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给每个居民发一万元钱,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知行177679820


不会。

首先,要区分通货膨胀与一般正常物价波动的区别。通货膨胀实质是一国流通的货币总量大于该国的经济总量,从而导致物价普遍、持续、不可逆的上涨。根据货币主义经济学理论,当货币发行用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时会产生通过膨胀。而一般正常物价波动主要是由于某类或某些类商品因供需失衡导致的一种暂时、局部、可逆的上涨。

其次,市场中的确存在过某类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但这主要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下。比如我国疫情初期由于春节假期生产力不足导致口罩的供给大大小于需求而至初期一罩难求,如今的意大利、西班牙等也是这种情况,但当恢复生产力、供需基本平衡后,这类商品的价格已经回落。但我们不能把这种情况视为通货膨胀。

再次,一个国家给每人发一万块钱,这部分资金的来源一般是流通中的货币,而不是新发的货币,即流通中的货币总量没有改变。因此,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最后,一个国家给每人发一万块钱的目的之一在于刺激消费,进而把这种刺激从需求端传导至供给端,制造更多产值。


放空的八戒


假设国家和美国一样每个人发钱,比如每个居民发一万,那么按照毛估我国总人口14亿算,就是14万亿。而14万亿资金,假设,按照19年预期的我国m2总量为200万亿,也就是出现超发现金7%,那么,显然超发的速度是历史可比记录里非常高的水平——正常年化m2增速是8%左右,加上这个“7%”就是累积15%左右,那么结论是必然引发通胀。

而如果从14万亿这么庞大的数据从哪里“发钱”这个角度来看,就显得非常不靠谱了——没有任何条件发钱如此数额巨大的支出项——不论是央行印钞还是依赖财政赤字,都无法支持这么大的数额——14万亿。

而如果以“美国每个居民发1000美元”,对应我国每人发1000元人民币,即总额为1.4万亿,那么,相对于m2的假设值200万亿来说,仅仅0.7%,就不会显得突然增加非常庞大的货币流动性了。

而超发货币,本身必然带来通胀。但是对比美国为什么多轮量宽没有引发通胀?这是因为美元超发,主要是金融资本,而不是进入实体资金,而金融资本必然寻找盈利的方向,就会流入类似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从而导致新兴市场的资产价格上涨。带动了通胀的上涨——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需要发行流入境内的同等金额的人民币吸收这些流入的美元,从而造成被动的货币超发。

而如果说真的每个居民发1000元,或者1万元,那么,必须是“券”而不是“现金”——对比我国居民的消费和存款习惯,我国居民更倾向于“存款”而不是消费。如果发“券”,只能抵用消费和折扣,那么,就会推动社会消费的补偿性增长;而如果是发现金,那么,会有相当部分“变成存款”而失去“发钱的目的”!

事实上,比如南京,已经发出“现金券”几亿,用于估计居民增加消费,且主要是以“折扣券”的形式,;而类似南京的还有诸如佛山等地,也在积极发“现金券”刺激和鼓励居民消费。


屠龙刀fei0598


疫情期间假期延长了,很多人盼着再像国外一样没人发点钱,这样就更好了,真的吗?先回答题目中的问题,文章最后告诉您答案。

如果一个国家给每个居民发1万元钱,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呢?连个小学生应该也知道,答案是肯定会,听我来给你解释一下。

首先说,什么是通货膨胀?通俗地说就是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相同的钱买的东西更少了,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通货膨胀。

如果国家突然给每个公民发1万元钱,为什么会引起通货膨胀呢?

大家如果多少了解一点金融知识,就会知道货币供应量这个概念,它通常分为三个层次,我们分别称之为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

M0是指在社会上流通的钱,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最大的,我国的m0,目前为8820亿元,如果给每个老百姓发1万元钱,假如大家把这些钱拿来流通,我们全国14亿人口,那就是14万亿,M0被放大了15倍还多,那简直就是泛滥,物价肯定要高到天上去。

现在很多城市在发行消费券,实际上消费券就类似于增大m0,看着老百姓能得到实惠,实际上会提高物价水平,物价上去之后就很难下来了,这就是有人提出采用消费券来拉动经济的原因。

还有就是如果发每人1万元钱,大家把钱存到银行里,那么这些钱就相当于m2,我国现在的m2是20.3万亿,相对于14亿人口来说,平均每人不到1.5万元,如果现在突然增加14万亿元,只能通过印钱来解决,像有些人说的,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通过其他手段转化,都是无稽之谈,哪里也没有这么多现钱,只有印钞票。

这相当于我国货币发行总量增加了接近一倍,你还想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这怎么可能呢?连一个小学毕业的学生也能知道,物价至少上涨70%,甚至出现委内瑞拉那样的情况。

所以,很多人看着国外发钱很羡慕,盼着我们也发一点,甚至发的越多越好,但是一定要知道,少发怡情,多发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最终还是老百姓买单,对谁都没好处。


互金直通车


一个国家给每个居民发一万元钱,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一个国家给每个居民发一万元钱。每人都多了这一万,可本国的商品却变少了,这一万还值一万吗?会不会引起通胀?

