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餐飲業和外貿業三季度有望恢復,預計全年同比下跌30%

行業分析|餐飲業和外貿業三季度有望恢復,預計全年同比下跌30%

2020年一季度剛剛過去,都說“衣食住行”是人的剛需,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剛需的餐飲業在一季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損失,不少人會拿2003年的“SARS”和今年的“新冠”做對比,但實際情況是,新冠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是遠遠大於“SARS”,甚至可以說是百年一遇的,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也是前所未見的。


50%餐企關閉部分門店,18%或將大幅裁員

行業分析|餐飲業和外貿業三季度有望恢復,預計全年同比下跌30%

2020年前兩個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滑20.5%,其後餐飲收入同比下降43.1%,為4194億元。中國飯店協會於2月下旬調研了309家餐企,其中12%的餐企表示將關閉一半以上門店,18%的餐企將關閉20%-50%門店,19%餐企選擇關閉20%以下門店,50%餐企表示將維持現有門店數目。

中國飯店協會的調查顯示,在裁員方面,44%的餐企表示將繼續維持用工不變,35%的餐企表示將有小幅人員減少,還有18%的餐企表示將大幅裁員。


“銀記”關店1家,希望全力“保店保人”

行業分析|餐飲業和外貿業三季度有望恢復,預計全年同比下跌30%

廣州著名腸粉連鎖品牌“銀記”,位於較場西路的門店近日倒閉,原因是“業主不肯減租”,考慮到疫情不知道何時平息,最終還是把這家老城區的店關掉。

銀記在廣州擁有51家分店,以加盟為主,目前僅關閉1家。前述負責人稱,再過兩個月消費者的信心還不復蘇,估計要繼續關閉門店。疫情發生以來,銀記情況最好的門店恢復至正常的30%營業額,最差的不足10%。

銀記相關負責人表示:“相比緩繳社保、減免稅費這些,減租的幫助更大,哪怕減5000元,1萬元也好,但我們也不能因為疫情而道德綁架所有業主”。

銀記目前並沒有裁員計劃,還有部分員工在家未返崗,門店因為人手冗餘,已經改用輪班制,待崗員工按照當地最低標準發放工資,獎金也暫時取消。“大家都明白疫情是不可抗力,如果門店真的撐不住,就只能集體失業,所以對公司的決定普遍還是理解和支持”,銀記的負責人說。


規模品牌餐企抗風險能力較強

行業分析|餐飲業和外貿業三季度有望恢復,預計全年同比下跌30%

牛肉火鍋連鎖“八合裡海記”在全國有130多家門店,創始人林海平決定趁這個節點,關閉四五家平時經營不佳的門店,2月份,八合裡每天淨支出要200萬元,3月份復工以來終於有了流水,但一定還是虧損。八合裡位於廣東的90多家門店已全部恢復堂食,工作日客流約為疫情前的30%左右,週五和週六能達到45%左右。

“現在門店不需要那麼多人手,所以輪休,上班的工資照常,休息的發放最低標準工資,但公司已經通知近5000名員工,3月20日要回到崗位”,林海平說。

中國飯店協會分析稱,規模品牌餐企相較單店表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從調查來看,在客流同比下降幅度相當的情況下,連鎖餐企營業額銳減的比例,比單店低8.45%;營業額1億元以上的餐企客單價大幅下降的比率,比營業額2000萬至1億元的餐企低12.26%,比營業額小於2000萬元的餐企低18.29%。


預計餐飲業全年損失1.3萬億

行業分析|餐飲業和外貿業三季度有望恢復,預計全年同比下跌30%

餐飲行業受疫情影響的程度,取決於疫情何時能完全結束。中國飯店協會分析稱,如果疫情能夠在3月被控制住,餐飲行業全年損失將超過1.3萬億元。從二季度開始,隨著企業積極自救和復工復產正常進一步落實,餐飲收入會出現小幅增加,二季度損失預計超過4000億元。三季度後餐飲業開始進入反彈期和恢復增長期,餐飲收入逐漸與去年持平。四季度餐飲業進入補償性消費的增長期,餐飲業收入或有報復性增長。


