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融合,關於UM MEST】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骨傳導這個概念,聽起來很醫學,但是和UM放在一起,就忽然變得藝術了起來。沒錯今天的定場詩唸完,開門見山便是主角MEST的登場。


就像吳亦凡傻傻追問“有沒有FreeStyle?”一樣,耳機發燒友也時常給廠商出難題,展會上聽到最多的便是“最近有沒有新旗艦?有沒有新花樣?”。然而出新品真不是鴿子生個蛋那麼說來就來(鴿子有時候也會鴿嘛),自古真情誠可貴,套路得人心,廠商們也紛紛亮出了“我沒做、你來猜、新品說來就來”的三連戰術,連一向不擅言辭的UM也學會了,在去年年底,MEST忽然橫空出世——一款1動圈、4動鐵、2靜電和1骨傳導的入耳塞子。取巧點說,MEST是目前HIFI耳機裡面唯一一款骨傳導,同時也是各種骨傳導耳機中唯一一款HIFI級。或許是預測到耳機玩家身上這些不安分的折騰基因,MEST鋪設出的,是一條和極簡主義背道而馳的道路,略帶叛逆意味的多類型單元組合,像半遮半掩的悠亞,挑逗著才子這樣單動圈主義的古板玩家,終於還是忍不住伸出了魔爪。這爪子一伸,就霸佔了倆月之久,如今整理了一下蹂躪的心得,分享給各位樂友。

【關於融合,關於UM MEST】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先回顧一下和MEST的初見,那是2019年11月的上海展會,照例去UM展臺上蹭聽MASON V3+。在以往的展會報道中,才子曾經詳細說過自己對於MASON和MENTOR的對比看法,在我眼裡,這倆並非是旗艦和次旗艦的關係,而是性格完全不同的兩兄弟,就好像肯德基和麥當勞……啊不對,就好像索爾和洛基,各自都有自己的簇擁,MASON的風格,有著四平八穩的溫和,從來不會翻車,而MENTOR則更體現激情的個性,一招鮮吃遍天。所以每次展會我都習慣找UM聽一下這兄弟倆,找一找對比的魅力,結果那一次,擺在展臺C位的,竟然是兩個沒見過的塞子,旁邊放著小標牌,告訴大家它叫MEST。

【關於融合,關於UM MEST】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骨傳導高端入耳的名頭頓時吸引了很多燒友和媒體,不過展會上樣品有限,大家都很剋制地排隊拍照和試聽,為了讓玩家更直觀地感知,UM當時很貼心地擺出了兩條MEST,外表一樣,一條有骨傳導單元,另一條沒有。在相同的前端下,其差別非常明顯,裝備骨傳導單元的MEST,中頻密度更高的前提下還保持更多的泛音,雖然排隊試聽對比的時間只有幾分鐘,但是MEST倒是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展會過後,MEST引起了網上不少玩家的興致,只是限於產能,年前入手的玩家並不算多,才子也是在臨近春節的時候申請到MEST的,加上當下這個特殊時期,估計用家會在4月份之後逐步增加吧。

【關於融合,關於UM MEST】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關於融合,關於UM MEST】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老實說,展會上幾分鐘的對比,其實只是給了大家一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有沒有裝備骨傳導單元,差距很大。但是MEST本身是怎樣的音質呢?當我拿到試聽機的時候,距離展會結束已經快3個月了,所以基本也忘了它展會上的表現,把它看成一個從未接觸過的全新耳塞,也毫不為過。那麼我對MEST重新認識之後的第一印象竟然是,這包裝挺簡陋的啊(展會上我們是沒看到包裝的),說的不客氣一點,趕不上市面上很多中低價位耳塞的包裝,當然你也可以說,包裝環保一點也可以理解,我個人不是很CARE樸素的包裝,但是純粹從潛在買家的角度出發,簡單的紙盒並不能撐起9K價位產品的排面,好在

包裝裡面DIGNIS家的皮質方形收納盒還是一如既往地好用,空間足夠大,甚至可以多塞一個海貝W3或者飛傲BTR3K這樣小體積的藍牙一體機進去。

【關於融合,關於UM MEST】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MEST的耳機線採用的是UM一貫的銅銀混編,比很多簡單敷衍的配機線要好不少,佛系玩家的話基本可以不用換線,除了普通膠套,包裝中還附贈了三幅C套,實際的使用感覺是,在非私模的前提下,大家能用C套儘量用C套,因為C套可以讓公模和耳道貼合得更緊密,更加突出骨傳導的優勢。在平衡插頭方面,UM家一直都是2.5mm標準的支持者,並沒有為玩家準備4.4的版本,這是我覺得廠家今後可以適當考慮的地方,畢竟當下很多新的播放器產品,在沒有特別看重體積的前提下,會搭配4.4或者3.5pro的平衡接口,比2.5來得更加穩固耐用。

