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思想史的大黃金時代:光芒萬丈的“百家爭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整個周王朝這歷史的一頁也終於翻過去了。我們照例回顧一下東周王朝,整個東周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的大動盪,大變革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戰亂不斷,民眾生活苦不堪言。但也就是在這大動盪大變革時期,人們開始使用鐵器,推廣了牛耕技術,這些生產工具先進了,使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能力得到跨越式的提高,生產能力的提高也促進了商業的繁榮,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時期出了很多富可敵國的大商人大富豪,比如陶朱公,呂不韋,而生產能力的發展帶來最大的變化是整個社會制度的變革,新興的地主階級興起,奴隸制度瓦解,中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

這些還不是東周春秋戰國時期最大成績,東周也就是春秋戰國留給我們中國人最大的遺產是各種各樣自由的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這種社會結構鉅變的情況之下,處在不同環境的不同人們的思想呈現出百花怒放的奇觀,這些有文化的人們因為不同的思想產生了不同的學派,有的人這樣主張才能讓民眾過上和平安寧的日子,有的人主張那樣才能使國家強大,這些主張和思想持續影響了我們中國人兩千多年,融入了我們中國人的血液,成為我們中國人的魂和根,一直到現在我們生活中處理事情還都帶著這些思想的深刻烙印。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楚國人,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他曾經擔任過東周王室的圖書管理員,博覽群書,知識淵博,據說孔子都曾經特意趕過來向老子請教。

中國古代思想史的大黃金時代:光芒萬丈的“百家爭鳴”

老子的思想有樸素的辯證法,認為事物的好壞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福禍是互相依存的,他還特意舉了一個例子。說有個塞上有個老翁養的一匹好馬丟失了,鄰居都為此惋惜,塞翁不以為然說這未必是壞事啊,果然過了沒多久,這匹馬從野外帶回來另外一匹好馬,大家都說塞翁有遠見,果然不是壞事。塞翁又說了,這也未必是好事啊,過了沒幾天,塞翁的兒子在馴服剛來的那匹馬的過程中從馬背上摔了下來,把腳給摔瘸了,這下慘了,大家說這匹馬可不是好東西,不吉利,塞翁還是心態很好,不以為然。果然過了沒多久,國家發生戰爭,塞翁村子裡很多年輕人都是被拉去參軍,最後死在了戰場上,只有塞翁的兒子因為殘疾了,躲過了一劫。這就是著名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充分闡述了老子辯證看待問題的思想。

後來老子看到天下戰爭不斷,周天子毫無權威阻止這一切發生,就辭官隱居了。老子騎著一頭大青牛一路西行,在到了函谷關的時候,在此地守關官員早就聽說過老子的大名,就一定要請老子留下墨寶。老子就在這裡寫下了中國文化的經典《道德經》,也叫《老子》。老子認為,現在天下這麼戰爭都是因為強國太多了,人口太多了,只要回到國家弱小,人口稀少的狀態下去,大家就自然有吃有喝了,想打仗也沒實力,就不會有紛爭了。而且國家也不需要管理人民,隨人民自己發展,自然也能發展的很好,這就叫“無為而治”。老子留下墨寶之後,就騎牛出關。民間傳說,老子就此成仙了。在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裡,老子就是太上老君,是道教的祖師爺。

春秋時期,除了老子,還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他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魯國人棷邑人(現在的山東省曲阜),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祖上是宋國的貴族,後來宋國發生內亂,孔子家就遷居到了魯國,也就此沒落了,孔子的父親只能在地方上做小官吏了。孔子因為剛生下來的時候,頭頂有點凹,像個山一樣,所以取名為丘。

中國古代思想史的大黃金時代:光芒萬丈的“百家爭鳴”

孔子三歲的時候,父親就死了,孔子家裡就更困難了,為了生計,孔子青年時幹過很多在當時看來很卑賤的工作,比如給人操辦喪事的吹鼓手,看管牛羊的小吏。不過孔子非常自強,一直獨立學習,讀書廢寢忘食,為了研讀《周易》不停翻閱,把連接竹簡的牛皮帶子都翻斷了好幾次,有個成語叫“韋編三絕”,就是說的孔子這個事蹟,用來形容讀書勤奮。