以上是提问者的问题。

这个问题显然要辩证的看待,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关键看这1万元(由于提问者没说明1万元的币种,我们以美元为准)在每个居民手中的“分量”而其中因素就包括国内GDP、人均GDP、人口总数等,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图:2019年GDP总量排名)

我们先从2019人均GDP排名第一的卢森堡为例说起:

2019年,卢森堡人均GDP11.7万美元,人口约65万,GDP总量约760亿美元。

我们可以这么简单的试想一下:卢森堡人均GDP11.7万,每人发1万美元是什么概念?大概占人均GDP的8.5%,说白了相当于年底给每个人发了13薪而已,所以在卢森堡这种人口少、人均GDP高的国家每人给发上1万元基本对物价没有什么影响,仅仅相当于年底发了13薪而已,更不会引发什么通胀。

像卢森堡这样的国家或地区还包括中国澳门、冰岛、瑞士这些地区和国家,同属于高人均GDP和人口数量少的类型。

(图:世界人口分布图)

我们再以我国为例:

我国属于人口基数大、高GDP、但是人均GDP少的国家。

按照2019年数据,我国2019年人均GDP10121.3美元,世界排名第73位;GDP总量紧随美国之后,位列世界第二位,人口14亿元。

其实说到人均GDP1万美元您就能直观的理解了,假设我国真的给每人发1万美元,那相当于GDP总量翻了一番,比美国GDP总量还要多。即使是发1万人民币也必将导致物价大幅度上涨,因为还有一个数字,那就是我国人均存款大概是5万元,因此在我国人均发1万元真的不可行,导致通胀倒是不至于,但是物价至少还要上涨20%.(假设发的是1万美元,通胀无疑)

像我国这样的国家或地区还包括美国、日本这种GDP总量高,而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这类国家极容易导致物价飞涨。

其他国家

其他国家我们就不做过多分析了,像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的某些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没人发1万无异于“货币超发”,引发通胀是必然的。

(图:2019人均GDP前10)

结语:所以综上而言,每个国家的GDP总量、人均GDP和人口总量情况不同,这也直接关系到是否会引发通胀甚至是“货币超发”。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中年老刘聊财经


很佩服你大脑的思维,没事儿尽琢磨这些。

不过,我也是闲得沙沙疼,竟然也跟着回答。

直接告诉你答案:不会!

即便是给每个居民发5万,也不会引起通货膨胀,甚至我还有理由认为:凡任何“一次性的全民发钱,都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不信,你往我这发发试试。


如你所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现象)是“钱比货多”。

而国家为什么要给全社会每个人发钱——肯定是因为所有人手里都缺钱啊!那么这就是:

“全民撒钱一定是发生在经济正处于通缩的情况下”。

我们来反证一下:如果经济通缩的局面,通过一次性发钱就能转通缩为通胀,那经济危机的解决不就是一夜间的事情么?

从实际做法来看,美国都发了好多钱了,尽管不是发给每个人,金额也不是1万,市场还是照样缺钱啊!

证毕。

通胀的形成一定是经历了一种“长期连续的经济不平衡”引起的。

没有连续性的资金轰炸,都不足以对社会形成“物价普涨”的通胀结果的,

因此,当前大家都缺钱的时候,

你想发就发吧!

绝对可以放心,

发得再多,

不会引起通胀的!


檀纸间


大家都听说了美国直接对国民发放现金,于是有人想,如果我们国家也发放现金怎么样?

美国的现金发放计划是,对个人年收入低于7.5万美元的发放1200美元;年收入第15万的家庭发放2400美元,每个孩子加500美元。预计总支出2500亿美元。大约折合人民币17500亿。


美国采取现金发放是有原因的,美国人没有储蓄习惯,59%的美国成年人几乎没有存款。一旦因为国家的要求停止工作让他们没有收入来源,跟天下大乱也差不多。美国还大幅提升了周失业金的标准。3月21日那一周,美国失业金的申请表数量高达324万,是平时的近10倍。美国的目的是花钱维持社会稳定。

我们国家呢?我国一直是一个高储蓄率国家,人们一直是未雨绸缪的心态,2019年末的住户存款余额高达82万亿元。即使是这样,2020年2月份住户存款余额反而减少了1200亿元,也说明大家真的在耗费存款了。

我国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到城乡低保、五保制度。人们在收入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国家还会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所以我们的生活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如果我们盲目学习美国,很有可能做出伤及国家经济的事情。我们国家并没有每一个家庭具体收入的统计能力,只能人人普发现金。比如说按照每人1万元发放现金,社会的购买力将会增大14万亿元。而我们国家一年的财政预算收入不过20万亿,哪来的钱发放这一现金呢?