國際疫情重挫外貿業

行業分析|餐飲業和外貿業三季度有望恢復,預計全年同比下跌30%

中國商務部外貿司二級巡視員劉長於3月26日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目前新冠疫情已經蔓延至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外貿發展的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上升,國際貿易需求下行壓力加大。歐美、日韓在內的主要貿易伙伴在國內生產、消費需求受到不同程度影響,部分外貿企業遭遇訂單取消。

用“屋漏兼逢連夜雨“來形容外貿業一點也不為過,2月中下旬,外貿業擔心復工難,訂單不能按時交貨怎麼辦?雖知道3月上旬開始,歐美地區疫情形勢突發惡劣,消費預期收縮,外貿訂單紛紛取消,使得外貿業陷入了冰點。很多外貿企業倍感無助“全世界都癱瘓了”、“整體損失比2008金融海嘯還慘烈”。

全球最大服裝進口公司之一利豐集團上海分公司副總裁說,取消訂單從3月初開始,至中旬越發密集,未來預期會有越來越多訂單被取消:“品牌對未來沒有信心,做開發的會減少款式,做生產的訂單要延期,或者取消。我們現在每天都在處理這樣的問題,頻率會越來越高。”


預計全年訂單萎縮30%至40%

行業分析|餐飲業和外貿業三季度有望恢復,預計全年同比下跌30%

義烏一些以外貿業務為主的首飾加工廠負責人表示,3月開始市場就備受壓力,3月的頭兩週,訂單已經被取消了5%,沒有取消的訂單也在考慮收縮或延遲發貨。他們說:“之前需求訂單一直正常,從上週開始有意大利的單子突然直接說不要了,也有本來要求4月出貨的定案,要求遲兩個月交付,6月後在發貨。”

上海新聯紡進出口有限公司(下稱“新聯紡”)年進出口貿易量13億美元,其中出口為主,貿易量達10億美元,也是H&M、ZARA等快時尚品牌的供應商。

“所幸第一階段(2月)沒有一張訂單取消,沒有客戶找我們索賠。”新聯紡總經理陳崢說,因為客戶關係好,且客戶短期無法找到替代,所以2月的訂單是延期交付的。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延期的影響,新聯紡還把海運改成空運。但3月初,隨著境外疫情蔓延,國外客戶突然說不敢要貨了,因為衣服剛上貨架,商場關掉了。之前延期運來的服裝只能放在倉庫裡,等明年再賣。新聯紡3月份的出口數據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超過50%。

過往,處於春夏之交的3月是歷年的訂單高峰,不僅春夏訂單會有大量放出,秋冬訂單也開始預訂,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至今秋冬訂單幾乎歸零。3月前,國內因新冠疫情無法復工,3月後,情況又反轉過來,國外成了疫情重災區,市場被血洗。全年看來,外貿訂單估計會下跌30%至40%。


總 結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一直在跟進餐飲業的經營狀況,從1月下旬至2月中旬,據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調研統計,廣州、深圳、佛山等地。春節期間30%的持續營業餐飲企業同比營收下降50%以上,其中30%的企業收入幾乎為零。絕大部分企業面臨租金、人工、能耗等多重成本壓力,客流、現金流嚴重不足。錯過的春節聚會和節後團拜的旺季,接下來也要錯過清明家庭聚會的訂單,逝去的生意已經無法追回,預計餐飲業需要到第三季度才會逐步恢復,全年損失約30%的營業額。

外貿行業也陸續遭遇了供需兩端的困境,先是國內疫情讓工廠無法復工,後因國際疫情讓市場訂單加速萎縮,現在國際疫情還在高峰徘徊,歐美政府也缺乏雷霆萬鈞的措施,估計境外疫情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緩解,國際訂單最快要9月份之後才能恢復。

現在餐飲業只能為暑期和十一國慶的檔期準備,而外貿只能為聖誕訂單做準備,保住企業,保住人手,是餐企和外貿企業的首要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