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他們爭來爭去到底在爭什麼?

從春秋到戰國,我們的歷史經歷了一次類似西方文藝復興似的文化繁榮,從這一繁榮產生出來的思想家也和文藝復興的藝術家一樣,至今被我們銘記和討論,教科書把這個時代叫做“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他們爭來爭去到底在爭什麼?

縱觀這一段文化繁榮的歷史,我們能清楚的看到,它和文藝復興一樣,是在激烈的政治動盪中孕育出來的,且被一條清晰的脈絡所催動,那就是貴族階級的衰落和遊仕階級的崛起。

這一脈絡直接促成了三撥文化人的出現,第一撥以孔子、墨子和老子為代表,它們在春秋晚期對周禮做了不同的詮釋,孔子主張繼承周禮的文化,於是提倡“仁愛”;墨子主張對周禮進行揚棄,也就是創造性的轉化,於是提倡“兼愛”;老子主張徹底否定周禮,於是主張“無為”。用政治立場來劃分的話,孔子屬於保守的極右,老子屬於激進的極左,墨子則在中間。

第二撥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戰國前期的孟子,莊子,鬼谷子,他們開始思考如何把自己的學術應用到政治中去,從而讓士人階層重回權力中心。

到了第三撥,即戰國晚期,思潮又開始出現變化。這一變化的代表人物是荀子,韓非子,蘇秦,張儀。他們探討和研究的方向,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意識形態,在當時則叫帝王之術。所謂帝王之術,就是幫助統治者把民間有影響力的思想化為己用。鬼谷子和蘇秦,張儀的故事大多為漢朝經學家所杜撰,不可盡信。他們的思想也並沒有形成一個所謂的派別,頂多是儒家和道家的雜糅,因此,儒、道、法三家最終被歷史選擇,成為了奠定此後秦漢制度的思想基礎。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他們爭來爭去到底在爭什麼?

對比這三撥人,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象,那就是思想家的身份越來越低。起初,“諸子出於王官”,孔子是宋國貴族的後裔,熟悉殷商的禮樂;老子以前是史官,曾任周王朝的圖書館館長;墨子雖然出身貧寒,但他也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

到了孟子和莊子,情況就不同了。孟子的父親孟激是典型的遊仕,既沒做過官,又沒什麼俸祿,很早就去宋國遊學,不幸早逝,所以才有我們從小聽到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他們爭來爭去到底在爭什麼?

莊子更不用說了,一生貧寒,而且甘於隱居,父親的生平基本不可靠,只知道是逃難去宋國的遊仕。至於鬼谷子,傳說他活了三百年,父母和孔子同代,這不是扯嗎?

由此證明,在當時的亂局,學術發展呈下行趨勢,貴族因為驕奢淫逸,思想反倒腐化,遊仕於是取而代之,承擔起繼承和改造傳統文化的重任。

然而有意思的是,這些遊仕,即法家,道家和儒家的代表,發展到最後又不約而同地轉而維護起貴族的利益,荀子把人分為四等,制定了嚴格的等級制度;韓非子寫了《五蠹》,開篇就是:“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要求統統殺掉;老子的思想則直接演變為愚民政策,走向徹底的反智。

這些思想最後被秦始皇採用,開創了一套等級森嚴的制度,為秦漢大一統奠定了基礎,你說其中又是什麼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