即使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筹集到现金,投入市场以后对社会产生的庞大购买力也会导致物价飞涨。本身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停工停产,如果这时候给普通人发放大量现金,他们的购买力将会集中到日常商品中,14万亿的购买力搁到哪儿都是很恐怖的,比如说我们平时嫌房价贵,但是2019年的房地产销售收入仅仅约13.7万亿而已。

这笔钱消费之后由企业再次构成消费产品的能力,产生的货币乘数效应可是巨大的。如果真的投入这14万亿,初步估计平均物价得增长一倍以上。

另外,天下掉馅饼的事情还容易助长不劳而获的心态,这样的后续影响可就后患无穷了。

不过,一些地区还是开始推动消费券这样的尝试了。比如江苏南京向居民发放3.18亿元消费券,浙江绍兴向市场投放约1.8亿元消费券,河南郑州发放4亿消费券,广西居民每人都有机会领取价值268元的暖心卡。这些很多都是定向性的,为了推动旅游和餐饮消费恢复正常。相应的资金来源,也是由地方政府财政承担,不会产生过渡的影响。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17个省市要发放50亿消费券。不过,我们被网购的优惠券折磨的似铁的神经,似乎都有免疫力了。



所以,指望国家普遍发放1万元让大家消费是不可能的,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当地的政务服务网站,是否有相应的消费券可以使用。


暖心人社


朋友们好,想要回答这道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人口,传统习惯等等。我们认为,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后果。

首先,来分析,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口结构,出现这种情况会有什么结果:

1,人口大国与小国。

假设一个国家有13亿人X10000元=130000000000亿(13,000亿)超过了许多超级大国年国民生产的总值。通货膨胀,甚至超级通货膨胀自然来临了。而一个小国,或者地区,很可能就不会发生通货膨胀,例如香港,澳门等地区,经常给居民发钱,动辄几千几万,物价平稳。


小结:人口因素非常重要。

其次,还要考虑这个国家居民对于金钱的态度。

有些国家,人们对金钱是有多少花多少。而有些则不然,省吃俭用,剩下的都存起来,不要说发1万,就是发10万也要存起来,不花。

1,非洲地区的国家。发1万肯定花1万,商品非常有限,自然要通胀。

2,欧洲美洲国家。发1万怎么的?也想法花2-3万。因为这些国家的信用发达,可以放大资金,享受生活是每个人的想法,工作容易找工资高,花操了,大不了去干点活,很快就能挣回来。自然也会带来点通胀,但不会特别厉害。毕竟商品丰富,需求也不同,而且很多人会到国外去花。

3,亚洲某些大型传统国家。素有勤俭持家,存款储蓄的习惯。发1万,至少存起来9900,吃利息。拿100块钱买点菜庆祝一下,一切都结束了,不会引起通胀。当然由于人太多,也发不起,所以也不会发,要发也只能发消费券,羊毛肯定是在羊身上,自然也不会通胀。



小结:不同国家,人们对于金钱的态度和管理方法,也对是否引起通胀有很大影响。

最后,来总结分析:

国家给居民发钱,是少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福利。

国家发的钱,主要是以来自于,国家节省的纳税人税收,反过来给国民以福利。而不是凭空印刷的。因此,只要不是增发的货币,给国民搞福利,不会引起通胀。反之,如果印钱发福利,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里多了那里少,自然缩水,通胀难免。


理财迦


毫无疑问,一个国家给每个居民发一万元钱,当然会引起通货膨胀,而且是相当严重的通货膨胀。不可否认,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在全球内引起了经济动荡,严重打击了大家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的确有部分国家,例如韩国在可控范围内向每个家庭(注意不是个人)发放了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救济补助和刺激消费。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场景放到中国,那么将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而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人口14亿之多,如果每个人发1万元,那么相当于货币超发了14万亿。我们来对比几个数据,2019年上半年全国GDP总量为45万亿;2007到2008年我们为应对次贷危机和提振经济增长所采取的刺激计划才4万亿。这个14万亿四倍于当年的四万亿刺激计划。可想而知,如果每个人发1万元,资金总量会有多么庞大。

