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故事,从一张玉米面脆煎饼开始

老人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朱聿欣

01

1997年,有个农村中年妇女在医院和家之间来回奔波。

这一年,她的丈夫遭遇了车祸变成了植物人,她的小儿子要参加高考,她的外孙女刚刚出生,这一年,她48岁。

她自幼在家中排行老二,家里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和五个弟弟。父亲是村里有名的木匠,家里穷归穷,物质匮乏的那几年,所幸也没怎么挨过饿,但也没上过几天学,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很,上学堂的机会都留给了男孩,她的任务就是在家做饭和照看弟弟妹妹。

她很小就学会了摊煎饼。那个年代,白面很少,吃食大都是玉米面做的,她在院子里支起一口大的鏊(ào)子,下面烧着柴火,一张一张摊着煎饼,这就是全家人的口粮。

家里人多,一次摊出来的煎饼,足足有一人高,她隔个两三天就得支一次鏊子,弟弟妹妹们就是被煎饼养活大的。

姥姥的故事,从一张玉米面脆煎饼开始

她上边原本还有一个姐姐,据她的回忆,姐姐人长得美也机灵,口齿伶俐,但是因为一次做事慢了几拍子(才几岁的小孩子啊),被他们的母亲一顿打骂,打完了之后,扔到凉水缸里,从此受了凉也受了惊,疯了一阵,没多久病死了,那个年代,人命不值钱,女孩的命更不值钱。

02

时间又回到1997年,那年的冬天冷得像梦魇,人一出去就浑身就冻得像个筛子,再多待一会就冻的像个冰棍儿,脸肿得像个紫茄子。

但人心比天气还要冷,她的丈夫在骑着摩托车回家的路上,被车撞了,从此躺在床上,变成了植物人,肇事司机逃逸,高昂的医药费压到了她的身上。

姥姥的故事,从一张玉米面脆煎饼开始

丈夫一直没能醒过来,后来,她把丈夫接回了家,每天悉心照顾着,喂饭,擦身体,她知道丈夫爱干净,所以一刻也不敢让屎尿沾到丈夫身上。到了夏天,丈夫的身体为了保持干净,一天要擦好几遍,能天天用心照顾到这份上,真的不多。

这也是患难见真情。

那他们俩以前的感情得是很好吧?

并不是,她丈夫当年是十里八村里有名的俊小伙,人聪明机灵,一开始就没怎么看上她,丈夫脾气暴躁,还喜欢喝酒,喝多了就发酒疯,她脾气倔,从不示弱,因此经常挨打。

丈夫不光脾气不好,还懒,家里地里的活,他一样也不管,所有的活计,都归她干。

以至于,丈夫去世多年后,她回忆“这些年,我一次也没想过他,我一点也记不得他的好

”。

03

丈夫生前虽说懒,却是个极有生意头脑的“能人”,那个年代,做买卖能赚个几万块钱的人不多,家里买得起电视机的人,买得起摩托车的人,不多,他们家,算是当时村里的有钱人。

丈夫对她虽不怎么好,但在外面,却很受人尊敬,他朋友众多,经常借给别人钱,自己却不好意思要账,每当这个时候,总让她拿着欠条去得罪人。

丈夫去世后,那些之前借给别人的钱,很多都要不回来了。家里因为给丈夫看病,还欠下了一大批的债,这可怎么还?