和很多2pin的耳塞不太一樣的是,MEST耳塞本體上的母口是凸出來的,有點類似於QDC,然後對應線材接口上雙針是不外露的,因此MEST的配線,其實是無法換用在很多其他2pin的耳機上的。一開始我也疑惑MEST的2pin接口是不是和QDC一樣,反向相位,後來專門問了廠家,得到了肯定的答覆。MEST的接口定義和普通2pin是一樣的,上正下負,因此也給了用家們折騰線材的空間,這個方面我們後文再說。

【關於融合,關於UM MEST】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說完線材說單元,你肯定好奇這個骨傳導到底是個啥?沒錯我最初見到MEST的時候就是這麼問廠家的,甚至請他們直接拿一個骨傳導單元給我看看啥樣子,當然了,最終他們還是沒給我看實物,只是給了一張MEST的拆解圖,我們大致可以看到,骨傳導單元是一個圓片,採用壓電陶瓷材質,根據前端電信號的變化產生對應的形變,從而引起震動傳遞聲音,回想起當初展會上面對比兩個版本MEST的時候,一部分中頻的泛音可能就是這麼“震”出來的。


好吧,關於骨傳導的話題本身,說到此為止,畢竟MEST作為一個完整的耳塞,我們也需要用更加整體的眼光去看待它,UM之所以有兩把刷子,並非它率先用了骨傳導這個單元,而是因為UM將動圈動鐵靜電骨傳導這四種類型的單元有機融合到一起來,這種音色的上的調和,才是最難的地方,其實在傳統的音箱領域也是同樣道理,很多名箱用的單元並非獨家訂製,甚至市面上都可以直接採購到,但無法買到的其實是箱體、內部聲學處理和分頻器,同樣的單元,不同的設計師會做出來不同的聲音菜餚,那麼主打融合的MEST,在個人的系統上會是什麼味道呢?


【關於融合,關於UM MEST】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這陣子給MEST搭配的,是飛傲的M15和乾龍盛QA390,原因很簡單,手裡直接帶2.5平衡口的播放器,只有它倆。飛傲M15在前陣子的文章中分享過,是一臺底盤比較厚實,信息量也比較大的前端,音色方面偏直白,所以搭配起來也比較能辨識出後端的脾氣。當M15驅動著沒煲開且帶著膠套的MEST時,老實說,我是不太滿意它的高頻表現的,因為火氣有點大,因為這個年假比較長,我就將MEST插在QA390上面開始了大音量全天候煲機,100個小時之後,再接上M15聽,高頻平順了很多,這是煲開的體現,但是高頻量感上,還是覺得有點刺激,而且膠套對於我這種小耳洞的玩家來說並不算友好,於是果斷換上了官配的C套,頓時佩戴就舒服了,同時,高頻也收斂得剛剛好,可謂是全方位提升,套套好評。

【關於融合,關於UM MEST】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如果你問,如何向沒聽過MEST但熟悉UM的樂友形容一下塞子的走向,我會說,MEST有點像前文所說的次旗艦MENTOR,用一個最貼切的詞形容它就是:華麗。整個頻段透露著一種鮮活的暢快,當然,這種暢快需要前端的控制力和C套的配合,否則就會變成撒歡兒亂跑的野馬了。在這裡,我選了一張古典主義時期的作品,由SUPRAPHON發行的雷哈的單簧管五重奏和圓號五重奏,你可能對雷哈這個名字比較陌生,那麼只要記住他是貝多芬的基友,李斯特的老師就行了。這兩部五重奏配器的低音部分不是普通大提琴,而是BASS大提琴,因此整部作品涵蓋的頻段非常豐富,

