固中原格局,後因齊國公子爭位,齊國漸呈衰敗之勢。而宋國與鄭國曆經幾代君主的相與攻伐,國力已經大為損耗,導致兩國自此退出稱霸諸侯圈層,淪落為中原二流國家,宋成公繼位之時的政治局勢即是如此。

而在此前經歷曲沃小宗代大宗的晉國,在晉獻公的諸多變革而後,終於呈現出厚積薄發的姿態,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山西地區當年的小諸侯國基本上都被納入晉國疆域,晉國成為山西獨強。至晉文公歸國繼位,與西方的秦國建立秦晉之好,消除後顧之憂後,將目光看向東方的中土,晉國得天時地利,齊桓公死後的中原霸主位,多方諸侯皆虎視眈眈,欲取之而不得,宋襄公會盟諸侯,本欲承前啟後,奈何受楚國壓制而不得。

諸侯列國重返寡頭時期:宋成公的中原夢

楚國的北進之路已經打開,頻繁出擊中原,宋成公深受其害,難以抵抗。幸運的事情在於,當年宋成公父親頗有遠見之謀,扶立齊孝公基本上可說是奠定齊宋聯盟根基,雖說齊宋之間的關係自宋襄公晚年有所破裂,但面對周王國分封諸侯們共同的敵人,即南方的蠻夷楚國,齊宋的戰略同盟,從某種程度上說還是非常穩固的。齊國孝公時代尚未擺脫內亂的影響,國力尚未恢復,因此齊國雖然不會與宋國全面為敵,但要作為宋國的後援,似乎力量還相對薄弱。《史記》載:“宋襄公新困兵於楚,傷於泓,聞重耳賢,乃以國禮禮於重耳。”雖然宋國沒有力量幫助晉文公復國,但以國禮待之,亦是為宋國結交晉國奠定基礎。

《左傳》載:“鄭伯始朝於楚。“這個事情還在宋成公繼位前,也就是宋襄公與楚國為戰之時。宋成公繼位後,可見其面臨的威脅是相當之大的,周圍四鄰已經傾向楚國,就連世仇鄭國也已經為楚國同盟,宋成公想要依靠宋國獨自抵抗楚國自然是非常困難的。《史記》載:”齊桓公七子皆奔楚,楚盡以為上大夫。滅夔,夔不祀祝融、鬻熊故也。“楚國當時之國力,可見已非中原諸侯可比,齊國當年最為鼎盛的齊桓公時期的精英人才,已為楚國所用,楚國可說在這個時期正是北進中原的最好時機,當然如果晉國沒有晉文公,也許楚國的勝果會更大。

史書載:”夏,伐宋,宋告急於晉,晉救宋,成王罷歸。“這是宋成公的無可奈何之舉,周邊國家鄭國、曹國、衛國等國,大多成為楚國盟友,即便不是盟友的也無力救援宋國,這是宋成公人生中最大的危難。幸好曹國與衛國因與楚國交好,正好成為晉國的戰略棋子,變成晉國與楚國作戰的戰場誘餌。有意思的是,史書中記載的曹國與衛國,當年在接待流浪在外的晉文公重耳時,都不夠禮貌,導致晉文公對這兩個國家本來就沒有什麼好感,於是大臣們建議打,也就打了,根本沒有絲毫的猶豫。

諸侯列國重返寡頭時期:宋成公的中原夢

宋成公求援晉國,無心之中促成了晉國與楚國城濮之戰的爆發,其間大多中原諸侯皆牽扯其中,就連西方的秦國也與晉國結盟,派遣大軍前往中原地區開戰。這場戰爭的規模,可能是繼當年周武王孟津大會後的最大會盟與作戰,所有諸侯國,不管是傾向晉國的,還是楚國的,大家都隨時關注著戰局的動向,宋國的勝敗已經顯得不再重要。

對宋成公而言,這場戰爭的結果,決定著的不僅是個人的生死,更可能是宋國的存亡,於是在晉國出兵攻打曹衛之時,宋成公的內心可能是崩潰的,他當然不可能清晰的明白晉國的深謀遠慮,唯獨只有命令宋國軍民們拼命守護城池,數月之間,宋國在楚國大軍包圍之下,並未徹底被攻破,也算是宋成公為晉文公的城濮之戰做出的最大貢獻了。此戰而後,晉文公分衛曹等地贈予宋成公,宋國終於找到了中原地區最大的保護傘。宋晉之間的聯盟關係,此後百年之間非常穩固,甚至宋國後來以彭城之地,為晉國打通吳越,間接的為吳越攻伐楚國提供了戰略資源。這所有種種的起源,皆乃宋成公為楚所迫,求援晉國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