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這5類家長付出再多也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尤其是第4類!

疫情期間,大家不便出門,以往只在晚飯甚至睡覺時才能聚齊的一大家子,這回被迫“大眼瞪小眼”幾十天,一家人整天“宅”在一起,“朝夕相對”成為了一種常態。


不得不說,這對親子關係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經過這次,很多家庭的親子問題也暴露了出來,微博上的吐槽隨處可見:


疫情之後,這5類家長付出再多也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尤其是第4類!

疫情之後,這5類家長付出再多也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尤其是第4類!


雖然爸爸媽媽們為了教育孩子付出了很多,可是有5類家長,即便付出再多也很難得到孩子的尊重,趕緊來看看,避免踩雷



感情不和的父母


微博上有個話題:在爸媽感情不和的氛圍中長大,是種什麼體驗?


疫情之後,這5類家長付出再多也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尤其是第4類!


夫妻之間吵架,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甚至大打出手,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熱戰也好,冷戰也罷,受傷害的不僅是爸媽之間的關係,更讓夾在中間的孩子如履薄冰。


要養一個心身健康的孩子,首先就要建立良好的夫妻關係,保持核心家庭關係的平衡。



愛玩手機的父母


疫情之後,這5類家長付出再多也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尤其是第4類!


有人對1000名兒童做了調研,發現在0-5歲幼兒中,智能手機使用率已經高達80.4%。


愛玩手機的孩子背後,必定有一對愛玩手機的父母。有的父母下班回到家,抱著手機沙發上一躺,孩子沒人陪,只好跟著一起玩手機。 久而久之,孩子也發現了手機裡的精彩世界,染上了手機癮。


痴迷手機的孩子,不喜歡與人溝通,性格很容易焦慮、抑鬱,脾氣也會越來越暴躁。


想讓孩子戒掉手機癮,父母必須以身作則,不要總是抱著手機不撒手,多抽出時間和孩子互動交流。



呵斥打罵孩子的父母


《爸爸去哪兒》中,林永健的教育方式曾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節目中,孩子們結伴一起守護冰淇淋,夏天和大俊被分到一組。孩子很難禁住誘惑,雖然費盡心力完成了任務,但還是在胡軍的引導下,吃掉了自己守護的冰淇淋。


最後,夏天很誠實地向村長坦誠了自己的錯誤,說冰淇淋是被她吃掉了。而面對鏡頭的大俊,卻躲在櫃子後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


疫情之後,這5類家長付出再多也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尤其是第4類!


他為什麼會這樣呢?咱們來看看林永健的反應:林永健在知道大竣吃掉冰淇淋之後,很嚴厲地批評了他!甚至還恐嚇性地說:爸爸不管你了,你自己考慮考慮!說罷,真的丟下他,自己上樓梯了!大竣的表情很無措,愣在原地既不安又害怕。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很多家長會忍不住批評孩子,但是批評完了後,卻沒有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這樣一來,便沒有達到教育的目的。最佳的教育方法,就是讓孩子自己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同時,告訴他如何改正。



控制慾強烈的父母


《小歡喜》中陶虹飾演的宋倩就是一個控制慾極強的媽媽。


疫情之後,這5類家長付出再多也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尤其是第4類!


宋倩不讓女兒去天文館講解、不讓女兒玩樂高、不讓女兒考她喜歡的大學、誤會女兒早戀......女兒生活裡的方方面面她都要插一手。


這樣的父母對孩子再好,只會讓孩子覺得虛偽,不自覺在心裡開啟防衛機制。這個時候,不管家長對孩子多好,付出再多,也都沒有用處了,因為孩子並不接受。


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應該學會得體地慢慢退出,給彼此一點空間,讓孩子漸漸掌握自己的人生。



拿孩子相互比較的父母


疫情之後,這5類家長付出再多也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尤其是第4類!


有個段子說:現在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很多家長的心理是為了讓孩子“見賢思齊”,但這需要三大條件:

一、比較的標準大家都接受;

二、贏的人受到輸的人認同;

三、比輸的人既謙虛又有自信。


這3大條件恐怕連許多父母都做不到,又如何要求孩子做到呢?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應該被關愛、被重視,而不是拿來作比較。給孩子一份認可,他必然能還你一份燦爛。


關注公眾號“瑞思英語”,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