大规模发钱会引发严重的物价上涨📈

14万亿元流入市场,相当于大水漫灌,物价会骤然飙升,远远超过这1万元所能给你带来的购买能力和实际利益。可以预测,如果超发14万亿的货币,那么物价至少要上涨80%左右。物价上涨带来的另一个不利后果就是对食物、日用品等必需品的哄抢,哄抢又进一步抬升物价,形成连带的恶性循环,最终造成社会的动荡。

美联储无限量宽已使我们面临较大通胀压力

在目前全球通胀压力下,美联储所施行的无限量宽政策实际上已经相当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印钱、抢货。之所以美国国内不会造成太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元的全球化属性,美元在全世界的购买力,美元的货币超发,由全世界来消化,美元超发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买到更多的东西,然而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的压力确实世界所有国家在分担。这就浅显的届时了为什么美联储可以这么肆无忌惮的打出一系列“王炸”的政策工具来应对国内经济压力。

题归正传,实际上,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不用大规模的发钱,我们也将面临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压力。疫情导致很多国家生产和供应链阻塞,例如越南等国已经停止对我出口粮食,年内我们将面临猪肉、米面油等一系列必需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在这一背景下,加上全球范围内的央行放水,货币宽松,我们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实际已经不小,如果再大规模的发钱,无异于饮鸩止渴。

正确应对疫情造成经济下行压力的方式是合理、有计划的刺激国内消费

由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毫无疑问今年我们的出口将面临困难局面,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如何提振经济?只有拉动消费和加大投资。投资方面,我们将加大基建投入,包括传统基建和新基建。消费方面,正确的做法是目前正亟待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消费券发放。消费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老百姓带来实惠,降低老百姓的购买压力,另一方面,发放消费券可以有力提振国内消费,降低企业压力。这才是刺激消费和缓解当前经济困局的正道。


默然时经观察


一个国家给每位居民发一万元钱,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当然对于有一张钞票上亿面额的国家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通货膨胀的本质就是钱印多了,商品总量有限,突然增加了数以千亿万亿计的流动资金,必然有人大肆消费购物,引起物资紧缺,推高价格。


从消费心理上讲,意外得来的财富往往不会珍惜,或者用于平时舍不得的消费,或者囤积可以长期保存的商品,真正全部存在账户上不动用的少之又少。


对于企业和中间销售商来说,库存意味着成本和负债,因此多数商品的库存消化周期都不会太长。经济稳定时,产量稳定,销量问题,而突然增加的货币和消费显然会打破这一平衡。


食品和日常用品,只要是能长时间保存的,都容易被抢购,而缺货现象一旦发生,就会引起更大规模的抢购。供不应求下,市场调节机制会起作用,物价就会上涨。短时间内社会上流动的资金规模庞大,而物资生产需要时间,厂家也会抢着采购原材料,原材料供应也会变得紧张,价格同样出现上涨,全面通胀来临。


就以我国为例,14亿人口如果每人发一万元,那就是14万亿元人民币。虽然于广义货币M2已经超过200亿相比并不算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广义货币多数是企业和机构存款,真正属于个人的存款只有几十万亿。考虑到财富分配不均衡,存款最少的80%国民全部加起来也不会超过14万亿。


发钱确实能刺激消费,但是后续影响太大。相比之下发放优惠券要温和的多,只需商家让利,就能让消费者主动去消费,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也近乎于零。


财智成功


首先,“给每个居民发一万现金,会不会引起通胀?”答案是肯定的:“会”。但是,通胀并不是洪水猛兽,适度的通胀是经济健康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问题的关键或许是:在当下的局面下,发放现金补贴究竟是不是最佳选择?

国家为了提振经济,在许多地方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来拉动经济。经济学家对此有较为统一的看法,他们认为,与其发放消费券,不如直接补贴现金来得更为高效率、低成本、让接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消费,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来平衡供需,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举例,如果直接给人们发米面蔬菜或相应的消费券,在供应方面可能会导致一窝蜂地生产、过量供给;而在需求方面,对于粮食充足的家庭来说他们就会想办法把获得的食物在地下市场低价转让出售换取金钱,导致了地下交易市场的形成。反之,如果给人们发放现金,需要食物的人可以买食物,食物充足的人可以换取其他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市场就会根据需求来调整供给量。

综上所述,现金补贴并非洪水猛兽,只要确保安全性、公平性、适量适度~ 对提振经济是有利的做法。退税也是现金补贴的一种形式啊!

今天,你退税了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