孔子就在這樣的勤學刻苦之下,到了30歲就能做學術上自成一派,招收弟子講學了。孔子的學說核心就是人要有“仁”的理念,統治者有了“仁”的理念,百姓就會安居樂業了,而國家想要治理好,就必須建立起君臣父子的綱常秩序,現在世道這麼亂就是因為諸侯對天子不尊敬的緣故。所以孔子對當時社會動盪,禮崩樂壞的局面深惡痛絕,特別是看到魯國的大臣居然用周天子才能享受的舞蹈音樂時,更是痛心疾首,說了一句很著名的話“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為了實現他的理念,就帶著弟子周遊列國想要找到一個認可他理念的君主實行主張。可是由於孔子的理論在當時靠實力說話的國際環境下實在是行不通,沒有一個國家的君主願意接納孔子,孔子在外飄遊13年,甚至還發生糧食斷絕吃不上飯的情況。

孔子懷著失落鬱悶的心情回到魯國,這時候的孔子已經69歲了,從此孔子專心於學問,對古代的文化點擊進行整理,編著了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詩》《書》《禮》《易》《樂》《春秋》六部古書就叫做“六經”,後來《樂經》失傳了就剩下“五經”。

孔子不但整理文化著作,而且還從事教育活動,他主張的“有教無類”,不管平民還是貴族只要繳納十條肉乾做見面禮就可以入學,從而打破貴族壟斷知識教育的局面。而孔子這種對待學生一律平等的教育思想,成為不朽的教育理念。

孔子的思想在當時沒有君主接受,可是在幾百年後,西漢時期漢武帝對孔子君臣父子的綱常秩序的主張非常欣賞,於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子的儒家學派就成為中國思想唯一的學派,到了後來,讀書人想要考試當官都是在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裡找試題,孔子在官方地位越來越高,被封為聖人,孔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成了不可質疑的經典。

中國古代思想史的大黃金時代:光芒萬丈的“百家爭鳴”

莊子像

到了戰國時期,各學派的思想更加活躍,道家出現了另一個代表人物莊子。莊子,名周,宋國人,生活在戰國中期,曾經當過管理漆園的小官,可是沒幹多久就辭官回家了。

戰國時期是戰爭頻發的年代,莊子面對戰亂才去隱居避世的道路,而隱居給了莊子更多思考人生哲學的時間。莊子曾經做夢夢到蝴蝶,他就思考究竟他在夢裡夢到了蝴蝶,還是蝴蝶在夢裡夢見了他,這就是“莊周夢蝶”的哲學問題,莊子的妻子死時,莊子也不悲傷,反而敲擊著瓦盆,高聲歌唱:“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夏秋冬四時行也。”把生死看做四季交替,都無所謂。

莊子的思想比老子還要無為,他寫的文章很多都是寓言故事,想象豐富,哲理深奧,每篇都可以當作散文佳作閱讀欣賞。莊子的著作被編成《莊子》一書,又名《南華經》,和老子的《道德經》一樣成為道家和道教的經典。

同樣的,到了戰國時期,儒家也出現了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孟子,名軻,鄒國人。孟子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張統治者要實行仁政,要給農民一定的土地,還應該放寬刑罰,減輕賦稅。同時,孟子還主張人民的力量不可輕視,說“民為貴,君為輕”,民眾有權力推翻暴虐的君主。

中國古代思想史的大黃金時代:光芒萬丈的“百家爭鳴”

孟子還主張“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意思就是統治者們和當官的都是從事腦力勞動,操心的,所以他們的職責就是管理人,而普通的民眾每天從事體力勞動,他們只能被人管理。

在後世,讀書人都要讀儒家的書,靠儒家的文章獲得做官的機會,所以孟子就成了僅次於孔子的聖人,被稱作“亞聖”。不過孟子“民為貴君為輕”的主張明顯不符合統治者的利益,於是統治者就把孟子的主張進行篩選,刪除了“民貴君輕”的部分,保留了對他們有利“勞心者治人”這部分。

在戰國時代,除了儒家和道家,還有一個學派也是盛極一時,這就是墨家。

墨家的創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宋國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子出身非常貧苦,年輕時做過木匠,但是也正是這份經歷,讓他的主張更加貼近民眾。墨子主張“兼愛”,反對戰爭,主張推舉賢人,反對貴族世襲特權,主張節約,抨擊貴族官僚窮奢極欲,揮霍無度。墨家還是一個有嚴密組織紀律的團體,穿短衣草鞋,參加勞動,進行科學實驗,以吃苦為高尚。墨子為了實現他的理念,四處奔走,希望有君主能接受他的主張。

