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竹溝記憶:紅色蘇維埃 中原“小延安”

竹溝記憶:紅色蘇維埃 中原“小延安”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趙慎珠

赫赫有名的竹溝小鎮坐落在伏牛山、桐柏山餘脈交錯的小盆地裡,三面環山,一面靠水,碧波微漾的大沙河自北而南繞鎮而去。這裡風景秀麗,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革命戰爭年代,鬥爭的烈火在此點燃:1926年,竹溝鎮建立黨組織;1938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由開封遷到這裡,竹溝成為河南人民抗日鬥爭的指揮中心。

1939年,劉少奇在延安說,他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就是在竹溝修訂完成的。“延安有黨的領導,竹溝也有黨的領導;延安有窯洞,竹溝也有窯洞;延安有抗大,竹溝有黨訓班;延安有延河,竹溝有條大沙河。這裡真成了小延安!”自此,竹溝便以“小延安”揚名全國。

劉少奇、李先念、彭雪楓、張愛萍、王國華、陳少敏……一個個共和國的功臣來去匆匆,步履堅定,他們在竹溝運籌帷幄,打開了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地區敵後抗戰鬥爭的新局面,鍛造出一個“紅色基地”“革命搖籃”,從竹溝先後走出10位黨和國家領導人、80多名省部級幹部和100多位將軍。

◎一個讓人稱頌的名字

地處確山、信陽、桐柏、泌陽四縣的交界處,竹溝素以“簧竹茂盛”而得名。明代,“竹溝鎮”見諸文字,明末清初,竹溝與明港(今歸信陽市)同為豫南兩大戰略要地,清雍正《河南通志》記載,竹溝為汝寧地域關隘之一。明末修築的竹溝寨牆如今巍然屹立,四周垛口接連,東寨門樓上書有“遏群醜”,西寨門樓上書有“固吾圉”。當地人說,明清時,河南捻軍和白朗起義都曾經進抵竹溝一帶。

“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竹溝小鎮浸潤在肅穆莊嚴的氛圍中。鎮中心有街名“延安”。其北側,一個由周恩來題寫館名的“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引人注目,不少人遠道而來,在此停留。紀念館由一座座青磚灰瓦的明清民居組成,彼此相連,錯落有致,古樸溫暖。長方形的院落一進又一進,衚衕窄窄,曲折幽深,建築雕飾素雅,門窗敞明,雅而不俗。

青磚鋪地,寂靜無聲,行走其間,遠去的歷史在一個個場景中越來越清晰。

1927年4月,為迎接北伐軍進入河南,在周恩來、王若飛的指導下,共產黨員楊靖宇、張家鐸等領導確山民眾舉行震驚中外的武裝暴動,首次解放確山縣城,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具有完整意義的第一個縣級人民革命政權——確山縣臨時治安委員會。英國倫敦《泰晤士報》驚呼:中國河南出現了蘇維埃!1927年4月14日,斯大林在對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生的談話中,也談到“河南出現蘇維埃”。

1938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由開封遷到竹溝,這裡成為河南人民抗日鬥爭的指揮中心。當年召開的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成立以劉少奇為書記的中共中央中原局,領導長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地區黨的工作。中原局很快打開敵後抗日鬥爭的新局面,竹溝成為我黨的重要陣地和戰略支撐點。

竹沟记忆:红色苏维埃 中原“小延安”

中共中央中原局辦公室舊址

確山縣年近百歲的抗戰女兵沒有忘記那一段崢嶸歲月,更記得艱難歲月中的溫馨和感動。98歲的董花曾經擔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組織部部長陳少敏的秘書,一提到陳少敏的名字,就一遍遍地說:“陳大姐是我的老領導,對我們都很好!”99歲的何國曾曾經擔任新四軍五師的衛生員,還記得陳少敏收留了一些無家可歸的孩子,並教他們讀書寫字,把他們組成“十月劇團”,又稱“娃娃劇團”。無兒無女的陳少敏經常自豪地說:“我有四十多個孩子。”

1946年,國民黨進攻中原革命根據地,中共中央中原局分散突圍,就在那時,董花和何國曾與部隊失去了聯繫,各奔東西。2017年11月,在確山籍“中國好人”張大生的幫助下,兩位老人才有了失散70年後的重逢。

2018年4月4日下午,白髮蒼蒼、步履蹣跚的兩位老人相伴來到紀念館。館外鶯飛草長,柳色青青,館內陳列著簡單的傢俱、古老的馬燈、粗瓷大碗等簡樸的生活用品,兩人望著陳少敏的照片聊個不停,渾濁的眼裡湧出了淚水。

◎一棵閱盡滄桑的石榴樹

紀念館的東院,草坪滿是油油的新綠。牆磚斑駁的三間東屋就是劉少奇當年的辦公室兼住室,室內擺放著一張桌子、兩把椅子。這裡,儲存著一段珍貴的歷史。

1939年1月28日,寒風凜冽,化名胡服的劉少奇,經澠池、南陽來到竹溝。“越過千重水,踏破萬重山,胡服同志到竹溝,妙計定中原”。劉少奇抓思想政治建設,在小樹林、草棚禮堂、留守處和教導隊裡,他多次給黨員幹部做思想政治報告;在住室裡挑燈夜讀,他完成著作《論黨內鬥爭》和《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他響應毛澤東“來一個學習的競賽”的號召,開辦黨訓班、基層幹部培訓班等各類幹訓班,短短一年時間,竹溝向中原各地派出17批4800多人的基幹武裝,其中黨員3200多名。在劉少奇的指導下,中原各抗日根據地發展壯大,成為聯繫華北、華中各抗日根據地的樞紐,為部隊開闢蘇北戰場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1939年早春,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劉少奇同志在辦公室門前種下了一棵石榴樹。從此,這棵樹夏日花紅似火,秋來果實累累,為小院增加了熱烈的色彩。