用MEST聽來,聲場拉得很寬,縱深也很不錯,就好象五個老朋友錯落有致地分散坐在一個大房間裡面,挨個訴說自己的故事,而作為主角的單簧管和圓號始終引領著劇情的發展,單就這幾個樂器的表現來看,MEST在小提琴、單簧管和圓號上最為出彩,泛音非常豐富而富有空氣感,這裡的空氣感,其實說的不是高頻延伸,而是管樂所特有的,空氣和簧片摩擦的那種輕微的沙沙聲,以及銅管異於木管的那種帶著金屬感的共鳴,可以說MEST本身的解析力是很高的,這一點點蛛絲馬跡的微動態都沒有放過,而作為底盤擔當的低音大提琴,MEST的表現只能說中規中矩,下潛足夠,但量感不算出彩,因為M15和QA390都是底盤很紮實的風格,在低頻段是有較多量感的,結合這個前提,我們可以判斷,原線下的MEST,走得就是中高頻整體華麗活潑,而低頻不出彩也不出格偏保守的路線。

這個風格走向的MEST,搭配M15或者QA390是完全OK的,如果你說這樣算投機取巧我也承認,因為這兩臺前端的共同特點就是音色樸實,底盤紮實。碰到MEST這樣音色華麗,底盤不出彩的,正好優勢互補,要不怎麼說HIFI也是搭配的藝術呢。但是如果你手裡恰巧不是這種風格的播放器,怎麼辦?我找出來IBASSO DX228試了一下,同樣是平衡驅動(我加了一個2.5轉4.4的頭),清麗的228演繹同樣曲目,雖然中高頻依舊華美細膩,但偏就覺得BASS大提琴變成普通大提琴了,在這個基礎上,只能動腦筋換線了,我找了瑞弦VR1的配線CS10來更換,這是一條在中低頻上擁有豐富量感和延伸,主打寬鬆感的線,MEST換線之後改善很大,就像打了一針荷爾蒙,頓時大氣磅礴了很多,細節也增加了,第一耳朵甚至讓我覺得,矮油,MENTOR變成MASON了?這個結果並不意外,畢竟到了w元價位,畢竟是動鐵為核心的混合塞子,對線材的敏感是必然的。如果想要讓MEST在全面的路上走得更遠,建議,配一根中低頻飽滿的線材,你會有驚喜。但是就如同MENTOR永遠不會變成MASON,MEST骨子裡面的活潑外向,並不會因為一根線,一個C套,或者一個保守的前端,就會被掩飾過去的,那是已經融合在聲音裡面的個性。


【關於融合,關於UM MEST】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說到個性,我們一定會遇到這麼個問題:器材的個性,光憑文字表達還是太虛了,你還是直說吧,MEST這樣的個性,適合聽啥?古典還是人聲或者Acg?才子的個人理解是:只要不是太強調低頻氣勢和嚴肅主題的音樂作品,MEST都可以勝任。什麼,這麼說還是很空洞?那我把加法換成減法,這麼說吧,在不換線的前提下,不適合MEST的音樂包括:激烈的金屬搖滾(大量低頻給不了,但是電吉他的金屬味管飽)、古典樂裡面類似布魯克納、馬勒這樣嚴肅的交響作品或者大型管風琴作品、各類鼓樂(鬼太鼓之類的)。除了這幾個以外的大多數音樂類型,尤其是輕音樂、絃樂和人聲作品,MEST都可以用它有趣的靈魂去華麗詮釋,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個聲音上頗有色彩的塞子。

【關於融合,關於UM MEST】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從音樂的適用性上,MEST是一個兼顧了流行、人聲、ACG和輕古典的作品,走的還是偏輕靈的路線,所以搭配上,既可以選擇一些不那麼活潑的前端或者線材,讓MEST的適應面更廣,也可以順著它的個性狠狠寵下去,讓MEST在華麗無雙的路上越走越遠,總之,想讓MEST變得更MASON或者更MENTOR,全憑用家自己的口味了,其實如果不在意續航時間的話,N62+T01卡驅動MEST也是挺讓人滿意的,是才子這樣的中老年退休幹部喜歡的韻味熟女路線。其實通過這款作品,可以感覺到UM在這個塞子上給玩家的折騰餘地還是挺大的,如前文所言,UM在這幾年的產品開發中,逐步將“融合”這個概念提升為品牌的一個標籤,也是難能可貴的。這兩天正在進行的,是大家壇的首屆網上耳機展,雲展會這種新形態,既是大環境的所迫,也是無心插柳的創新,將來會不會轉化為固定欄目,成為線下展會的有力補充?一切未知,值得展望,

從這個意義上說,何嘗不也是一種融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