有一次,墨子聽說楚國準備攻打宋國,正在請戰國時期著名的能工巧匠魯班為楚國製造攻城器械,這明顯和他“兼愛非攻”的主張相違背,而當時墨子當時正在齊國,眼看著戰爭就要爆發。可是墨子為了自己的理念,立即從齊國出發,日夜兼程步行了十天十夜,趕到楚國都城郢都。

到了郢都後,墨子受到了楚王的接見,魯班也在場。墨子問楚王:“有這麼一個人,丟掉自己的高級馬車,卻想去偷鄰居的破車子;丟掉自己華麗的衣裳,卻想去偷鄰居的破衣服,這是個什麼樣的人啊?”楚王說:“這人肯定有病吧?”

墨子趁熱打鐵說:“楚國方圓五千裡,土地富饒,物產豐富,應有盡有,而宋國疆域狹小,資源貧乏,兩相對比,不就是高級馬車和破馬車,錦繡衣服和破衣服一樣嗎?大王攻打宋國不是和有病的那人一樣嗎?”

楚王理屈詞窮,可是還是不願意放棄戰爭計劃,就推說魯班已經造好了攻城器械,不能改變了。墨子就對楚王說:“這些攻城器械也不是攻無不克的法寶,我有辦法破解。”

楚王答應後,墨子就用腰帶模擬城牆,以木片表示各種器械,同魯班演習各種攻守戰陣。魯班組織了多次進攻,結果多次被墨子擊破。魯班攻城器械用盡,墨子守城器械還有剩餘。

魯班認輸後故意說:“我知道怎麼贏你,可我不說。”墨子答道:“我知道你如何贏我,我也不說。”楚王莫名其妙,問:“你們說的是什麼?”墨子義正辭嚴他說:“他以為殺了我,宋國就守不住,但是,我早已佈置好,我的大弟子禽滑釐能代替我用墨家制造的器械指揮守城,同宋國軍民一起嚴陣以待!即使殺了我,你也無法取勝!”有個成語叫“墨守成規”就是從這裡來的。

這番話,徹底打消了楚王攻宋的念頭,因為楚王知道取勝無望,被迫放棄了攻打宋國的計劃。

墨子這種站在勞動者立場上說話的主張和理念讓墨家在戰國曾經盛極一時,但是墨子死後,墨家學派就逐漸分裂沒落了。這不是墨子的主張不好,而是因為墨家的理念太高尚,像墨子這樣願意把理想付諸實踐的人實在太少了,而且墨子站在勞動者的立場上說話,這理念明顯不符合統治者的需求,所以秦漢以後,墨家受到官方排斥而衰落了。

但是中國人並沒有忘記墨子,2016年,我國首顆量子通信衛星成功發射升空,這顆衛星就是以墨子來命名的,叫“墨子號”,用以紀念墨子。因為墨子在兩千多年前最早提出過光線沿直線傳播的觀點,並進行了小孔成像實驗。

除了儒家、道家、墨家,在春秋戰國時期還有很多學派,比如主張君主專制,以法治理國家,厲行賞罰,獎勵耕戰的法家,戰國時期各國著名的改革家都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比如吳起、商鞅、韓非等等都是。

中國古代思想史的大黃金時代:光芒萬丈的“百家爭鳴”

除了法家,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學派,叫做陰陽家,代表人物叫做鄒衍。我們都知道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間相生相剋的道理,鄒衍天才的創造了一套“五德終始”理論用來解釋歷史上的朝代興替的原因。比如通過他的理論可以確認周朝代表火德,而秦朝代表水德,水能克火這是上天的意志啊,這套理論很快就被統治者接受和喜歡,因為這套理論可以給新王朝的合法性披上一層神秘的上天意志的外衣,所以在中國兩千多年的王朝興替過程中,這套理論就一直沿用。

除此之外,整個春秋戰國時期還有以孫子、孫臏等人為代表研究軍事為主的兵家;以呂不韋為代表對各學派都有所涉獵研究的雜家;以蘇秦、張儀為代表遊說諸侯的縱橫家等等等等。

總之,春秋戰國時代是我們中國人思想最活躍的時代,是中國產生思想家最多的時代,是給我們中國人留下了無數精神文化瑰寶的時代,如果說人最重要的是自由的思想,那麼春秋戰國時代就是黃金時代中的黃金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