更要命的是,家里没钱供儿子上大学了。

姥姥的故事,从一张玉米面脆煎饼开始

那个时候,女儿女婿们都穷,谁家也拿不出钱,他们劝小儿子,家里已经这么困难了,要不,干脆别读书了,去学个手艺吧。

小儿子说“妈,我想继续读书”。

她说“你读,我就供”。

旧债没还完,又添了新债。

后来,得知儿子在学校里为了省钱,差点饿昏过去之后,她含着泪连夜摊了几十斤煎饼,送到儿子手里。

04

那时候,她身边还多了一个不到两岁的拖油瓶——她的外孙女,一个整天就知道吃喝拉撒睡的小不点。

她闺女女婿工作忙,闺女的婆婆对亲孙女不管不问,这么个小丫头没人管,她就主动把这个活揽过来。

从此,田间地头就多了个景色,有个妇女在地里劳作,身上还背了个不怎么会说话的小女娃,夏日炎热,她一边拔草,汗就顺着额头往下滴。

有人看见了问她,背着孩子种地多累呀,干嘛不把孩子放在地头上?她说,怕孩子遇到蛇,不敢。

姥姥的故事,从一张玉米面脆煎饼开始

老太太有志气,她一个人种了一大片庄稼地,在地里种了不少树,在家里养了很多只鸡,还在猪圈里养了几头猪,靠着卖粮食卖牲畜的钱,一点一点地还债。

和(huò)猪食,成了她每天早晨的必备动作,把饲料和花生榨油之后剩下的渣,一起混合之后再倒进猪食槽,一群小猪就围上去哼哼唧唧的抢食吃。

姥姥的故事,从一张玉米面脆煎饼开始

这一幕,小外孙女在旁边看得真真的。

后来外孙女回了自己家,给她打电话上来第一句就是“姥娘,又和猪食呢?喂猪呢?”

她手艺不错,做的饭特别好吃,把外孙女喂成了一个圆滚滚的小胖子。

那时候她俩的早饭雷打不动的是“亲鸡蛋”,把鸡蛋打进碗里,一直搅和,直到蛋清和蛋黄充分混合,之后倒上滚烫的热水,看着鸡蛋慢慢变成蛋花汤,一片一片薄薄的如轻纱般,碗里还往外冒着香气,引得人直想嘬一口。

每天早晨她“亲鸡蛋”的时候,那个女孩童就在饭桌前坐得乖乖巧巧。待鸡蛋完全开了花,再倒上一大勺豆奶粉,泡上饼干,小女童一次能吃满满一大碗。

一个冬天,她们娘俩吃了几十斤鸡蛋。

那个喜欢吃鸡蛋的老太太是我姥姥,那个小时候爱吃鸡蛋的女孩童便是我。

05

后来,我被接回了自己家。每到夏天,我都要飞奔到老家,和老太太一起去地里,俩人一起比赛摘黄花菜。

我们俩每天下午出去,傍晚回来,摘了一大筐的“战利品”。

把黄花菜摆在簸箕上,晾干,收起来。到了冬天,把晒好的黄花菜干和海带,猪肉,白菜,豆腐,粉条等混在一起,加上八角,香料等,煮成一锅“大锅菜”,满满的一大锅,香气氤氲,蔓延了整间屋子。

姥姥的故事,从一张玉米面脆煎饼开始

老太太依旧喜欢摊煎饼,在院子里支起一口鏊子,下面续上柴火,把玉米面和好,搅匀,用舀子挖一勺,滴到鏊子上,慢慢摊开,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般,完成之后,一张煎饼就完成了。

刚摊开的玉米煎饼,脆脆的,甜甜的,咬到嘴里还留着玉米的香味。

姥姥的故事,从一张玉米面脆煎饼开始

我就馋它这个脆劲儿。

煎饼放一会儿就软了,所以,我每次都只在刚摊出来的煎饼上掰一小块,一天下来,没几张煎饼是完整的,活像被老鼠啃了边。

放太久的煎饼就没了当初的那股脆劲儿,咬起来硬硬的,费牙。老太太却偏好这口,“人这辈子,不能太软,得吃点硬的东西,不经历磕打,不成材”。

我小时候傻,零食总被别的小朋友给哄骗去了,每次手里都是剩下一个孤零零的空袋子。

我觉得委屈,但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老太太见我不高兴,就给我嘴里塞几片碎煎饼。

在甜味中,我忘掉了所有不快。

时间过得飞快,我到了要高考的年纪,本来成绩还算优异的我,因为高三压力大,死活不去学校了,大有高考也不参加了的架势,我这一闹,可把我妈给急坏了。

不管他们说什么做什么,我就是无动于衷。急得我妈都动用“东亚神秘力量”,到处求神拜佛地给我加持……

折腾了一阵子,最后没办法,只能从老家把老太太给请来了,老太太拉着我的手,像小时候带着我去地里干活一样,天天接送我去学校。

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她慢慢拉着我的手,一大一小在夕阳下慢慢走着回家,一边走,小女孩童一边发出稚嫩的声音“姥娘,我想吃脆煎饼”。

在老太太的陪伴下,我终于是把高考这个流程走完了。

每次大学寒暑假,我都是先回老家陪老太太待几天,再回自己家,老太太特别高兴,逢人就炫耀“孩子记得我,每次一回来就先来看我”。

当我遭到了打击,垂头丧气地避难似的跑回家,抱着她问“人生,这么难的吗?”