1966年,劉少奇遭受迫害,無辜的石榴樹被連根拔起,被當作劉少奇的替身遊街批鬥,之後被倒掛在石欄杆上暴曬。一位名叫張錦明的村民,冒著生命危險,趁著夜色,在樹上剪下一枝植在小院裡。在他的精心呵護下,石榴枝生根發芽了。

1978年,竹溝革命紀念館重新修復,張錦明把石榴樹移植到當年劉少奇栽種的老地方。1998年11月,劉少奇夫人王光美帶兒子劉源,與李先念夫人林佳楣一起來到竹溝,聽到石榴樹的故事後非常感動,見到張錦明時,她緊緊握住了老人的手,深表謝意。隨後,張錦明在中間,王光美和林佳楣站在左右兩側,留下一張三人珍貴的合影照片。

如今,這棵珍貴的石榴樹綠意盎然,枝繁葉茂。

◎兩份不同尋常的報紙

紀念館裡有幾份蠟版刻寫的八開油印紙靜靜地躺在展櫃裡,柔和的燈光投射在紙上,字跡清晰可辨——這是一份似乎仍散發著油墨香的《小消息》報。

1938年7月,河南省委決定在竹溝創辦省委機關報《消息》。當時,報社的全部家當只有一部小半導體收音機,一塊活動鋼板和一部簡易油印機。即使這樣,《消息》仍堅定地出版著,傳遞著延安最清新的氣息。《消息》報傳遍大江南北,當年12月,河南省委宣傳部為《消息》報出版百期慶功,改名為《小消息》。

1938年9月下旬,彭雪楓率部隊即將開往豫東,決定創刊發行《拂曉報》。他題寫報頭,撰寫熱情洋溢的創刊詞《我的良師》。9月30日,東方破曉,竹溝鎮黨政軍民隆重歡送新四軍游擊隊東征,彭雪楓宣誓:“不復失地,誓不生還。”《拂曉報》創刊號也隨著東征的隊伍廣為流傳。1939年,該報通過周恩來、範長江的幫助,一度發行到亞洲、歐洲、美洲等一些國家的首都。1946年報紙出版1000期後,為紀念在河南作戰犧牲的彭雪楓同志,《拂曉報》改名為《雪楓報》。

93歲的抗戰老兵陳德金回憶當年。清晨,竹溝大沙河岸嘹亮的軍號將人們喚醒,幹部和武裝青年聚集到東門外廣場跑步、出操、軍事訓練;傍晚,一隊隊抗日健兒在這裡打球、唱歌,《大刀進行曲》《送郎參軍》等救亡歌曲響徹田野;入夜,業餘識字班裡傳出一片讀書聲……有一次,他遠遠望到了主席臺上講話的彭雪楓,沒想到會議結束後,彭雪楓走到了他的身邊,和他握手,聊起了家常……說到動情處,老人哽咽了。

◎一次震驚中外的慘案

竹溝鎮北的王莊後山上,蒼松翠柏掩映著烈士陵園,200多名烈士的骨殖安臥其間。墓碑上文字寥寥,濃縮一段烽火歲月。

2018年4月4日,天色陰沉。早晨6點,張大生和志願者們帶著滿滿一車棉衣和食品出發了,他們把確山縣13位抗戰老兵分別接到了竹溝烈士陵園。老兵們手捧鮮花,佩戴“抗日英雄,民族脊樑”的綬帶和紀念章,有的拄著柺杖,有的坐著輪椅,在兒孫的攙扶下緩緩走向烈士紀念碑,獻上花籃,緬懷先烈。

何國曾老太太蹣跚著來到弟弟的墓前,伸出粗糙的手把墓碑上的名字擦了又擦,潸然淚下。她聲音嘶啞,不停地念叨:“好多年了啊,你們還好吧?”

1939年11月11日,國民黨反動勢力以重兵突襲竹溝,慘殺我軍民200餘人,我軍民因寡不敵眾,被迫撤離。“確山慘案”震驚中外。毛澤東在延安指出:“對於那些敢於鬧‘平江慘案’‘確山慘案’的人,對於那些敢於打擊進步軍隊、進步團體、進步人員的人,我們是決不能容忍的,是必定要還擊的,是決不讓步的。”

佇立墓前,彷彿能聽到軍號在召喚。李先念題詞的“竹溝革命紀念碑”幾個大字特別醒目。竹溝人忘不了流淌在血脈深處的紅色記憶,每到農曆大年初一和清明節,他們會自發來到烈士墓前,培一把新土,焚香、祈禱,獻上無限哀思。

河南省社科院原副院長劉道興研究員說:革命年代共產黨在竹溝如同蛟龍入海,這一帶老百姓表現出為了革命,敢於改變命運的勇氣,走進新時代,他們同樣發揚出敢為人先的精神。

漫步在古鎮的大街小巷,徜徉在青山綠水間,耳邊不時會傳來優美的絃音,那是竹溝人放下鐵鍬、鋤頭等農具,在調理小提琴、大提琴。讓人驚歎的是,一群不識五線譜的農民師傅,卻憑著過人的樂感,歷經13道工序,用雙手精心製出了精準高端的提琴,讓挑剔的西方人也服氣了。如今,這裡的提琴遠銷世界各地,也成就了“提琴之鄉”的美名。

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今天的竹溝人正描繪著一幅恬靜的生活畫卷,踐行著烈士陵園前的題詞:你們活在我們的記憶中,我們活在你們的事業中。

(製圖/王偉賓攝影/王雙正)

竹沟记忆:红色苏维埃 中原“小延安”

《河南日報》2018年5月4日第1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