“人这一辈子,哪能事事顺心”,这时候,老太太总拍着我的头,“哪能一直不顺,都会好的,人得和玉米面煎饼一样,有韧劲,有嚼劲”。

是啊,老太太一生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不是也熬出来了吗。

06

老太太唯一的爱好就是闲暇时“掐辫子”。

这是用麦子杆编制的一种手艺品,七根麦秆编在一起,编成长长的一条,后续把它加工一下,可以做成篮子,吊灯,帽子等装饰品。

姥姥的故事,从一张玉米面脆煎饼开始


姥姥的故事,从一张玉米面脆煎饼开始

哦,这个手艺,能卖钱,表弟小时候还天真无邪的嘱咐她,“奶奶,你努力掐辫子,挣一百万买楼!”

老太太这一辈子天不怕地不怕,从小胆子就大。

小时候,我一边陪她“掐辫子”,一边听她讲故事。

我追问,她这辈子难道就没怕过什么吗?

老太太慢悠悠地说,还真怕过一次。

年轻时候在地里浇水,那年头,浇水都是轮着的,轮到她的时候,已经到了大半夜。

她当时站在地头上,隐隐看到远处一个东西冒着绿光,朝她这边移动,看着那个东西越来越近,她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头皮发麻,浑身起了一身冷汗

她真的害怕了,但是她没慌,拿起身边的锄头,朝旁边的石头使劲一打,发出特别大的“嗙”的一声声响。

那个东西一惊,跑开了。

“那个东西,是狼。因为狼身上长着“瘆人毛”,它在离人还很远的时候,人浑身就起了鸡皮疙瘩。”

讲故事的时候,老太太一脸的风轻云淡。

07

老太太是个很有心胸的人。

姥爷去世之后,周围人都等着看她孤儿寡母的笑话,就连她的亲大嫂——我大姥姥,也明里暗里地想赶她走,让她改嫁,然后就可以霸占她家的房子。

我大舅舅(大姥姥的儿子)生意上赚了钱,请了一圈邻居去吃饭,唯独把我姥姥撇出来了,她没怨,“咱们不差这一顿饭”。

姥姥的故事,从一张玉米面脆煎饼开始

再苦再难老太太也没倒下,硬是自己把债还完了,把儿子供出来了。

十几年后,姥姥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而我大姥姥家,日子越来越糟心。

后来,大姥姥家出了事,姥姥第一个跑过去帮忙,她说,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人,不能计较。

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老太太一生,豁达。

老太太还很善良。

老太太村里有个女人说话有点二,特别讨人嫌,别人都躲着,谁也不给她好脸色看,这个女人总喜欢去找老太太玩,我问老太太,这人说话这么讨厌,干嘛不赶这个人走。

老太太说,这人也怪可怜的,她不理,就没人理这个人了。

08

老太太劳碌了一辈子,像老黄牛一样默默为这个家付出。

她出生的那一年,正好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她这一代人,经历了大饥荒,经历了魔幻的十年,也经历了国家经济突飞猛涨,种地由以前给国家“交公粮”,变成了现在种地国家给钱的阶段。

生活在现代,老太太感恩。

老太太自小在家里不受宠,嫁到婆家不受丈夫喜欢,被妯娌明里暗里欺负,后来又经历了中年丧夫,一生看了不少人的脸色,吃了无数的亏,也吃了无数的苦。

个中酸楚,只有她自己知道。

但老太太不怨天不怨地不怨命。

现在,儿女早已成家立业,孙辈们也都长大了,老太太解放了。儿女孝顺,晚年幸福,周围人都说她命好,但我知道,这是老太太应得的。

老太太闲暇时还是喜欢摊煎饼,只不过现在由大鏊子变成了小鏊子,鏊子也由烧柴火变成了电动的,没变的,是这么多年来煎饼始终如一的香气。

咬一口,那股脆甜沁入心脾。

姥姥的故事,从一张玉米面脆煎饼开始

六七十年前,那个倔强的小姑娘,当她摊着煎饼,一个个拉扯大弟弟妹妹们的时候,一定想不到自己今后的人生会有这么多苦难,也一定想不到她已然是小辈们心目中的灯塔。


作者简介:王大可,普通女子,认不全星系识不全地理,好读书经常一知半解,爱风雅总是打酱油,愿有山水可游奇事可闻,有朋友可交家人可依,不改童稚之心不改读书之乐,此生足矣。

不知名设计师,同时是个“有故事的女同学”,擅长写故事,讲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我的故事,感谢转发和点赞,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